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縣:60萬畝土地“轉”出新天地

在掛滿番石榴、火龍果、大青棗的果園裡,村民忙著施肥、除草、除蟲滅病、開溝防淤。這是4月22日容縣容西鎮西山村的場面。

村支書黎裕介紹,西山村1250畝稻田,流轉了1000多畝。流轉的土地全部由種植大戶經營,分別建起了番石榴、火龍果、大青棗、荔枝、黑玉米、西山香米6大高效特色種植基地。去年,這6大基地的總收益達3200多萬元。承包者每畝田地給租金1350元,200多名當地村民到基地務工每天收入現金80元。120多戶農戶用土地入股種養基地,年終參與基地分紅。還有600多名勞動力分別在西山圩或縣城務工,一般月收入在2500元以上。

容縣:60萬畝土地“轉”出新天地

據瞭解,至2018年底,全縣參與流轉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16.23萬戶,佔全縣農戶總數的78.5%,土地流轉累計達60.23萬畝。其中山地42.13萬畝,耕地18.1萬畝。目前,該縣共有規模養殖戶3423戶,辦起規模經濟果木場1536個,沙田柚、蜜柚面積發展到20.3萬畝,名優水果7.7萬畝,肉桂、八角等經濟林15萬畝,香稻、淮山、蔬菜等17.23萬畝。全縣有11.6萬多名農民土地流轉後,在家門口的高效種養基地務工領工資。

容縣:60萬畝土地“轉”出新天地

梁伯海是容縣羅江鎮大石村青年,在有關部門的引導下,他從2016年至今共投資4000多萬元,在該縣的石寨、縣底、羅江、六王等鎮的坪垌、河兒、古例、岑衝、大石、金庫這幾個貧困村,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租賃山地3600多畝,建成了6個生態油茶種植基地。60多戶貧困戶將320多畝山地入股油茶公司,每戶每年增收2000元以上。110名村民到油茶公司從事護理茶樹等輕便工作,每人每月收入1000元以上,獲得當地村民的高度稱讚。

容縣:60萬畝土地“轉”出新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