蜀国刘备之墓千年未被人打开,诸葛亮到底在墓中安了怎样的机关?

风一样的小菇凉


公元223年,刘备伐吴期间,“夷陵一战”被东吴大都督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大败,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回蜀国。

刘备回到白帝城(今重庆奉节县城旧址),连气带窝囊一病不起,熬到同年(223年)6月10日不幸去世,享年63岁。

刘备临死向丞相诸葛亮交代了后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其实刘备还交代了一件事,亲们可能不知道,那就是由诸葛丞相全权负责刘备丧葬事宜。比如下葬的安排、礼仪、陵墓的启用等诸多事项。(当时刘禅只有16岁,刘备对儿子不放心,故由诸葛亮代劳)



历史证明刘备没看错人,三国群雄割据战乱纷纷,许多陵墓都被盗掘,而刘备的惠陵却历经千年沧桑,从没被人打开过。人们很纳闷,诸葛亮是怎样布置的?里面都按了什么机关让盗墓贼望而却步?

这个问题引起了许多考古专家的兴趣,因刘备的惠陵从没打开过,故此所有的说法都是猜测。

刘备死后被追谥为汉昭烈帝,他的惠陵规格是帝王陵,相对曹操、司马懿的陵墓要高几个等级,里面陪葬品肯定不少。

曹操生前提倡薄葬,其实也就口头一说,目的就是欺骗盗墓贼。假如真如曹操所言,他为何还要挖空心思设计“七十二疑冢”?没有宝贝你怕什么盗墓贼呢?你看那个老百姓是偷偷下葬的?一句话,没钱你怕啥?



事后也证明了我的推测,曹操和司马懿的墓最后被发掘,墓中不但有被盗的迹象,而且还埋着大批的宝贝。

刘备的惠陵指的是刘备和甘夫人、穆夫人两个皇后的合葬墓,位于四川成都市武侯祠诸葛亮殿之西南侧,占地面积大约2000平方米。

史载刘备于223年6月病逝于白帝城,然后由诸葛亮亲自监督运回了成都安葬,(奉节距离成都大约607公里)。据说诸葛亮扶灵柩回成都走了将近2个月,8月份才下葬了棺椁。

诸葛亮和护灵队伍的行走,引起了许多盗墓贼的关注。这是隐瞒不住的,皇帝死了,又要从千里之外运回国都,肯定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据野史记载,有个盗墓贼暗中跟踪诸葛亮一行人,发现了一个蹊跷的现象,那就是刘备的尸体发出一股淡淡幽香,盗墓贼心想,这不合常理。



亲们想想看。刘备死于6月10日,正是北方麦收季节,四川奉节此时也是炎热的时候,刘备死后不可能放置两个月,在那时还没有“冷冻棺”来放置尸体,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冰块冷冻。

其实盗墓贼才是真正的考古专家,千年后考古专家才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纷纷发表论文说:“惠陵没有埋着刘备的真身,诸葛亮不可能带着刘备腐烂的尸体运到成都,唯一的答案是把刘备尸体就地埋在了奉节城某个地方了……

按照专家的说法,惠陵埋的只是刘备的一些生活用品或者衣物,里面并没有丰富的陪葬品,这就是为什么惠陵一直没被盗掘的原因。

我不认可专家的这种说法,“声东击西”下葬的办法曹操用过。诸葛亮用过,司马懿也用过,(即四门出殡,八方埋坟)。如果真像考古学家说的那样,奉节城应该有刘备下葬的种种传说,但无论野史或者笔记小说都没有这种传说,所以我认为说这只是考古学家的一厢情愿的想法。(郭沫若先生曾持这种说法)。



我觉得诸葛亮不会用这种老套的办法,这不是他行事风格。在炎热的季节保存刘备尸体不腐烂对诸葛亮来说不是难题,大家都知道水银能防腐吧?比如秦始皇的陵墓里有成千上万吨的水银,据说里面还有条水银河。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曾让殉葬的童男童女喝下水银,这样的人才不会腐烂。诸葛亮时期用水银防腐不是难题。宋代用水银防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宋朝几位皇帝都用水银防腐。

