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和孩子一起生活、單獨住和進養老院三者,你會選擇哪一個?

暗夜突圍


我想我會選擇去養老院,起碼目前來看我更喜歡這種方式。

孩子們長大了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作為老人跟他們生活在一起會有很多地不方便。俗話說“相見好,同住難”。保持適當的距離,更能增加我們彼此之間的感情和對彼此的惦念。

如果是一個人住,未免顯得過於孤獨。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非常需要參與到社會活動當中,也就是說需要與人溝通和交流。養老院就有這種便利,如果能跟自己關係不錯的兄弟姐妹們住進同一家養老院,不僅可以相互照應,還能一起愉快的玩耍,真的比自己住好多了,不是嗎?


不倒翁小姐


當我老了,我會選擇單獨住。就像現在我的老爹,85歲了,一個人獨居有11年了,11年前我老媽去世後,他沒有到我們兄弟4個任何一家住,也不要求任何一個兒子陪他住。他有退休工資,他有醫保,他會自己做飯和洗衣,天天在街上溜達,很樂觀,身體很好,他說要活100歲以上。

我的二姑也就是我老爹的二姐,在江蘇無錫一家國企退休後,一直在鄉下居住,我姑父是個廚師,我二姑一輩子都是吃來張口的。後來我姑父突然去世了,二姑接受不了這個現實,整個人都變得蒼老而且鬱鬱寡歡,我的姑表哥都是事業有成,我的公務員,有的商人,都在無錫市區居住,要接姑姑過去住,她不願意,說孫輩太吵受不了。後來姑表哥商量把我姑姑送到了無錫市區的養老院。

2014年10月也就是國慶節期間,我回故鄉到養老院看姑姑,被嚇了一大跳,這個養老院規模相當大,綠植很好,各項設施都很不錯。我去的那天正好幫姑姑從單人房間,換到雙人房間,姑姑說一個住太寂寞了,根本不是心疼一個月費用3000元多,她找到了一個聊的好的老姐妹,於是換到雙人間了。

姑姑的子女們包括孫輩們,把養老院當成媽媽的家,經常去看我姑姑,換房間後,我們一大群人簇擁著姑姑,去酒店包了一個大包間,一家人吃飯聊天很快樂。

我想自己退休後,也有退休工資,也有醫保,我會學習老爹一個人住,逍遙自在,省的老人和子女長時間住一起,因為思想觀念、消費觀念、衛生習慣等等而彆扭,我們時常回去看老爹,他很開心。他身體不舒服,一個電話打給任何一個兒子,我們就跑回去幫助他了。

我是一個思想觀念前衛的人,49歲了在頭條玩的風生水起,我小學剛畢業的女兒都不太理解我,說我不正常找工作幹。哈哈,等我老了,不知道她會怎麼數落我呢?

當我有病的時候,我會自己上醫院看病的。如果住醫院,女兒肯定是會來照顧我的。我對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在我故後處理好百年之事,別的不用她管。

當我老了,一個人住,逍遙自在,是一種老來的精彩和幸福!


老胡寫實


對於老年人來說,只要能動得,居家養老也好,住養老院也好,都不是大問題,一樣過得舒服。關健問題是失能,例如患上了老年痴呆,中風癱瘓,成天吃喝拉撒全在床上,這時真叫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這是每個老年人最憂慮的問題。往往聽到某位同事頭天還在打牌,第二天就人走了,都羨慕得不得了,誇他有福氣。可誰又料得到自己有沒有這一天呢。老年人活到八九十歲,並不怕死,而是怕病拖,自己受罪不說,還連累子女。面臨這樣的問題,老年人不得不做準備,象本人就做好這樣的規劃,每年存個幾萬元錢,兩老互相照料著健康地活著,萬一誰先走了,也好有一筆錢在動不得的時候請保姆。兒女有孝心照顧一下更好,萬一不行,也能自力更生解燃眉之需。最好是國家面對中國的老齡化,進行立法,對那些因病痛折磨而又願意辭世的老年人准予安樂死,以維護老年人最後的尊顏。



淡定老者83944345


當我看到原本特別勤快的老公,在公婆來了以後,越來越不伸手做家務了;

當我看到原本甜言蜜語的老公,在公婆來了以後,就不好意思再說,我倆之間的交流越來越不甜膩了;

當我看到原本特別喜歡誇獎的老公,在公婆來了以後,又迴歸到和公婆一樣抬槓說話的原生家庭模式了;

……

我就在心裡,默默的有了這樣一個決定:

將來我一定不會和孩子們同住一個屋簷下!

