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代战争中火炮阵地只存在8分钟?

孙华艺


俄军在乌东战争当中的炮兵阵地,别说8分钟就要移动阵地,俄军经常都是1天都不移动阵地。

在乌东战争,俄军出动的炮兵包括,奥兰 -10"型炮兵侦察无人机,203 毫米牡丹花式自行榴弹炮,240毫米郁金香式迫击炮。飓风式模块化火箭炮,2S19M型自行榴弹炮和2S7 式 203 毫米榴弹炮。

俄军还出动了大量精确制导弹药,在过去,俄军在压路机炮击战术,一次出动大批炮兵部队。现在,俄军以炮兵连,炮兵营的编制投入战斗,在炮兵校对无人机的情报支持下,利用先进通讯系统和精确制导炮弹,俄军对付一个目标,就需要一发炮弹。

俄军根本不需要,发射以后还要去隐藏,因为,没有乌军炮兵有反击的可能性。乌军炮兵既没有,先进的无人机,也没有先进自行火炮,更没有足够的精确制导弹药和先进通讯系统。

乌军炮兵在战场上,使用着牵引式榴弹炮和加榴炮,只能在泥泞的战场上,蜗牛散步。乌军战机也被俄罗斯空军完全封锁,乌军无论炮兵,还是空军,根本不具备打击俄军炮兵阵地的能力。

俄军炮兵因为探测,定位,通信等技术的发展,那怕是一个炮兵连,也是大范围分散部署。但是却可以打击同一个目标。

乌军有12个旅都是被俄军炮兵击败,70%的乌军坦克装甲车都是因为顶部被俄军炮兵击穿,而损失,数量达到上千辆。炮兵是不是开炮以后8分钟以内,快速移动位置,要看对手的水平。就是在叙利亚战场,现在,叙军炮兵也很少为了隐蔽,而频繁中断炮击,移动炮兵阵地的位置,因为根本不需要。


深度军事


(AN/TPS-80)

炮兵定位雷达是大国的标配,不仅能侦测普通榴弹炮的位置,还能侦测迫击炮和火箭炮等的位置,与炮兵配合可以有效反制敌方炮兵,美国的AN/TPS-80整合了无人机、巡航导弹、火箭、火炮的探测和迫击炮以及空中管制等功能,装备在轮式车辆上,对传统火炮的侦测预计将达到50公里,反应时间以秒记,在进入反炮兵阵地时理想情况下在5分钟内便可指挥炮兵进行火力打击。北欧ARTHUR侦测雷达则有定位枪口火焰的功能,中国也有类似的系统。且有像CS/RB1那样的轻型雷达,可由单兵分别携带,主要用来探测近距离的迫击炮等目标。

(ARTHUR亚瑟反炮兵雷达)

除了反炮兵雷达侦测,传统的侦测手段也可以对火炮造成威胁,从早期的一战期间的气球侦察、人员侦察、声测定位、到无人机和卫星侦察,炮兵阵地都是重要的战术目标,一旦被发现,特战人员破坏,远程火力打击,空袭,方式多种多样。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榴弹炮营作为诱饵,使伊拉克炮兵的反炮兵雷达开机,然后使用空军反辐射导弹予以摧毁。

(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

为了保证炮兵阵地的安全,除了加强炮兵阵地周围的防卫,还需要迅速转移炮兵阵地,火炮为了迅速转移要么使用新材料制成超轻型牵引火炮,要么装上卡车变成打了就跑的卡车炮,要么加上装甲变成自行火炮,火力密度也一再增强,除了多点同时弹着技术,还有研制新型的制导炮弹,自动装弹机的应用等等,让更少的火炮发挥更强大的火力,火炮阵地也越来越小,跑起来自然也就更方便。转移阵地的时间可能不到8分种。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射程增加,躲在后方是最安全的,

(法国凯撒卡车炮)


军情解析


一个炮兵阵地使用多久主要看对手的武器装备实力,对方装备差炮兵阵地就可以多使用一会,对方装备好炮兵阵地就得尽快转移。正常来说现代火炮在发射炮弹之后就得马上转移阵地,否则敌方的反击就会到来,然后就等着挨炮弹玉碎。

