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两个英语老师,一个经常打骂学生,教学成绩好,一个不打不骂,成绩差,选哪个?

英语老师David


首先我正面的回答,我会选那个教学成绩差的。

可能就有人会问了:“你一个老师,都不能谅解老师打学生的行为吗”?不,不是这样的。我作为一个老师,非常理解老师打学生的无奈,我也赞成适度以“戒”为目的的打。但为什么不选教学成绩最好的那个老师?问题就出在“经常”二字。也就是说,我选教学成绩差的老师,只是不得已的选择。


我的初三数学老师也打学生的,只不过他第一学期中段试之前没打过学生,中段试之后才开始打学生。而我隔壁班的数学老师也打学生,而且是一开学不久就打,不会做题打、不完成作业打、上课走神打、单元考试成绩差更要打,“打”似乎是一个常态。于是中段考试的时候,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比隔壁班差了两分。中段考试以后,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也开始打学生了。只不过他不是什么都打,他只是在认为你能做出来的题,不会做或者是会做的做错,才会打。也就是说,我们数学老师是有针对性的打。他打完我们后会说一句话:“我打你不是因为你考不了高分,而是因为你该会做的题不会做或者做错。人如果不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是一种罪过”。


后来,第1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只差隔壁班0.5分。第2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就反超隔壁班三分,中考我就不太清楚了。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为什么数学老师中段是之前不打我们?是因为他还不了解我们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压政策尽管是可以让学生成绩好,但也不一定存在必然的关系。而且经常打骂学生,对学生影响也不好,因为这给了学生“暴力是管用的”的表象。如果学生把“高压政策”理解为无所不能的法宝,那么将对我们的教育造成致命的打击。

期待你的认可和关注!


肥仔老师谈教育


这个问题真好,我家孩子就是刚刚经历了这样的事,初一时的英语老师(女老师)对学生非常严厉,经常因为学生背不过单词,课文而惩罚学生,有时候用教鞭打手心,有时用脚踢屁股。班里的成绩级部第一,平均分都比别的班高二十多分。初二时,这个女英语老师下乡支教,换了一位脾气极好的男老师,上课时候他大讲,个别学生小讲。我孩子在班里当班长,上课的纪律需要班长维持,这个老师镇不住场。没办法,我给孩子转学了。半学期后,期中考试,班里成绩级部排到第四。八个班级。这个老师教两个班,另一个班倒数第一。原来另一个班成绩是级部第三来。


yuan050109


谈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个真实的事。我女儿现在就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大二,之前就读于一所私立封闭高中,高三时班主任是个男老师,对学生很严厉,经常骂学生,学生都怕他。但是我女儿就非常感激自己的班主任,说没有这样的班主任就没有那样的成绩。而且上大学时和我们说了一件事:学校严谨家里给孩子邮寄零食食品,为了这事班主任把全班学生都骂了,但是事后学生都知道了,班主任做工作把事情压下了,否则,学校知道了并查实,最重的处罚可能就是劝退。

说一下,这是一所全免费私立高中。这个班主任是真的负责任,是真的为学生好。对学生严厉是整肃班风和纪律,为了学生专注学习。虽然骂学生,但也不是难听的侮辱人的话语。

其实哪个老师愿意骂学生?老师就是再愤怒,也轻易不会说有损人格的话。如果老师说想当过分的话,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情形,都可以想象的到。

人最起码要分清是非黑白,知道好歹。孩子太小价值观模糊,那么作为家长的大人呢?你们也价值观模糊?我记得我女儿初中毕业,到几千公里的外地读高中,我就跟放心,因为我确定我女儿已经形成了起码的个人价值观。走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两个词:谨守本心,尊重本心。

所以,对于老师骂学生,到底是因为什么,出于什么目的,这些了解好才好对老师做出评价!


剑胆香魂


你们真的认为成绩好一定是打骂出来的吗?

我是个脾气非常好的老师,教了10多年书,没有做过班主任,直到我将近40岁离开学校的时候,我还是那种和18岁的学生没什么代沟的人。下课后我很喜欢和学生一起聊天,所以没有学生怕我,但是不得不说,我教的班级我这科的成绩不错,当然会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有上课不听讲的,但是整体平均分是ok的,因为我本身教了好几个班,成绩肯定也有不同,我不得不说,不严厉的老师不适合做班主任,班主任是一定要厉害的,班主任厉害的班级纪律好,成绩就好,到这样的班级上课,只需要把自己的课讲的生动,有条理,学生自然就能学进去,课后巩固一下,每次有个课前小测验,效果就不错。我们学校曾经有段时间分重点班,那个课上的就很舒服,学生自己有上进心,基本不用老师打骂。

没有从来不发火的老师,但是一般也上升不到打人这个层面吧?尤其是大城市,骂人的老师不少,敢动手的老师不是很多。

我初中老师就很愿意发火,全班同学都不喜欢,直到成年了也不喜欢。发火还能让学生事后感激的老师多数是心地善良,脾气暴躁而已。但是有一类老师打人骂人就是为了自己的掌控欲而已,我个人表示很不喜欢。

很想知道那些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的优秀教师们打骂学生吗?


