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題還要家長弄懂?數學老師發群裡的,難道現在的老師都這樣嗎?

南通熱線


看到這個題,再統計一下截圖中一個班有多少學生,共有:1+8+8+14+5+3+4=43(人),我不知道在這個班級群裡的家長是否思索一個問題,為什麼同一個老師教,有的孩子能考滿分,有的孩子竟然不及格?如果你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你的孩子沒有好成績就不難理解了,為什麼這樣講呢?下面我分析一下。

第一,光靠老師課堂上下功夫,很難讓一個孩子獲得優秀成績,最多也就是個良好。

老師在課堂上教的都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課堂練習由於時間有限,也只能統一練習幾道題。但是這點時間遠遠達不到把課上所學知識完全複習和鞏固的目的,因此,就需要靠孩子課後下功夫進行復習,通過做一些練習題提高對所學知識的熟練掌握。但是,你看截圖中這個班,凡是70分以下的孩子,僅靠老師課堂上下功夫,很難提高成績。如果家長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應該在課外對孩子的學習多點時間和精力去輔導了。

第二,錯題意味著課本知識並沒有掌握或熟練掌握,糾錯的過程是複習與鞏固的過程。

有些家長特別懶惰,以為孩子的學習就必須由學校老師負責,自己只監督孩子寫課外作業就行了。如果你持這樣的觀念和做法,你有沒有想過,一個班有43人,除去90分以上的9人,還剩下26人,數學老師有時間去逐一發現孩子知識點哪塊沒有掌握嗎?因此,家長也別推卸責任,你對孩子的輔導可是一對一的關係喲。如果你懶惰,就意味著孩子每天都在學習中吃夾生飯,新學知識不斷增加,不懂的舊知識點也同樣在增加。

第三,有責任感的好老師,都會告知家長要重視對孩子進行課外輔導,這是好心啊。

有些家長不僅懶惰還愚昧無知,對於老師的好心告知,卻當成了不負責。有你這樣的家長,對孩子來說何其不幸!孩子從一年級開始便進入了應試教育的激烈競爭,如果你不知道家長所承擔的家庭教育責任中,還有培養孩子學習端正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解題思維、預習和複習、對學業的上進心和自尊心等,那你這個家長真是吃乾飯的,等於白白浪費了每天給孩子進行學習輔導的大好時間。

第四,不要說你輔導不了孩子,而是你壓根就沒有想過該怎樣對孩子學業負責。

我平時經常接觸家長,僅拿輔導孩子課外學習這件事來說,這些家長可以分成三類人,第一類: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的,自己每天堅持輔導。第二類:沒能力輔導,送孩子去託管(輔導)機構,由那裡的老師來教。第三類:只盯著孩子寫課外作業,不會輔導也不幫孩子想辦法,最終孩子能學多少算多少。在這三類家長中,孩子從小學就開始成績掉隊了,一下滑到及格線以下,也就是說孩子在小學階段便被淘汰了。

結束語:通過上面四點分析,我不知道家長是否搞清楚你的責任和使命了。凡是特別重視孩子課外學習,並講究方法的家長,只要你把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好,你會發現孩子學習會逐漸走向獨立,你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為這一刻。如果你連起步都沒有起步,孩子永遠無法走向學習的獨立,甚至有學業越來糟糕,這樣的孩子到了初二也就該輟學了。不知道我說這些,家長是否有心理危機感呢?因此說,老師讓家長重視孩子錯題,那是督促你重視孩子的課外學習和鞏固,是讓你確實承擔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你該醒醒了,別腦子裡整天想老師的種種不好了。


寒石冷月


今天上數學課檢查昨天晚上留的一點點作業,孩子們大多都完成了,不管完成作業的質量好壞,最起碼態度學習態度是好的,知道作為學生的本分。

可是班裡學習成績最差的兩個孩子,一點點都沒寫。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二次……我給了他們太多的機會了。

學習成績差,並不可怕,老師也不覺得生氣,老師覺得生氣的是這孩子家長的態度,我私信給他們好幾次,說他們孩子作業沒有完成,可是結果還是這樣。

這倆孩子上課學東西反應慢的不行。最近學的鐘表《時分秒》,對於此部分內容他倆掌握的非常不好!

比如昨天講了這樣的內容

關於這個時針、分針、秒針走幾個格子的問題,這倆孩子就是不會。我在課堂單獨教了他倆很久。可是還是沒學會。

晚上就留了點作業也不多,通過練習來鞏固今天學的知識點,這倆孩子沒做!

