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初中招生新系統13日上線:將為“小升初”家長帶來六大便利

昨天下午,市教育局召開新聞發佈會,透露今年溫州城區“小升初”報名錄取將首次啟用初中招生便民服務系統3.0版本。該系統將於5月13日上線,屆時,溫州城區小學應屆畢業生家長只需在規定時間內登陸系統填寫孩子有關信息,系統通過與公安、住建局等部門的大數據共享自動完成戶籍、房產等信息的數據比對,無須家長再揣著房產證等證明材料來回跑。除城區率先試點外,今年全市共計377所初中學校也將開展網上報名。這意味著,2019年溫州教育“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務領域延伸擴面。

城區初中招生新系統13日上線:將為“小升初”家長帶來六大便利

運用大數據讓家長少跑路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溫州城區“小升初”報名錄取將首次啟用初中招生便民服務系統3.0版本。家長只需關注“溫州教育發佈”微信公眾號,點擊“便民服務”中的“城區初中招生”即可進行報名。據市教育局直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是繼2013年溫州市“小升初”招生系統、2018年溫州城區初中招生——網上便民服務系統後的3.0版本,主要將學籍、戶籍、房產等大數據接入該系統,實現了數據比對、核實功能。

市教育局副局長王劍波說:“該系統的優勢在於智慧運用大數據管理,大數據的接入使得許多原來只能線下人工操作的工作實現了線上比對,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記者瞭解到,啟用初中招生便民服務系統後,將給城區小學應屆畢業生家長帶來六大便利:入學政策“一清單”,轄區查詢“一鍵通”,報名、錄取、互動“一平臺”,信息審核“一網享”,新居民入學“一庫辦”,回溫就讀服務“一站式”。

尤其是在信息審核方面,跟往年相比,溫州市域內小學應屆畢業生報名時學籍比對成功,不需要提交學籍證明;房產信息經大數據比對成功的對象,報名時不需要再提交原件與複印件;鹿城城區戶籍學生,父母無房產對象,戶籍和學籍比對成功,無需提交任何材料。而在簡化招生程序上,針對無鹿城城區戶籍,父母在鹿城城區無房屋產權(新居民)的對象,則取消了租房證明、戶籍地無監護人證明材料;針對回溫報名的學生,我市教育部門取消了體檢材料,並提供了視頻說明、預約報名、空缺受理等服務,此外還延長現場服務時限,將原先3天現場審核時間延長至半個月。根據前期的摸底調查,此項舉措將為95%城區“小升初”對象帶來便利。

城區初中招生新系統13日上線:將為“小升初”家長帶來六大便利

這些學校仍是“三年讀一戶”

根據新出臺的《2019年市局直屬和鹿城區屬初中招生工作實施辦法》,今年市局直屬和鹿城區屬初中招生政策與去年保持一致,公辦學校實行就近、免試、免費入學,保障轄區內每個適齡兒童、少年(包括符合條件的新居民隨遷子女)具有一個相對就近的公辦學校學位。招生學校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試(面試)錄取新生,不得以學生的成績或獲獎證書作為入學的條件或依據。各校招生要常態分班,任何學校不得以舉辦重點班、實驗班、快慢班等名義招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溫州市實驗中學、溫州市南浦實驗中學、溫州市第二中學三所學校轄區內,新購房建築面積在20平方米以上、60平方米之內的,必須達到居住三年以上(起始居住時間不得遲於2016年8月31日)。上述三所學校和溫州市實驗小學同一套房產三年內只能有一戶家庭子女就讀同一所學校(從2015年4月起,採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實施)。2019年開始,上述三所學校建立招生預警機制。

城區初中招生新系統13日上線:將為“小升初”家長帶來六大便利

民辦學校、特色學校這樣招

溫州市繡山中學招生對象為鹿城區戶籍小學應屆畢業生或在鹿城區(市局直屬小學)就讀的小學應屆畢業生;溫州外國語學校招生對象以溫州市區(鹿城區、龍灣區、甌海區、洞頭區、浙南產業集聚區)為主,同時可以面向各縣(市)招收部分學生。具體招生方案由各校制定後發佈。

溫州市藝術學校面向全市招收藝術特長的小學應屆畢業生。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繼續招生6個班級。嘗試在市局直屬初中開展體育、藝術、科技特色項目培育,符合條件學校招生數控制在2%以內。

上述學校的具體招生辦法見各校招生簡章。

溫州日報記者 潘舒暢 5月10日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