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险和重疾险买哪个好?

花见


我什么要重疾险和医疗险二选一呢????说这样的话的,基本都是对保险缺乏基本常识的人。真正科学的理念应该是两者缺一不可,甚至说是黄金搭档

说到两者的区别,那么就要了解两者的保障内容,和应该承担的保险功用的不同。

医疗险,顾名思义就是只管医疗费用,额度有百万,但是你用多少,就给你报销多少,并且是需要你前期垫付治疗费,完了之后,才会根据你的发票给你报销。但是不管你买了几家的医疗险,最多只能把你的花费全部报出来,不会有多一分的钱。

重疾险,很简单,只要《确诊即给付》,当然不是住院就给钱,是要有病理确诊,甚至是达到一定的条件才会给付,但是整体上说,一般的明确的疾病都会很快拿到钱,这些钱前期可以用来当治病的费用,但是更主要的作用是在出院之后,承担家庭开支,病后康复、赡养老人,抚育孩子,还车贷房贷等。保证让你的家庭不因一场大病发生太大的变故。简单的说就是这个钱是一次性的赔偿给你,不管你怎么用。哪怕你得了病,得到重疾险赔偿后,没有治病,这个钱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没人管你。并且重疾险可以重复理赔,也就是说你买了几家的重疾险,出险之后,都可以得到理赔,互不影响。

有个很简单的图,用一个例子,给你说明下。

相信看完这个图,你就能很清晰的明白了两者的关系,就不会再有两者谁更好的疑问了吧?

如果觉得我的观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关注,谢谢!


拓之言


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有这些疑惑,医疗险和重疾险哪个好?有了便宜的医疗险,还需要重疾险吗?

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一、为什么医疗险这么便宜?

低保费,高保额的百万医疗险自 2016 年开始就火遍中国了。“几百的保费,就可以报销到600万”“100%报销,不限社保内”这样的宣传标语,的确非常夺人眼球,那百万医疗险为什么这么便宜呢?


1.设置免赔额,提高了理赔门槛

市面上主流的百万医疗险,大多数都有有 1 万的免赔额,如果住院刚好花了 1 万块,是一分钱都不给报的。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

2018 年 1-5 月全国二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 5982.5 元,三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 13297.5 元


即使是三甲医院人均住院费也才万元出头,多数人看病住院,大概率是用不到百万医疗险的。

所以百万医疗险保费便宜的原因之一就是:设置了 1 万的高免赔,过滤掉了大部分的小额理赔。主要是解决大额医疗费支出的问题。


2、每年保费上涨,年龄越大保费越高

即使购买的是同一份医疗险,年龄不同,我们每年交的保费也会有所不同。


以某产品为例:
30 岁的年轻人只要交 229 元;60 岁的老人则要交 1399 元,后者的保费是前者的 6 倍。


因此,百万医疗险便宜只是暂时的,随着年龄增加,以后的保费也会越来越贵,而且保费每年都要交,累计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3、交 1 年保 1 年,不保证续保

虽然部分产品的续保条件还不错,比如续保无需审核、也无需健康告知。但是现阶段市场绝大部分百万医疗险都无法做到保证续保。


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极端情况下,如果赔付率过高,第二年也可能会保费上涨,甚至停售不卖了。所以百万医疗险作为临时过渡的补充保障还是非常不错的,但产品稳定性不高,能买一年算一年。


二、有了百万医疗险,还需要重疾险吗?

