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計時28天:考生彆著急,只要做好這三點,順利考出好成績!

距離高考還有28天,在這段時間內,我們考生應該如何備戰,如何統籌規劃,按部就班把事情做好呢?高考考查的是對知識的掌握能力,要沉著應對,因為考試不僅是對自身學識的考查,也是對考生心理素質的考驗。很多學生平時學得很好,但是到了高考關鍵時候就掉鏈子,反而發揮失常,這是比較讓人遺憾的事情。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在這個階段好好準備,特別是在心態上有一個好的調整呢?其實,最為關鍵的還是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可能說沒有一點心理變化,不可說心不受一絲波動,但是心態變化要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能太過於猛烈,反而會慌亂了陣腳,本來問題不大,結果自己嚇自己,小問題也就成了大問題。

2019年高考即將到來,這裡給高三考生準備了一些小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

高考倒計時28天:考生彆著急,只要做好這三點,順利考出好成績!

​一、心態方面

前面已經講了,要進行情緒上的自我調節,既不過於興奮,也不過於沉寂,把自己的心態維持在一個合理的度,高考雖然很重要,但是也要在心態上戰勝自己的恐慌。我們太容易因為失去而恐慌,很多心理問題的產生主要就是因為太在乎,便看得太重,自己就產生了很多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對於高考,要學會正確看待,它只是一次檢驗自己的機會,人生當中更為長遠來看,還有更多的難關要過,不必急於一時孤注一擲般去進行。

有一個作家寫文章的時候,他總是想寫出世界經典來,所以每當下筆的時候,總覺得不對,所以寫了很長一段時間,卻總也沒有進展,頭也沒有開起來。這時有好朋友給他建議,何不把每次寫作就當成一次草稿,並不是定稿,這樣來寫,效果會不會好些?這位作家採取了這個建議,於是嘗試著按草稿模式來寫,開頭怎麼開也不太注重了,只是稍微蜻蜓點水一般略略帶過繼續往後延展,不想寫起來效果好多了,最後出來的文字非常精彩,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講這個故事也是意在說明,我們常常因為太想把事情做好,反而卻做不好的道理。有時候就要這樣輕鬆調節自己,不要把高考看成唯一,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選擇、每個安排都是有意圖的,不要去想那麼多,去做就是了。

高考倒計時28天:考生彆著急,只要做好這三點,順利考出好成績!

​二、時間方面

其實時間是一種資源,老天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相同的,一天24小時,然而有的人能夠很好地利用好這24小時,把學習、工作、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有的人卻成天感覺要麼是無所事事,虛度光陰,要麼是成天忙得焦頭爛額,分身乏術。其實我們高中階段要掌握的一個很重要技能便是時間管理,只有自己學會了管理時間,才能在高考考場上有效發揮,把自己所學真正發揮出來。

在接下來的28天裡,就要有一個時間的規劃,要在高考前達成什麼樣的目標,取得一個什麼樣的效果,獲致一個什麼樣的狀態,這些都需要有一個大致的規劃和確定。在這個時間段就要學會整理,把細碎的知識進行綜合的歸納,找出精華要點,以利於具體的複習。在時間上就要做出一些細緻的安排,比如我們可以把大目標進行切分,把大的時間段進行細分。

在這28天當中,也能夠實現某種質的提升和蛻變。完整的周有三週,第一週(5.13-5.19)、第二週(5.20-5.26)、第三週(5.27-6.2),在這三週之中我們要在複習上取得一個什麼樣的效果?有哪些知識點需要著重掌握,並能夠做到熟練運用?這都是一些需要去集中解決的問題。

高考倒計時28天:考生彆著急,只要做好這三點,順利考出好成績!