我真的很生氣!一氣之下我在家長群裡發了這樣一天信息!

每個孩子的家長一說,都是把孩子的教育問題看的很重要,其實有的家長的重視就是停留在口頭。

就像我班裡這倆孩子的家長。回家你不問孩子有沒有作業嗎?老師已經反饋過幾次你家孩子不完成作業了,難道你都沒有引起重視嗎?回家該不該詢問有沒有作業?孩子今天學的東西有沒有學會,這不是你作為家長的職責嗎?

回頭我們看看題主所說的問題。

不過不知道這是幾年級的數學。按我們這裡的標準80分以上就是優秀,17人,全班人數43人,優秀率72%。60幾3人,還有4個不及格的。水平真的參差不齊。

很多家長很不理解老師,覺得老師喜歡學習好的孩子,難道作為家長,一個學習好的,一個學習差的,你會怎麼選,雖然都是你的孩子,你也會喜歡那個學習好,又乖巧聽話的孩子的!

可是老師的情感或許會偏向優秀學生。但是在小學和初中這樣的基礎教育中,老師是不會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因為我們看的是平均分,不是看你有多少優秀生。不像高考,看考了多少名牌,上了多少一本線我們要的是全面開花。



老師們會為了這些學差生付出很大努力的。可是收效甚微。畢竟在校的時間有限,老師還要照顧全體學生。也不可能為了一棵樹放棄整個樹林的培育吧!並且現在的課程非常的緊,知識相比過去難度增加了。每天都要學習學習新內容。

大家知道數學的知識前後是有聯繫的,舊的知識學不會,第二天又學習新的知識,孩子接受起來會更加的困難,這就需要家長的幫助。

很多家長現在存在認識的誤區,甚至老是拿過去的老師跟現在此,說什麼過去的老師從來都不叫家長教孩子,現在老師動不動就叫家長教,家長都教會了,孩子還上學幹嘛?家裡自己教不就得了嗎?

不知道手機前的你怎麼想的!過去的教育能跟現在相比嗎?過去小學裡面允許留級,你學不會,成績差,老師就不叫你升級,我聽同事說,她見過一年級最多留過四回級的,這樣的孩子老師教不會,家長也不教,到後來小學都混不到就輟學不念了!

後來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不允許留級,獨生子女也多了起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重視起來。

可是大家也知道,現在大家都誇孩子聰敏了很多,那是家長早早就開始教育的結果,並不是說人進化的更加聰明瞭。

孩子的智商大多相差無幾,老師在學校認真傳授知識,家長在家裡努力輔導,造成現在孩子的成績普遍上漲的可喜局面。


但是這不是全面開花。就像我們的手伸出來五指不是一樣的長,有長有短。

孩子學東西的快慢程度真的差很多。老師並不是不負責,老師真的有教不會的孩子,並且老師下班了,也就教不到孩子了。

學生在校六小時,其他時間在家,考試了,孩子成績出來了,裡面錯題老師已經講了,但是不代表,所有的孩子就能學會!回家家長督促下,這不是很正常嘛!

有的家長可能說教孩子是老師的責任。我也不否認是我們的責任。但是沒有一條法律規定我們要把所有孩子都教會,因為老師們真的做不到。一個優秀的老師把90%的孩子教會了,就不錯了。

還有5%的孩子,那些孩子如果想要跟上大部隊,沒有高明的辦法,家長必須付出!難道你覺得你只有生孩子的義務,沒有教育的任務嗎?

孩子最終還是你的,不是老師的,你為了孩子就應該多多付出。那些學霸們的家長根本不會埋怨孩子的老師,他們也從不把孩子不行的原因推在老師身上。

老師教的是全班,人家孩子能學會,你家孩子學不會,你有時間抱怨老師,就不如趕緊的去幫助孩子。

這是我個人的的一點看法。友友們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如果友友們有不同的意見或者建議,請在下方留言討論!期待大家踴躍留言!


心中百合靜靜開


作為一位一線老師,也是一名四年級孩子的家長。我想說,讓家長弄懂錯題輔導孩子,有什麼不對的? 家長的素質和文化水平是你孩子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組成部分。 你家長都不會,一問三不知,怎麼教育孩子?

老師學生1:55,讓老師能應對每一位孩子不同程度的錯題難題不懂題,請問,如果換你,你能做好嗎?

