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孩子最不尊重的人是父母?

网商新传媒


为什么中国孩子最不尊重的人是父母?题主问了一个很好且很痛的问题。虽然不是所有中国孩子都不尊重父母,但可以肯定,这个问题在中国确实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稍稍地深入一下,比如我们回顾过去,回首历史,似乎并不存在这种状况。所以,我们应该在问题前面加以限定,比如“当代、时下”之类。

要说清说透这个问题,专家学者可以写上几万字甚至一本书。所以,这不是一篇小小的答题文章所能解决的。

我有时在想,要说天下父母对孩子付出最多的数现在中国的父母,按理说最应该得到孩子的尊重,可事实并非如此,甚至很大程度上恰恰相反,这不能不令人思考。

这是不是与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问题有关?比如礼教文化、孝道文化的式微等,今天50岁以上的人们肯定记忆犹新,这些曾经一度被视为封建遗毒而大加讨伐和批判。

这是不是与家教理念及方式的不正确有关?比如,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施加压力过大,让孩子产生逆反甚至叛逆思想。又比如,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呈现“两端化”现象,即要么苛刻,要么溺爱,这两种极端化的家教方式都是错误的、有害的,苛刻之下的孩子不能尊重父母,溺爱之下的孩子不会尊重父母。

这是不是与独生子女的人格问题有关?现在不少年轻一代在人格上是存在问题的,说白了是有人格缺陷的,比如以自我为中心,不善解人意,任性,好发脾气,不懂得分享、助人,过度依赖,缺乏独立性,经不起挫折、打击,心理封闭,“太宅”等,这些人格特征与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当他们在社会上碰壁时,也许在内心里会迁怒于父母和家庭,表现出对父母的不满和怨气。

应当还有不少原因,值得人们探讨,我在这里权当抛砖引玉吧。





清风朗月zgh


孝道和教养,一定是有遗传!我是这样认为。我父母亲都是例子,因为妈妈只有我们五个女儿(头两个哥哥都没带大,一个三岁时淹死了,一个生了就活了半天),就这样,奶奶总是讨厌我妈妈,也不喜欢我们,可爸爸他还是孝顺,但是有一点,他从不打我们,把女儿当宝贝一样养大,如果有七十年代生活在农村的朋友都会明白,那时候有多么的艰苦!吃不饱,穿不暖,啥都缺。妈妈长期体弱多病,每年一到冬季,是我最怕的季节,怕我们的妈妈生病,住院。只要住院没有钱,就是爸爸去贷款!可我们的爸爸都是尽全力治疗妈妈的病!同村里面的好几个婶婶,她们都是因为男的不重视,早早的就走了!我妈妈就这样的身体,活到六十七岁!离开的时候,很安详!大姨妈来了说:妈妈这一辈子多亏找到我爸爸这样的好人,和五个女儿的孝顺。才能活到六十七岁!小时候,妈妈总是说我们都是苦水里泡大的,长大了以后会享福!一个人,活在世上,真的好难。特别是六亲难靠的。那时候,父母亲还能把我们都养大,己是不易!所以,我们都是尽全力做到最好的孝敬父母的晚年!以致于在我们村里,都泛羡我的爸爸妈妈养了女儿好!或许,我们都只是尽了做女儿的责任。也为了不让旁人瞧不起我的爸爸妈妈,尽量的叫父母亲吃好,穿好一点。就这样,父母都觉得特别满足!我们的都己不年轻!自己也要老,有什么理由不对父母亲好一点。我常说,孝敬父母不需要理由,而不孝的人,理由借口万千!还有,有的人认为,父母亲有几个孩子,个人就敬几分的孝。其实,如果你多多的孝敬父母亲了。老天也会回报你!让你事事顺心!身体康健!免于凶恶!看到这段话语的朋友们都是有福的!


lu040337703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孩子都不尊重父母,但这个问题似乎在中国孩子中更为严重。

2019年4月21日晚,涉嫌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出现,被机场公安民警抓获,目前案件已经移交给福州市公安局晋安分局。

公开资料显示,吴谢宇,1994年生人,2009年以全校第一的高分考入福州一中,2012年从福州一中毕业,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奖学金。

在老师、同学的眼中,他一直都是“完美”的存在,然而这个“完美”青年为什么突然做出这种极端的行为,没有人知道。

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这样的新闻非常痛心,也有很多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中国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文章里面叙述了几个各方面才艺优异的孩子,都对自己的父母发出厌恶的声音。大家因此讨论,为什么“父母付出了自己能给的最好的,却被自己的孩子所嫌弃”?

