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信“小廣告” 空調越修問題越多 業內人士:可能是故意破壞

“明明之前還是好好的管道,維修後卻破了。”5月7日晚,市民餘女士向潯陽晚報記者反映,她家的空調越修問題越多,在修了兩次之後,甚至無法啟動。

輕信“小廣告” 空調越修問題越多 業內人士:可能是故意破壞

據餘女士介紹,她的孩子剛出生,所以近段時間臥室的空調幾乎24小時都開著。“前天我發現空調的制熱效果好像有點問題,於是便撥打家門口小廣告上的電話,找來了一名維修工。”餘女士告訴潯陽晚報記者,工人上門在打開空調機蓋“搗鼓”了一陣後,稱需要添加製冷劑,於是餘女士支付了60元製冷劑的費用和10元“上門費”。

“當天晚上,我還是感覺空調沒有什麼效果,甚至停止工作了。於是,我再次撥打維修工的電話,第二天他上門檢查後表示,空調主機連接口處的管道上有一條長約20釐米的裂口。”餘女士表示,此前感覺空調效果不好之後,她也仔細檢查過,但當時沒有這條裂口,“應該是他在檢查過程中弄壞的”。在發生口頭爭執後,維修工離開了。對此,餘女士氣憤不已:“他這麼做一點職業道德都沒有。”

對此,從事空調維修工作12年的陳師傅表示,維修家電一定要找正規售後或維修店。“部分不厚道的維修工會通過‘挖坑’來騙取錢財,最常見的就是沒壞卻說壞了,甚至還有在檢修過程中故意破壞零件的。”陳師傅表示,一般市民沒有空調維修的專業知識,連維修工有沒有修、有沒有換零件都不懂。“被折騰了一通之後,即使發現空調越修越壞也可能以為是空調本來就不行了,或者意識到維修工有問題,又說不出來是什麼問題,更不會留下證據,最後只能吃啞巴虧。”陳師傅建議,餘女士可撥打空調品牌的官方售後電話求助,如果損失較大,應報警。


本報訊(潯陽晚報記者 李超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