難怪現在教育行業世風日下,教的少嫌老師不稱職。教的多嫌壓力大。管的多嫌太嚴厲、罵老師,動不動還給你曝個光讓輿論來指責你,管的少又覺得老師不負責任。

說實在的,老師真是個偉大的行業,可就這樣偉大的行業(尤其中小學老師),難教、難管、難溝通已是常態。太多人因為家校溝通產生矛盾與分歧,受到辱罵及不公待遇,於是,這個行業裡好老師越來越少了。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家長,還是想告誡廣大家長們:要想教好自己的孩子,靠的還是自己。老師教授,家長教育。 別總計較到底是不是老師的事,自家孩子自己多操點心,家長和孩子共修!這才是王道!!


何謙謙啊


你看,幾乎標記為教育專家的大咖,都一邊倒的支持老師!

還是建議教育部,以後老師不要給學生上課了,不發課本教材!把課本教材都發給家長,必須由家長教自己的孩子學習。

每天老師只發作業要求!

每週家長到學校向老師彙報學生學習情況!

每月集中考試,考不及格的學生,由家長帶領向老師認錯!

實在不好好學的,不準參加中高考!以免把全國高考成績都拉下來了!

然後規定,所有家長必須辭職,在家專心輔導孩子學習!

不辭職的家長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任!必須予以嚴厲懲罰,甚至判刑!

等孩子考上大學,就能找到好工作了。有了好工作,就能找到好媳婦了,就能結婚生子了。等孩子的孩子上學了,再辭職輔導孩子學習!照此計算,以後人們最多工作5年,就必須辭職!否則沒時間輔導作業啊!

工作重要還是孩子重要?

當然是孩子重要了!

孩子是中國的未來嘛!

偉大中國夢怎麼辦?

留給孩子們吧!

留給孩子的孩子們吧!

老師太辛苦了!

必須讓老師好好休息,把工資拿夠,拿到最高!中國才有希望!


王曉強30


讀了問題,查看了附註,覺得有以下信息和觀點需要跟朋友們分享:

1、這個班級的數學成績還不錯。全班43人,100分1人,95分到98分8人,90分到94分8人,80多分14人,70多分5人,60多分三人,不及格4人。在今天老師不敢管學生,不能管學生的情況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不錯了。

2、這位老師是個很負責任的老師。現在的教育形勢大家都懂,教育部門要求學生考試的成績不能公佈,考試的次數有一定的限制,小學一二年級一個學期只能考一次試。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堅持進行單元測試,這本身就是很負責任的行為。這位老師也很守規矩,沒有公佈學生的成績,只是公佈了分數段的人數,讓家長對照幫助孩子查漏補缺,老師也只能做到這個程度了。

3、家長有點玻璃心敏感過度。老師請家長幫助孩子弄懂錯題,沒毛病。弄懂錯題是老師的責任,但是因為家學生回家了,老師能追著到你家裡去幫助嗎,再說43個學生有42個學生試卷上有錯,老師能分身到42家去嗎?家長幫助學生弄懂,沒有什麼不可以。就一個幫助而已,在家長那裡就變成了主要工作,這敏感度也太高了,家長幫助孩子,不是很正常嗎?

4、請家長弄懂“幫助”的含義。老師這裡說請家長幫助,這個幫助,可以是家長自己輔導,家長有能力,輔導一下學生自己的孩子,不是天經地義的嗎?家長如果沒有能力,輔導不了孩子,那就通過其他渠道,網絡資源,鄰里之間,包括回家等老師,你個別聯繫一下就可以了。一提到學習責任,一些家長想到等不是孩子的學習,而是誰的責任,孩子的學習不重要,誰的責任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家長要能教育好孩子,打死我也是不相信的!

5、分工不同應協同配合。在孩子的教育上,老師和家長分工不同,在學校的時間段,孩子的學習管理,都有老師負責。孩子在家期間,孩子的監管、學習,都有家長負責。孩子不懂的題,當然應該由家長的想辦法,如果真的沒辦法,那也沒關係,到校以後讓孩子向老師詢問就可以了。一點點的事情,就這麼敏感,家校關係的不和諧,大多由此而來。

好了,關於這個問題,就分享這5點,朋友們有不同等想法,歡迎留言交流,話不說不清,理不辨不明,期待!


當代師說


孩子考試做錯的題目,難道還需要家長也要弄懂那些錯題嗎?