既然几百块的医疗险就可以帮我们解决掉巨额的医疗费用,我为什么还要买几千,上万的重疾险呢?好,我举个例子:

A先生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不幸患癌而住院治疗。在住院的一年多时间里,花费了几十万医疗费用,掏空了家庭。幸好,百万医疗险可以报销了绝大部分医疗费用。但是A先生因住院失去较长的劳动能力,家庭没有了任何收入来源。后续的看护、康复费用,房贷、孩子教育费用、家庭开销等都像黑洞似的吞噬着A先生家庭......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重疾险的大作用了:

一场大病中,医疗费用只是冰山一角,其它的隐性费用,比如生活费、营养费、看护费、工资损失,这些都是无法通过医疗险来报销的。


而重疾险是收入损失险,只要符合条款约定,就可以一次性拿到50万、100万的保额费用,可供自己自由支配。


三、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区别

了解完二者的具体差别后,如果你还是不知道如何选择,不妨可以先从以下几个问题出发:


1、你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如果担心患病后,没有能力支付大额的医疗费,可以先补充一份百万医疗险作为过渡保障,报销不限病种,不管是阑尾炎手术还是癌症住院,都可以报销。


如果担心生了大病没有钱还房贷车贷、抚养小孩、赡养老人以及生活的各项开销,可以先补充一份长期重疾险,一次性拿到高保额,保证未来五年的家庭生活水平不受影响,安心养病。

<strong>


2、你的健康状况怎么样?

不管是百万医疗险还是重疾险,投保前都需要回答 健康告知。一般来说,医疗险的健康告知要比重疾险更为严格。


比如常见的乙肝大三阳,百万医疗险大多是买不了,而重疾险还有机会加费或除外承保。


所以具体买哪个,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来选择。


3、你的医保报销情况怎么样?

医保报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就算是在同一个省份,不同的市区报销规则也会差别非常大。

如果当地医保报销足够高:建议把更多的预算去补充长期重疾险,维持治疗期间家庭的各项开销。


如果当地医保报销比较一般:建议留出一小部分预算,补充百万医疗险,报销医保剩余的医疗费。


四、写在最后

保险只是工具,不同的保险解决的目的不同。保险配置一定要因人而异,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才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保险


希望大家都能科学的认识保险,不同保险作用不同,买保险一定不能盲目跟风。

没有最完美的保险,只有最适合的搭配 。

更多医疗险/重疾险的内容,请点击我头像,私信回复:医疗险重疾险。

深蓝保


医疗险和重疾险都跟属于健康险,跟疾病相关,但它们的赔付方式有大大不同。

重疾险是提前给付。发生重大疾病时可以一次性拿到50万或60万的保额,就像个土豪爸爸,直接给你打钱,而不管你这些钱是怎么花的。

医疗险是事后报销。发生住院医疗支出时,得先自己掏钱治病,再拿着发票等单据找保险公报销,而且只能报销治病花的医疗费用。

实际报销是社保+医疗报销的总和,怎么也不会超过实际看病花的钱。

就拿米妈的闺蜜来说,两个月前不幸得了肺癌,住院前的各种检查费,开展手术后的手术费、药品费、住院费等等,第一个疗程下来就要准备十来万打底。

闺蜜只买了一份百万医疗险,并没有买重疾险,这些费用都得自己先掏着。闺蜜老公既有房贷车贷,还有孩子要养,两口子并没有太多存款。

闺蜜只能挨家挨户去找亲戚朋友借钱,等报销后才能还,而她老公也停下工作在医院照顾她,工资收入一下子断掉,闺蜜是既心疼老公又心疼钱,可愁死她了。

像米妈闺蜜这种情况,只买百万医疗不配置重疾险,等意外来临时,就只能处于这种尴尬被动的境地了。

而且,百万疗并不能报销所有治疗费用。

像平安e生保的免责条款中,“未被治疗所在地权威部门批准的治疗,未获得治疗所在地政府许可或批准的药品或药物”,都是不赔的。

平安e生保条款中的说明:

如果发生重大疾病,需要用到国外进口药,但并未获得政府的批准,就只能自己掏钱买了,保险公司是不赔的。

而如果治疗中想买点营养品补充一下身体,也是不赔的。复星联合乐享一生医疗保险条款也有说明,药物费不包括营养补充类药品。

像以上说的这些情况,如果配置了重大疾病险,就可以拿到一笔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没有任何限制。