现代炮兵大多是使用自行火炮或者牵引式火炮,这种火炮的战备速度非常快,一般只要3分钟就能够完成战斗准备并向目标发射炮弹。所以呢,这给予敌方火炮转移阵地的时间也就是3分钟左右,否则就准备挨炮弹吧。现代牵引式火炮从完成射击到拆装转移大约是2分钟左右,所以呢,给予火炮发射炮弹的时间大约是40秒~一分钟时间,平均下来大约是打3发炮弹左右。所以一般打炮的时候炮弹也就是准备3发左右,打完了就撤。

不过呢,能够对炮兵阵地产生威胁的并不只有敌方的火炮,火箭炮也可以形成威胁。一般来说,发射火箭弹的速度会比火炮还击的速度快得多,尤其是自行火箭炮,这种炮几乎可以在遭到炮弹袭击后立马还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火箭炮比普通炮弹贵那么多,却依然是炮兵不可或缺的装备,这就是为了对敌方炮兵的遇袭反击。


优己


如果对方有炮兵侦测雷达以及配属火炮的话,己方炮兵开一炮后最好一分钟之内——可能半分钟之内就得赶紧移位。不然对方的反制炮火就到了。

炮兵侦测雷达可以依据炮弹飞行的轨迹计算出火炮所在的位置。最早的一款好像是英国的辛柏林炮兵侦测雷达。最初使用是在马岛战场上。英军利用这款雷达端掉了阿根廷很多炮兵阵地。而当时的阿根廷对此无能为力,也没有任何反制措施。英军能轻易发现阿根廷炮兵所在,而阿根廷却发现不了英军炮兵所在。结果最后就是英军炮火虽少,但却掌握了战场主动。

我国也曾经进口过该款辛柏林雷达,并在老山前线对越战斗中使用过。该雷达配合中国大口径火炮群,给越军造成了绝望性的打击。


唐律疏议


反炮兵火力的关键说白是了对信息和数据的分析处理,现代计算机赋予了陆军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也使得反炮兵火力的组织变得前所未有的迅速。如果碰上东亚萌兔和美俄三家,炮兵开火之后,很可能五分钟不到对方的反制火力的打过来了。因此这几个国家的高机动炮兵武器,一般在进入阵地之内三十秒左右就能开火,然后会在数分钟之内撤出阵地。也就是为什么现代炮兵单位要上高机动底盘,即便是牵引火炮也会选择安装动力系统。关键时刻速度是能救命的。

二战以前,发现敌方炮位的手段,主要是通过目视(发现“闪点”)和声音,然后进行三角测量,但在炮兵雷达普及之后,X波段雷达能够发现在空中飞行的敌方弹药,并根据雷达反射面积、飞行速度和轨迹等数据来分析出发射弹药的武器平台及其位置,(当然碰上弹箭共架或者是迫榴炮这样的怪物......)。通常认为,大口径火箭弹(例如M270的227毫米火箭弹)的雷达反射面积大约是0.018平米,122毫米火箭弹大约是前者的一半。普通榴弹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001平米。除了雷达以外,无人机也是发现敌方目标的好办法。相对于传统的炮兵校射飞机,1960年开始装备的炮兵无人机隐蔽性和留空时间都更有优势。另外现代的光学和声音定位系统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都要远超过人类的器官。

发现敌方炮位之后,炮兵指挥系统就需要综合考虑本方和敌方在作战区域的兵力和位置情况,合理利用本方炮兵对敌方进行压制。信息化条件下炮兵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将会使得炮兵在反制作战中更让敌人捉摸不透,终归自己的炮兵单位在开火之后也会暴露目标,成为敌方追杀的对象。


强武堂


这种8分钟的时间是根据现代反炮兵作战的反应速度来计算的。这个时间是受到炮兵雷达的反应速度,自己炮兵的反应速度等等因素的影响。8分钟只是一个大约数,有可能更快,也有可能你在那里待了20分钟敌军的反击炮火还没有过来。

现代战争已经变成了一场捉迷藏游戏,大家都在隐藏自己的痕迹,对于炮兵这种发射弹丸的武器来说,由于炮弹飞行的轨迹是确定的,受到袭击的一方可以根据这个轨迹来追踪发射阵地,只要阵地暴露,那么对方的反击火力也就快到了。而炮兵雷达就是这个追踪者。

炮兵雷达通过跟踪计算炮弹的弹道确定炮阵地的位置,这种办法可以说对于炮兵是一个无解的办法,只要是炮兵就要发射炮弹,现在各种导弹还无法取代炮弹。当然,炮兵雷达也不是就能够高枕无忧,美军规定炮兵雷达一次只能开机30秒,以防被对方发现,但是对于现在配有高性能计算机的反炮兵系统来说已经是足够了。

所以,对于炮兵来说,现在打了就跑已经是一种常见的提高生存力最好的办法。当然,传统的炮兵阵地都是有各种工事掩体,但是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再坚固的工事也不可能完全顶住对方的炮击,所以还是换地方安全。


有痰


8分钟有点长了吧?

