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农民,现在每次接她到城市来她都不愿意怎么办?

圈内扒皮


老人不愿意进城的原因,我觉得有两个,一个是怕给儿女添麻烦;另外就是担心自己适应不了城里的生活。

老人在农村生活几十年了,有他熟悉的环境和朋友圈,习惯自己的生活,不想过早的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怕因为自己的到来,给儿女各自家庭增加矛盾。

老年人接受新生事物比较慢,老人担心适应不了城里的生活。城里到处都是高楼,到处都是红绿灯,老人觉得都差不多分不清楚,怕找不到回家的路,不会坐公共汽车,找不到商场,厕所等等,他觉得一切都不方便。

儿女把老人接到城里后,还是忙自己的事情,陪伴老人的时间并不多。但肯定的是,比在老家要陪伴的多很多,但老人空虚寂寞、无所事事。找不到存在感、价值感、成就感,所以她就不愿意在城里带着。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妈妈的身体状况而定。如果距离家较近,一天可以打来回的。可以休息时间就回家看看,如果距离远也可以教会妈妈用视频聊天,排遣他的孤独。如果妈妈的身体不好,距离又远,可以动员她进城,最起码咱们看病还方便不是吗。


蕙心兰质2019


顺着妈妈的意思办吧!只要她觉得哪里过得愉快,就让她在哪里过,你刻意要她在城里,她反而觉得受罪,不开心。

我的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和老婆曾多次下乡接她到城里住,大概做了七八次工作,她勉强同意了,来城里住了不到一个星期,他就受不住了,整天一人呆在家里,没事做,没人说话,不愿看电视,又不愿出门,话又听不懂,路又走不来。桌子,凳子,门窗擦了一遍又遍,地下拖了一次又一次。她跟对门的李大姐说,在儿子家里吃得好,喝得好,但心里不称心,没有农活干,不能在菜园里搞搞菜,难过,在这里象“坐牢”,受活罪。她要回家,儿子媳妇对她越好,她越过意不去,一天到晚就想家里那只大黄狗,那块菜园地,那隔壁的几个大婶子。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挽留她,只得把她送回了农村老家。在老家她活得很自在,很开心,也很健康,我几乎每月抽时间带着老婆孩子去看她一次,她怕我们受累,不要我们常来看她。在母亲不知的情况下,我们并与隔壁的李大婶协商好,请她帮忙照看好母亲,我适当给大婶一点陪护费。大婶也非常乐意。就这样下来三五载了,母亲身子骨还很硬朗,心情也很不错。

我觉得,孝敬老人不在让她住在哪里,只要把她放在心上就行;不在给她多少钱,只要能经常看看陪伴她就行。她愿住哪儿就住哪儿,不勉強她,为难她。你心里没有父母,住在身边也生疏;你心里始终不忘父母,不在身边也亲近。





老孙遁世无闷


我的母亲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大半辈子生活在农村,我每次去接都不愿意来城市居住。

每每一提到这事,我妈说,城市东西太贵了,自己家里田地里随便种一点,不仅自己吃不完,还能给我送点,而且健康,城市里车太多了,红绿灯也多,我腿脚不方便,跟不上这节奏,已经老了,不中用了,反正是各个借口,总归不愿意来城市生活。

母亲操劳一辈子,含辛茹苦把我兄弟几个养大,不舍得吃 ,不舍得穿,平时买件稍微贵点的衣服,就说浪费了,我都老了成这副模样,哪里配穿这么好的衣服,赶紧退了吧。哎,没办法,都是骗说打折便宜,才肯穿。

节俭勤劳是上一代人的品质,父母年纪大了,自己子女生活也都好了,接到城里一起生活,伦理上也是应该的,父母不同意,也应该尊重母亲的决定,毕竟母亲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及农村特有的风俗人情,也有他们自己的考虑,作为儿女常去看看,平时打打电话聊聊天,多聊些开心的事,让父母晚年的生活更加幸福。





80后农家小哥


妈妈是农民,现在每次接她进城她都不愿意,怎么办呢?

我是小叔,很荣幸和你们分享我的故事,期待我的答案能为大家解决烦恼。

为了有个照顾,必须接母亲进城

农村妈妈们,早已习惯了农村生活,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她们有些不适应,很正常。

她们不愿意离开农村,觉得农村熟悉,我认为不能由着她们,须动员她们跟着子女进城生活,为什么呢?