02

医疗险稳定性差远了,不保证续保

医疗险大部分都是买一年保一年,并不能保证续保的。最多像复星联合乐享一生医疗保险和平安e生保那样,5年或者6年内保证续保。

鉴于现今通货膨胀率较高,若是保险公司觉得这款产品理赔率过高,给出去的钱太多,承受不了亏损,只能停售产品,我们就不能续保了。

年轻的时候身体好没什么,停售就停售呗,换一款产品也是很轻易的。最怕的是年纪大了,各种小毛病找上来,发现一直续保的产品停售 了,想要再想换家产品,投保就很难很难了。

而重疾险,大部分都是长期的,保到70岁80岁甚至终身都可以,只要每年按时交保费,不管产品停售不停售,不管你老了得了高血压还是糖尿病,保险公司都会按约定的保障,该赔就得赔。

03

医疗险也不便宜

有写人觉得,医疗险虽然事后报销,不能保障续保,但是为了便宜,这些都忍了。

但医疗险真的很便宜吗?

以平安e生保为例:

30岁的年轻人只需要交366元,50岁的中老年人,就要交1103元,并且续保保费也是每年递增的,只会越来越贵。

而长期重疾险,购买的时候早已确定每年固定交多少费用,就算过了10年20年,依旧还是交那么多费用。现今,通货膨胀率如此之高,每年在重疾险上的保费支出只会显得越来越少。

04

重疾险也有局限性,谁也替代不了谁

重疾险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只有确定是重疾或者条款附加的中症、轻症等,才能赔付。像有些疾病,治疗费用超高,几十万的那种,但又不属于重大疾病的范畴的话,重疾险就派不上用场了。

因此,医疗险和重疾险同样重要,相互搭配,各司其职,才能有效的转移患病会对家庭带来的经济风险。


米妈聊保险


医疗险和重疾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产品,但是大多数人会弄混淆的两大险种。

先说下医疗险,医疗险顾名思义就是保障我们因各种原因的医疗费用支出。

请注意“医疗费用”这个描述,简单来说医疗险需要我们有看病的行为再去报销所花的医疗费用,这是报销型保险。

而重疾险是给付型保险,所谓给付就是一旦确诊合同约定疾病(几十到一百种重大疾病),就直接赔付保额,不限制保险金拿去看病与否,侧重于收入补偿。

先说一下医疗险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三木整理了一个思维导图来理解医疗险:


医疗险按照类别大致分社保和商业医疗险两大类。

社保是我们每个人配置商业医疗险的前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国家意志的强制保险,不存在停售风险
  • 可以带病投保,不审核健康状况

仅以上这两条就直接是任何商业医疗险不具备的条件,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社保是一定优先配置的。不过现在市场上也出了一些税优健康险,具备了一些社保的特点,但是拓展了社保外用药,也是值得推荐的,唯一不足的是大多只保障到退休年龄,关于税优健康险有机会再来细说。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社保也是有很大的限制的,社保号称有五不保:

  • 异地就医不管
  • 住院最多只能15天
  • 意外不管
  • 第三者不管
  • 部分乙类药品,全部丙类药品不管

所以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就需要商业医疗险了。

商业医疗险和社保是互相补充的,就像是吃饭和吃菜的关系一样,吃饭(社保)可以让我们果腹,吃菜(商业医疗险)可以让我们吃的更好更香。

商业医疗险按照保障责任来说分为门诊、住院、孕产和齿科。孕产/齿科针对特定人群,在这里就不展开叙述了。

至于门诊因为都是小额支出,以2018年上半年数据,平均门诊支出才300多元,这些小额支出是不需要依赖保险转移风险的!


所以重点是可能带来巨额医疗支出的住院医疗险。大多数商业医疗险都可以扩展社保外用药责任,住院医疗险按照保障内容大致分为三类:

  • 入门级医疗险,社保内用药,适合无社保人群
  • 中端医疗险,拓展社保外用药,医院一般仅含公立医院普通部
  • 高端医疗险,不限制任何用药,医院可以是私立或者昂贵医院

这些医疗险适合各个不同收入阶层,以最热销的百万医疗险来说,30岁男性的价格才区区300元



这300多不限社保用药的医疗险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

  • 一万元免赔额,需要社保报销再扣一万元的部分才可以报销
  • 限制公立医院普通部就医

但是它实实在在体现了保险转移风险的理念,一万元任何家庭都可以负担,负担不起的是社保外例如癌症特效药这些几十上百万的治疗费用!

