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痛時代裡的理想和榜樣——竹林七賢:你有故事,我有酒。

談起著名的文人集團,有建安七子,有永嘉四靈,有吳中四士。這些文人更多的是在朝堂上的功利之氣,然而卻有這樣一群瀟灑的文人,在山間,不聞外事,不問朝綱,只求吟詩作賦,之為尋求心靈的一片天堂,他們是亂世中的一股清流。他們就是生名遠播的竹林七賢,

他們有酒,他們有故事。
苦痛時代裡的理想和榜樣——竹林七賢:你有故事,我有酒。

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

漢朝結束之後進入一個混亂的時代,政治上沒有統一,形成一個亂世的局面。可是從美術史來看,觀點會有些不同,因為亂世是一個考驗人品的最好時代,也是一個藝術家走向內心世界的最好時代,你會發現在各個領域都出來一些非常瀟灑的人。

魏晉時期,戰亂紛紛,天下士人,壯志難酬。這是一個文人無法發聲的時代,這是一個思想被禁錮的黑暗時代。有這樣七位名士,他們每個人都有驚世的才華,卻不願意入世為官,情願在偏遠的山中過著清貧的生活。山陽縣竹林之下,飲酒作樂,傲嘯山湖,縱論玄學,高談佛道,世謂“竹林七賢”。

他們活在亂世只能獨善其身,當時的政治鬥爭非常厲害,夾在這種政治的漩渦當中,怎樣讓自己成為一個清流而不被汙染,大概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風流倜儻的隱世精英

竹林七賢,指的分別是:阮籍

嵇康山濤劉伶王戎向秀阮咸

苦痛時代裡的理想和榜樣——竹林七賢:你有故事,我有酒。

陳洪綬 《竹林七賢》

提起他們,眼前總會浮現出一群超凡脫俗之人:枕青石,臥松崗,或酣醉,或撫琴,飄飄欲仙,放浪形骸。

七人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都“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但他們的思想傾向卻有所不同。嵇康、阮籍、劉伶、阮咸始終主張老莊之學,“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濤、王戎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他們在生活上不拘禮法,清靜無為,聚眾在竹林喝酒,縱歌,肆意酣暢。

苦痛時代裡的理想和榜樣——竹林七賢:你有故事,我有酒。

清 沈宗騫

苦痛時代裡的理想和榜樣——竹林七賢:你有故事,我有酒。

清 任伯年 《竹林七賢》

自在阮籍,寬衣解帶嘯林間

阮籍,我們都知道他是世家子弟。他常常行走在荒山之間,在荒山裡面長嘯,因為他心裡面可能有鬱悶,有一些不舒暢的東西,於是他通過林間長嘯的方式發洩出來。當時阮籍這個嘯有名到很多人會偷偷跟著他,想在山裡面聽他的那個聲音,覺得聽完以後覺得很過癮,覺得那個生命忽然不再鬱卒了。

阮籍或者嵇康這些人,他們坐在樹林當中彈琴,衣襟常常是解開的,他們覺得正襟危坐很虛偽,他們追求的是一種自在。

苦痛時代裡的理想和榜樣——竹林七賢:你有故事,我有酒。

唐 孫位 《高逸圖》中的阮籍

孤傲嵇康,一曲廣陵散,曲罷斯人去。

竹林七賢強調說,生命最重要的是一種自在。就像嵇康坐在樹底下,手上正在彈一個琴,他有一種很美的風神,尤其我們看到他的眼睛並沒有看他彈的琴,彈琴只是為了舒解我自己。

苦痛時代裡的理想和榜樣——竹林七賢:你有故事,我有酒。

漢代畫像磚上的嵇康

嵇康四十歲的時候上刑場了,由於他有一點不把當時的皇帝和大臣看在眼裡,他是有點孤傲的,所以很多小人就密報皇帝說他不把皇帝放在眼中,於是皇帝后來就判他死罪。嵇康喜好音樂,臨刑之前,向兄長嵇喜要來平時最愛的琴,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然後從容就戮。正是一曲廣陵散,曲罷斯人去。

入世山濤,平凡之人的救世觀

山濤是竹林七賢裡面後來跑去做官的一個,他的思想屬於“入世”的。山濤覺得走向山水,山林,孤傲、悲憤,沒有用,因為這個社會還在變壞,不如出來做官,也許去到一個官場或許會帶出一個好的風尚出來。

苦痛時代裡的理想和榜樣——竹林七賢:你有故事,我有酒。

《高逸圖》中的山濤

因為山濤出來做官好友嵇康寫信與山濤絕交,嵇康被殺後,他的兩個孩子由山濤養大。他們之間的關係似乎很微妙,他們覺得活在這個亂世當中,用自己覺得最對的方法來幫助這個社會,他們的個性都是美的。