如今很多村已解体,几乎成了空心村。我记得十几年前,我们村还有几百人,很是热闹。

短短十年间,外出的外出,进城的进城,村里只剩下了两三户。

以前那家有事,邻里邻外都有个照顾,如今四处无人,出点什么事都没人知道。

甚至曾经出现过,子女仅有几天没打电话,独居的母亲病倒在家去世了。

在农村生活,如今医疗也不方便。以前的赤脚医生,虽然后来广受批评,但是一些感冒啥的小病能解决,很方便。

如今,村里几乎没有赤脚医生,生病了只能去镇上或者城里,老人年龄已大,一旦生病可能根本没法自己去。



总之,如今有些地方农村很荒凉,即使有新农村,在家的年轻人也不多,全是老人在家又没事,个别地方老人反而赌博成风,白天黑夜打麻将,打着打着就一倒不起的不是少数。

说白了,爸妈老了,儿女不在身边,他们情感孤独,麻将馆大家相聚,说说聊聊,实际上成可了他们心灵的寄托。

但是这种现象本身就不好,他们情感孤独的背后,是儿女不在身边。

所以,为了有个照顾,为了她们健康,医疗,我认为,最好动员她们进城。

否则,老人独自在家出点什么事,金钱和情感你会更加难承受。



进城后要引导母亲生活,不能一放了事

早年,我的母亲被我接进了城,可她什么也不懂,还大字不识一个,怎么办呢?

这时候,你可千万别让她成天没事做,如果那样,农村进城的妈妈,估计没几天,就会闲得生病,这绝不是开玩笑。

她做饭不会开火,用气容易出事故,我只能慢慢教她,开始不让她做这些。

我故意给她安排点家里卫生,比如擦擦家具啊,拖拖地啊,洗洗衣服啊等。

让母亲在有事可做下,慢慢对城里的生活熟悉起来,有空带她外出散步,教她认识回家路线,因为她大字不识一个,只能慢慢扩大范围让她熟悉。

总之,将母亲接进城后,除非是她已无劳动能力,不然你一点要让她有事可做,生活既有乐趣,她也不会感觉无聊,在慢慢引导她习惯城里生活,切记不要既无事可做,她又自己找不到事,接进城后一放了事,她会更加孤独和不适应,反而容易出事。



带她四处走走,多交往几个朋友

家里的卫生不是天天需要打扫,太多的时间,又不可能一直劳动,怎么办呢?

母亲进城那时,我开始带着她四处转熟悉路线,后来就带她到公园广场走走,但是我后来还是发现一个问题,她只能和我们交流,没有朋友。

有次中午,我带她去广场散步,发现广场大黄角树下,有几个老头老太,自己带着凳子扑克,在那里打耍牌玩,很不错。

刚好差一人,她却不好意思去,我说这个你会玩又不赌博,你怕什么呢?

在我一再鼓励下,几个老太婆也让她加入,那天她在那里打起了扑克。

以后几天,这时候我都带她去,有的也是随儿子进城的老人,慢慢她们都熟悉起来。

后来有一天,她说要去买菜,我一愣,菜市场她都没去过,找不回家可麻烦,结果母亲说有个打牌的阿姨,就和我们住同一小区,约好了在门口等她,带她去买菜。



慢慢地,在几个都是农村进城的阿姨带动下,母亲有了自己的生活,也不用我太操心。

以后,买菜做饭,打扑克散步,唠唠嗑成了母亲的主要生活。

后来又教会了她用智能手机,打字不会,但她却特别喜欢语音聊天,和远嫁的姨也聊的很嗨,我发现她真的适应了城里生活,才放下了心,反而这些年,她还会我们做了不少事。

真的感谢母亲,同时我也感觉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当初她不愿意进城,我说你不为别的,只为我,你也要进城,那有母不爱子的,她当时虽不情愿,还是听从了我的安排。

总之,将母亲接进城后,特别是文化知识少的,没有太多外出经历的母亲,你一定要带她找到乐趣,并交往几个朋友。

(这就是我的经历,希望能对亲们有所帮助)


0小叔谈情感


不论是城里妈妈还是农村妈妈,都想把最好的给儿女,却不想给儿女添麻烦。农村妈妈不想进城住,考虑的也有这方面因素。

阿兮当年也遇到过题主同样问题,那是十多年前,父亲还健在,父亲母亲一直住在农村老家,从不挪窝。平时我们也游说来城里住几天,就一句话:我们现在自己能动弹,等动弹不了了才累你们。

后来父亲生病,在老家实在不放心,劝了无数次才进了城,住在儿子的一处楼房里,还等于是单独居住,不过儿女都离得近,方便照顾。

再后来父亲住院,去世,母亲依然坚持独居,直到她自己渐渐糊涂,才随子女们共同生活,开始是一家住一个月,这两年多是她固定地方住,儿女轮班跑去伺候,交接班制度。

阿兮认为,农村母亲之所以不想进城和子女同住,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怕让孩子为难。不管儿子还是女儿,结婚后都有了另一半,再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了。因生活习性不同,难免有勺子碰锅沿的时候,发生个脸红脖子粗的尴尬,挺影响小两口感情的。所以聪明的农村母亲除非是进城伺候月子看孩子,没事是不会经常进城里孩子住的。

