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妈妈给自己讲过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什么?

小如记生活


妈妈是个没有上过一天学、没有文化、不识字的北方农村女人。但是妈妈勤劳勇敢,总把个贫穷的家打理的干干净净。妈妈是个善良的人,邻里们对她都很好。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那是七十年代,我那时也就五六岁的样子。家里也没有电灯,家家户户都点洋油灯(煤油,那个年代就叫洋油)。

那个时候啊,每到晚上天黑(he)下来,村落里家家户户就点上煤油灯,一家人团聚在家里,伴着摇曳的灯光,光线暗暗的,大人就会给孩子们讲故事。我妈妈别看她没有文化,可她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这么多年过去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还留着好多片段。今天就和大伙唠叨唠叨。

妈妈讲的这个故事名字是:小巴狗和弟弟。妈妈是这样讲的:从前,有一个村子里住着一家四口人,爹娘还有哥哥弟弟,一家人也比较和睦。家里还有个成员是个小巴狗。渐渐的哥哥长成人了,爹娘千辛万苦给哥哥张罗了一房媳妇。可是媳妇过门后,脾气暴躁,经常跟公公婆婆打架。哥哥是个窝囊废,也不敢过问。不久,爹娘就被气死归天了。把父母相继入土为安后,哥哥觉得弟弟还没有成人,就是试着和老婆商量不要分家,让弟弟和他们一起过日子。哎,这回嫂子显得非常大度,满口答应。这样相安无事的过了一个多月。

在这家里,弟弟就是和小巴狗好,简直有点相依为命。

好景不长,嫂子的黑心肠就显露出来了。她想霸占整个家产,不分给弟弟,竟然跟哥哥商量弄死弟弟了事。窝囊废的哥哥也不敢反抗,他也有贪心,就睁一眼闭一眼。一天,弟弟上街玩去了,嫂子在家包包子,包了白面包子和黑面包子两种,白面包子馅里包上砒霜(俗称音为xun),黑面包子包大肉馅。嘴里还不停和哥哥说:“白包有寻(砒霜,俗称的发音寻),黑包有肉”。恰巧,小巴狗在家里听到了,就连忙跑到街上,告诉弟弟今晚白包子有毒不能吃。晚饭时候。弟弟只吃黑面包子,把嫂子急得满头汗,连连说:“弟弟,你吃白面包啊?”弟弟小声道:“我喜欢吃黑面的,嫂子您辛苦,留着你吃吧”。嫂子气的干瞪眼,也没有得逞。过些日子,弟弟下地干活去了。

嫂子又在家包包子,这回,她想弟弟喜欢吃黑面的,那就黑面包使上砒霜,白面包上大肉。嘴里还和哥哥唠叨:“今天是白包有肉,黑包有寻(砒霜,俗称的发音寻)”。恰巧,又让躺在家里的小巴狗听见了,它连忙跑到地里,告诉小主人:白包有肉,黑包有毒。晚饭时,嫂子急切的对弟弟说:“弟弟,你喜欢黑面包子,你吃黑的吧”。弟弟拿起白面包子就吃,说道:“嫂子,我今天下地出大力了,今天应该吃白面的。”嫂子很吃惊,以为是上天保护了弟弟......

每次妈妈讲到这里,我们就会扭着小脑袋问:"后来呢?“,妈妈总是笑笑:“弟弟长大了,有媳妇了,哈哈哈”。

看着我身边因脑梗卧床的老娘,想起了她年轻时给我讲故事的情景,心里涌出一股酸酸的忧伤。好好孝顺老娘吧!读者朋友,您们又什么感触,或者更好的故事,请留言。


    愚公知天命


    听妈妈讲她过去的故事

    妈妈己去世五年了,但妈妈的音容笑貌,还是那样清晰,常常出现在我梦中,特别是我小时候的一些经历,妈妈给我讲过的故事,记得那样的清楚,仿佛就在昨天。

    在妈妈给我讲的许多故事中,记忆最深刻的,是怎样将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故事,给我讲了好多次。

    我生下来十个月的时候,得了一种病,几天高热不退,当时刚解放不久,农村中根本没有医院,只有一些土郎中给人治病,吃了一些中药,但病情还是不退。

    这可把我妈妈急坏了,用了很多土方法也没用,土郎中对我妈妈说,这孩子无救,听天由病吧。

    但妈妈没有放弃我,和我父亲一起,把我送到了县里唯一的一所西医诊所,求大夫救救孩子的命。

    医生看了一下,是得脑膜炎,必须用青莓素才能救命,但这种药奇缺,一支要一担米,我家是贫农家庭,刚分了二亩地。但我父亲和妈叫医生用药,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救孩子的命。我母亲当即到往在城里的大姨家借来了钱,付了医药费,输了三天液后,体温降了下来,把我从死亡线上救了下来。