再来说说重疾险

许多人对重疾有误解,重疾险本质上是补偿收入损失的保险。

  •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旦顶梁柱罹患大病,那这个家庭财务就会陷入危机
  • 主要收入来源没有了,但是看病支出在大幅增加,经济状况陷入恶性循环

如何规避这类风险就是重疾险的重要作用,三木一样先整理了一张思维导图帮助大家理解重疾险:


按照大类来分,目前市场的主流重疾险可以分为消费型和带身故责任两大类。

消费型重疾险是指不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白话就是没得病挂了就没有钱可以拿了(但是事实上有可观的现金价值,只是大多数人忽略了),其特点是:

  • 保费性价比高,一样的保费可以带来更多的保额保障;
  • 一般重疾仅赔一次,轻/中症可以多次赔付
  • 附加轻症豁免责任
  • 等待期180天较长
  • 可以定期,可以终身,选择灵活

可以看到消费型重疾险是将保障责任集中于重疾保障部分,再通过一些责任优化措施保证低费率,它特别适合预算有限的家庭来配置!

带身故责任重疾险是指有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怎么理解呢?人总有一死,所以这个重疾险是一定可以理赔的保险,要么得病拿保险金,要么身故拿保险金,相比较消费型确定性收益更佳。

其特点如下:

  • 含身故责任保障,一般没有理赔重疾身故可以获赔身故保额
  • 重疾多次赔付,最多的产品可以到五六次
  • 轻症/中症多次赔付
  • 轻症/中症/重疾保费豁免,最大化减少罹患疾病情况下的保费支出压力
  • 等待期较短,一般90天,且等待期内罹患疾病有些产品不会终止合同

综上所述,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保障更为全面,适合对预算不敏感,对保障责任更敏感的家庭!

重疾险是特别复杂的保险,其合同内容涉及经济、医学等专业领域。普通人很难去厘清合同内容,分析其保障内容差异,在这里三木给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不要盲目迷信大公司

中国的保险监管是非常严格的,感兴趣的可以去百度一下“偿二代”机制。某些*安的*安福产品,价格是别家产品的1.5倍,保障内容却比别家差距太多。

盲目迷信大公司的结果就是被收割智商税,简单贴一张图,最高发的五种轻症,一起看看大公司的保障如何?


  • 不要迷恋病种多寡

重疾险前25种疾病目前都采用保监会统一规范的标准合同,也就是说所有销售的重疾险前25种疾病理赔标准一模一样,没有区别。

25种以外各家自己补充,但是我们先看下前25种占了理赔的多少:

前25种占理赔的95%,前6种占80%,癌症单独一族占60%,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前25种重疾,25种以外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所以,不要盲目追崇重疾数目,秉持相同价格&保障条款情况下,疾病种类越多越好就不会掉坑里啦!

  • 轻症很重要

有些人的观点觉得轻症的保障责任并不重要,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轻症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1. 轻症不轻,例如原位癌和垂体瘤等,也是需要调养生息的,一样有收入损失
  2. 轻症相当于降低了理赔门槛,由于轻症较重疾发病率高,这让你这份重疾合同有更大的机会拿到一部分理赔款
  3. 附加的轻症豁免保费条款可以豁免所有保费,包含重疾部分的保费,这极大的减轻了患病家庭的经济负担

所以,轻症是非常重要的保障,请大家务必重视!