2.不习惯住楼房,还是农村老家舒服。农村山好水好空气好,农村母亲一辈子在农村劳作惯了,咋一离开农村进城,觉得哪哪儿都不对。雾霾,爬楼梯,满大路的汽车,也没有随时采摘的小菜园,串门聊天的老邻居,觉得浑身不得劲儿。尤其是爬楼梯,对农村老人来说,最打怵。阿兮就听到好几个村里的嫂子埋怨住城里像住监狱,谁也不认识。

3.农村母亲没退休金,总觉得住儿女家养老心里有愧。农村有这种心理的老人很多,特别是儿子找了个城里媳妇,而自己又在孩子买房等方面没帮上啥忙的,尤其如此,总觉得对不起孩子。

在农村,只要人不懒,种点粮食,种块小菜园,再有片果园,吃穿都不愁,也许还能供给城里孩子常年吃的粮、面、油、菜、禽蛋呢。能自食其力的时候绝不肯进城享福,这就是我们的农村父母,除非他们干不动,也失去自理能力,才会靠孩子。

还有一点,就是农民叶落归根的思想作祟,年龄越大,越不想离开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这里是来处,也是归处,有历代祖先,也有同宗同族渊源深长的父老乡亲,难以割舍。


阿兮随笔


2012年的春节回家过年,和妈妈还有弟弟一起聊家常,妈妈说年前7月份的时候阑尾炎犯了,大姨家的一个表姐还有大舅家的一个表姐轮流陪她住了三天,当时疼得很厉害,那几天每天晚上和我还有弟弟通电话的时候都没告诉我们。当时我就看到了弟弟眼圈红红的,强忍了五分钟才借故去上卫生间让眼泪流了下来。

我爸爸在2005年去世了,那时弟弟刚上初中,我在读大一,家里的负担一下子落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那段日子真的很辛苦,每天很早就去打零工,一年四季,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在为了我和弟弟奔波。也就是那段时间,吃不好饭,落下了病。弟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过还算争气,顺利的考上了一个理想的大学。

弟弟和我在一个城市,等他上了大学之后,家里就剩妈妈一个人了。自从父亲去世,我和妈妈弟弟三个人就相依为命,尤其是弟弟,他和妈妈在老家度过了那最艰辛的几年,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更能体会妈妈的辛苦。

听了妈妈说一个人在家阑尾炎发作的事儿以后,弟弟就情绪有点儿失控了,从卫生间出来以后,再也忍不住强忍的眼泪,眼泪一直流。我看着都心疼。弟弟边流眼泪边说,就剩一个妈妈了,已经无法再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了,不能再失去妈妈……

弟弟在春节放假的那一个多月,几乎隔三差五的就会找机会和妈妈商量让她来和我们一生生活。起初的时候妈妈说她现在每天都喜欢和家属院里的阿姨一起去晨练,舍不得她们。后来又对我说你弟弟还在上大学,你现在正在打拼事业,正是最关键的时候,我不能去了给你们增加负担。

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和弟弟会轮流打电话和她商量来北京和我们一起生活的事情,妈妈每次都会说再过几年吧,现在你们好好打拼,等以后你们出人头地了,我就过去。

我和弟弟真是想尽了办法,可是每次都被妈妈轻易地回绝了。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我从小就有甲沟炎,有时候出差忙的多了,走的久了,夹沟就会流血,看着挺严重的,这个妈妈也知道,而且妈妈一直催我去做一下手术,把脚指甲盖抽了让它重新长。有一天晚上,我给妈妈打电话说我最近夹沟疼得厉害,想去做个小手术,可是做完手术几天都下不了地,我也没有女朋友,没人照顾我,能不能来给我做几天饭,妈妈说那你赶紧预约医生吧,我明天就去买票。

妈妈来了以后,我就再也没让她回去。不过我想说的是,我的甲沟炎是妈妈来了两个月之后才去做的手术。妈妈刚来的时候就天天问医生预约好了没,我每次都会说我怕疼,得预约一个专家来给我做,专家不太好预约,再等等吧。

这下可把弟弟高兴坏了,一直说哥还是你“套路深”。

过了好几年之后,有一天弟弟问妈妈,是和我们在一起生活好还是一个人在老家好,妈妈说,当然是和两个儿子在一起好啊,你以为我不想啊,我不是怕影响你们的事业吗。

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父母为我们考虑的太多,既怕影响我们的事业,又担心拖累我们,因为在她们心中大城市压力是很大的。

如果你想父母来和你一起生活的话,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如何打消父母的这些顾虑,那么就先让父母来你生活的城市看看吧,看看你的发展情况,如果父母真的觉得她来了不会给你增加压力,而是一起生活的更好,我想父母是十分的愿意和你天天生活在一起的。


授人以渔3044


谈谈我的体会:

我曾到儿子那里去了无数次,有时住的时间长,有时住的时间短,住一段时间就回老家。

这样很开心,去也高兴,住下也高兴,回来也高兴。

在城市里住,除了人多,热闹一点,我们这些吃闲饭的人,到真没有觉着比在老家开心。

又没有多少家务事,住在那里太清闲。儿子媳妇待我们非常好,他们要上班,总让我们上街去玩、去散心。经常上街、上公园去玩逛,也觉得无聊,是真的闲得烦人。

在城里除了上街,真的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多年的邻居也不认识,没有交流散心的人群。

生活上,儿子媳妇总是迁就着我们。他们喜欢硬的,清淡的,我却喜欢熟烂的、稍咸的,总不能为了自己不顾他们,生活上很难统一的。

所以呀,做父母的不愿去城里住,是有他们的原因和看法的。做子女的,如果有孝心,也有能力,不让他们在家生活艰苦和劳累就可以了。他们乐意生活的地方,他们乐意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幸福、最快乐的。

年轻人不必为父母不在身边难过,心中有父母就行了。|


一生好人2262


母亲不想进城,主要是因为习惯了老家的生活,每天一出门都是街坊四邻,农忙时大家一起下地干活,互相帮忙,农闲时,一起打打麻将聊聊家常,大家都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了,那种熟悉的感觉,不是城市里的繁华能够比得了的。

我的母亲也是这样一个人,去年八月份之前,我让母亲来城里住,她倒是来了,但她来的方式很特别,周六早上坐车来,周六周日在我们家陪着孩子玩,周一早上再让我把她送到车站,她再回老家,因为父亲在家,她总觉得不放心,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一年多。

去年八月份开始,由于我又做了点小生意,于是就一大家子人给二老做工作,终于,盼星星盼月亮把两位老人都接了过来,家里的地也承包给别人了,家里也没有了什么牵挂,二老来之前我们就知道,他们都是闲不住的人,于是就通过关系联系好了他们的“用武之地”,父亲在小区门卫上上班,而母亲因为要照顾孩子,所以就联系了小区地下室的麻将馆,孩子上学的时间,就让邻居们来喊她打麻将,刚开始多少都有些不适应,吃也吃不惯,住也住不惯,可是时间长了,有了事做,一切都显得很自然,或许这一年多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二老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有时候想想倒也美哉。


老人从农村到城里确实不适应,让他们离开他们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那种情感是很难割舍的,但如果真的想把他们接到身边,提前为他们安排好生活,让他们放下心里的包袱,时间长了,相信他们还是能够习惯城里的生活。


凤求凰情感


我妈也是。老家现在已经不种地了,都租给别人了,就每个季度收点租金,平时爸妈在老家也没什么事,每次说让她来我这边,就是各种理由。


一会说住不惯楼房,觉得憋得慌,喘不过气,爬楼太累了,电梯不安全。一会又说在这里没有认识的人,寂寞,不会说普通话。还有就是吃不惯,买不到想吃的菜和材料等等。其实想想也是,老家是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那里一草一木都熟悉,周围邻居关系也都不错,平时一起唠唠嗑,打打麻将,也不错。这么大年纪让她来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确实也不舒服,而且我老公还在,也不方便。
现在都在建设新农村,环境也不错,有专门健身的地方,晚上还可以跳广场舞。所以现在我不强求妈妈过来,我会征求她的意见,想她了,就回去看看。


荼靡于荒芜


我总记得我姥姥——哦,我们这边叫姥姥,普遍的叫法应该是外婆——的故事。我的舅舅,大舅在老家农村扎根,继承了老一辈的土地,做了农民,而二舅却出门打工,在大城市工作多年。

二十多年之后,他们两个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大舅在农村,二舅在城市。而我的外婆,根据大家普遍认为的,老人应该跟着老大的想法,她一直是跟着自己的大儿子生活在农村的。

而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的我二舅却也想要尽一份儿子的责任,所以,一直想要接我外婆去他们那儿住。外婆盛情难却,做了几个小时的火车,从我大舅家赶到了我二舅家。不过只住了不到一个星期,我外婆就跑了回来,说什么都不愿意再去了。

问她原因,她只是摆手说,不习惯,不习惯哟,我们老头子老妈妈了,就应该待在我们该待的地方养老,那地方啊,不是我们的家哟。

是啊,有些老人就是如此,他们想要的不是大城市的繁华,而是农村的宁静。他们想要的,只是一片能够落叶归根的故土。

他们不需要安逸,他们劳作了几十年,劳动几乎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你现在突然夺去他们手中的锄头镰刀和他们说,你们累了,该休息休息了,他们感到的可能不是你的孝心,不是你的体贴,而是觉得,你仿佛剥夺了他们的生存意义一样。

所以,千万不要在没有问过你父母的情况下,擅自决定是不是要将他们接到城市。有些事情,需要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