诸葛亮如此聪明,不会不知道用水银防腐的办法。刘备棺椁发出淡淡的幽香正是诸葛亮的计谋,这叫“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计。

盗贼起初相信棺椁里有刘备的尸体,但是发出幽香后,盗贼反而不相信里面有刘备真身了,盗墓贼认为诸葛亮施妖术骗他们上当。好几个月的尸体只能发出臭味,发出香味则不正常,他们哪里知道这是诸葛亮从西域得到的“麝香”呢?



盗贼越想越害怕,于是打消了盗墓的行动。

总而言之,我始终认为惠陵里确实埋着刘备的真身,我相信里面布置着诸葛亮的连弩,即便有盗墓贼闯入,估计有去无回。

即便连弩射不死盗墓贼,就凭诸葛亮布下的名扬天下的“八阵图”,盗墓贼也逃不掉。正所谓:“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盗墓贼可没有东吴都督陆逊那么幸运,陆逊可以被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领出阵来,盗墓贼上哪里去找诸葛亮的老丈人?

世上除了诸葛亮外,就是他老丈人一个人能破“八阵图”,盗墓贼即便知道惠陵埋着大批的财宝也不敢去盗掘。得到财宝他怎样走出陵墓?这就是惠陵千年没人打开的原因。(惠陵发掘日,就是证明我所言非虚时)


秉烛读春秋


三国的刘备白手起家,经历了无数次的创业失败后,终于打了蜀汉的一片江山。然而,刘备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但是没有两年就一命呜呼了。那么,在刘备去世后,他到底葬在了哪里,还有为何他的陵墓历经千年而没有被盗掘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探究一二。

刘备白手起家,空手套白狼,忽悠关羽和张飞与其一起创业。通过不懈努力,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但是好久不长,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冲冠一怒为兄弟,发动了夷陵之战,被陆逊火烧连营,败退白帝城。公元223年农历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农历四月(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63岁。

据史料记载,在刘备去世后,五月梓宫还成都,八月葬于惠陵。刘备的惠陵位于四川成都市武侯祠诸葛亮殿之西南侧,甘夫人和穆皇后吴氏也先后合葬于此,为夫妻三人合葬墓。这个位于成都武侯祠旁边的惠陵,按官方的说法是刘备的陵墓。但众所周知,古人为了防盗可谓煞费苦心,曹操不仅直接宣称自己要薄葬,甚至还搞了一个“七十二疑冢”,真真假假,以此来混淆视听。那么,刘备真的就被葬在了惠陵吗?

据著名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郭沫若考究认为,当时刘备病逝时正值炎热的夏季,尸体不易保存,并且回成都之路,山路崎岖,可谓路途遥远。因此,郭沫若认为诸葛亮为了让刘备早日入土为安和防盗的目的,将刘备秘密地安葬在白帝城附近,而成都的惠陵只是一个衣冠冢而已,为的就是吸引盗墓贼的注意力。由于成都的惠陵未有被盗痕迹,至今也没有被挖掘。因此,不能判断惠陵到底是不是衣冠冢。

即使如此,刘备的惠陵能够历经千年,没有被盗掘,也是堪称一个奇迹。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四点:一是正如上文所说的,盗墓贼们更是考古的行家,他们可能早就探知刘备的惠陵就是一个衣冠冢,没有油水,不值得冒险盗掘。二是盗墓贼忌惮。据说,刘备的惠陵是诸葛亮亲自设计修建的,诸葛亮为了防盗,在墓中设下了重重机关,一旦有人进入,触发机关,必将命丧黄泉。盗墓贼忌惮于诸葛亮的威名和机关,而不敢盗掘惠陵。

三是传言吓死人,令盗墓贼望而生畏。关于刘备的惠陵一直有一个传说,说曾有盗墓贼进入了惠陵,但是在黑暗中一个光亮,他走近一看,原来刘备正在与关羽下棋,并且警告盗墓贼速速离开,否则小命不保,吓得盗墓贼屁滚尿流而逃。至此,关于刘备墓有鬼的传说就流传开来,令盗墓贼也心生忌惮。四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三结义,义薄云天,生死与共,成为后世之楷模,还有就是后世敬佩刘备的仁义,因此没有向刘备的惠陵下手。

总之,刘备的惠陵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有到底有没有真的没有被盗掘,都是一个未知数,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现。各位,你们认为呢?


