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乾鑿度》:把握陰陽變化的3條規律,學習易經就開竅

第56篇

讀書雜談之《周易.乾鑿度》

《周易.乾鑿度》:易經變化的3條核心規律,學易的人要謹記

《周易.乾鑿度》:把握陰陽變化的3條規律,學習易經就開竅

《周易.乾鑿度》:把握陰陽變化的3條規律,學習易經就開竅

《周易.乾鑿度》這本書,有些學者人認可,有的學者認為是偽書,文章中的孔子曰,應該是假借孔子為言。

不過,我研究過幾個版本的易經,從《周易.乾鑿度》中,倒是能找到一些有含金量的知識點。畢竟從古至今,研究《易經》的人很多,尚沒有一個人能把《易經》完全研究透徹,這是《易經》的本質決定的。

《周易.乾鑿度》:把握陰陽變化的3條規律,學習易經就開竅

易之萬變,豈能是一家之言可以說透呢,這麼簡單就被研究透,那就不是《易經》了。從這個角度看,《周易.乾鑿度》是研究《易經》的一種視野,乾,為天;鑿,是路。寓意為,開闢通向天之路,對後人起到指引作用。

《周易.乾鑿度》提出易經變化的3條核心規律,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抓住核心,才更容易理解易理,以下這幾條規律,學易的人要謹記。

《周易.乾鑿度》:把握陰陽變化的3條規律,學習易經就開竅

1、在太極之前,尚有四變。

我們熟悉的易經變化是:“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周易.乾鑿度》記載,在這之前,尚有四變。也就是無極的領域,也孕育著變化秩序。

“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混成,而未相離。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一變為太易,這個狀態《莊子》說是從無到有的過程,無中生有,未見氣也;

二變為太初,太初有道,氣之始也;

三變為太始,太始有形,是隱性的形;

四變為太素,太素有質。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這四變,仍然在混沌中未分離,看不見,聽不到,循不得,即宇宙孕育萬物的根源。

在這之後,太極分離為陰和陽,才出現後面的演變。學習易經的人,要注意這四變,有助於理解後面的彖變之數。

《周易.乾鑿度》:把握陰陽變化的3條規律,學習易經就開竅

2、重卦與爻位的變化規律。

《周易.乾鑿度》說,物有始、有壯、有究,故三畫而成乾。

究,是窮、盡的意思。

八卦的基礎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皆是三條爻組成,代表事物發展的一個完整小循環:開始,壯大,消退,無限循環。

其中,乾坤相生,既然:物有始、有壯、有究,故三畫而成乾。那麼,與之對應的坤,亦是如此,因而重之,有六畫而成卦。所以,重卦後的六十四卦,皆是六條爻。

六爻,從下往上,依次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周易.乾鑿度》曰:“物感以動,類相應也。”

初爻和四爻;二爻和五爻;三爻和上爻,這是相應。

我們在看別人解卦時,常常聽說“有應”,有應的變化規律,就是從這裡來的。

“初難知,上易知,二多譽,五多功,三多兇,四多懼。”

這句話則解釋了不同變化階段的特徵。

《周易.乾鑿度》:把握陰陽變化的3條規律,學習易經就開竅

3、彖變之數:陰陽彖變之數若一,皆為十五。

易經中,陰陽的變化如何與數結合起來?

《周易.乾鑿度》曰:“易變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則為九。九者,氣變之究也,乃復變而為一”。

陽動而進,陰動而退,陽以七為彖,陰以八為彖。易,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之謂道。

7+8=15

陽變七為九,陰變八為六,合起來仍然是十五。

9+6=15

所以陰陽無論怎麼變,都是“彖變之數若一”,始終是十五。

洛書的九宮圖變化原理,即是陰陽一進一退,一生一消的變化之道,九宮格橫豎斜相加,都是等於15。

《周易.乾鑿度》曰:“故太一取其數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於十五。五音、六律、七宿,由此作焉。八卦之生物也,畫六爻之移氣周而從卦。”

《周易.乾鑿度》:把握陰陽變化的3條規律,學習易經就開竅

把握陰陽變化的3條規律,學習易經就開竅,有規律可循了。

每天解讀一篇經典,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關注,和我一起堅持讀書、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還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