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最好的“啟蒙老師”袁寶華逝世,曾多次強調尊重知識和知識分子

5月9日,據澎湃新聞報道,從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宣傳部、中國企業報社方面獲悉,原中顧委委員、原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袁寶華2019年5月9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據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資料顯示,袁寶華1916年生,河南南陽人,原中顧委委員、中國企業聯合會名譽會長。袁寶華在中國經濟建設工作中卓有建樹,對職工教育和高校的改革與發展也做出了重要貢獻。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1985年到1991年間,袁寶華曾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他曾長期擔任我國工業主管部門和國民經濟綜合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在中共十三大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朱镕基最好的“启蒙老师”袁宝华逝世,曾多次强调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

圖為袁寶華(圖片來源: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

2015年5月23日,在“袁寶華系列著作出版座談會”上,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出席座談會並講話。朱鎔基愉快地回憶了60多年前與袁寶華共事的經歷,並稱寶華同志是自己最好的“啟蒙老師”。袁寶華對革命事業的忠誠,勤奮嚴謹的工作態度及其對同事的信任關愛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祝願進入百歲的寶華同志:壽超期頤,文垂百世。

朱鎔基說,“寶華同志在其80年的革命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他的系列著作豐富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管理理論與教育理論,也是總結歷史經驗的寶貴文獻。”

記者瞭解到,袁寶華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他多次強調,“教師是建設人類文明的工程師”,“教師是我們國家建設的功臣”,“尊師重教是天經地義的”。

袁寶華對年輕教師和青年學生格外關心愛護。他強調,“要提拔年輕幹部。要大膽選拔、啟用有才能的年輕人,把他們放到各級領導崗位,給他們鍛鍊機會,使他們很快成長起來。放到崗位上,就要信任他,放手讓他工作,出了事,領導承擔責任。當然對青年人既要培養、使用,也要嚴格要求,培養青年人也包括在學術上獎掖後進。”

據《中國企業報》介紹,50多年來,袁寶華同志一直在國家工業主管部門和國民經濟綜合部門擔任主要負責人,經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對中國工業和經濟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他對我國經濟工作十分熟悉,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他一貫主張,經濟建設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循序漸進、講求實效,尤其要重視科學技術在發展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力主經濟建設要走出中國自己的新路子。

此外,袁寶華認為管理科學不能停留在西方現代管理理論的圈子內,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要採取“以我為主,博採眾長,融合提煉,自成一家”的方針。他是我國管理科學的創始人和奠基人之一。他指出“人的研究是一切管理的核心問題”,“企業家的首要任務是學習”,並提出企業家要堅持進行“十大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做清正廉明的企業經營者,要永葆創業青春。

以下內容摘自《袁寶華文集》,包含袁寶華在學生培養、教育改革、教師培養等領域的觀點:

【談學生培養】 應做堅定、清醒的革命者

人大辦學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樹立革命的人生觀,做人民共和國的建設者,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同學們首先應當是堅定的、清醒的革命者。堅定,就是遇到困難不動搖;清醒,就是遇事不糊塗。

毛主席曾經送給葉帥兩句話,“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清醒的革命者,就是大事要清醒,小事不糊塗。我們怕的就是那些大事糊塗、小事“聰明”的人。

【談教育改革】 關鍵是教學改革

學校的教育體制改革,關鍵是教學改革。我們辦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一批合格的人才,也就是適應四化建設需要的高層次人才,包括“三個面向”、全面發展等等。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要發揮高等學校的兩個中心作用,即教學與科研的作用。教學與科研應成為中心,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這個中心來進行。對學校內部來說,改革的關鍵是教學。

【談教師培養】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教師要“教書育人”,必須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教師不但是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師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文明教養、治學態度等方面,都應當嚴以律己,為人師表。同時,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教育,進行刻苦學習、嚴謹治學以及職業道德教育。

【談教育方法】 思想工作不能強迫命令

做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很強的針對性,不說空話,不許空願,不唱高調。青年人想的與我們說的有很大差距,說不到點子上,就講不到一塊去。

我們如果不理解青年學生,包括青年教師,思想工作就會軟弱無力。黨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採取強迫命令的方法,只能採取說服教育和引導的方法,這個問題確實有大量新課題需要我們去研究。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