若干年前,一位美籍华人回国,发表了一篇类似的文章,其中一个中心问题是“为什么国内孩子们崇拜的人物有那么多,却从来没有自己的父母?而美国孩子崇拜的对象往往第一就是自己的父母?”。

有的朋友说,“中国的父母更爱孩子,可以为了孩子牺牲一切”;有的朋友说,“美国的父母更考虑自己,和孩子之间亲情淡漠”。笔者想说的是,天下父母爱孩子的心是一样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中国是个崇拜英雄的民族,牺牲精神自古备受推崇。不过,牺牲一词在现代需要重新定义:要以不求回报,自我尊重为基础,才叫牺牲。

下面是我身边朋友和我所知道的真实案例,在这些案例中,父母的学历高低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亲子关系都很差。

1

在80年代后期曾经有一个很震惊的新闻:一位优秀的名牌大学理科学生,没有考上本校的研究生,对自己完全失望了,就把希望都寄托在生孩子身上。他选择了一个相夫教子类型的女孩做老婆,不出两年就生了一个儿子。

儿子继承了父母良好的基因,聪明帅气,父亲就把光宗耀祖的使命给了儿子,自己亲自教育儿子学习,给儿子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要求儿子12岁完成医生博士学位。

从儿子四岁开始,他就每天早早下班给孩子上课。他认为自己的儿子有着超强的才智,不需要从小学一年级学起,就直接从四年级的课本教起。周围亲戚朋友都被他给吓住了,纷纷前来劝阻,都被他挡在了门外。

这位父亲一意孤行,直到儿子6岁半的时候,小男孩实在无法承受这份压力,趁父母不在家,从4楼窗户跳了下去。幸好被楼下晒衣服绳子挡了一下,没有摔死,半边脸摔瘫了。这个小男孩精神完全崩溃了,不要说可以完成学业,从此连正常人的生活都无法进行了。

这个例子很特殊,但是有着同样思想的父母却非常多。文中的那个小侄子,各方面才艺出众,却嫌弃为自己付出了全部的父母,乃至发出了“我努力优秀,是为了早日脱离无知无能的原生家庭。”的喊声。

在美国,大部分家庭都是普通家庭,靠一份工作养活一家老小。美国的父母会这样教育孩子:

“你爸爸很厉害,他一个人工作,养活了全家人。”

“爸爸很优秀,在公司很认真工作,从来没有违法乱纪过。”

“妈妈很优秀,你们都是她带大的。”

“妈妈很了不起,你们喜欢吃的蛋糕,都是妈妈亲手做的,不是外面买的。”

“爸爸妈妈很伟大,不管你们是淘气还是乖巧,不管你们是漂亮还是普通,爸爸妈妈都是那样爱你们。”

在美国孩子眼里,爸爸妈妈是值得崇拜的英雄,因为他们牺牲了某些个人的追求选择了生养孩子,并且承诺尽到抚养孩子的责任,教会孩子为人处世,传授生活的技能,并且永远无条件的爱孩子。有了这些,父母就足够让孩子崇拜了,无所谓职位高低、能力大小。

所以,你眼里的自己无能,你的孩子就会认为你无能。孩子如何看待你和家庭,完全取决于你的教育。

2

笔者一个朋友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职员,其实他们两个的起点都不错,在80年代有名牌大学文凭的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但是,离开校园以后,父母就开始躺在学历上不求上进了,很快就被同龄人落下了。

朋友的父母没有反省自己,反而怨天尤人,把责任都推给了社会,准备让下一代来光宗耀祖。两个人起早贪黑地逼孩子学习、接送课外活动,监视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几乎被剥夺了所有的休息娱乐时间和权力,以至于孩子感觉家里如同监狱一般,每天过的苦不堪言。

最让他痛苦的是,自己明明喜欢新闻,梦想成为一名记者。但是父母偏偏让自己去学习理工课,希望自己以后可以进入军工,名利双收。为了摆脱父母的影响,他选择了出国,在出国后第二年转入新闻专业,终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回想起自己的青少年,他感觉如同噩梦一场。别人的童年乐园,对他就是炼狱。他曾经发誓,再也不想回国见到父母了。谈起自己的父母,他几乎都是负面的评价。

自己不敢面对挫折困难,却对孩子百般要求,这样的父母在中国也很多。

在美国有不少父母培训班,这些班上都在培训一个概念: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成为这样的人。既然你希望孩子可以成龙成凤,你就自己先成龙成凤。不然,你就不要去要求你的孩子去做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如果上天让你孩子成龙成凤了,那是他(她)的命运和自身努力,不是后天棍棒教育的结果。

如果父母自己不肯努力,反而一味地要求孩子,结果孩子只会厌烦甚至看不起父母。即使孩子成功了,只会把功劳都归结在自己身上,而不会考虑到父母的付出,因为父母的付出是有条件的。

