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和養生關係

中醫說,琴棋書畫就是最好的養生!你同意嗎?

琴棋書畫與中醫,聽上去這兩者好像並沒有什麼聯繫。其實,中國的這四大古典藝術與中醫有著相互交融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藝術和養生關係

琴棋書畫之“琴”

琴就是古琴,在修身養性方面,音樂具有感化的力量。中醫有七情致病之說,七情太過或時間過久,都有可能導致人體產生疾病。比如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思則氣結,驚則氣亂。

藝術和養生關係

琴聲可以使人心緒安寧,消愁、解悶、散鬱,對情志類疾病的調養大有助益。

中醫還有五音對應五臟的學說。音樂產生的音頻振動可以與人體內的心率、呼吸、血壓、脈搏等生理振動產生和應、共振或共鳴。相應的音調,可以對相應的情志和髒氣產生共鳴或互動,從而產生調治作用。

琴棋書畫之“棋”

這裡的棋,主要是指圍棋。圍棋用的是黑白子,寓意陰陽,所以圍棋的黑白世界,本質就是陰陽世界。

棋中蘊藏著一元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太極含義,對奕起來變化無窮,既可以體現治國方略與兵家謀略,也可以引申出中醫的治則與治法。

藝術和養生關係

下棋,對手是對方的棋;醫者,對手就是疾病。下圍棋除了戰略戰術之外,對心神的開發也很有幫助,它可以鍛鍊一個人的記憶力、注意力、計算力、分析力、判斷力、控制力以及各種思維的綜合能力。

琴棋書畫之“書”

書法,能使人在藝術審美、胸襟、修養、氣質上得到昇華,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種養生行為,養的既有浩然之氣,也有從容寧靜之氣。

楷書莊嚴、行書瀟灑、草書奔逸,不同的書體,體現出不同的風格。當今社會競爭日益劇烈,書法無疑是一劑舒緩情緒的良藥。

習練書法時凝神靜氣,一切雜念全拋開,這種全身心的投入,能有效地減少或避免各種負性心理對於生理的干擾。

藝術和養生關係

比如,惱怒時寫字,可使人平抑肝火;憂鬱時寫字,可分散胸中之鬱;過思時寫字,能抒發情懷。可見,書法能調節情緒,促進人的身心健康,是防治身心疾病的有效方式。

琴棋書畫之“畫”

中國傳統繪畫歷來重視立意問題。立意就是心中主題的確立,是構成一幅畫的靈魂。主題確立後,畫的構圖、筆墨的運用、形象的處理、留白的安排等,均受此統籌。

這一點跟中醫很像,中醫通過望聞問切,蒐集到病人的資料,即各種病象,然後形成一個病理的意象。比如肝氣鬱結、肺氣虛、腎精虛等,這就是據象而得意。

藝術和養生關係

國畫尤其重視用墨。墨,經過不同的用筆方式以及水的滲化,可變化出濃、淡、幹、溼、枯、潤、黑、白等不同層次的墨感。

中醫用藥也很類似,比如黃連一味藥,它的基本功效是清熱瀉火、清熱解毒,但假如你選擇不同的炮製方式,它的功效與走向就有了不同的變化。

總而言之,琴棋書畫是古代文人文化素養的顯現,中醫雖然不屬於藝術範疇,但它也是建立在傳統文化基礎之上的。

中醫的辨證論治,是一人一方,千人千方,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所以,中醫診治疾病既充滿了智慧,也飽含著可以不斷提高的技藝,就像琴棋書畫一樣,永遠有著更高的境界可以攀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