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最神祕的兩道門,一般皇帝還沒資格走

天壇是明清皇帝用於祭祀上天和列祖列宗的場所,天壇的面積相當大,其佔地面積相當於故宮的四倍,因為天壇設有皇天上帝的牌位,所以規模遠超故宮。

天壇最神秘的兩道門,一般皇帝還沒資格走

由於是祭祀上天,皇帝也必須步行,這個過程對於嬌生慣養皇帝來說是十分辛苦的,據說乾隆在他六十二歲時(1772年)已經無法對付這樣耗勞精力的活動了。於是下令對祭祀過程進行了一些調整,大臣們決定在祈谷壇的南磚門外新設一門,可以讓皇帝少走一些路。這門就被稱之為花甲門。

但古稀之年接踵而至,相同的問題又再次出現。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時,乾隆皇帝已年逾七旬,71歲高齡的乾隆再次降旨,命另外選擇一處降輦處,於是就有人建議在皇乾殿西牆開闢一處角門,這樣可使御輿停在角門外,即可大大減輕行走之苦。這一建議很快得到了乾隆的批准,不久即降下諭旨,在皇乾殿西牆新設一門,以方便祈谷上香時使用。此門便稱之為古稀門。

天壇最神秘的兩道門,一般皇帝還沒資格走

後來乾隆認為這樣做是因為自己年事已高,並不是慵懶怠惰,於是下令子孫未到花甲之年便不能從此門中過,可是乾隆沒有料到,在他之後的皇帝中,沒有一個度過花甲之年。走過這兩道門的人也就唯乾隆一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