瘋癲劉伶,喝酒的最高境界

而劉伶又是不一樣的典範,他愛喝酒,經常喝得大醉,那個時代有一種深深的苦悶,他用這種方法消遣自己、麻痺自己。

苦痛時代裡的理想和榜樣——竹林七賢:你有故事,我有酒。

《高逸圖》中的劉伶

劉伶是一個很有趣的人,他不想於亂世謀得一官半職,不想與骯髒同流合汙,有人請他出來做官,他經常不穿衣服在家,在當時是不禮貌到極點的行為,他說“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褲衣,諸君為何入我褲中。

這樣一種個性讓我們覺得他沉迷於酒恐怕有另外一種寄託。

學者王戎,著書立說濟亂世

王戎有一點民間的學者的味道。他沒有阮籍那麼悲憤、沒有嵇康那麼孤傲、也不像劉伶整天借酒裝瘋,他也不走向官場,他覺得在這個時代亂世當中唯一可以做的事就是好好讀書,好好去註解一些書,然後去透過教育對社會有一點點改變,所以講到這裡我們會發現竹林七賢他們每個人對待亂世的一個態度。

苦痛時代裡的理想和榜樣——竹林七賢:你有故事,我有酒。

《高逸圖》中的王戎

重情向秀,懷舊空吟聞笛賦。

七賢中還一個人叫向秀,他寫了一篇文章《思舊賦》。思舊賦就是思念舊日的朋友,這篇文章影響非常大。因為阮籍悲憤,嵇康孤傲,這些人大概都活不到四十歲左右就死掉了,竹林七賢好幾個人都比向秀早去世,上刑場的上刑場,病死的病死,剩下向秀活著看著這個亂世。所以他可以最後晚年記錄他的朋友當年的一種讓他感動的事蹟。嵇康走向刑場的瞬間,是他寫下的“夕陽在天,人影在地”。讓世人看到嵇康走向刑場都如此瀟灑豁達。

苦痛時代裡的理想和榜樣——竹林七賢:你有故事,我有酒。

向秀

如果不是向秀我們也不可能知道竹林七賢故事,如果不是向秀我們會覺得在那個亂世裡會少掉一些人的堅持。

向秀是竹林七賢中最不能喝酒的,嵇康的死,讓他不再效仿其他人的玩世不恭。開始“大徹大悟”。

歌者阮咸,何以解憂,唯有酒和音樂。

苦痛時代裡的理想和榜樣——竹林七賢:你有故事,我有酒。

漢代畫像磚上的阮咸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受到叔叔的影響很深。他喜歡喝酒,別人家喝酒用杯子,阮家是用盆,而且還要像豬一樣的狂飲。喝完酒,就要唱唱歌,阮咸是一個音樂家,他發明了一個樂器,圓形的一個樂琴,這個樂器也叫阮咸,現在國樂班還有這種樂器。他拿著一個樂器,到處唱歌,追隨者他幾個叔叔的人品,他好像要傳述他們偉大的故事。他只是做了一個好歌手,他只是在那個亂世的時間當中,唱了一些好聽的歌。所以這七個人組合在一起,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組合。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現為我國發現的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磚畫,這幅磚畫充分刻畫了當時士族知識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

苦痛時代裡的理想和榜樣——竹林七賢:你有故事,我有酒。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分為兩幅,有200多塊的轉組成,嵇康、阮籍、山濤、王戎4 人佔一幅,向秀、劉伶、阮咸、榮啟期4 人佔一幅,人物之間以槐樹、青松、銀杏、垂柳、闊葉竹相隔。

後人中會有這樣的疑問,榮啟期的時期比竹林七賢時期早700年,他們為何會被繪在同一幅磚畫上?

榮啟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隱士,他和竹林七賢其實是不同時代的人。藝術家創作的時候,可能覺得,這些走向山水、心靈上追求一些捷徑、在人世間不去同流合汙的這些君子,不管他們活在任何時代,他們都是同一類人,就把他們歸在一類。又或者是以榮啟期為“七賢”之楷模的寓意,畫中的榮啟期,神態威嚴端坐向前,鼓琴而歌,似在向“七賢”講學,所以畫面上我們會看到它有八個人。

對於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是出誰之手也有兩種說法,磚畫中造型嚴謹,細節中的線條圓潤靈動,一定是出自大家之手。

根據與顧愷之所作畫細節做對比和一些記錄和描寫顧愷之生平的著書考證,推測磚畫原稿是顧愷之所作。還有持不同意見的學者認為是出自南北朝時期的陸探微之手。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社會最動盪、政治最黑暗的時期之一,但同時也是繼春秋戰國之後又一個思想解放、文化多元的時期。當然,這一時期還有更多的藝術等待我們探索和研究。


藝術奇蹟,華夏五千年。

品味千年經典,傳承傳統文化。

如果你也喜歡傳統文化,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