我看題主所給的那張圖片,覺得老師的意思,其實是讓家長“幫助”孩子弄懂錯誤的題目,並不是說叫家長弄懂。

所以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包括一些網友吐槽:難道老師都是這樣嗎?這是教學常態嗎?

能夠發出這些話的人,都是沒有仔細看老師消息的人。

為什麼要家長幫助孩子理解錯題?

之所以會讓家長,去幫助孩子理解錯誤題目,主要是因為孩子的自律性不太強。

很多做過學生的人都知道,每一次考完試,學生大多把卷子直接就收起來了,或者找別人的試卷拿來看看,直接把正確答案抄上,去看也不看。

由於孩子的自律性不太高,因此才要家長,在旁邊監督她改正所有的錯題。

老師此舉,實則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有效的利用這些錯題,能夠在家長監督之下,把改正試卷這個作業完成。

作為家長有責任監督孩子學習情況,而不能把教育責任丟給老師

作為家長也有責任,監督孩子的學習狀況,老師要求孩子試卷上要有家長的簽字,是為了讓家長,能夠了解孩子目前的學習狀況,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定期的學習教育。


我記得初中時,我同桌成績實在是爛的一塌糊塗,但是他父母根本就不知道。

直到開家長會之後,才發現原來他是小孩每次考試全是倒數,回家之後不知道有沒有揍他。

我覺得這樣的家長,是不太有資格教訓孩子的。

因為他在平時,根本就沒有關注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只把孩子直接丟給學校,讓學校去教育他。

這顯然是不夠的。

家長也需要插手,及時的給孩子一些指點。

如果孩子的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那麼你需要問問自己的孩子,究竟為什麼會把考試考成這樣?是遇到了什麼難題?還是心理上有什麼解不開的疑惑?

對於孩子的學習教育,老師承擔主要責任,家長也要做好輔助責任,僅僅靠老師和只靠家長都是不行的。

在每一次考完試之後,如果老師要求家長監督孩子改正試卷,這是給家長了解孩子成績的一次機會,不能因為怕麻煩,就隨便籤個字,也不能滿肚子抱怨,覺得老師是在多事。



菜鳥懂生活


您的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錯題還要家長弄懂?對於這個問題,個人認為是學生的錯題家長可以不必弄懂!

一:五年級的數學題,對於部分家長來說是有一定困難的,家長本來就有自己的工作,如果還要花時間去學習自己並不擅長且並不喜歡的枯燥知識,的確優點強人所難。況且如果家長弄錯了,孩子反而能理直氣壯的書名“看吧,你都不會,憑什麼要求我會?我還不是遺傳的你”。

二:五年級的數學題其實對於現在的家長來說,大多數家長還是能輕鬆駕馭的,但如果不是從小一直給孩子輔導的家長,很可能你的解並不是最優解或者符合現在孩子認知水平的解。就算是你的解是最符合孩子的解,也不一定能清楚的對孩子進行適合孩子認知水平講解,點撥,更遑論出幾道相同類型的題對孩子進行舉一反三的練習。就算這些你都能做到,也不能保證你講的方法和教師的方法是一致的,而需要家長輔導的學生往往都是學習成績比較低下的孩子,你講的方法和老師的不一致,更會加重孩子的學習負擔。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對於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家長能專業輔導的概率是很低的,更多的是就解決某道題而解決某道題,甚至只能起到表面的孩子完成糾錯的假象!雖然教師的職業門檻不是很高,但數學教育還真不是門外漢能輕易搞好的!專業的事,最好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做!

三:舉個最簡單的例子,7➕8你會怎麼教孩子呢?其算理是什麼?其又有多少種算法?哪種算法是教材上比較推薦的算法?哪些算法是可能會考或者常考的算法?如果孩子常用的是其他算法會對以後的學習帶來什麼正面或者負面的影響?如果你眼中只有15這一個答案,如果你認為我的其他問題都是無關緊要的,那麼建議你不要輔導孩子的學習!特別是你孩子本身數學能力就稍微有點差的情況下,往往得不償失,即使你能通過大量的時間將孩子的成績暫時提起來,地基不牢孩子越到後面學習越困難,而你也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孩子的成績慢慢往下掉而無能為力!

