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和溥儀有關係嗎?和乾隆有關係嗎?

歐陽曦兮


【這種從祖輩往下排輩的問題又來了,但是我喜歡】

既然題主從清代第二位皇帝問到了最後一位皇帝,那麼正好咱所幸把清代所有的皇帝都說個遍,這樣以供大家周知。

大家看一下上面的這幅非常直觀的清代皇帝圖,大清朝的開創者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俗稱野豬皮),大清就在他的手上開始發展,在他死之前東三省全都是他的勢力範圍,不過那個時候他還沒有稱帝,只是自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建立了一個地方政權叫做“大金”,到了他兒子皇太極的時代,依舊沒有稱帝,(皇太極自稱天聰汗)因為他們還是屬於地方政權,沒有入住中原,爾後皇太極暴死於瀋陽故宮,皇太極的兒子福臨繼位,在其皇叔(或者後爹)多爾袞的輔佐下,清軍這才入主了中原,並且在北京建立的全國性的政權,稱之為清國,這個時候,福臨才開始稱帝,叫做順治皇帝。

然後清朝開始以北京為帝都,開始的一代傳一代的過程,順治帝傳位給兒子康熙皇帝,康熙又傳位給皇四子雍正皇帝,雍正傳位給兒子乾隆皇帝,乾隆在傳位給嘉慶皇帝,嘉慶皇帝傳於道光皇帝,ok,到了道光這裡可是分叉了。看圖。

本來道光傳位給兒子咸豐皇帝,咸豐皇帝又傳位給同治皇帝,但是同治早亡並且沒兒子,皇家血脈到此中斷。所以血脈只能往回找補,後來皇帝為又傳給了道光帝的孫子(醇親王的兒子)光緒,但是光緒死的時候也沒後代,於是又把醇親王的孫子溥儀(其父是載灃)立為了皇帝。


所以說,溥儀不論和乾隆,還是和皇太極,還是和努爾哈赤,那都是直系血脈的關係,都是純種的愛新覺羅皇族。


老豬的碎碎念


首先乾隆和溥儀都是皇太極的子孫

皇太極是溥儀的老祖宗,皇太極是乾隆的高祖父(太爺的爸爸)

皇太極(努爾哈赤的第八子)→順治(皇太極第九子)→康熙(順治第三子)→雍正(康熙第四子)→乾隆(雍正第四子)→嘉慶(乾隆第十五子)→道光(嘉慶第二子)→咸豐(道光第四子)→同治(咸豐唯一兒子)→光緒(父親是奕譞為道光帝的第七子)→溥儀(奕譞得第五子載灃長子)

清朝的歷史

清朝前後268年,歷11代皇帝,清朝:l644--l9ll共268年,(有的說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起算,還有的說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算,我是按照全國性統一算的)滿族,愛新覺羅氏。建都:北京。

清朝總共有十一個皇帝:1、皇太極;2、福臨(順治);3、玄燁(康熙);4、胤禛(雍正);5、弘曆(乾隆);6、永琰,後改顒琰(嘉慶); 7、綿寧,後改旻寧(道光);8、奕詝(咸豐);9、載淳(同治); 10、載湉(光緒);11、溥儀(宣統)有的人把努爾哈赤也算上了,其時公認的努爾哈赤並未稱帝,他統一了女真各部,於1616年建立了大金國(史稱“後金”),不是清,所以不算。

接下來介紹一下提問的主要三個皇帝

1、清太宗——皇太極(稱汗後稱帝)

天聰 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643年),努爾哈赤第八子,滿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繼後金汗位,以次年為天聰元年。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改年號為崇德,並以是年為崇德元年。


前後在位17年。在位期間,注意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作戰,確定滿族族名,建立清國,為清王朝的確立和後來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廟號太宗,諡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葬於瀋陽昭陵。死後其第九子愛新覺羅·福臨即位。


2、清高宗——乾隆皇帝

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關後第四位皇帝。他在將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頂峰的同時,也親手將它帶向低谷,他是影響中國18世紀以後歷史進程的重要皇帝。乾隆即位之初,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務實足國,重視農桑,停止捐納,平定叛亂等一系列活動中,充分體現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嚮慕風雅,精於騎射,筆墨留於大江南北,並是一個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宮書畫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間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其卷數是《永樂大典》的三倍。同時銷燬對清朝不利的書記,明代檔案,篡改書籍,說是修書,實則毀書,是中國文化一大浩劫。



但乾隆為人重奢靡,六下江南,晚年時國庫財用耗竭,並重用貪官和紳,以至農民起義在其晚年也已層出不窮,是清王朝從強盛走向衰敗的標誌。

在位60年,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嘉慶四年(1799年)2月7日卒於紫禁城養心殿,終年89歲。廟號高宗,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之裕陵。

3、宣統皇帝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號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醇親王奕譞之孫,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氏。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由於光緒帝無後,議定立三歲的溥儀為帝,半個多月後,溥儀在太和殿即位,明年改元“宣統”。宣即大。“宣統”即“大統”。宣統”二字有為清王朝統治的正當性作辯護的意思。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此後,以遜帝身份居住在皇宮。1924年11月5日,被馮玉祥驅逐出宮。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年號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稱“康德皇帝”。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儀在瀋陽準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被帶到蘇聯。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1959年12月4日受到特赦令併成為全國政協委員。


隔壁東叔教歷史


這是毋庸置疑的啊,首先,溥儀登基的法理和基本前提就是源於他是皇太極的子孫,愛新覺羅的後代。

具體來看,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譯黃臺吉愛新覺羅·奕譞。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清朝開國皇帝。

皇太極死後是順治皇帝,

順治是皇太極第八子。

然後是康熙皇帝,他是順治第三子。

然後是雍正皇帝,他是康熙第四子。

然後是乾隆皇帝 他是雍正第四子。

然後是嘉慶皇帝,他是乾隆第十五子。

然後是道光皇帝,他是嘉慶第二子。

道光皇帝第七子是愛新覺羅·奕譞。

愛新覺羅·奕譞第五子是愛新覺羅·載灃

愛新覺羅·載灃長子就是溥儀。

所以來看,皇太極,乾隆,溥儀三人關係:

皇太極是乾隆的曾爺爺(曾祖),乾隆是溥儀的五世祖,皇太極是溥儀的九世祖。



書俠劍客


這個問題可以拆成兩個來看,一是皇太極與溥儀,一是皇太極與乾隆。

封建時代講究“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有清一代,從努爾哈赤到同治,全部都是父死子繼。

既然是這樣,乾隆與皇太極自然就有關係了,皇太極是清代第一位皇帝,乾隆是清代第五位皇帝,也就是說,乾隆是皇太極四世孫。


再來說溥儀。

因為慈禧的關係,同治帝成為清代皇位傳承的一個分水嶺,同治之前,是父死子繼,同治之後,連兄終弟及都算不上了。

如果能把溥儀與同治之前的皇帝連上線,那麼他跟皇太極就可以聯繫起來。

溥儀的生父是醇親王載灃,載灃之父為第一代醇親王奕譞,奕譞乃道光帝之子。

也就是說,溥儀是道光皇帝的曾孫,自然,他跟皇太極也就有關係了。

溥儀是皇太極的九世孫。
題中提到了乾隆,溥儀與乾隆也是有關係的,為其第五世孫。


浮沉於史


都是愛新覺羅子孫。


學習型人才


有關係啊,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奕儇—載灃—溥儀,


那首小情歌666


老祖宗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