3

有些父母原本没有逼迫孩子的心,但是虚荣心过重,凡事都爱攀比。看到人家的孩子得了舞蹈比赛第一,就要自己的孩子也拿大奖。看到人家的孩子英语演讲得了冠军,就要自己的孩子也去开小灶学英文。

结果,因为别人家的孩子某方面的优秀,自己的孩子就要各方面都优秀,父母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把全世界都比下去。

笔者一个邻居是新移民,她选择移民的原因,就是不堪中国式父母的攀比。从小,她就被父母逼着天天奔波于不同的课外班之间,每天都听父母对自己的批评和期望。

她从幼儿园起到大学毕业,各种大奖拿到手软,但是她的承受能力却越来越弱。到了参加工作,父母还是这样要求她,她再也不想过每天都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的日子,选择了移民美国,可以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彻底摆脱父母的约束。

很遗憾的是,她已经习惯了父母的约束和安排,到了美国凡事自己可以做主了,她却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了,而且终日生活在和别人优点对比失败中,差点得了忧郁症。

在接受为期两年的心理治疗中,她慢慢地改变了观念,终于放弃了虚荣心和攀比心,学会了凡事只注重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特长,要比只跟自己比。好在美国的大环境就是不主张对比,她的心理渐渐开朗,生活重新阳光明媚了。

你的孩子不是你对外吹嘘炫耀的资本,如果你这么做,请反过来想一想,你有哪些可以让你孩子对外吹嘘炫耀?

4<strong>

孩子总是自己的好,但是不等于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天下没有完美的事物,如果我们对孩子有着完美的期望,结果就是对孩子的期望不切实际。不切实际的期望,往往会把孩子逼上绝路。

笔者有位中学女同学,艺术天赋极高,各种乐器一学就会,小提琴更是拉出了专业水平。但是她的数学非常差,每次就只能勉强考及格。看着每次参加数学比赛的名单上都没有女同学的名字,她父母急得团团转,又是批评教育,又是请家庭教师。结果女同学不仅没有改进,反而极度厌倦数学。

为了弥补“不完美”,女同学嫁给了一位数学博士移民美国了。她的两个孩子都没有继承她的艺术天赋,数学却很出色。女同学从自己身上吸取了教训,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让孩子去学习乐器,而是让他们自由发展,参加奥数比赛。

美国人喜欢说一句话“上帝为你开了一扇门,就一定会关上一扇窗”。美国父母要学会的第一功课就是接纳:接纳你孩子的不完美,也接纳你自己的不完美。

这样,你就不会对孩子做出不切实际的期望,孩子也不会因此产生叛逆言行。

孩子是特殊天才,还是普通人才,都是父母生就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李云迪,不能成为李云迪不等于孩子不能在其他领域里面很优秀。马云只有一个,不等于不是马云的人生就不成功。

做父母的与其去逼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光宗耀祖,不如来逼自己;与其把所有的付出都给孩子,不如留一些给自己,让自己先优秀起来。只有你优秀了,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只有你优秀了,才能自我认知良好,自尊自爱的父母才会有爱人爱己的孩子!

《圣经》里有句话:“儿女是父母的王冠,父母是孩子的骄傲”!欲戴王冠,先受其重!你希望以孩子为豪,首先要让孩子以你为豪!

移民相关问题,欢迎随时来撩哦~


移民帮


记得上学的时候总是被教导,中国是礼仪之邦,要尊师重道,要尊重长辈孝顺父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此越来越疑惑。



首先,我们没有学会尊重别人。

孩子好像家长的物品,只要稍微不能让家长满意,就会遭到羞辱责骂。即使没做什么事情,成人无聊了,也会逗一两句。如果孩子哭了,成人还会说,就这么点小事就哭了,真没用。有的时候别的大人都孩子,家长还会帮腔,殊不知,这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其次,我们也没有学会尊重自己

小时候,不管愿不愿意,只要能够讨好父母,再怎么受委屈,最后也还是要主动去找爸爸妈妈,为什么,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啊,而父母就是知道这一点,才会肆无忌惮地对待孩子,从而孩子学会了讨好或者叛逆,或者有抱复的心理,不管是哪一种,孩子都是不尊重自己的。


最后,父母自己也没有尊重自己

家长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所以会对孩子任意打骂,但是他们也不是一直都发脾气。冷静的时候,就会觉得要对孩子好,于是就一个劲儿地溺爱孩子,有时候孩子挺困惑的,就会有很多不良行为来试探,直到家长终于发脾气了,他们才安心,觉得这才是正常的,而孩子的这些试探性的不良行为,就会被说成是不尊重父母。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孩子那些看似不尊重父母的行为,潜台词是,我需要有归属感和价值感。

其实,中国的父母就像是没有驾照的驾驶员,看起来好像会开车,实际上却有很多安全隐患,奉劝各位,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还是先去父母学校上上课吧。


