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可以理解為成人的《弟子規》嗎?

京城秦將


刀叔觀點:《太上感應篇》是一部人生在世的必讀、必懂之書!

中國自古就有“勿以小惡而為之,勿以小善而不為”的古訓。《太上感應篇》首先是一部道書,是一篇旨在勸世為善之書,因而被譽為"古今第一善書"。

此書源出於《抱朴子》,但具體作者不詳,後經宋代李昌齡、鄭清之等先賢發揚光大。《太上感應篇》中的文句,多取自東晉葛洪(284-343)《抱朴子》“對俗”及“微旨”兩篇,全文1277字,分總論、善行、惡行和結論4部份,共列舉22項善行,155項惡行。宋理宗(1225-1264在位)曾在篇首御書“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八字,自此上至朝廷,下至民間廣為傳頌,至明清時期達到了巔峰。

《太上感應篇》是世間善書的典範,在中國古代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與《文昌帝君陰騭文》及《關聖帝君覺世真經》合稱為“三聖經”。

《太上感應篇》原名《感應篇》,篇幅不長,總計一千二百多字,主要是闡述“天人感應”和“因果報應”。幷借太上之名成書,太上就是太上老君,原名李耳,又稱老子,著作有《道德經》,老子是我國的道教始祖,上天之至尊之聖。

在《太上感應篇集註》中雲,“太上者,道門至尊之稱也,由此動彼謂之感,由彼答此謂之應,應善惡感動天地,必有報應也。”意即所謂“感應”,指善惡報應,由天地神鬼根據世上人們的所作所為給以相應的獎懲。因此,開篇即以十六字“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為綱,宣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觀念。

接著指出人要長生多福,必須行善積德,並列舉了二十六條善行和一百七十條惡行,作趨善避惡的標準,最後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和“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作結。

《太上感應篇》它提倡“積德累功,慈心於物”, 強調“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則體現了儒家倫理。

在儒家學說中,尤其強調五倫綱常,認為君臣、父子、夫婦的等級界限分明,而在《太上感應篇》中亦以“擾亂國政”,“違逆上命”、“用妻妾語”、“違父母訓”、“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不和其事,不敬其夫”作為惡行的準則。可以說,《太上感應篇》是建立在實際生活之中,並以儒家道德規範和道教的規戒,為世人提供的一部立身處世準則。

在中國人的意識裡,“人性本善”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恕筆者直言,在這滾滾紅塵之中,於利益慾望之前,很多人都是有善心而無善舉,原諒筆者的耿直吧!“為善能夠福澤全家,為惡則可禍及滿門”,為善為惡也只是在於一念之間。因此,善書《太上感應篇》確是一部人生在世的必讀、必懂之書。


刀墓手札


《太上》曰: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道是什麼?德是什麼?普通人不知道怎麼入手怎麼辦?《太上》就直接把不道德,不仁義,不行善積德,而是作孽造惡的後果,一一的搬出來,一一的列出來,詳細的寫出來,期望人們能夠懸崖勒馬,希望人們能夠改過自新,希望人們能夠敬天畏人,積極行善積德。

太上知道,人們因為物慾的糾纏,因為宿世的汙染,人心已經不清、不明瞭,人們自己已經不知道什麼是積德,什麼是行善了。因而,太上就像儒家的孔子一樣,一條一條的把善惡仁義的區別與外在的表現一條一條的具體的列出來,只期望,人們就算不懂什麼是仁義道德,不知道什麼是善惡,至少也可以依葫蘆畫瓢,有樣學樣,慢慢的通過外在的行為的規範,進而有會於心,心有所得,在進而能反躬自省,明白什麼是真正的仁義道德,至此,則不至於太過辜負太上的良苦用心矣!


三教一家共華夏


道是什麼?老子說明十幾次,孔子也說明了十幾次,簡單、明白而具體。但是,人們的智力與道的差距太大,道好比在負一梯,然而,人們的文化水平與理解能力已經高到了十樓以上,所以,就無法理解道,這叫文化超過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