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中最高明的拒絕,藏太深很多人不懂,最後7字千古名句

古代的詩人寫詩,常常並不是我們表面看到的意思。比如屈原寫香草美人,並不是只言表面的美,而是另有所深意,歌頌的是人的高潔品質。由於古代文人大都對愛情有深刻的體悟,因此許多愛情詩,其本質都是別有深意。唐代大詩人張籍就曾經為了維護自己的人格底線,用的愛情作為比喻,寫下一首回懟勸降者的詩。這也是《全唐詩》中最高明的拒絕了,因為藏得太深很多人不懂,以為寫的是愛情,其實另有深意。

《全唐詩》中最高明的拒絕,藏太深很多人不懂,最後7字千古名句

中唐後期,藩鎮割劇,李師道作為藩鎮的節度使,在朝中到處拉攏文人,張籍就是他拉攏的對象之一。張籍是個頗有氣節的人,但是又因與同為詩人的李師道有些舊交,所以不太好撕破臉面拒絕,於是便寫下了這首詩作為回應。因為寫得實在是悽惻動人,後世幾乎把它當成一首愛情詩了,最後7字“恨不相逢未嫁時”更是千古名句。

《全唐詩》中最高明的拒絕,藏太深很多人不懂,最後7字千古名句

《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唐代:張籍君

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全唐詩》中最高明的拒絕,藏太深很多人不懂,最後7字千古名句

全詩大意:你明明知道我有夫君,為什麼還要偷偷贈我一對明珠。我心中無限感激你的纏綿情意,將明珠系在我的紅羅夾襖裡。可是,我家的高樓連著皇宮的花園,我的丈夫便是那皇城的禁衛軍。你沒看到他手拿著長戟,英姿勃勃嗎?我知道你對我的心,日月可鑑。然而你可知道,我也曾盟誓要和我的丈夫同生共死啊。所以,我還是忍著眼淚把雙珠還給你。恨只恨你我沒有在我出嫁之前相逢!

《全唐詩》中最高明的拒絕,藏太深很多人不懂,最後7字千古名句

這首詩若只做愛情詩讀,也是寫的極好的。首句點明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遇到的為難之事。“君知妾有夫”,但是卻“贈妾雙明珠”。這說明從出發點來看,一開始錯的是那個多情的男人。不過都說有情人遇見有情人,這位已經有丈夫的女子,並沒有嚴詞拒絕。因為“感君纏綿意”,她內心其實是被打動了。如果用今天的視角看,這個女人似乎也不是好女人。但是誰又能說,一個人除了對自己的丈夫產生過好感,就不會對天下任何男子產生好感?只是因為有道德的束縛,還有責任,有感情,只能心裡蕩起漣漪,卻不能行動罷了。一句“系在紅羅襦”,情深意長,動人柔腸!

《全唐詩》中最高明的拒絕,藏太深很多人不懂,最後7字千古名句

然而,不可以,更不能夠!“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這是對那個多情男子的衷情的警告。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人的情感搖擺,與生死盟約相比,與曾經愛的誓言相比,前者太輕了!雖然我相信你對我的感情是“如日月”,是真摯的,我也感受到了,甚至我也並非對你沒有感情。然而我們之間的這種感情,與我與我丈夫的愛的誓言相比,太輕了。“事夫誓擬同生死。”這句話才是全詩真正應該被世人所銘記的。最後,女子含淚把東西還給男子,並且發出千古一嘆的感慨“恨不相逢未嫁時”。

《全唐詩》中最高明的拒絕,藏太深很多人不懂,最後7字千古名句

這首詩是張籍自創的樂府詩,被歸為雜言古詩,從遣詞上看,通俗易懂卻言外自有深意,既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又頗有文學價值,是難得的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