而且:

(1)我不會把看孩子作為我的責任和義務。

我不會因為不去幫他們看孩子而坐立不安,不會覺得自己沒有盡到婆婆或者奶奶的責任而內疚和羞愧。

看孩子,是爸爸媽媽的責任和義務,不是奶奶和姥姥的責任和義務。

這一點,我在剛生第一胎的時候,就對我婆婆說過:“媽,您能幫我看孩子,我特別感激;您不幫我看孩子,我也絕不埋怨。無論您幫不幫我帶孩子,都不會影響我對您的孝順。”

老人看不看孩子,與小輩的贍養義務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strong>

(2)我不會在孩子們需要幫忙的時候袖手旁觀。

如果孩子們都想上班,沒人看孩子。經濟條件不好或請保姆感覺不放心,如果他們請我過來幫忙帶孩子的話,我會非常開心的過來幫忙。

我很喜歡孩子,和小寶寶在一起,就覺得很快樂!

我會選擇在同一個小區買一套或者租一套房子。

距離近一些,方便看孩子;

不在一個屋簷下,不影響人家小兩口的甜蜜和溫馨,大家彼此都自在舒服。

(3)退休了,我有很多想做的事情

我不會圍著孩子轉,我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如,學學插花、學學畫畫、學學跳舞唱歌……

種些花花草草,出去旅遊度假,或者繼續我的正面管教事業,在老了以後依然給家長們講課,分享育兒知識,既充實又有成就感,多好!

但即使如此憧憬,在我心裡依然家庭為重。家庭,絕對是第一位的!

孩子們需要我時,我會停下一切去幫他們。

孩子們獨立自主時,我就放鬆的享受老年生活,不帶任何心理負擔。

想他們了,就過去看看他們,住幾天旅館。

多好!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我今年66歲老伴68歲,我們兩個都是重病後再生的人,相互扶持,一路走來,病重手術都沒有通知孩子,直到我病重下了病危才告訴孩子,兒子媳婦日夜守護,是我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因為我們和孩子分別住在兩個城市,孩子知道後在不讓我們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住了,強行把我們帶到了他生活的城市,我們還是選擇單獨住,兒子重新為我們購置了住房,從退休起就要重新思考你老年的未來,學會成長,就是要和孩子一樣,開始獨立,不要樣樣依靠孩子,我們就是一個老小孩,重新你的獨立人生,世界是你的,孩子長大有他自己的世界和生活,不會去打擾他們的生活,學會寂寞,習慣獨處,重新培養你的生活習慣和圈子,所以自己要重新學習,緊跟社會潮流,學會銀行辦理存儲,學會微信掃碼付款,學會網約巴士,學會點外賣,等等,我從不會打擾孩子的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辦,繳費看病掛號輸液打針等等,都不會和孩子講,只要自己能動,就不會依賴孩子,也不會告訴他,愛你的孩子,就讓他心無牽掛,孩子對我們很好,時常問候和回家看看,可我從不要求或抱怨他,懂事的孩子會盡他的孝心,只是我們不要打擾他的生活,給他快樂和幸福是我們一生的願望,到了自己不能自理了,我會主動進養老院,在養老院走完自己最後的人生。



美麗草原石平


現在的養老機構可信度都不高,能自理的時候又能出得起錢的時候,誰都歡迎你。講個真實的故事吧,我父母一直說要去養老院,一直聽說重慶某醫科高校辦的養老院很專業而且醫療條件很好,我就諮詢了在這所高校做教授的同學,因他母親也在這家養老院,結果他說的情況雖很讓我吃驚,但也符合我對這些機構一直以來的質疑,就是能自理的時候又能出得起錢的時候什麼都好,我同學到不會出不起錢,也算是他們自己學校的關聯養老院了,但當老人不能自理時各種問題就來了,說得不好聽點就是用各種辦法逼得你不得不走!當家屬接受不了或無力承受規定的越來越高的收費時,只有把老人接回主城一個社區養老院,保證老人的基本起居和尊嚴直到老人離開……在費用面前很多人都不願正面承認自己支付困難,但經濟基礎決定需求,養老是一場長跑,需要多少錢沒有人知道,而養老單位如果是單純自收自支機構那就是一個你沒錢就不該享受的衙門,局面的確悲劇。過多的指望政府買單也不現實,但沒有國資扶持的公益性養老機構是難以為繼的,這也是我們最擔心的,雖然我準備好會好好陪伴父母最後一程,但現實現讓我們也很糾結!我們的父母已老,漸漸也糊塗了,我們也開始老了,未來尊嚴何在?



