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民文明意识增强,公共场所遛狗现象明显减少

茂名:市民文明意识增强,公共场所遛狗现象明显减少

市民在文化广场运动健身。茂名晚报记者李颜东摄

  《茂名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于今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禁止携带宠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到室内公共场所和未经批准的室外公共场所;如果有违规的,将会对违规者作出相应的处罚。新规出台后,不文明养犬行为是否有所改观?各方反应又是如何?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各大广场及公园等公共场所,发现有不少养狗人士开始自觉遵守条例,随意在公共场所遛狗现象已明显减少了。

  记者观察:遛狗现象明显减少

  5月7日晚9时20分,记者在市中心城区文化广场四周转了两圈,都未发现遛狗的市民。记者随机采访了在文化广场散步的多名市民,他们表示对于新规禁止携带宠物进入公共场所非常支持与赞成。每晚都会来文化广场散步的梁女士告诉记者,新规出台前,她在这里散步经常遇到一些养狗的市民带着宠物狗来这里溜达,有的甚至人连狗绳都没有牵,让狗随意地跑来跑去。面对这种情况,她有时进退两难。她也曾好言相劝过这些遛狗的市民,希望他们不要随意带狗进入到广场,以免惊吓或者伤害到别人,尤其是这里的老人和小孩特别多。但一些养狗的市民根本不当一回事,都说自己的狗相当温顺乖巧,不会惊吓或者伤害到别人的。“最近这两个月,来这里遛狗的市民已经明显少好多了,他们也应该知道新规出台的力度了。”梁女士笑着说。

  9时45分,记者来到了福华小区公园,见到公园内有两名市民各牵着一只小型犬在聊天,有不少市民在这里散步或运动。一提到遛狗,正在这里散步的陈女士就向记者抱怨她以前就曾踩过“地雷”,一些养狗市民来这里遛狗任由自己的狗随处拉屎拉尿。可是她最近发现,来这里遛狗的市民少了,偶尔有个别来遛狗的市民手中拿着一个袋子,用来为狗清理粪便的。当记者告诉陈女士对养狗有新规时,陈女士则拍手称快。

  对于新规,一些养狗人士也表示很支持。10时10分,在高凉中路附近路段,记者见到一名年轻男子牵着一只大型犬,他一刻不停紧跟着。对于新规出台,他对记者说,他也看了新规出台的新闻,平时他一般会在晚上10点之后、行人相对少的时候才带狗出来散步的,且他会将狗带到人少的地方,尤其自己养的是大型犬他是更注意不要影响到他人。养狗多年的李女士则说;“养狗的乐趣应该服从社会秩序,给别人找麻烦,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市民呼吁:让文明养狗成共识

  市民黄先生在采访中对记者坦言道,“说到底,文明养狗主要是看养狗主人的文明素质问题了。真正要把文明养狗的相关规定执行下去,道德约束才是最重要的。”另一名受访市民马先生也表达了与黄先生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养狗人士在享受养狗乐趣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在爱护宠物的同时,也要爱护公共环境。宠物不懂文明,但作为宠物的主人应该多替他人着想,让文明养狗成为一种习惯。

  更多的市民表示,遛狗时要分清地点,善待草坪;同时,遛狗时要牵住狗最好戴上嘴套,并带上清洁工具,及时处理宠物的粪便,不要因为自己的爱好而给城市文明卫生建设抹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