基本上说到这里,关于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区别以及如何选择都给了一些个人的见解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_ ^


千年三木


医疗险和重疾险买那个好?能买得起重疾险的,就买的起医疗险,但,医疗险的健康告知相对严格,保险公司承保与否需要看自身的健康状况。

以两个产品为例,方便大家了解,如下图:

区别如下:

1、保费:重疾险是医疗险的10倍以上

2、重疾险是罹患重疾的时候赔付50万,轻症赔付10万,凭诊断报告,来申请理赔。如果只是住院,没有达到重疾或轻症的程度,那么是一分不赔的;

而,医疗险,需要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门的就医,如果选择私立医院或者公立医院的特需部门,都是不赔的。另外根据合理的医疗费凭发票、用药清单、病历、诊断报告等,申请理赔报销。

3、两者不冲突,如A先生,办理了这两份保险,过了等待期后,检查出是癌症,那么重疾险直接赔付50万;之后,A先生进行治疗,花费30万(合理且必须的医疗),医疗费用有医疗险来报销,报销30万;若有责任免除范围内的费用,是不赔的。如营养品等。

综上:重疾险是作为手术的工作收入损失补充、调养费用;医疗险是作为医疗费用支出,两者结合,更有利。


若资金有限,只能买一个产品,那建议办理医疗险,越早越好,因为越早身体越健康,越容易通过健康告知;若能办理重疾险,那稍微拿出一点补充下医疗险会更好。

你用心查找的资料,也是朋友在查找的,可转发分享,谢谢!

若需要做家庭保险保障规划,可付费咨询,帮你省钱、省力、省心、省事!


黄坤险保e家


先说答案:两个没有好不好,两个都重要。

问题里说的重疾险更重要的说法里,相同保费下保额不高,事实是,相同保费下,可以买到的保额确实不高,能不能买到消费型的重疾险还不知道呢;若买返还型或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不止是不高,有的公司要求,投保某个重疾险,保费有最低限制。

比如,百万医疗,有社保的,30来岁的男生,保费也就四五百块钱。拿这四五百块钱去买重疾险,会被提示,这款保险最低保费800块钱。

回到这个问题上,医疗险和重疾险哪个更重要?

就好像问,洗衣机和空调哪个更重要一样。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空调显然更重要;可是家里衣服脏了,被单脏了,床罩脏了,都需要洗衣机来洗啊。

同样的,医疗险和重疾险,两个干的活儿不同,不能片面地说哪个更重要。

医疗险,比如您说的百万医疗,管的是疾病住院了,所有在医院的花费,保险公司在除去免赔额后,免赔额以上的部分,不论公费自费都是100%报销。

不同的百万医疗约定不赔的范围。比如有的约定不报销中草药,不报销中医理疗费用,不报销康复器材费用,等等。

“住院了,免赔额都不会很高,相当于花多少报多少,每年能报最少一百万,最多六百万,那我还要重疾险做什么?”

别忘了,百万医疗和别的住院险,大部分都约定了,每个保单年度,最多报销180天的医疗费用,超出180天的费用不予报销。

别忘了,百万医疗或别的住院险,都是一年期短期险,保费会逐年有所增加;同时产品停售了就不接受续保。

比如有款住院险,有5年保证续保的约定,保到64岁,这期间,即使产品停售,满五年第六年开始,只要通过审核就可以续保。

所有的人都是过了五十岁六十岁,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正需要有保障的时候,发生住院的概率增大的时候,没有了住院险,只能社保报销社保范围内,自费部分就得自己花钱。万一得了重大疾病,多数会用到进口药特效药,这些就需要自己花钱。一个普通家庭,能负担得起么?

先不说超出180天的费用谁来出,万一罹患重大疾病,在家里的所有开销,康复费用,营养费用,护理费用,这笔钱从哪里来呢?这笔钱从重疾险来。

重疾险管的是,罹患重大疾病时,不管是否治疗,保险公司都给一笔钱,当初买的多少保额就赔多少保额。50万的重疾,就赔50万;100万的重疾,就赔100万。看合同怎么约定的。

不是所有人,年龄大了,都会出险,或住院或重疾,但是,万一呢?

当然了,谁若觉得,我就认为住院险重要,就不买重疾险,或我就认为重疾险重要,就不买住院险,那是个人选择的问题,咱们都是成年人,做出决定,就要有为这个决定承担后果的心理准备。要勇于担当。

保险,保的不就是万一么?