陈姗姗龙岩正面管教


这已经蜕变成了一个很复杂,并且很畸形的社会问题!家长的娇惯、纵容和溺爱,助长了这种事情的发生。而家长之所以这么做,和他们的人生经历、生活的艰难、对爱的认识、家庭教育方法及其他有很大的关系。生活艰难,他们需要考虑未来养老的问题,为了最大限度的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对他的爱,所以,一味的纵容和娇惯,一味的护短,放弃了自己应有的尊严和底线,以期以后孩子长大了在遇到艰难困苦时,能想到自己的好。父母们没有考虑到,他们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造成了许多错觉……孩子们会认为,只要自己坚持,自己就是对的、就是胜利者,模糊了他们对胜利和正确、错误概念的认识,从而慢慢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体会他人感受的言语、行为。错误的认识观、错误的教育观,不能正确认识爱和尊重,不懂怎么让孩子学会爱和尊重,是家长们最大的教育败笔。所以,专家、社会、教育者、媒体需要帮助他们。


千田佳田


现在父母作的死呗,自己先把自己看得很轻,甚至没有尊严,什么“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把孩子原本尊重他们的心都磨得麻木不仁了!我记得有个同学总是说“大人的事情我们管不着,我爸打我妈跟我有什么关系”,要不就是说“钱不够,我爸屁颠屁颠地给我送过来”“我妈都舍不得教训我,敢教训我的人还没生出来”,这就是熊家长教育下的孩子,当然不能把错误都赖在孩子身上,有的人就是用自己拙劣的教育方式来培养自己认为对的“熊孩子”,他们培养的残次品反过头来对他们非打即骂,极其不尊重他们,可不就是活该吗?我不同情这样的熊家长,尊重不尊重全是他们自己作的!


天天快乐69044234


这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独生子女 从小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捧在手心,可以说小祖宗一般。缺少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自我为中心,不够尊重别人,更不懂尊重父母及长辈。

3岁看老,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任其发展,小时不树立正确的观念,大了更管不了了。

我儿子15岁,正值青春期,他们班很多家长反映自家的孩子不听话,逆反,顶嘴,但我儿子从来没有过。所有长辈,都夸他懂事。

所以,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小崔侃侃侃


“孩子最不尊重的人是父母”,我想这应该不是我国的特点,其它国家也有,并且这不是普遍现象,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个别现象吧。但这种现象也不容忽视。孩子不尊重父母,绝大多数是因教育方式方法不对等原因造成的。特别是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生活水平高了、物质丰富了,加之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对孩子的娇生惯养成为普遍现象,父母识为掌上明珠,而爷爷奶奶的惯养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常态下生活的孩子比较任性,他们要什么就满足,他们心底深知,一撒娇、一闹腾,疼爱的人什么都会满足,有恃无恐,天不怕地不怕,即使有时父母打骂,也有爷爷奶奶承腰。有好吃的,只给吃独食,有好穿的、好玩的,……渐渐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唯我独尊意识,自私自利、独断专行,稍不顺心,就乱发脾气。面对这样的现象,当孩子出现叛逆时,有的父母不知所措,缺乏足够的应对知识、育儿方法,骂——他就会豪不客气、语无择选的给你顶回来,打——他根本不知道怕你,更有甚者,一走了之!长此以往,他们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不尊重父母的习惯,甚至故意与你倒行逆施、唱对台戏中沾沾自喜、找“自己的快乐”!另一个方面,有的人身为人父母,自己不尊重自己的父母,无形之中教子女不尊重你!(个人观点,不妥海涵)


卢笑一笑


因为中国父母对孩子过分娇宠,从小对他们缺乏必要的尊老爱幼教育,自己为孩子也没树立好榜样。好吃好喝的都给了子女,而不是给自己父母。平时所关心的都是孩子,而不是年迈的双亲。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高龄父母身边无人照顾,二三十岁的年青人被他父母照顾的无微不至。一个从小只知索取而不奉献的人,长大是不会孝顺尊重父母的。现在父母在孩子面前过于随便,完全没有了自己做为长辈的尊言,平时说话和孩子随心所欲,也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威严,所以中国孩子最不尊重的人是父母。


江南独伊108572263


都是家人惯的!心想就一个孩子,所以百般疼爱,百般呵护,百般给予,整个就是全身心投入,一切辛劳付出,就是给孩子打造,创造出无数有利于孩子的大好前程,不停的安排左右,方感放心安逸。殊不知孩子的独断专行,任性妄为,自以为是,唯我独尊,造就了现在的孩子,娇惯纵容,无视家人的喜怒哀乐!心里只有自己,为所欲为,我行我素,怎能看得起家人?尊重父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