但是,如果你只是將孩子的學習交給老師,自己做甩手掌櫃的話,作為教師的我也可以明確告訴你,教師真的不是神,特別是對於學困生來說,要想轉化一個都得花費莫大的精力與時間,而現實是教師不可能為了極少數孩子而犧牲其他孩子的利益,教師分身乏術!

聽了上面的話你是不是感覺更加迷茫無所適從?

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麼才能有效的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去,給予孩子有利的幫助呢?放手不管不行,參與進來輔導又怕反而拖累孩子學習?由於這個問題與題主問題無關,這裡我就簡單說幾個方法:一,家長必須參與到孩子的教育學習中來,這樣孩子能更大程度避免因非智力因素而引起的學習困難。二:家庭,學校,教師要形成合力,不能向拔河比賽。三,加強與教師的溝通。四,與孩子多交流,學會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五,如果孩子學習困難,瞭解學習困難的根本原因……以上每個方法都涉及到很多具體的操作,這裡不過多闡述了!

第二個問題是:難道現在的教師都這樣嗎?我的觀點是現在的教師並不都是這樣!

最後我想說的是,其實這個教師是一個比較負責的教師,而從你的問題上我感到你對這個教師好像並不認可,給您一個建議——心平氣和的先從自我反思開始重新看待這位老師(如果您是為孩子的學習著想的話)

個人觀點,歡迎交流探討!





解放小學校


從題主發的截圖來看,很有可能是老師的意思沒有表達清楚,才會引起家長的誤解。

在小學初中階段,凡是有測驗,老師一般都會對測驗題目進行講解。講解之後,老師還會要求學生及時糾正錯題。

因此,老師真實的意思有可能是,這些題目已經講解過了,家長要及時的監督孩子進行糾錯,讓孩子把這些錯題都弄懂,在弄懂的基礎之上,再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

老師的本職工作就是“傳道、授業、解惑”。老師一般不會把自己的本職工作推給家長,更不大可能出現,老師課堂從來沒有講過的內容,卻要求家長弄懂之後,再講給孩子聽。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要老師有什麼用呢?更何況現在學校對於教師的“師德、師風”抓的很嚴,那個老師願意用自己的前途冒險?

為什麼老師要把“糾錯工作”留給家長?

整理錯題也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大部分老師都很提倡學生要養成按時糾正錯題的習慣。整理錯題不僅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過程,而且還起到對知識融會貫通的作用。

如果這些題目所有的學生都做錯了,那就證明是老師沒有講到。而如果大部分學生都做對了,而有些學生做錯了,那就不是老師的問題了,而是有些學生學習中存在問題。

這些問題有可能是,孩子的知識掌握的不全面,也有可能是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比如聽課不認真,容易走神,老師課堂上強調的內容不注意等,還有可能是對知識的存在偏差。而這些問題表現在試卷上,就是有些學生做對了,有些學生做錯了。

同樣是在一個課堂上,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情況,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老師只能保障到考試涉及的知識點,全部講解到,至於孩子能不能理解,理解到什麼程度,這還需要看孩子自身情況和努力程度。

同樣不同程度的學生,考試情況也千差萬別,錯誤原因也不一而足。針對這樣的情況,為了不耽誤大部分學生的時間,老師一般都會要求家長監督孩子整理錯題,而不是專門留出時間監督孩子整理錯題。畢竟同一份試卷,有些學生可能沒有任何問題,有些孩子問題很多,如果老師留出時間監督學生整理錯題,那麼教學工作基本就進行不下去。

所以,老師讓家長監督孩子整理錯題,和老師是不是矯情,是不是推卸責任一點關係都沒有。

那麼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整理錯題呢?

整理錯題的三部曲---找原因,分門類,反覆練。

  1. 第一步,找到錯題的根源。

一道題目做錯了,錯誤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有些時候,並不單純的是因為知識掌握的不全面,還有可能是孩子在考試的時候狀態不好,不懂考試技巧等。如果是孩子的考試狀態不好,那就要及時的去引導孩子調整考試狀態,如果是知識點沒有掌握好,那麼接下來就要去彌補知識的漏洞。

2.第二步,如果是知識掌握存在問題,要把錯誤落實到某個或者是多個具體的知識點上。

一些孩子會把錯題,簡單的歸結於馬虎粗心,或者是用錯公式。看似是馬虎粗心,用錯公式,其實背後的真實原因,很有可能是孩子根本就沒理解這一部分知識。

特別是數學學科,非常注重理解,如果不理解,那記住的就是一堆無用的“信息”,考試題目稍微變化下,孩子就會出錯。

在糾正錯題的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按照錯題、錯誤原因、知識點、正確答案、反思這幾個部分去整理錯題。

