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古代的渤海国指的是哪里?有哪些说法?

铁锤历史


渤海国的建立是隋唐两朝持续对东北地区用兵的结果。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也未尽全功,唐太宗尝试一下后也草草收兵,直到武则天时代薛礼征东才彻底消灭了高句丽。

高句丽和后来的朝鲜高丽没有关系,只是一群渔猎民族建立的国家,以长白山天池为核心区,主要控制图门江流域,松花江上游地区,绥芬河流域,兴凯湖地区。注意一下,这些地区都是山区林地。

此时的汉人控制着辽河流域和大同江流域,这一带是丘陵平原,更适合农耕。

东北西部的大兴安岭地区是鲜卑人的发源地,从人种学上看,鲜卑人和高句丽人更接近漠北的渔猎民族,东北的高句丽人更多的保留了渔猎文明,西部的鲜卑人则更多的学习了游牧文明。

此时的东北平原属于沼泽地,成了两个不同文化的缓冲区。

随着汉末中原地区的混乱,人口锐减,曹魏不得不吸引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由此埋下了五胡乱华的祸根。

鲜卑人南下之后,东部的高句丽人开始疯狂扩张,这个趁乱占人老家的行为,让鲜卑化的隋唐政权都很不满,最终导致高句丽政权彻底被消灭。此时的唐帝国已经完成了向农耕文化转型的过程。虽然保留了游牧文明的特征,但是对于山地的渔猎民族依然没有更好的统治方法。

在把高句丽贵族内迁后,当地的渔猎民族还是需要管理的,于是唐朝扶持了高句丽人中的一个家族,建立了渤海国。

渤海国的名称由来一直没有定论,史书中有记载的是册封大祚栄为渤海郡王。这里面有两个细节需要讨论,一是“大”姓是否真的存在?二是为什么册封为“渤海”郡王?

高句丽人的王族姓高,这个姓氏是在高句丽汉化以后出现的,高姓在中国北方是大族,当时在辽东半岛上的高姓分支自称高氏渤海堂。高句丽政权汉化过程中,不可能不混入汉人血统,既然选择了高姓,那么混入高姓血统的可能性最大。

大祚栄自称高句丽王族后裔,却不姓高,而是自称姓大,这是第一个疑点。渤海国历经几百年,后世却没有形成大氏,而渤海国最大的一个家族姓氏依然是高。

由于渤海国史书没有保存下来,很多细节无从考证。只能大胆推测一下,再详细论证。

大祚栄确实姓高,但是考虑唐朝对高句丽的反感,不敢自称姓高,而是自称姓大。按照高氏族谱的说法,大氏为皇家专用,三代以后就要改回高姓。也就是说,没继承王位的皇子,第三代以后就不能再姓大了。

渤海国政权靠近的日本海,在古代一直被称作鲸海。渤海郡王的称号不可能来自地名渤海。

结合辽东高氏渤海堂的情况,最有可能的册封依据就应该是渤海堂高氏是大祚栄的祖先。

这样就强调了渤海人的汉人血统,也不必追溯高句丽的历史。此后,几百年,渤海国一直以唐朝属国身份存在,历代王室都有人在唐朝学习为官。

关于渤海古迹和考古资料匮乏,有一个事实需要引起重视,日俄战争后,日本人在东北地区大肆盗掘文物,其中渤海古迹和史料几乎被彻底抹杀,这其中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日本人故意隐瞒了历史真相。因为渤海国的存在,打破了日本人鼓吹的东北环日本海文化的独立性。直到今日日本人也不肯交还渤海文物,实在是贼心不死。


雨水空瓶子


渤海国,是由靺鞨族,也就是满族人的祖先建立起来的,粟末靺鞨因为生活在粟末河流域而得名,粟末河其实就是松花江,而“靺鞨”的意思就是“山林部落”,所以其实渤海国民族的意思就是“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这个意思也就指出了渤海国的位置便是在我国东北。

靺鞨族在与高句丽的历次战争中逐渐式微,被赶至辽河以西,隋朝将其安置在当地,是为“辽西郡”。

到了唐朝的武周时期,此处为营州,此处有着高句丽、契丹、奚人、突厥人,当然还有我们所说的靺鞨人,此时的首领叫大祚荣,也就是渤海国未来的创建者。

公元696年,契丹人李尽忠首先向武周发难,杀营州都督赵文翙,史称“营州之乱”,武则天很快调兵将其镇压,李尽忠战死。

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和乞四比羽在此次叛乱中也加入了反对武周的行列,被李尽忠封为“大舍利”官职,李尽忠死后,武则天对他们采取招抚政策,乞乞仲象被册封为“震国公”,乞四比羽却拒绝册封,武则天派同样受降的李楷固追击,将乞四比羽斩杀,乞乞仲象也被波及病故,大祚荣继任,大败武周军队。

公元698年,突厥与武周反目,从此东北地区与中原的武周又了一条天然的屏障,于是大祚荣在东牟山,也就是吉林延吉东南城子山山城建立政权,自创“大”姓,自称“震国王”

公元705年,唐中宗复位,大祚荣向唐朝称臣,被封为左骁大将军、渤海郡王,将其所统地区命名为忽汗州,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

从此,震国逐渐以大祚荣的爵位“渤海”为名,从此,渤海国成了新的国号。




明离子


渤海国地理位置上,黑吉辽三省的东部,以及俄罗斯锡霍特阿林。 首都是上京龙泉府,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


东圣明王


唐渤海国在今宁安市东京城漖海镇,现有宫殿的城墻一部分,和宫内石灯一座,西南紧临镜泊湖,传说还有公主坟一座,对于渤海国的史书真没有保存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