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之造蘇州城

(48)先生亦是有“幸”之人,一生能夠親眼目睹皇帝南巡盛典,不可謂大有眼福。大概先生做夢都有兩個沒有想到,一是“沈復”僅僅因為其《浮生六記》平時而又生動、簡介而又極具感染力的文字,而名垂千古;先生一生無職無權,僅僅一個下層的“幕人”,因此他的平生不在顯得庸俗而不同凡響。更不是當下的網紅靠獵奇、包裝、炒作,一時走紅一禺,是切切實實的人性和真情,靠個人真實的才華和文筆名垂史冊。二是,有生之年目視江南是如何打造南國水鄉的柔美碧玉。從而讓今天的我們知道了江南“水鄉蘇州”的締造過程。當時的青山綠水,給江南子孫一直佑護著他們的後代子民。

【渡江而北,漁洋所謂“綠楊城郭是揚州”一語,已活現矣。平山堂離城約三、四里,行其途有八、九里,雖全是人工,而奇思幻想,點綴天然,即閬苑天池、瓊樓玉宇,諒不過此。其妙處在十餘家之園亭合而為一,聯絡至山,氣勢具貫。其最難位置處,出城入景,有一里許緊沿城郭。夫城綴於曠遠重山間,方可入畫,園林有此,蠢笨絕倫。而觀其或亭或臺,或牆或石,或竹或樹,半隱半露間,使遊人不覺其觸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斷難下手。城盡,以虹園為首,折而向北,有石樑曰“虹橋”,不知園以橋名乎?橋以園名乎?盪舟過,曰“長堤春柳”,此景不綴城腳而綴於此,更見佈置之妙。再折而西,壘立土廟,曰“小金山”,有此一檔,便覺氣勢緊湊,亦非俗筆。聞此地本沙土,屢築不成,用木排若干,層疊加土,費數萬金乃成,若非商家,烏能如是。

過此有勝概樓,年年觀競渡於此。河面較寬,南北跨一蓮花橋,橋門通八面,橋面設五亭,揚人呼為“四盤一暖鍋”此思窮力竭之為,不甚可取。橋南有蓮心寺,寺中突起喇嘛白塔,金頂纓絡,高矗雲霄,殿角紅牆,松柏掩映,鐘磬時聞,此天下園亭所未有者。過橋,見三層高閣,畫棟飛簷,五彩絢爛,疊以太湖石,圍以白石欄,名曰“五雲多處”,如作文中間之大結構也。過此名“蜀岡朝旭”,平坦無奇,且屬附會。將及山,河面漸束,堆土植竹樹,作四、五曲。似已山窮水盡,而忽豁然開朗,平山之萬松林已列於此前矣。“平山堂”為歐陽文忠公所書。所謂淮東第五泉,真者在假山石洞中,不過一井耳,味與天泉同。其荷亭中之六孔鐵井欄者,乃系假設,水不堪飲。九峰園另在南門幽靜處,別饒天趣,餘以為諸園之冠。康山未到,不識如何。此皆言其大概,其工巧處,精美處,不能盡述,大約宜以豔妝美人目之,不可作浣紗溪上觀也。餘適恭逢南巡盛典,各工告竣,敬演接駕點綴,因得暢其大觀,亦人生難遇者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