    后来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买了,才还清了为我治病欠下的钱。

    妈妈又一次给了我生命,如果她当时有一丝犹豫,不豁出所有家产救我,我的命就丢了。

    妈妈的爱都是无私的,深存的,大爱无彊,为了孩子可以全力以赴,可以不顾一切。








    瀛島青松


    我的妈妈很少跟我聊天或交流生活上的事情,但有一件事情小时候听她讲述过,一直难以忘怀。

    我的爷爷奶奶是典型的中国农民,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我爸是家中长子,跟我妈结婚之后爷爷奶奶都急着抱上长孙。不过我爸妈那会儿在县城里都是公职人员,尤其我妈是做计划生育工作的,所以更不能超生。于是我妈怀孕的时候家里人都满怀期待希望是个男孩。然而天公不作美,我是个女娃娃。所以,听我妈说,我刚出生那一两年爷爷家那边的长辈对我跟我妈的态度都不太好。大概在我不到两岁的时候,他们想出了一个法子,说是打算把我接回农村送到别人家养(就等于给别人了),然后对外就说小娃娃生病没保住,这样就可以再生一胎。当然了这件事是瞒着我妈的。后来,他们以接我回去走亲戚的借口把我带走了。但是没过几天我妈不知道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了,火急火燎赶去老家找我,最后在我大姑家找到了我(还没送走)。从那以后,我妈跟我爷爷家那边亲戚的关系就一直都不太好。

    我妈跟我说这些的时候,能看到她眼里泛有泪光。尤其是她说当她知道了他们是在炎热的夏天用拖拉机一路颠簸把我带回去,小小的婴儿被活生生晒了一路,找到我的时候身上浑身都晒伤了还长满痱子,就很心疼。我能感受到她讲述时的激动。不过她也说很庆幸,没有放弃我。

    其实在我印象中,爷爷奶奶对我还是挺好的,老爸对我也很疼爱。可能是孩子大了也就不再过多在意是男是女了吧。但是听完我妈的讲述之后,我还是非常感激她。如果没有她的坚持,我的人生或者就会完全不同,很大可能只会在农村度过这一生。

    谢谢我的妈妈。


    百态归一


    勤劳节约。常将有日思无日。讲的最多的故事就是: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饿肚子的事——-一个妈妈把两个七八岁五六岁的小女孩放进一个被荒废了的坟墓里,堵上很大的石板门,放上一些水和吃的,并教他们一定不能出声音!否则会有大狼来的。开头几天母亲时不时的也会送些东西去。后来一次是隔了十天半月后才送去的时候,看见妹妹拿着喝水的东西坐在姐姐的大腿上,姐姐则靠在泥土上睡着了.....所以我们相信母亲讲的故事,也很听他的话。可是我曾经给2十五六岁的儿子讲文化大革命的一些有关饿肚子、人才被批斗的事例的时候,他怎么也不相信我讲的是真实的!——-看来社会环境的引导也很关键哦。


    善言善行天有眼


    我的妈妈是我人生中最敬重的人,尽管她老人家只不过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扑实得不能再扑实的乡间女人,但她却在我和我兄弟们心中却是无比的伟大!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妈妈给我讲的故事并不多,但妈妈讲她童年的故事却让我印象深刻,虽然妈妈已经过世了好多年了,我巳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妈妈的故事仍让我记忆犹新,终身不会忘怀!我的妈妈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的贫寒人家,在她还不到四岁时,我的外公就离开了人世,以至在妈妈的记忆中,完全没有留下她爸爸在世时的模样。妈妈的两个哥哥小时候都要过饭打过长工,有个哥哥还曾经参加过新四军,一个姐姐不满十六岁就出了嫁。小时侯的妈妈,由于家境贫寒,一天学都没上过,我的外婆为了维持生计,时常外出乞讨,我的妈妈当时刚满六岁就担负起了照顾家庭生活的重担,家里烧火料灶是她每天要做的事,外出挖野菜拾柴禾也是她每天要干的活,一年到头吃不上一吨白米饭,过年过节也穿不上一件新衣。可以说饥寒交迫是妈妈童年时期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给我妈妈打击最大的并不是生活中的艰难困苦,而是一场大病让她九死一生!那是妈妈在不满十岁的那年,她患上了天花,由于无钱治疗,趟在家里一个多月高烧不退,巳经奄奄一息,只剩最后一口气,后来一位好心人给了一个土方子救了她一命。但是命是保住了,但这场病却毁掉了妈妈姣美的面容,脸上身上留下了永远都去不掉的麻点!妈妈为此痛不欲生,几次都想去轻生都被家人救了过来。在妈妈十三岁的那年,她走进了我爸爸的家,给大她十岁的我爸爸当童养媳,五年以后才同我爸爸结了婚。可在这五年中,妈妈吃了多少苦,有多少委屈和磨难?妈妈说她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妈妈虽然从没上过学,也没有受过什么家庭教育,但她却从生活的汗水和泪水中,从艰难困苦和磨难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可以说妈妈对我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的一生!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侯,那时的粮食物资都要靠计划供应,吃不饱也穿不暖,时常要用糠野菜甚至是树皮充饥,妈妈把米面省下来留给我和兄弟们吃,她自己常常靠吃野菜,树皮度曰,有几次饿得晕倒在地。我想让母亲能多吃点东西,在放学的路上到处去挖野菜,由于挖野菜的人多了,野菜很难挖到,有人就到生产队的田地里去割草子(用于肥田的红花草子,比野菜好吃),一次我也忍不住去割了一些草子回家,妈妈看到了很生气,很严厉的对我说:"人穷志不能穷,公家的东西不能动!少吃一点饿一点都不怕,怕的是把人的坯子搞坏了!“妈妈的这句话我这辈子都没忘记,时常在警示着我。还有一年的夏天,我和妈妈一块去走亲戚家,路上要经过一片瓜田,夏曰的响午我的口又干又渴,看到前面有人摘了西瓜在路边吃,看瓜老人也示意我也可以摘一个瓜吃,我正准备去摘的时侯,妈妈及时阻止了我,她说,做人要有骨气,不能看到别人做了错事你也跟着去做!男子汉要有男子汉的样子,就是三天不吃饭,口里还要有锅巴香!我当时还小,没有真正理解妈妈这些话的意思,后来回想起来才明白,妈妈是在用这些小事在为我引领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我上初中的时侯,各科成绩在学校里都名列前矛,各方面都表现优秀,学校里在校门前挂了一个大横幅,号召全校同学向我学习,乡亲们和邻居们都对我交口称赞,,我自己也沾沾自喜好不得意!妈妈却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了一席话:"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吃得苦中苦才能做得人上人“!我理解了妈妈这些话的分量,她是要我不要做井底之蛙,要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后来我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妈妈的愿望,走出了那片天地,来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妈妈的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我们觉得就是给我五天五夜也说不完!以致我时常感到,妈妈的身影随时随地都会从我的记忆中走出来……。