密探零零发


公元223年4月,刘备在四川的奉节病逝,到了5月的时候,诸葛亮才把他的灵柩运回成都。这个时候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回到成都后,惠陵的墓室还没有建成,所以一直到8月才将他下葬。


诸葛亮除了会用兵打仗、治理内政外,在机关、玄学方面也是个行家。传说中诸葛亮曾经发明过孔明灯、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物件,又摆下过八阵图这样可怕的阵法,由他来布置先主的陵墓,想必里面是非常凶险的。

诸葛亮对于人们的想法掌握得很到位,所以一生用兵屡屡得胜,他设计下的墓葬,如果盗墓贼想去挖掘,很有可能就会中计被杀。如果在盗墓贼可能选择进入的位置,安装上一些厉害的机关,那显然会带来可怕的伤亡。但是不管怎么凶险,各朝皇陵再怎么凶险,都会有贼人光顾,像刘备这样已经被知道了位置的,必然会被盗掘。但事实上,这里近两千年来,却从未被盗过。这样的情况,显然和机关之说是没关系的。所以,应该是其他的一些原因。


后人感念他的仁义

刘备虽然半生颠沛,经常被打败,但是他自从得了皇叔的身份后,却一直想着匡扶汉室,并为此在老来之际还在努力奔波。对汉室的忠诚,这是后人感念他的一个原因。

二弟被害后,他非常伤心、生气,于是在登基不久后,就起兵攻打吴国,这种为了兄弟不顾基业的做法,让多少男儿心生激荡,这种到了六十多岁还存在的兄弟情义,真的是世所罕见——除了他,还能说出来这样的例子吗?

所以,他是忠诚、义气的化身,受到很多人崇敬。盗墓这个行当相信大家也听说过,别看他们胆子大,相互之间只是常人眼里的“酒肉朋友”的关系,但是实际上这些人比常人更崇拜讲义气的豪杰,所以很多人是不愿意去盗掘的。


地方太偏了,外面的人不想去

成都在四川,而外面的人想去那里,就要经过难于上天的蜀道,中原宝藏何其多,古人不想跑那么远去蜀地盗墓。

本地人崇拜武侯

诸葛亮给后人留下的,不只是生前的壮举,更给蜀国的百姓留下了永远的纪念。在他死后,当地人感念他,所以多处给他立庙,把他当做神仙一样贡起来。而在刘备墓的前面,就是诸葛亮的庙,有他在,想盗刘备的墓,那就是和诸葛神仙过不去,这样的事情谁敢做?

可能是个弓箭冢,不值得

刘备虽然是个皇帝,但是蜀国国力衰微,当时风气还是很简朴的,所以即便是正常下葬,陪葬的宝物也有限。关键是刘备4月病死,5月份才拉回去,中间这么久的时间,怕是早已腐烂。为了避免先主龙体毁坏,很可能在奉节的时候就已经埋了,只不过为了防治被盗,故意对外宣称回了成都。

当然,这个也是猜测,毕竟没有挖开,谁也不知道。所以也许有部分盗墓贼认为,这是个弓箭冢,没什么好东西,于是也就放弃了。


小镇月明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方主公都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但是在其死后,下场却各不相同。曹操墓葬从简,传说还造了七十二疑冢,死后不久祭殿就已毁坏;孙权的蒋陵则沦落到为朱元璋守卫墓葬的地步。唯独刘备的惠陵,千百年来无人敢犯,至今保存完好。它的监制者诸葛亮究竟在此设下了怎样的机关?<strong>