流沙OTM


當我老了,我不會去養老院,也不會完全和孩子一起生活或者自己單獨住,我會選擇一段時間和孩子住,一段時間自己獨住。


我沒有兄弟姐妹,如今我的孩子也是獨苗,可想而知,我家的人口應該算是最精簡的了。人少不熱鬧、人少孤獨寂寞、人少許多事都要自己扛,所以從小就很羨慕那些大家庭,小時候一起玩耍,大了互幫互助抱團過日子,過年過節的,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熱鬧非凡。基於此,我是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生活,享受天倫之樂。當然,和孩子一起住,不會自私的只考慮自己,只要我能動,也要在這個家裡發揮發揮餘熱,為孩子們分擔些,好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


給孩子帶孩子、為他們洗衣做飯操持家務,很是辛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長此以往,我這老骨頭是會散架的。於是我和老伴會離開孩子一段時間,出去旅旅遊、回到老家的小院種種菜、找找老姐妹老兄弟們聊聊天,過過屬於我們老倆的二人世界,享受享受生活。

去養老院,和我提都不要提。養老院失火,幾死幾傷的新聞頻見報端,著實嚇得我不輕。腿腳不靈活,行動不便,或者癱在床上不能動,這要著了火,又沒有人及時趕到,只能內心感嘆一聲:我命休矣!你可能會說:“那只是個例,你也是太能自己嚇自己了。”也對,不能自己嚇自己,不過拋開這點,我還是不去養老院。人老了最忌諱的就是死亡。在養老院經常會有這樣的場景,“誰誰好像不行了,被送醫院重症監護室,怕是挺不過去了”。“咦?李姐今兒咋沒來鍛鍊?你不知道?李姐走了,昨晚上的事”。我那脆弱的小心臟呀,真真受不了這些刺激,因為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眼不見心不煩,堅決不去養老院。


萌媽愛學習


這樣的問題回答起來真的有些沉重。

先講講我聽過的一個真實故事——一位住進養老院的老阿姨的故事:老阿姨和丈夫原來都是在體制內工作,丈夫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下海開了家代理公司,發展不錯;老阿姨有二個兒子,大學畢業後本來都有穩定的工作,但因為父親生意越做越大,便先後辭掉工作到父親公司幫忙。

老阿姨家產頗豐,而且她自己的退休工資還很高,境況令很多同齡人羨慕。丈夫病重時分配了部分財產,在丈夫去世後公司由大兒子接手經營,但實際財政大權掌控在老阿姨手裡,她本來就是精明、善於理財和強勢的人,兩個兒子都很聽她的話,所以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但老伴走後她還是感到了孤獨,也覺得再撐下去太累了,畢竟也是上了年紀的人,身體狀況也不比以前,就決定放手把公司財政大權交給大兒子,想著過幾天清閒日子。

可是,老阿姨本來就是閒不住習慣操心的人,老伴去世前他們老兩口自己生活,去世後她原來還是一個人住,平時僱請一個不住家的保姆定時來家裡做家務,但人一閒下來就感覺沒了寄託,有時候就會一個人胡思亂想。大兒子不放心,就讓母親搬過來和自己一起住。

於是,問題就來了。老阿姨和兒媳婦一直以來的關係都是客氣而有點冷淡的,但因為沒有一起生活平時相處的時間也不多倒也相安無事。問題就在於,住在一起後,兒媳婦的態度還是老樣子,老阿姨整天沒什麼事,有時就會猜測兒媳婦的某句話某一態度,結果家裡的和諧被打破,媳婦無奈又鬱悶,兒子也左右為難。後來老阿姨的兩個兒子和她商量後,決定送老阿姨到養老院。

