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汽-大众动力总成工艺与装备,全是干货!

独家揭秘,粉丝们有福了!今天汽车工艺师小编带大家走进一汽-大众动力总成机加车间,听动力总成科主管规划员朱明波说说一汽-大众动力总成是如何制成的,感受一汽-大众的澎湃动力。内容非常有价值,汽车工艺师记者现场报道哦!


「揭秘」一汽-大众动力总成工艺与装备,全是干货!


一尘不染的车间里,高大上的机床设备整齐划一,零部件工序规划、工具摆放等安排得有条有理,这就是一汽大众汽车动力总成机加车间。

朱明波早早地来到办公室,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他每天的工作重点是参与新产品的工艺开发规划,从事现有工艺的优化和总结及帮助、培养年轻职员尽快熟悉各个专业的机加工艺。

朱明波1988年开始从事一汽集团公司底盘厂齿轮工艺工作,主要负责后桥中圆柱齿轮、准双曲线齿轮、半轴齿轮、行星齿轮工艺设计和现场管理优化工艺。1992年调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规划部负责变速器项目机加工艺规划,先后参加了公司变速器项目(捷达02KA、MQ250、MQ200)中德双方联合工艺开发设计工作,多次赴德国大众公司进行有关变速器专业技术TTA培训,26年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朱明波显然是一位专家级的汽车工艺师。

从研发投资方面来看,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已经连续两年排名世界第一,2014年达到了117亿欧元。这是大众持续创新的源泉。面对这样一个全球性的汽车企业,《汽车工艺师》从对朱明波的采访中就能感受到企业高速发展的澎湃动力。

一汽-大众的工艺来自德国吗?

以变速器项目为例,朱明波介绍了一汽-大众工艺制定的过程。

第一阶段:公司成立初期,捷达02KA变速器的工艺完全按照德国大众给出的产品技术标准,由一汽结合当时我国设备工装的制造水平,通过与德国大众公司联合设计确认而制定,从而形成整个生产车间生产线粗加工工序和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如倒挡齿轮等)的工艺设备采用国产设备,精加工设备、产品特殊要求及精测设备均采用德国及其他国家设备。当时国产设备占整个车间工艺设备总数的50%左右。但随着公司老捷达停产,当年的国产设备和工艺也报废了。

第二阶段:2005年以后,新增的产品(如MQ250、MQ200)项目采用了大众统一平台战略,实现了整体厂房结构和工艺模块化设计,通过对大众全球平台厂家的技术对标和大众集团项目规划,在双方联合召开3P-Workshop技术研讨会的基础上设计制定出工艺。最后确定规划产能、投资、工艺等目标必须首先通过大众集团技术委员会通过后才能开始实施。


「揭秘」一汽-大众动力总成工艺与装备,全是干货!



采购设备均通过大众供应商平台

朱明波说,一汽-大众公司采购设备均采用大众平台现有的技术成熟、质量稳定的品牌厂家,目前中国国内设备厂家进入此平台的很少,只有几家世界顶级机床品牌在国内的独资厂家,如美国格力森公司、德国EMG等公司。以变速器零部件加工为例,机加设备大部分来自于德国及欧洲顶级品牌厂家(欢迎关注汽车工艺师微信auto1950)。

壳体类加工中心:来自德国著名的GROB和Afing厂家。

齿轮/轴类零件:热处理前,数控车采用Weisser、EMG品牌。齿形加工部分采用Liebheer、Gleason、Hurth等品牌的插齿机、滚齿机、剃齿机。根据目前大众清洁性环保工厂的设计理念,此类设备工艺上均采用干式加工。对于热处理后有珩齿工艺的零件,在热处理前齿形加工如滚齿则采用粗滚-倒棱-精滚工艺。花键类加工设备采用德国Profil花键滚轧设备和K-Klink硬拉削和干式拉削工艺。换挡结合齿焊接使用电子束焊接技术,采用德国PTR和pro-beam焊接设备。

热处理后加工所需设备:磨齿机来自Reishauer、Kappa、Gleason;珩齿机来自Praewe;磨床采用Junker和Buderus生产的高精度磨床。

同步器类零件:齿座齿形采用德国K-Klink筒式拉削及电解去毛刺工艺。齿套及其倒挡齿轮齿形加工采用目前最新工艺,由德国Praewema柔性复合一体设备替代原来传统的工艺生产线。原来的工艺是:滚齿-倒棱-倒圆弧角-剃齿,最少需要3台设备,而现在的工艺只需1台设备就可完成粗滚-倒棱-倒圆弧角-精滚四个工序。


「揭秘」一汽-大众动力总成工艺与装备,全是干货!



汽车工艺对加工装备有哪些要求?

作为一名汽车工艺专家,朱明波总结了三点。

一是适应快节奏、多品种柔性化生产。汽车工业是大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行业,目前大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拉动式生产和一个物流生产模式,这样规划生产线要求所有工艺设备生产节拍快且要均衡。例如:目前一汽-大众公司的MQ200项目(年产45万台变速器、300工作日、3班)规划的生产线所采用设备生产节拍为42秒/件,这就要求其工艺设备故障率低,设备开动率高(95%以上)及加工中精度保持性要高。为了实现多品种生产要求,设备具有柔性控制,工装可实现快速转换功能(0.5小时/品种)。

二是高质量、高稳定性、高效率(模块化设计及生产)。设备工装在加工过程中为了确保产品和过程质量,要带有产品和过程分析/评估系统,特别是在多品种混线生产过程中,设备要具有零件的各种状态(上线、夹紧定位、加工后自检)进行自身监控和人机对话功能,确保此设备加工出合格产品,实现高质量、高稳定性的生产。同时结合模块化设计和机内故障自分析判断系统,实现工装模块快速更换和维修,满足高效率要求。

三是具有安全、节能、环保,具备满足人体工程学及清洁性工厂特点。

有基础才能飞速发展

朱明波认为,汽车行业仍处于黄金季节的快速发展时期,眼下的汽车生产节奏极快,这让他们这些一直从事于此行业的人员都感到惊讶,甚至无法想象。朱明波说:“从第一辆捷达到第100万辆整车,一汽-大众走过了12年;而今,第6个百万辆只用了不到10个月;刚刚在11月实现企业累计生产1000万辆整车的一汽-大众,又在12月12日迎来了2014年第175万辆整车的下线。”

从时间的变化中,不难看出一汽-大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而完善的体系能力则是其澎湃动力的源泉,是实现飞速发展的基础。朱明波说:“作为一汽-大众的员工,只有从自身做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结合一汽-大众质量管理模式,从工艺上做好做实细节工作,并将此应用于每个产品的工艺和加工装备规划中,才能更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