众所周知,帝王陵墓中多有奇珍异宝陪葬,这让人极为觊觎。以致古往今来的盗墓贼不计其数,甚至于乱世之中有些官员都暗行盗墓之事。比如说军阀孙殿英就曾盗过慈禧墓,五代时的温韬,几乎将唐朝帝王陵墓盗遍。诸葛亮深谋远虑,不可能不对盗墓者加以防范,墓穴之中必有重重机关。最为大众认可的隐藏机关便是连弩阵。诸葛亮不仅擅长运筹帷幄,对机关武器也颇有研究,木牛流马和诸葛连弩皆是诸葛亮杰作。诸葛连弩能一次发射十支箭,攻击力相当强,只可惜后来失传。不过考古人员在对蜀国的诸侯墓进行发掘时,曾发现铜弩机。

铜弩机作为当时最先进的一种武器,不仅射箭准确,而且极具穿透力,结构极为合理。既然诸侯墓中都能有此等级的陪葬品,那么刘备的惠陵中很有可能有铜弩机所组成的机关,若是墓贼来犯,不仅难以得手,还有可能有去无回。

诸葛亮最绝妙的设立在于,惠陵有可能不是真正的刘备墓葬。刘备逝世之时,正是四月份。当时天气渐暖,加之交通不便,尸体很有可能腐烂发臭。秦始皇便是前车之鉴,当时赵高等人为掩饰尸臭,只能将其与鲍鱼同载。诸葛亮一向敬奉刘备,肯定不愿有尸臭损害帝王尊严。但是从奉节到成都,这期间千里之遥,古代又难以随时找到冰块保存尸体。因而刘备尸体很有可能就地埋葬,而成都惠陵只是刘备的衣冠冢。据说,郭沫若就曾断言,真正的刘备陵墓在奉节而非成都。除此之外,在奉节城中,曾用超声波探测出地底有两个建筑结构。由此可见,这种揣测也并非空穴来风。

诸葛亮足智多谋,若是果真如此,那么这将是诸葛亮设计的最为绝妙的机关,堪比一出空城计。毕竟宝物多随帝王尸体长眠,而不在衣冠冢。即使有盗墓贼透过层层机关来到墓穴内,也只能是无功而返。

以上两种推测乃是流传度最广,可信度最高的说法。由于诸葛亮已被神化,他所监制的惠陵也被附会上诸多传说。《坚瓠集》中记载,嘉靖年间,有人进入墓穴。见到墓中有两人博弈,赐盗墓贼玉腰带,没成想出来后,腰带都变成巨蛇。当然这种说法已不可考证,不过也能看出人们对惠陵中机关的忌惮。

数千年间,诸多帝王死后墓穴都被洗劫一空,刘备的惠陵却能逃过一劫。这既是机缘巧合,但是也离不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以及他的智慧对盗墓贼的震慑,让惠陵能够多年安然无恙。


邓海春


首先蜀国刘备之墓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史料记载刘备在白帝城死后, 诸葛亮扶灵柩回了成都,但是你想白帝城到成都千里之遥,在那会是需要走很长时间的,所以说刘备之墓也可能就在白帝城。成都的墓就是个摆设所以没人盗墓。

二来,一直有史故说,唐代有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去到了刘备的墓葬,好不容易进入墓室,结果却令他们目瞪口呆:墓室内灯火辉煌,刘备和关羽在下棋, 张飞在旁边看着,还有好多侍卫在两旁站着,盗墓贼吓的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武士赐给他们琼浆和玉带。盗墓贼喝下琼浆,系上玉带,逃出了洞,他们刚出洞,洞口就被封住了。再看玉带变成了毒蛇缠住了腰,嘴里的琼浆也变成了胶粘住了嘴。这样,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 ,从此就再没人敢向刘备墓动手了。


AllIllusions


没被打开,在什么地方?考古学家正赶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