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鲤鱼成灾,澳洲兔子成灾,为什么中国很少出现能吃的物种成灾?

顷千八页


我可以负责人地告诉你:吃货是解决不了入侵物种的问题的,因为吃货只吃那么几样就开始觉得自己真的可以解决入侵物种。

实际上入侵物种成灾这个问题在中国并不少见,甚至本土物种成灾都有。只要翻一下《中国入侵物种名单》就会知道,在入侵物种面前,吃货的力量是苍白无力的。

比如著名的清道夫鱼,就是入侵物种,也没见谁解决了。还有被四处放生的大鳄龟把当地水域里的鱼吃光了也没见怎么解决。还有把夏威夷各种蜗牛生态位置挤压掉了的非洲大蜗牛在中国也成了灾,虽然吃货一直在解决,可是也有增无减。福寿螺也不说了,由于近几年年来营销号大规模渲染管圆线虫,吃货们就不战而败。还有美国白蛾以及你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什么?没听过?好吧,其实就是蟑螂)更是适应了并且生存下来。还有就是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各种流浪猫,实际上就是一种入侵物种,很多流浪猫杀鸟、青蛙、蜥蜴的危害也不是没上过新闻,但是吃货们舍得去对付吗?
清道夫


福寿螺

大鳄龟
流浪猫杀鸟

美国白蛾

顺便一提本土物种成灾的情况,最典型的就是东北和三江源。由于当初的开发,挤压了老虎的栖息地,让羚牛和野猪的天敌消失然后也成灾了。野猪经常进村啃食庄稼让农民叫苦不迭,因此很多地方的政府都有意思地击杀野猪控制数量。而羚牛则是由于强大的生殖力,不断挤压大熊猫的生境,也成了动保问题最头疼的地方。
野猪崽儿


野猪

羚牛


小无语妹妹


每当新闻传出某某地区某某国家什么入侵动物成灾的消息,网友纷纷出言献策:把中国吃货送过去,分分钟给你吃成濒危动物!虽然这话的玩笑成分居多,但中国吃货确实也不是盖的,像是别的地方泛滥成灾的小龙虾,进了咱们国门不也混到了需要养殖才能满足广大吃货的地步了嘛!
美国鲤鱼
泛滥成灾,河道内满满的都是长得十分肥大的鲤鱼,填满了河道,让本土鱼类无处生存。新西兰和澳洲的小龙虾泛滥成灾,放眼望去满街都是小龙虾。而且澳大利亚还一直饱受着野兔泛滥成灾的问题,他们甚至在大地上修建起了长长的铁丝网,想要把野兔拦住,却收效甚微。

这里面有一些原因是美国人不吃鲤鱼,新西兰人和澳洲人不吃小龙虾,但澳洲人不吃野兔吗?不,当然不是,那是因为澳洲人的消耗能力和野兔的繁殖能力相比,实在是差太远了!
好像听说现在澳洲袋鼠都开始成为一个麻烦了,政府出台了猎杀袋鼠的政策,澳洲超市里也都是琳琅满目的袋鼠肉制品,看来是想通过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了,不过看来依然收效甚微啊。

其实这最主要的原因是歪果仁是地广人稀,而中国人是人多而资源少啊。所以说别的国家很难和咱们国家一样,靠无穷无尽的吃货来把那些入侵动物给吃灭绝。而且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啊,很多食物在歪果仁看来都不可以作为食材,而在中国厨师的手中却成了珍馐美味!


不过中国吃货也不是万能的啊,可以吃的东西能给你吃没了,可不能吃的就实在没有办法了。

比如说南方泛滥成灾的福寿螺、非洲大蜗牛、清道夫等入侵动物,携带着很多细菌和寄生虫,不仅味道不好还很危险,所以一直没能成功的治理。

再比如说像多年前全国性的美国白蛾的问题,咱们可谓是全民皆兵,所有人都加入了消灭白蛾的斗争中来了,才勉强打赢了这场自然界的战争啊!


悦宠喵大侠


在一个吃货的国度,是不会出现能吃的美味泛滥成灾;如果有,那一定是不能吃。

在中国仅仅四川一年就吃掉3亿个兔头。这干锅兔头、麻辣兔头等都是人间极品美味。

而中国的蝗虫更惨,都不敢三只飞一起,因为刚好凑成一串,炸着吃最香了。

为什么中国人不挑食,几乎啥都吃呢?主要有五个原因:

第一,中国地形气候的多样使得物种和物产极为丰富,便于丰富菜单,不然只能天天吃着泡菜和大酱汤了。

第二,国外普遍信阳宗教,每个宗教都有一套严格的饮食禁忌。而中国社会的宗教性最为淡泊,所以在饮食方面百无禁忌。

第三,外国人之所以挑食,是因为他们吃不出可口的味道来。而这些外国人一来中国,小龙虾、牛蛙、大闸蟹不也吃得津津有味?

看来还是中国大厨高明,什么食材都能发挥到极致。

第四,在中国人眼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好吃的能吃的都能变成了美食,不好吃的不能吃的都没做成了中药。

以青蛙和蟾蜍为例,青蛙是美食,蟾蜍虽然不好吃却能做中药,而候着的价格比前者要贵很多。

第五,林语堂曾说过:“我们的人口太紧密,而饥荒太普遍,令我们不得不吃手指能夹持的任何东西”。

老祖宗们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总结了一套生存的方法,为了填饱肚子从来不敢也不能挑食






初见


造成物种泛滥主要两个原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

首先,一个物种到达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且缺少天敌限制,必定大规模繁殖,导致泛滥成灾。美国的亚洲鲤鱼,澳洲的兔子等都是这种情况。美国人很少吃淡水鱼类,澳洲地广人稀。

其次,人为干涉,比如到了中国的小龙虾和福寿螺,由于环境适合和缺少天敌,最初在中国也有爆发式繁殖增长,但是,中国劳动人民发现了其食用价值以后,大规模捕捉,现在吃的小龙虾都是人工饲养为主了。


寻得春风十里


人口密度大,并且是农业或半农业社会,可以当食物的动物是不会泛滥成灾的、一壶老酒、烤点野味下酒、中国有很重的酒文化,再加上历史上多次饥荒的痛苦记忆、所以国人对吃是特别在意、即使到当今社会、国人见面的问候语都是:饭吃了没?所以一个社会性问题总得从这个社会的人口构成,历史文化来详加分析!


像狼一样的狗


国外一直用柠檬,是因为他们不会玩做醋,好多时候相同的道理,他们不会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岂是蛮夷能参透的


小崔农庄


这跟自然环境有关,美洲澳洲地广人稀,动物自然多,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动物少。再加上我们国家擅长美食,会吃也会做,所以就不存在这种现象了。


用户5312149220504


中国饮食文化悠久且丰富,所有可以食用的物种到中国来都找到了适合的烹饪方法,加上中国人口多,消费能力强,所以自然不会让外来物种泛滥成灾了。


小刀XD


简单点说吧!中国人多所以对食物就没有那么挑剔,什么都要吃!为了吃的味道好变着花样的做。相反你提到的这些国家富源辽阔人口

稀少可选择的余地大,因此有些食物他们是不吃的。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和区域发生生态失衡物种泛滥也是必然,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啦!

在中国有些地区蚊子也会泛滥成灾!


跨越世纪的爱恋


因为中国人口太多连不能吃的物种都吃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