兩個兒子隔三差五輪流去看望母親,據說春節也沒有接母親回家團圓,想想老阿姨的晚境,不知為何總覺得有點心酸。

所以,選擇何種養老方式有時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都說養兒防老,都說多子女比獨生子女的養老壓力小,但是,這一切在現在都不能成為養老的保障。


佳佳老師的親子成長記


我是一個70後,來說說我家的二位老人和我們小輩的想法。我的爸爸媽媽今年都是73歲,我姊妹四人,一個哥哥。兩和姐姐,我排行老四。我的爸爸身體挺好的。媽媽有兩次腦梗,現在回覆的很好,生活可以自理,我的哥哥一家因為小孩在無錫上班。現在落戶無錫,哥哥嫂嫂都在他家給他帶孩子。我原來在上海二十幾年,現在回老家了。但是不和爸爸媽媽住在一起,我住在離老家三十多里的縣城裡。平時空下來就和我愛人一到回家。給爸爸媽媽做點吃的,爸爸媽媽偶爾也來縣城,但是很少在我家過夜。我老婆對我爸爸媽媽可好了,但是老人怕給我們帶來麻煩,不如在自家家裡舒服,鄰居家都熟悉,平時可以拉拉家常,可以串門子。我大姐離我媽家近,經常過去陪她,現在就是我媽想我了,我就去接她來,想回家就送回家,總之老人就要順著她,哪怕過後你不按他的意思辦,當時你必須要順著她。老人都不能生氣。生病了麻煩的是你。這是我老婆的話。這是我家現在爸爸媽媽能自理的情況下,到時有什麼狀況後續在和大家一塊探討,讓老人有個快樂的晚年。


用戶65977525175


當你老了會跟誰一起生活?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或許對於而立之年的我,思考這個人生的問題尚且有點早。在2013我姨丈過世的那一年,這個問題,我同樣有思考過。

我打小是在姨丈家裡長大的,原則上算是被收養的。姨丈過世後,給我帶來了很多的人生思考。姨丈是因疾病過世,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面對至親離我而去,那種不捨無法用語言表達。

面對突然的死亡,我第一次有所恐懼,那種恐懼不是自身的死亡。而是在我的人生中要面臨我的至親,一個一個離我而去的那種恐懼。因為我在家裡排行最小,我與老大相差二十多歲,與小哥也相差一輪。拋開疾病不說,就年齡的差異,按照自然法則,我有可能是在兄弟姐妹中最後一個離去,而我有可能要面對:要看著我的至親兄弟姐妹,一個一個離我而去,最後剩下我一個人。雖然我也有組織了自己的家庭,我自己的兒女和先生,在人生道路上應該不會孤獨。

姨丈走了之後留下姨媽,那姨媽的養老問題也成了我們一家人當下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各自都有各自的家庭和生活,姨媽也不願意跟我們一起住。最終還是在姨丈的老房子裡面,自己一個人生活,我們每個月給贍養費。每次回到家裡看到姨媽都是獨自一人,安安靜靜的過自己的生活。感覺他的世界裡面很孤獨,很寂寞,也很安詳。每到午睡的時間她睡不著就會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座著,像是呆呆地在想著什麼似的。

對於此,當時我也想到了自己年老以後,有怎麼樣的一種選擇。

我想在我年老之後,我同樣會選擇單獨過。回想起人生所走過的路,人生是屬於自己的,路同樣也是需要自己走的,人生道路上,避免不了孤獨與寂寞。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隨著年齡的增長,看到家裡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孤獨的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

我想在我們這個年代裡,你比上一輩更有思想,更有追求。在往後的老年時光裡,會為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加豐富。我們可以在年老的時候鍛鍊好自己的身體,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去旅行,走走世界,看看世界,到一些沒有去去過的地方。除去子女的負擔,讓自己更加自由。如果疾病的來臨,我也儘量的不給子女帶來麻煩。

當我老了,唯一不想去的地方就是養老院。因為在年少的時候有去養老院做過志願者,看到養老院的老人,護工的照料下,並沒有想象中的好。其中的辛酸,估計都能想到。能理解護工這個職業,每天面對要照顧的老人,那確實是一個讓人身心疲憊的工作。除了要體力勞動之外,還要應對養老院裡老人的各種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