如果孩子的時間有限,錯誤的問題比較多。最低的要求是,要把錯誤的原因和知識點,在錯題本上標註出來。(另外,現在網上有很多錯題本的模板,家長可以去下載後,打印出來讓孩子按照模板整理)

再次強調,在整理錯題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課堂內容,結合教材。如果孩子的某一部分知識掌握的非常不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那麼這時候家長可以藉助一些教輔讀物、課外輔導結構,再或者問老師等方式,儘快的把孩子拉下的內容不上,千萬不要讓問題越積越多。

3.第三,擴展---訓練孩子的觸類旁通能力。

錯題整理完了,就萬事大吉了嗎?當然不是。

檢驗某個知識點,是“真掌握”還是“假掌握”,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做題。

錯題整理完了,只能代表孩子理解了這個知識,掌握了這道題目。要想讓孩子下次不犯同類錯誤,要想把知識變成分數,還要需要有大量的練習。

正如這位班主任在消息中要求的,讓孩子去找同類型的題目,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這些題目可以在網上下載到,也可以在和課本對應的習題冊中找到。
---END---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期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升學與考試


作為一線老師,作為教育圈裡的人,我來說幾句吧!

無論哪個行業,都會有各種層次的人,這一點毫無疑問。自然而然,教育圈也不例外,但是,無論如何,作為成人,不能因為個例個人,就否定整個行業,您說呢?大家說呢?

回到您的問題上來,對於錯題,這位老師發群裡,多半也是各種因素積累到一起的,比如說,這道錯,同類型的已經講了很多次了,但是依然有錯,再加上其它偶然因素,於是便發到了班級群裡,並且還有了上面的言語,其實他的初衷可以理解,無非是想讓家長搞明白後輔導孩子。

這看似是給家長留的任務,看似是會給很多家長帶來負擔。但是,作為成人,您完全可以當作沒看見啊?完全可以呵呵而過。

這應該能夠做到吧!

好,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您做不到,不妨繼續往下看看!

做不到,那就把這道題弄懂,然後教會孩子!其實,在這裡說一句,學校老師,特別是現在的語文數學課,在學校內真的不多,可能一天基本上就一節(小學),其它課程不到特殊情況是不允許佔的,除非某某老師請假。

家長希望老師把班裡每一名孩子,最起碼是自己孩子教會。但是,說實話,如果某位老師能把班裡所有孩子都教會,那就太偉大了!太了不起了!

客觀來說,不太現實!

有優,必然會有次一點的!這是正常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藉助家長力量了!

總結下,老師的話可以當作任務來執行,同樣也可以當作耳旁風。這取決於咱們家長!

作為同行,也希望諸位老師謹言慎行,不要腦子一熱,把帶有個人情感色彩的內容發班級群裡。

作為旁觀者,希望家校能夠互相理解,畢竟無論如何,老師是希望班級整體成績更上一層樓,家長是希望自己家孩子成績更好,這兩者是不矛盾的,是應該互為輔助的!家校關係很融洽,班級成績才會越來越好!

大家怎麼看?


說文寫作


我能理解您的心情!孩子交給老師,老師難道沒有義務和責任教好孩子嗎?為什麼知識還需要家長來教呢?有這樣想法的家長在現實中不少,但是這樣的想法需要重新審視。

第一個問題:老師無法讓班裡所有孩子都保持相同的水平

老師上課都是對著全班在講的,為什麼有些同學考了100分,有些同學不及格?這背後肯定有一些在課堂之外發生的事情在影響著孩子。實際上,老師沒有義務和能力讓每個同學都考到100分。就像即便是世界頂尖的短跑教練,也無法讓所有人都能在100米跑中進去10秒(也可以改成11秒、12秒)。教練所能做的,就是幫助你開發自己的天賦,取得進步。但是即便如此,我們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時間。


時間是有限的,老師在校的時間,沒法針對學生的問題一一解決。而且有些孩子的問題真的很花時間!家長面對一個孩子都叫苦不迭,更何況老師面對幾十個孩子。

就以數學的一個簡單的100以內的計算來說,要想讓孩子達到既快又準,孩子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去練習。如果沒有平時課後的練習,那麼孩子的速度很難提升。