​在第一週(5.13-5.19)開始之前的幾天,可以觀察自己的時間,觀察自己把時間都用在了什麼地方,注意記錄,比如一天起床,可以先花一些時間記錄自己時間消耗在了哪,包括髮呆、一些無意義的動作等等,每天早晨應該是最好的時間,可以整理自己的思緒,讓自己變得更為清醒,同時也要安排這一天的時間規劃,儘量去達成。

在經歷連續的幾天觀察之後,就可以發現有很多不必要的習慣行為可以省去,有許多思想可以清除,這樣更能夠達到本我的一個程度。弗洛伊德把人分為三部分,自我、本我和超我。他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好比一輛馬車,有馬、有車伕、有乘客,可以看出馬就是“自我”,“本我”就是指揮馬行進的車伕,車伕去哪裡後面還有乘客決定,那就是“超我”。

我們很多時候都是把自我當成了那個“我”,其實內心深處是壓抑了很多東西,我們要做的就是挖掘內心深處的本我以及超我,真正實現自我的完全。在時間規劃上就能夠有助於我們圍繞於此進行,一方面我們觀察時間的變化,另一方面觀察自身在時間變化的過程和活動形態,兩方面結合起來,就更能夠有效幫助我們合理去提高,減少不必要的行為,有效切實利用好時間,也是對自身精力的保護。

時間觀察完成後,就要對複習內容進行管理和規劃,這也需要與時間搭配,當制訂出了一個大致的框架後,就可以按照這個計劃實施了,在實施過程中也要注意隨時觀察自己利用時間的行為和習慣,同時在對學習內容的時間利用上找出一些兩者相符的規律,在習慣的提升和遵循規律的基礎上不斷推進學習縱深發展,更為合理有效利用好時間,這對致勝高考非常關鍵。

當然考場時間管理也要預演,不斷操練,同時至於複習計劃具體的制訂則要自己去完成,這裡也只是一個啟發,因為計劃只能是自己做的才真正有意義,別人是無法代替的。

高考倒計時28天:考生彆著急,只要做好這三點,順利考出好成績!

​三、做題方面

接下來的28天絕不能放棄做題,題目是練習的一個根據,也是學思結合的一個很好載體,是檢驗學習成果的依據,通過題目可以查漏補缺,也可以鞏固強化,如果在題目的練習上能夠不斷精進,則證明學習初見效果。同時在進行題目的練習上還要注意所做題目的範圍。既可以針對各章節書本複習後做專門的題目練習加以檢測,又要注意對綜合試卷的練習;既有專門化的訓練,又有綜合性的檢測。這樣才能保證不偏向,最大範圍地保證題目的效果。

在做專門習題的時候,要多總結,多歸納,把握好這一類習題的規律,也是為了不斷鞏固和深化知識,做到更加便利的靈活運用。同時在練習的過程中,除了單獨集中練習外,還要注意在平常練習當中,將典型題目與自己的知識系統搭接起來,比如在做英語題目當中,發現虛擬語氣的題目,就可以把這些題目歸納進自己虛擬語氣下的知識小點,就可以更為紮實地把握這個大的知識,這也屬於專門習題的範疇。

而且在綜合練習的時候,也要注意綜合運用的能力,不斷探索和發現新的方法和規律,也可以發現到自己知識點的不足,以及自身運用上的一些薄弱環節,還有就是自己要保持一種虛心狀態,因為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學了很多知識,感覺再也學不進去了,其實,只是一小部分而已,知識也永遠是學不完的,這個時候就要放空自己,這樣才能持續進入新鮮的內容。

學習期有高原反應,也就是當學生突破了一個個難點,最後必然會抵達一個峰值,很難晉升,這樣以來學不進則退,會出現一個暫時停滯甚至倒退的現象,這就是我們所稱為的“高原反應”,在具體克服這段過程中,就要注重方式、方法,要善於適應並逐漸調整,從而取得一個比較好的過渡。

因此,要逐漸從這種狀態中走出來,就要嘗試著從一些簡單的問題著手,逐漸轉移關注點,從而再與舊有知識取得某種聯繫,最終實現新的跨越,容納新知,不斷推進學習進程。

高考倒計時28天:考生彆著急,只要做好這三點,順利考出好成績!

總之,學習是一項艱苦卓絕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方向,考生在接下來的時間要把握好自己的既定方向,要注意不能半途而廢,不能中途截然而止,要有一套自己的方式、方法,最後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多嘗試,要堅持,最後必然會有自己的一份收穫與成長。

最後祝願所有考生2019年高考取得好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