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併便祕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防治?

平常心185797423


隨著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糖尿病便秘的發生率也在上升。據統計,糖尿病患者有約25%合併有便秘,且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更多見。頑固性便秘不僅可引起患者腹痛、腹脹,還可導致血壓升高、心律失常、痔瘡、肛裂,增加肛周感染的風險,從而增加患者痛苦和經濟負擔。那麼老年糖尿病便秘如何防治?下面來一一介紹:


一、糖尿病便秘的原因:

1.飲食因素

糖尿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飲食,進食量少或食物過於精細,食物殘渣就會相對減少,故大便量少,不能有效刺激腸蠕動。

2.疾病的影響

糖尿病常合併有自主神經病變,作用與胃腸道,會引起胃排空延遲,小腸運行時間延長,胃腸道蠕動減慢。另外,因為結腸部位的自主神經病變,進食後信號不能傳遞給結腸,引起胃結腸反射消失,導致結腸傳輸慢而引起便秘。

3.血糖因素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過高,通過滲透作用排出過多水分,糞便不能被充分軟化,造成硬結,以致出現便秘。

4.缺乏鍛鍊

糖尿病人如合併肢體麻木、視力下降、反應遲鈍以及腦梗死等併發症時,由於體育鍛煉和活動量減少,引起腸蠕動減弱,引起便秘。

5.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加,胃腸和胰腺的消化酶分泌隨之減少,參與排便的肌肉張力變低,也會引起便秘。

6.精神心理因素

糖尿病是內分泌障礙引起的代謝性疾病,由於病程較長,患者可能會出現焦慮、緊張、憂鬱等情緒,這些情緒可引起排便肌肉不協調運動,導致便秘。

7.藥物因素

某些老年糖尿病患者由於同時合併多種疾病,需常年服用多種藥物,一些藥物如鐵劑、含鋁、鈣的制酸藥、利尿藥、抗抑鬱藥或抗帕金森病藥,也會引起便秘。

二、老年糖尿病便秘的預防措施

1.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

如有便意時不要忍耐和剋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早晨起床後無論有無便意,都儘量用力做排便動作,反覆多次。排便時集中精神,不要閱讀報紙和玩手機,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2.多飲水,注意飲食搭配

增加食物的種類,多食富含纖維素食物。避免過度食用辛辣、燥熱的食物如辣椒、煎炸食物等。平時多飲水,保持每天飲水2000ml以上,每日早晚各飲1杯約300-500ml溫開水,可改善脾胃功能,增強胃腸蠕動,有利於防止便秘。

3.適當運動

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不僅能增加自身體質,增加心肺功能,還可以增加腸蠕動,從而有效預防便秘。

4.保持心情舒暢

克服焦慮、猶豫的不良情緒,保持輕鬆、豁達的心情,也有利於預防便秘。

5.自我縮肛運動

對老年糖尿病人,採用自我縮肛運動預防便秘,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因為通過肛門的節律性收縮運動,刺激腸壁感覺神經末梢,使直腸運動加強,可產生便意。方法是患者每日晨起及夜間入睡前,作下蹲大便姿勢,以每分鐘50次左右的速度,每次進行3-4分鐘即可。

1.控制血糖

嚴格控制血糖是一切治療的根本,只有有效控制血糖才能減少包括便秘在內的併發症發生。

口服緩瀉劑如乳果糖、液狀石臘、甘油等,主要用於大便硬結,排便無力者。另外還可使用潤腸劑如開塞露、甘油栓等。如胃腸蠕動減慢可考慮使用促胃腸動力藥物如莫沙必利片。中藥可使用四磨湯、複方蘆薈以及麻仁潤腸丸等。同時可合併使用維生素B1、甲鈷胺片等B族維生素輔助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老年糖尿病患者切忌使用如大黃、芒硝、蓖麻油等刺激性瀉藥。

對於長期治療仍無明顯療效的頑固性便秘,如屬於結腸傳輸功能障礙型便秘,可以考慮利用手術進行治療。

糖尿病便秘屬於比較棘手的糖尿病併發症之一,除了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以外,還不利於血糖水平控制,對有心、腦、腎併發症的患者可能加重病情。所以醫生提醒: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嚴格做到以上幾點預防措施,可減少便秘的出現。


藥師方健


下面是按照中醫的觀點來解釋的。

糖尿病已久併發出的便秘,主要是由於在糖尿病期間脾胃虛弱的時候引起的大便湯洩造成的。大便湯洩其實拉出來的是津液,是傷陰造成的腎陰虛!當然這不是唯一的原因。

這個問題不好調理,也就是說透過本質來調理是沒有辦法調理好的。只有透過輔助的吃些食物來緩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