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工廠頻出,中產家庭紛紛出國,學校離成為“富士康”還遠嗎?

如果中國每一個有經濟能力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國外去接受教育,甚至作為教育界人士的我們自己都加入到這一行列,

那我們的教育就是有問題的教育,至少是不被信任的教育。

——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 秦春華

人到底為什麼要接受教育?我們好像有記憶以來就被長輩告知, “你要好好學習”。

高考工廠頻出,中產家庭紛紛出國,學校離成為“富士康”還遠嗎?

現在這一代的小孩如果有足夠的資源和條件,僅僅從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的信息來看就遠超上一代人。這是時代推進的必然結果。所以如今,可能沒辦法簡簡單單地定義一個人接受教育的目的了。

巴菲特在回答11歲中國男孩的問題時說,如果自己現在去考美國SAT,沒辦法拿到自己20歲時的成績。

高考工廠頻出,中產家庭紛紛出國,學校離成為“富士康”還遠嗎?

但是他還說,在成長道路上,在生活中都吸取了很多教訓,這些是不能靠讀書學到的。

也許你認為巴菲特已經從SAT中脫離出來了,然而我們的社會從來脫離不了考試,無論到何時,考試都會成為衡量個人水平的標準,只不過是比重的問題。

應試體制下,學校會淪為“富士康”嗎?

美國小說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兩條年輕的魚遇到一條老魚。老魚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們。這水怎麼樣?兩條年輕的魚繼續遊了一會兒,終於,其中一條忍不住問另外一條:什麼是“水”?

人很容易在這樣的生活裡,形成無意識的慣性:無意識地學習,給生活加速,忽略身邊的人和事、冷漠、憤怒、抱怨,而不自知。

北京大學秦春華教授說,“以高考為最高指揮棒的考試體系指揮下,我們的中學(高中)離一個教育機構的本質漸行漸遠。它越來越不像一個學校,倒像是一個類似於富士康一樣的企業。”

高考工廠頻出,中產家庭紛紛出國,學校離成為“富士康”還遠嗎?

現在,學校和學生都在“兩條腿”走路。對於學校而言,一條腿是素質教育,一條腿是應試訓練。對於學生而言,一條腿是高考,一條腿是出國。

當然,也有極為個別的學校憑藉著膽識、勇氣和智慧,完全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辦學。在全球化時代,北大、清華不要我的學生沒有關係,只要他們真正優秀,國外的一流大學也會搶著要。

高考工廠頻出,中產家庭紛紛出國,學校離成為“富士康”還遠嗎?

但是,你還會發現“上名校”的理念始終貫穿在整個國內的教育體質中。無論你用哪條腿走路,學生都享受不到教育的快樂,更像是一個流水線上的裝配工人——必須在答題時做到條件反射的答案。

就像開頭的故事一樣,生活在“水”中太長時間,已經不知道水是什麼。

學校往往用升學率、“北清率”完成應試指標;用個別的具有代表性的素質教育來說明整個學校的素質教育成果。這樣的做法遠遠偏離了教育的初衷。

高考工廠頻出,中產家庭紛紛出國,學校離成為“富士康”還遠嗎?

“如果中國每一個有經濟能力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國外去接受教育,甚至作為教育界人士的我們自己都加入到這一行列,那我們的教育就是有問題的教育,至少是不被信任的教育。”

未來可以沒有考試,但不可以取消教育!

即便是英國鼎鼎大名的伊頓公學也不會要求你在上機考試中獲得滿分或者名列前茅。他們的標準是合格即可。

因為學校還會去看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或技能。他們對學生的信任感是非常強烈的。考試只是教育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而已。

高考工廠頻出,中產家庭紛紛出國,學校離成為“富士康”還遠嗎?

如果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教育資源極為充裕,理論上可以取消考試——歐洲許多國家的大學就取消了入學考試。但無論一個國家多麼富足,都不能也不可能取消教育。

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懈奮鬥,中國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們有遠超歐美的支付手段,我們在世界各地投入了雄厚的資金建設,但是當我們在拼命奔跑的時候,卻慢慢忘記為什麼出發。

中國學生流向海外,我們更應該反思教育本身

從現階段來看,促成國際教育需求持續旺盛的因素有很多。愈來愈多的家庭對於教育的需求已經不滿足於國內的教育形式。他們渴望更全面,更高的願景,更加國際化的視野和應對未來世界的技能。

如今的教育已經遠遠不能再用我們所謂的“書中自有黃金屋”;“學而優則仕”去下定義。

1.走出去瞭解整個世界,是孩子們的必修課

一句“我不是什麼哈佛的女校長,我就是哈佛的校長”,讓人們記住了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

高考工廠頻出,中產家庭紛紛出國,學校離成為“富士康”還遠嗎?

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我們到底為什麼一定要走出去,看這個世界。

現實也是這樣發展的。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選擇利用假期去了解這個世界。他們走進貝克街,打開神探夏洛克的推理世界;或者徜徉在哈羅公學,找到哈利波特上課的教室;又或者沉浸在莎士比亞大劇院,觀看一場古老而經典的戲劇。

高考工廠頻出,中產家庭紛紛出國,學校離成為“富士康”還遠嗎?

世界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絕對不僅僅侷限於學習他國的語言。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學習陌生的文化與歷史,他國的人文與生活。

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異已經成為“瞭解世界”的重點。

高考工廠頻出,中產家庭紛紛出國,學校離成為“富士康”還遠嗎?

去年被溫徹斯特錄取的學生Victor Wang在被問到十年以後的規劃時,他回答到:“我覺得這是一個信念的問題,我們一生需要遵循一個自己的原則,它並不會因為時間的長短而動搖,我可能會用一生去追尋這個信念,而不僅僅十年,二十年。”

2.教育不教知識和技能,卻能讓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

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曾說:“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

高考工廠頻出,中產家庭紛紛出國,學校離成為“富士康”還遠嗎?

因為他認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在大學畢業後才需要去學習和掌握的東西,那不是耶魯大學教育的任務。

《大學的理念》的作者約翰·亨利·紐曼說:“只有教育,才能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闡明觀點時有道理,表達時有說服力,鼓動時有力量。”

高考工廠頻出,中產家庭紛紛出國,學校離成為“富士康”還遠嗎?

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來面目,切中要害,解開思緒的亂麻,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撇開無關的細節。教育能讓人勝任任何職位,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

我們看教育事業,似它永遠要直觸時代的最後智慧和最新愚蠢;要首先被信仰崩下來的碎片敲打腦袋,被懷疑的蚯蚓拱得到處鬆動;旱澇難保,陰晴不測。

所以,對一國的最大考驗是教育,教育能辦好,其他的都已辦得很好,或將會辦得極好;對一個人的主要意見也來自他受的教育,人其實都是教育的結果又只是教育的結果。

你眼中的現代教育是什麼樣的呢?趕快留言和我們討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