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多少藏书?你认为现代人还有买纸质书的必要吗?

沙粒和蚂蚁


原来家里倒是有不少藏书,但大多是当年开书店时留下来了,后来特别选了一部分去捐给学校。现在留下来的大部分是自己觉得值得看的,只可惜认真看的书还是太少了。特别是现在都看手机、电子书习惯了,偶尔要查资料,或者心血来潮才有认真去翻纸质书。

不过始终认为买纸质书是有必要的。所谓书香,证明书不只有看的功能,还有欣赏、玩味、闻香的作用。有时拿一本书在手,那种与书相伴的感觉,从纸质、设计、文字、装饰等等更能发现一种沉静的美和安宁,让人置身于喧嚣以外的世界。这是非纸质书不能代替的。

当然,我们处在一个好的时代,各种书刊、杂志、名著应有尽有,电子书、纸质书,手机阅读、电脑阅读都很方便,所以我认为没看过的书,最好先找电子版的来看,如果看完觉得还值得看才买纸质的书,这样更不会盲目。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读书应该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这样才是读得更有兴致。


木简有声


我要点赞那些家里有藏书的人,点赞那些收藏书籍的行为!不管你是真的爱读书的人,还是只是为了收藏而收藏,我都要点赞?

对那些只是为了收藏而收藏的人为什么还要点赞呢?就算他读不了多少,装装门面,但是,它的这种行为会影响自己的家人和孩子,特别是孩子,如果孩子读了你的藏书,就算只有一本,那也是莫大的欣慰!

就我而言,其实我家里的藏书只有二百多本,大家心里可能会说,切~~~就这点藏书也好意思说~~~,买书,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对待知识和文化的行为,有的人家里书房很大,藏书上万,摆的整整齐齐的,试问一下,他能读多少?有的人书房不大,藏书不多,摆的也不整齐,可是所有的书他都读过。

我就属于后者,虽然只有仅仅的二百多本,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这些书我全读过,是那种从头到尾的通读过,有的书甚至不下三五遍。只有我喜欢的书我才会买,才会收藏,不喜欢的我压根也不买,有位老哥说,他经常去集市书摊去逛,我也是,遇到有摆地摊卖书的,必是留足,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遇到喜欢的必然买下,遗憾的是,至今也没买到几本,大部分是失望,也可能是我运气不好吧!

电子书这几年发展的比较快,这也是一种潮流和趋势。电子书有自己的有点,像价格便宜,阅读方便,收藏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地方,更不需要定时打扫卫生等等,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有相当大的比例,所读的书籍是电子书,我所接触的都是读完就读完了,谈不上收藏。

纸质书是我必须要买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喜欢读书的时候,手里拿着笔,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写上自己的批注和随想,遇到生僻字就查字典,注上拼音和注解,这是我多年养成的一个习惯,不知道大家都是怎样读书的?

总之,我是衷心的劝告大家,如果有机会有能力收藏书籍的话,还是尽量去收藏,书是收藏不完,更是读不完的!不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可以!


盛世竹简


我自己原有约4000册图书,经淘汰,现有藏书约1000册。

关于购买纸质书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为了阅读学习,没必要全部买实体纸质书,毕竟价格高,而电子书不仅价格低廉,且获得容易,快捷方便,但电子书好像算不得藏书吧,所以,对于既想阅读又想收藏的人来说,肯定是买纸质书喽。中国的藏书文化历史悠久,哲人先贤的思想正是有赖于浩瀚的古籍才得以永久流传,虽然现在电子书为我们的阅读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纸质书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消亡。藏书家们的这些精神财富也会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无名A5245


没数过,几百本吧。纸质书很有必要。首先是便于做笔记,可以直接标记和旁注,因为人读书是很容易忘的。电子书虽然也可以标记,可是看电子书就容易犯懒,有时候不想动手。而且我记的电子笔记自己都懒得翻,不方便。其次读书的过程不同,也可能和个人习惯有关。电子书只是在那看,不会忘往前或后面翻,主要是麻烦,没有纸质那么方便,那么自由。

第三就是感官了,纸质更让人专注,比在电脑或者手机上要好的多。用kindle会好一点,但是一是拿久了很累,二是眼睛吃不消,因为没有翻书的过程。

当然电子书很多可以找到免费的,而且要看原版的,大多只能看电子版,国内出版业根本跟不上。这又是纸质所不能比的了


龙卧于野


自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后,人类摆脱了书写笨重的竹简和造价高昂的丝帛纸,用上了经济实用的“蔡侯纸”!经过历朝历代不断的改进与发展。纸质书作为传播、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工具,对工农业及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举足重轻的贡献!

二十世纪中叶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到现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演变和革新,电子书、电子工具文件的出现,纸质书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应用的频率也日渐减少。

电子工具书虽然具有应用方便、查找快捷、占用空间小等诸多优点,但是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比如过分追求阅读速度而囫囵吞枣、重点内容也会一闪即过,另外细统故障和操作失误等造成的文件损坏或丢失也是电子书的缺点。

现代人如果为了工作和学习去提升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去购买纸质书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阅读纸质书毕竟能加深我们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印象、同时也能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和思考分晰能力。倘若在我们的住所内打造一间别样的书斋,周边摆放几盆鲜花,墙壁上悬挂几幅山水风景画,会让人感到浓浓的艺术气息和惬意舒适的文化氛围,这样既丰富了自己的大脑、开阔了眼界,同时也陶冶了情操,一举多得,何乐不为呢?所以,建议大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自己喜爱的书籍,是大有必要的!


音痴李小金


买书是对写书人的尊敬,对知识的尊重,读书是对知识的渴望与作者的交流!


沈沉OSMAN东华大学


关于藏书的话题,我的看法如下:在我居住的地方,逢周三有一集市,常常有两三个书贩子出售收来的书刊,新旧皆有,价格仅为一两折,我每集必到,坚持了有十几年了。我从小喜书,坚持读书,买书近六十年了,现家中存书达数千册。至于网络上的电子书,我从未读过。每当手里捧着沉甸甸的纸质书,心里感觉非常踏实。这一习惯还会持续下去,直到买不动的那一天。


杨玉贵841


我家没什么藏书,就我自己买了八本书,还是去年我自己想养成一个读书的习惯时买的,我都是买一本看一本,看完再买,还有在图书馆借了一套林语堂名著全集共28本,还有两本京华烟云估计是遗失了,它全套是30本的。

我是喜欢看纸质书籍,第一我时间比较多,第二是看了眼睛不会不舒服,第三是我觉得它可以更好的传承。







九品阅史官


我家的2米宽书柜已经满满,其他角落也是合理码放,这些书都是在书店精挑细选,除了享受读书乐趣,还喜欢买厚度适合的牛皮纸小心包好,在书脊上写上宋体书名,整个书柜里的书只有一种牛皮纸的颜色和外观,我没有朋友,这些书是我最好的朋友,它使我的生活充满乐趣和陪伴,我喜欢中外历史、名人传记、工具类书籍,我现在仍流连书店,看到喜欢的书仍控制不住购买,经典书籍可不急于购买,因为这样的书会重复再版,有些好书不买就会错失良机,今后买书会更加理性,因为家中已经没有地方收纳了。


用户97821750611


把中国好的传统想丢掉吗?不能,就是因为一些人淡忘,不重视,让很多实用的东西进入了西方受重用,而反过来后人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