现代炮兵,已经不是一战、二战时候那种大集群炮兵对垒的时候了,那个时候,还是我看不到你,你也找不到我,双方完全凭火力压制对方。

现在呢?要求一个快。如美军在03年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用火炮袭击了美军阵地,但是美军马上用AN/TPQ53炮兵侦测雷达系统在不到8秒的时间内就确定了伊拉克的炮兵阵地,紧接着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把几十发炮弹倾泻到了敌方阵地上,打得伊军一脸懵逼。

我军也十分注重反炮兵雷达,早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过程中,我军就使用从英国进口的“辛柏林”反炮兵雷达对越军重创,只要越军炮弹刚出炮口我,我军就已经锁定他们的炮兵阵地,紧接着就是炮弹雨落到敌军阵地上,想打完就跑,门都没有。

但是如何以己之矛克己之盾呢?于是乎,才有了卡车炮和自行火炮,如图


而且,我军的自行火炮可以采取急促射炮击目标,从发射第一发炮弹到转移阵地只需要2分钟,敌军就算有反炮兵雷达,他们的炮弹刚出膛,我们的自行火炮早已桃之夭夭了。

所以,现在战场炮兵阵地存在8分钟着实有点长了,依我看,加上前期准备,最多五分钟吧


战马一号


因为在现代化战争中,面对敌方的炮击时,一些军事大国都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反制手段,那就是使用先进的反炮兵侦查系统,当对方的火炮阵地开炮以后,己方的炮侦雷达(即炮兵侦校定位雷达)就可以通过追踪和分析对方火炮发射的炮弹弹道轨迹,从而为己方的反制火力逆推出对方火炮阵地的具体区域,接着就是使用反制火力对目标地点进行毁灭性打击!尤其是中美这样的军事大国,其反炮兵手段是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比如我国的最新的SLC-2型地面炮位侦校雷达,性能已经可以媲美美军最先进的“火力发现者”系列AN/TPQ-53炮侦雷达(性能已全面超越AN/TPQ -37),可以保证“发现即摧毁”,而AN/TPQ-53炮侦雷达只有2部车,4个操作员,架设工作时间不超过5分钟,反应时间5s,撤收时间2分钟,连续开机的时间达到了72小时,并且可以保证虚警率低于 1次/6小时,可同时探测50个目标,且最远探测距离达到60公里,对目标炮兵阵地的反推误差大多数情况下在 50-100米左右,基本上不会超过200米!

所以,题目中说到的炮兵阵地只有8分钟生存时间很正常,甚至更短,因为你一开炮,可能就已经被对方的反炮兵雷达侦查到了,所以必须在几分钟内造成炮击任务,然后撤离阵地,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主流的火炮已经是自行火炮的原因之一,因为牵引式火炮在现代化战争中的生存性实在很低,哪怕是自行火炮,爆发射速也要大于15秒(比如15秒内要打完4发炮弹),为什么是15秒?因为很多炮侦雷达的反应时间就是15秒左右,必须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转移阵地,避免遭到对方的反制火力打击!


哨兵ZH


因为反炮兵雷达

现代战争中你的炮弹在出膛的时候就已经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再加上敌人的反炮兵雷达展开差不多需要5分钟而在敌人没有展开之前你必须要撤离阵地否则将被摧毁。


李晓伟


因为发射炮弹及导弹后,敌方的侦测设备会在不到10秒内侦测到火炮阵地的方位,并可以快速的部署反打击,此设备称为反炮兵雷达,会根据发方炮弹或导弹自离开炮口,并在空中飞行期间留下的轨迹,迅速锁定敌方炮兵阵地方位,并快速指导己方炮火进行反攻击,己方的火炮装备从进入阵地到开炮还击,三十秒内就可以完成打击,使敌方打了就想跑的做法行不通了,但是如己方炮火打击之后,也会很快被敌方侦测到,暴露目标,成为敌方追杀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