    缪启和山外山


    90后农村人,6、7岁的时候吧,老爸出去打工,老妈在家带我和妹妹,一般吃完晚饭了,老妈会时不时说故事哄我和妹妹,但不是什么童话故事,大多是她们以前的生活经历。

    最记得的就是老妈说她以前小时候,一群女孩子上山摘野生的山捻子(桃金娘),那时候很多马蜂的,特别是山捻子成熟的时候,很多马蜂会在它们底部的茎杆处结窝,看到哪一棵的山捻子越熟、越多,就一定要小心,因为可能就是有马蜂,所以没人敢摘才会剩下的,老妈就是忘了这一点,兴冲冲的去摘,把一窝碗口大的马蜂给踩了,然后一群人都被马蜂追得拼命逃,奇迹的是她们竟然没人被蛰,据老妈说是一听到马蜂振动翅膀的声音就大呼小叫地溜了。

    这是老妈说的我最记得的故事了。


    跂得高尿得远


    我是七零后人,妈妈己离开我三十几年了。可妈妈讲过的故事我永远也忘不了。

    那个年代没什么误乐,小时侯最好的就是听父母讲故事。妈妈总是讲狼来了这个故事。到现在我还记忆深刻,说一个小孩放羊在河边。觉的无聊便大喊狼来了:狼来了!大人们听见都过去救小孩,可到跟前发现根本没有狼。小孩看那么多人急怱忽的赶来高兴的笑了。晚上孩子的父母批评了小孩,让他不要说假话。小孩听了不信,第二天又喊着狼来了:狼来了。听到喊声周边干活的大人们又急忽的跑到小孩跟前,发现又让小孩骗了。都生气的走了。第三天孩子真的发现狼来了,他大喊大叫着吓的坐在了地上,可怎么喊也没有一个大人过来。最后孩子被狼吃了。妈妈讲完总会说,孩子做人要诚实。不能说谎。这个故事妈妈讲过很多次,我听多少次都爱听。这也是我现在做人的标准:诚实,不骗人。事实告诉我其实这就是信义,只有诚信的人才拥有人心。


    狂龙21263199


    母亲识字不多,只有扫盲班学历;因多子女,整天手忙脚乱,几无片刻休暇,惶论讲故事。唯有一回,田间小憩听了一古戒(乡间俚语曰故事为古戒),母亲觉得特别精采:奇幻、曲折、惊悚,大概她听时就暗自下了决心要“转播”的,尤其认真地记下了故事首尾。

    收工回家,就急切地给我们复述起来:从前有个书生,路遇一美女,遂情好日密,置糟糠之妻于不顾。一日遇道士,道士惊叫,看你妖气满面,必为狐妖所惑。书生贪念美女娇媚柔顺、枕席间的颠鸾倒凤,哪里肯信道士的告戒?终于一日,妖狐掏其心、吮其血。书生妻求道士救之,道士指自腿上脓包,曰“你若肯吮尽,我则救你夫。”待妻子吸尽脓包,道士竟飘然而逝,宛若游龙。书生妻子失望至极,伏其夫尸而大哭,想道士脓包之恶心,不禁尽吐之,垢物适填夫心,夫复醒之。

    待稍长,略读些须书本,方大悟,此《画皮》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