天下保险


重疾险和医疗险是两个独立的保险产品,重疾险以赔付型的,缴费年限为趸交,5年,10年,15年,20年,年龄30天-65岁,180天观察期。重疾,身故或全残一次性赔付,保费豁免,一般疾病三次赔付,每次为保额的20%,保费豁免,继续享受重疾保障。

医疗险是住院医疗型的,住院医疗垫付服务,趸交,根据年龄每年缴费不同,意外100万,一般疾病200万,重疾300万,这个钱是保险公司与医院结算,你只管治病就可以了。


深圳保险代理人


1.都好。

2.这两个险刚好是个搭档关系。

3.百万医疗解决医疗费用报销问题,重疾险解决因疾病导致的收入中断,收入损失自己康复治疗费用问题。

4.如果年龄小,收入特别低,先投保百万医疗,意外两类险,消费型,价格便宜,交一年保一年,不保证续保,可作为暂时保障使用。

4.稍微有点余粮的,可以选择定期型重疾,做一些额度,再加上百万医疗和意外即可。

5.随着收入的增加,可逐渐补充额度,将自己乃至家人的保障做好。


狮子座保险规划师


其实都重要!!!

医疗保险是补偿原则,就是只报销医疗费用。报销原则是住院治疗总费用—第三方已报销金额(包括社保、其他保险公司报销的部分)=剩余金额。合同会有约定的免赔额度、报销比例和金额。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百万医疗就是此类产品。

重疾保险是给付型保险,又叫收入损失保险,主用于补充因疾病治疗、康复治疗而造成的收入损失,缓解经济中断带来的生活压力。是由保险公司经办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保险对象,当被保险人罹患疾病达到合同约定条件,保险公司会根据保险合同约定支付保险金。分为消费型和返还型重大疾病保险。

医疗保险普遍比较便宜,一般是住院费用达到约定额度就能报销。

重疾保险稍贵,而且是要达到合同约定的疾病条件才会赔付!

保险只有保障全面才是完善的,只有足额才更能保证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爱与责任证明发放处


所有类型保险中,购买最多的除了意外险以外,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就是重疾险和医疗险,不难看出他们的受欢迎程度很大!但是,他们的区别却是很多人傻傻的分不清楚。虽然重疾险和医疗险都属于医疗保险,可是,他们也都有各自的特点:

1.理赔方式:

重疾险是一种定额给付型保险,只要确诊了保险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就能申请赔付。 赔付金额根据购买时的保额确定,买多少赔多少,与是否发生了医疗费用、治疗花了多少钱等无关。假如重疾险购买保额100万,但是1万元就把重疾看好了,那么,保险公司也是理赔100万。

医疗险是一种费用报销型保险,必须以发生合理且必要的医疗费用为前提,赔付时会扣减社保已经报销和免赔额以下的部分。 所以,医疗保险的最终赔付金额,不会超过一年保险期间内的实际医疗花费。 假如购买医疗险的保额1万,但是实际医疗花销费用是100万,那么,保险公司也是最高理赔1万。


2.保障期限:

如果有一份长期的重疾险,只要能连续按时交费,合同就始终有效。不必担心因健康变化和产品中途停售等原因失去保障。 一旦在保险期间内“出险”,即使未缴完后续的保费,保险公司也会赔付。

医疗险的保险期间通常是一年,买一年保一年。 如果下一年还想获得保障,可以在保障期满后继续购买,如果不继续购买,则失去保障。

总体而言,重疾险和医疗险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重大疾病保险,既可以弥补医疗费用,也是治疗后康复费用的主要来源。 而医疗保险的理赔普遍是客户先行垫付,在收集好理赔资料后再按比例进行报销, 而且最高理赔额度不超过实际支付的合理医疗费用。


这两类保险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呢?建议,在缴纳医保后,重大疾病保险还是首选的基础保障,在此基础上,可以再补充一份医疗保险。而且就算限于经济压力,那最低限度也要给自己购买一份医疗险作为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