實際上,孩子學習好的家長依然在輔導自己的孩子,遇到難題依然會幫孩子解決,抱怨的家長更多的是孩子成績不好的。這是一個負面的循環:孩子成績差,寫作業很麻煩,家長本身輔導能力不足,導致孩子也累,家長也累;孩子和家長都抗拒了,結果孩子學習更差,家長和孩子更累。

總結:孩子的差異性是必然存在的!成績的差異可能會很大。


第二個問題:老師讓家長輔導孩子,基於共同的目標--希望孩子進步

除了統一上課之外,每個孩子都需要個體化的練習。在練習當中,你會發現孩子的薄弱環節,沒有理解的地方,沒有熟練的地方,這些都需要重新學習和練習。老師沒法對這些細節進行完全覆蓋,因為不同的孩子薄弱點不一樣。有些孩子是計算不行,有些孩子是看題抄題出現疏漏,有些孩子是理解能力不行....而且,各個孩子解決同一個問題花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對於同一個問題,有些孩子聽一遍就會了,有些要聽5遍都沒理解。因為知識儲備不一樣,理解能力也不一樣,專注度也不一樣。

我們不能期望每個孩子都能學得一樣好,但是我們可以期望每個孩子都能取得進步。然而現實是: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優秀。如何解決?

可行的辦法之一其實就是家長針對性地幫孩子解決問題。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給孩子講一道題講了一個小時,孩子還是沒有理解。這不一定是自己講得很差,而是因為孩子的專注力、知識背景可能還不足以消化這道題。

總結:老師沒有這麼多時間給孩子單獨講題,那麼只能依靠家長來解決。


第三個問題:現在的題型太多了

現在的試題,變化多端,孩子如果沒有靈活變通的能力,會時時都遇到困難。老師即便是把所有題型都講一遍,講兩遍,結果依然是有些學生沒有掌握。

怎麼辦?老師一般會把一些重點題型給孩子們複習一遍,但是你如果想追求完美,讓孩子考取高分,細節方面家長一定要幫孩子調整。

另外,有一部分拉分題確實很難!有些是超出孩子理解能力的。這類題即便是老師講也沒法講得很通透,但是不講嘛,考試又會考到。怎麼辦?只能寄希望於家長課後給孩子耐心地慢慢再講。否則要想讓全班同學“都明白”一道難題,估計一堂課也就只能講一兩道題了。

總結:細節需要家長幫孩子打磨,難題需要家長耐心講解。

第四個問題:老師的水平不一樣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有些老師講課的能力確實不好,另外還有一些課經常換老師。很多家長跟我反映孩子的授課老師一學期換了2次甚至3次。這是很不好的現象,但是有時候現實就是這樣。

前段時間吃飯的時候,一個朋友跟我說:她是小學計算機老師,但是經常上數學課。因為一旦有老師放假(比如說產假),那麼其他老師就要頂上。這些授課老師很可能不是很熟悉課本和上課的方式,儘管ta有這個能力做題,但是ta不明白孩子的心理和知識儲備。這樣的上課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

我們都希望老師是高水平的,有經驗的。但是現實中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困境:萬一遇到老師上課的水平不夠呢?我們是不是依然把孩子完全交給老師就撒手不管了呢?

總結:為了自己的孩子,你要對孩子的學習隨時保持關注。

第五個問題:這位老師的做法也是在幫助孩子和家長

老師告訴家長班級的成績情況,提醒家長注意輔導孩子的錯題,這實際上體現了老師的責任心。如果孩子學習情況已經很不好了,家長卻因為忙而不知情,那麼越往後就越麻煩。

但是畢竟有些家長輔導孩子的時候是力不從心的,不管是時間還是教孩子的能力。如何解決這一點,我建議老師應該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包括步驟發到家長群。這樣家長可以有個模板,有個參考。否則家長只能憑著自己的記憶來教孩子,也會遇到和老師授課不一致的情況。

總結:老師本是好意,但是也要考慮家長的難處。在給家長任務的同時,可以給家長一些參考,至少答案應該給到家長。如果有可能,把解題思路也一併給了會更好一些。

以上是我的一些個人看法,相信每個人的看法不同,您也可以談談自己的感受。孩子都是有潛力的,家長在孩子上學之後一定不能僅僅依靠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家長應該盡力配合老師幫助孩子學習。

我是翼翔老師,關注孩子教育。歡迎關注,喜歡的話,麻煩順手點個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