莱茵河畔金荔枝


作为家长,我会选不打不骂的老师。

成绩的好坏不是老师打骂出来的,一定是教出来的。但如果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再好,会打骂孩子,那也不是什么好老师,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很可能成长孩子的童年阴影。

孩子确实得严格教育,但不是体罚和人格侮辱。有件事十几年了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有个男同学比较臭美,上课照镜子。被老师当场打了一巴掌,还骂他“你生就的相,造就的样,再照也是这副狗屎样!”此话一出,全班轰然大笑,因为男同学确实长得丑平时却总说自己是帅哥。这件事后,班里人老是拿这话嘲笑他,连我到现在都还记得这句话,可想当时对他的伤害。后来他辍学了,但人家现在当老板了,连以前的班长都比不上他这个学渣挣得多了!

作为家长,我不会把孩子成绩的好坏归咎于老师身上,这让老师压力多大啊。智商、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学习方法、老师的能力以及孩子的努力都是缺一不可的。我有个大学同学,她是特别勤奋努力的人,那时候她每天晚上都拿书去图书馆自习,然而她看了3个月的书居然还挂科了,我们只看一个礼拜的人倒还过了!她的毅力也很强,从毕业到现在10年了,她考了10年的日语一级考试都没过,1年可以报考2次总共20次啊?她依然没有放弃,我都佩服她!但这不能怪老师吧,有些同学考2次就过了。所以,成绩真的跟老师打骂没关系,关键还是自己本身吧。


慧子说


中学的两个英语老师,一个经常打骂学生,教学成绩好,一个不打不骂,成绩差,选哪个?一个也不选,都必须进行改造,才能胜任教师工作。

第一位,经常打骂学生,这样的老师,即使教学成绩再好,对学生的成长也极为不利。在这样老师的影响下,学生品德上可以说是一定会出现问题,不是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没担当,就是有暴力倾向,很难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育人的方向不能把握,要成绩又有何用?

第二位,不打不骂,成绩差。成绩差的原因何在?是责任心缺乏还是教学水平不济?如果是责任心缺乏,这样的教师是不可能教好学生的。教学水平不济,只要有责任心,只要不断学习,教学水平会得到提高。有了责任心,教学水平很好,不打不骂学生,爱生如子,离好教师也就不远了。

第一位老师,也许责任心是强的,但是必须改变打骂学生的习惯,杜绝这种行为。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必须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就变味了,变成了侮辱和体罚。这位老师如果该掉了行为习惯,保持较强的责任心,就会变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那时候就是家长和学生的首选。

第二位老师,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必须提高教学水平,有了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有了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就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了,教学成绩不会再差,会变得成绩很优秀。


当代师说


这个不能简单地看表面现象,最根本的是,老师的教育方式能否让学生真正提高?

最近刚刚看了一部电影《老师!好》,这部电影里面的苗婉秋老师对待学生也是很凶的,而且有偏见。

比如他会狠狠地教训不爱学习不守纪律的孩子,也会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在自行车被学生拆后,他也会不分青红皂白的认为一定是洛小乙干的。但是,在学生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冒着生命危险来挽救学生;也会为了给学生治病,自己默默地捐了一个月的工资。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非常立体的,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是多方面的。学生内心对老师的印象是如何的,这才是关键所在。

老师对学生管教严格甚至严厉,一开始学生会有怨言,但是如果孩子们最后发现自己班级真的比其他班级成绩好,那么这份心理上的成就感又能够中和掉过程中的痛苦。

对待学生应该以不羞辱、不贬低为前提,如果老师适意伤害孩子的自尊,打击孩子的自信,那么这样的行为需要调整。如果老师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学习、不追求上进而责罚孩子,这对付的是孩子的惰性,适当地批评教育肯定是有益的。

当然,我不赞成经常打骂学生。这不但对学生的身心可能造成伤害,也可能会给老师带来风险。这里谈的是如何让孩子获得成长,如何选择教育的手段。教育的手段实际上不限于温和,有时候也需要一些批评和责罚。佛教和禅宗教育弟子的时候有时也会对弟子“棒喝”,说明法无定法。


过分保护并不一定就是好的,虽然说对于孩子,我们尽量要保护孩子的心灵。严师出高徒,虽然不是真理,但是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实际上,最应该给孩子育心的是家庭,家庭才是孩子心灵的避风港。孩子在学校学习遇到困难,遭到打击,家庭给孩子呵护。


回顾古代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你会发现师傅对待徒弟是非常苛刻的。没有真心,就很难学到真本领。

当然,我们现在不再是为了生存而学习,而是为了如何得到幸福而学习。老师过分滥用打骂的教育手段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没有责罚的教育,实际上也是不完整的。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中学的两个英语老师,一个经常打骂学生,教学成绩很好,而另一位老师不打不骂,成绩差,作为家长或者学生,你会选哪个呢?

如果是我,我肯定也是哪位都不选。对于教师打骂学生和成绩之间是否有直接的联系呢

?

首先,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必须是严格的。严师出高徒也是有道理的。

作为科任老师的话,肯定喜欢班风正、学风浓的班级,而学风和班风怎么来的呢?必须是严格出来。尤其是初一年级。今年也带了初一的地理课,两个班,以前带的都是教师子女班,今年比较均匀。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件,但是我上课效果还是有区别的,一个班级上课基本上不用维持继续,一个班级每节课得停下来维持纪律。这样话,我课堂、课后也得处理部分问题学生。

其次,我认为老师应该恩威并施、严而有度。

不严格,光和学生谈感情、谈爱,是没有多大用的,尤其是部分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的学生。不打不骂最终会造成学生不听你的,不服从管理。难道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记笔记,不认真听讲,怎么可能出问题。但是经常打骂学生肯定也是不对的,即使成绩较好,学生也不会感谢你的,尤其是打骂学生很容易出现问题,到时候是你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呢?


第一位老师过于严厉,责任性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必须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

第二位老师过于温和,需要提高自己的责任心,你再好,不出成绩也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最后,因人而异吧。

我是90后地理老师,如果您觉得说得对,欢迎点赞!

90后地理老师


读书十多年,教书十多年,被老师打骂过,也打骂过学生。发现受教育程度高或者学习能力强的家长大多不会赞成老师打骂学生的,又有几个学生是因为打骂把学习搞好了的?最多通过打骂让他完成一些基本的东西,成绩跟得走而已。家长和老师都不会学习,怎么让孩子学会学习?家长和老师不会玩耍怎么教会孩子学会玩耍?一天到晚不能给出孩子具体的方法,只知道在旁边呐喊“加油、努力、坚持、用心、熬夜、少耍、补习、多花时间……”有毛的作用。庆幸我以前的运气很好,碰到有趣的家长、有趣的老师和有趣的同学。


莴笋叶子857


中学的两个英语老师,一个经常打骂学生,教学成绩好,一个不打不骂,成绩差,选哪个?

1.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治学态度。有人喜欢严格要求的老师,甚至连“打骂”这样的明显不合适的行为也接受;有人不喜欢“骂人”的老师,更不要说“打人”的老师。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有喜欢或不喜欢这种方式的两类人。

作为高中一线老师,经验告诉我:打骂不一定是严厉,严厉不一定要打骂!打骂学生未必出成绩!相反,打骂学生可能造成部分学生成绩一落千丈!慎用!

我现在不想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学生,除了国家相关法规不允许,作为自己情感来说也不愿意!打骂学生使两个本来无怨无仇的师生在你的“教育”下变成了仇人!

2.但要形成这样的教育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时间需要经历的。曾经初涉职场时,满腔热情,一定要把教学工作做到最好,以为教学成绩提高就是老师辛苦一些努力干就行。后来才发现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态度有特别大的关系,而有些学生根本不配合教学:上课睡觉看小说小声说话吃零食等等乱象让一个急于表现教学能力的老师无法忍容,情不自禁对学生打骂,造成师生相互不愉快。多数被老师严厉批评甚至打骂过的学生毕业之后都很少与该老师联系,“感情创伤”很难愈合。所以我认为这是失败的教育方式,作为一个成熟的老师标志就是能“克制”自己的情绪。

3.我为什么会打骂学生?因为想让学生学好我教的学科,班级成绩提高,让老师有成就感,在学校老师群体中有面子,在领导心目中被认为是有能力的老师。从这些心理过程可以看出,打骂学生的目的一方面虽有利于班级学生,但另一方面也为了教师自己个人名誉,确实有自私性。如果对打骂学生不造成心理伤害也就罢了,可是,被打骂学生因为体罚而丧失学习你这门学科的兴趣,成绩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都落后,那这个责任谁来负?实际上是没有人负责的,造成终生遗憾!

4.明白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时,我就基本上没有打骂学生了。当然,对于违纪学生还是要处理,否则就是老师失职了。比如对于上课睡觉的同学,可以通过讲一个小笑话、通过对睡觉同学同桌提问、或对全班同学讲“现在只有一位同学在睡觉”、或直接去提醒他不能睡觉、或让班长(男女班长都有)去抱起睡觉同学等等方式来制止上课睡觉的行为。对于课堂上小声说话“开小会”的同学,老师可以下去假装听一听他们讲什么、或通过让讲话同学来讲台公开他们的“秘密”,一般他们都会停止聊天达到认真上课的目的。一句话,不能随便发怒影响教学。虽然这种方式会拖慢上课的节奏,但是,教学进度是可以通过详细计划与认真备课或其他方式来弥补的,而伤害学生心理影响学生健康成长是很难弥补或无法弥补的。

所以,我的小孩如果有选择,我会选择不打骂学生的老师、但不是无能不作为的老师班上。

这就是我从教20年,对于通过“打骂”学生这种不合潮流的教育方式的理解,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