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被灭,爱新觉罗家族却为何能全身而退?

夜幕下的哈里博特


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历史爱好者,其实,爱新觉罗家族能够全身而退,离不开两个关键人物。

一个是国父孙中山,一个是审时度势的袁世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前途一片光明,革命成功指日可待。这时候,革命军与清军形成对峙的关键时刻。孙中山高风亮节,以宽容的胸怀,力争少流血,早日促成共和成功。

从走上革命那一天起,先后爆发了一百多次起义,这些革命的火焰因为准备不充分,脱离实际,仓促等各方面原因,归于失败。当武昌首义成功后,孙中山深知革命成功的不易。为了争取袁世凯倒戈反清,他甘愿让出总统之职务。尽管此举遭到了当时国民党党内元老的反对,但他执意这么做,吃了秤砣铁了心,其实不想让太多的人流血。

个人的荣辱得失已经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孙中山的善意、诚意,与当时野心勃勃的袁世凯一拍即合。


袁世凯是个见风使舵的老手,当年在关键时刻,他出卖了清朝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戊戌六君子”。而在和革命军开战的整个过程中,虽然他暂时获得了战场主动权,但善于审时度势甚至于政治“老辣”的他,已经嗅到了满清灭亡不可阻挡的味道!

顺势而为,故伎重演,成了袁世凯的政治生涯的选择!手中握有重兵,加之在朝廷清军将领中极高的威望,当年的小站练兵,不仅让他的政治生涯枯木逢春,左右逢源,更让他手中的新军成为后来革命的“本钱”。所以,他要投靠革命,或者说,“窃取革命”的成果,他有这个实力。而“大总统一职”的诱惑让他铤而走险,愿意协助革命、背叛清廷,欣然接受了孙中山的“和平”革命建议。

一个愿意送人情,一个愿意给面子。他们配合得真是天衣无缝。

在这场政治交易中,袁世凯俨然以满清皇室的救世主的身份出现。

他的如意算盘还真就打对了!

惶惶不可终日的满清皇室,早已经预感到要大难临头,很多旗人贵族早就做好了“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打算。是坚决抵抗到底,落个身死魂灭的下场,还是顺水推舟、顺坡下驴,有条件“投降”?


溥仪还小,隆裕皇太后做主。在面临生死的关头,活下来成了爱新觉罗家族和很多满清贵族们的精明选择。响应袁世凯,走共和之路,至少没有顽抗到底。

作为满清重臣,内心有愧的袁世凯也为清廷皇室争取了若干优待条件。之后,民国颁布《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以及《优待皇室条件》。

比如,这些条件:



大家知道,很多王朝在政变的最后关头都是被无情地毁灭。最典型的是末代沙皇,在十月革命后,整个皇室全部被处决。

如此血腥的结局,对满清皇室来说,不啻为恐怖至极的惊悚片!选择政权的和平交接,不失为他们最明智的选择。


在整个“和平演变”过程中,有几个突出因素决定了“交易”的成功实施。


战火一开,进行晚清大决战的各方力量已经不可避免地集中到了汉人之间。这些举足轻重的汉族势力,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满清皇室的命运已经被无情地“边缘化”了!——此时,他们战也好,和也罢,他们已经无法左右局势的进展!后期,满清政令已经出不了紫禁城了!

由此,革命形势已经不可阻挡,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满清皇室的命运被牢牢地拽在汉人的手心里!


其一,汉族势力公开和满清朝廷决裂了!

其二,汉族势力崛起,暗地里拥护共和。满汉矛盾演变为汉人势力的权利再分配。

其三,“过河不拆桥”,袁世凯与革命者唱双簧,一起贩卖“共和”美酒,都成了受益者。

然而,虽然清末汉人重新站上舞台,事实上,这和清军入关,是何其相似的一幕。

当年,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等多少汉人“审时度势,认清形势”(清史学者李治亭等评价),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满清灭亡时,同样是汉人们,再次“认清形势,审时度势”埋葬了那个充满奴性和愚昧落后且残暴的封建专制王朝!


所以,辛亥革命的成功,有袁世凯的功劳。正是他对清廷的背叛,出卖了清廷的利益,让清廷提前寿终正寝,以至于今天很多清粉们都把他视为“国贼”。


也因为他后期推行帝制,搞中华帝国,让他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批评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但他也确确实实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作出贡献,为推翻帝制、减少流血牺牲也做出了贡献。


我们也必须指出,无论满清皇室退位与否,辛亥革命最终成功的结局是注定的,是不可逆转的!任何夸大袁世凯或者清帝有条件投降——逊位作用的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甚至是有害的。

爱新觉罗家族看清了民主共和的世界发展环境,没有做无谓的抗争和“死社稷”,和平移交政权,减少了流血,是值得肯定的!

孙中山为了减少流血,甘愿让出“大总统”一职,以退为进,争取并实现了早日“共和”,体现了他的宅心仁厚,理性受到赞许!这和明末清初之际,吴三桂用弓弦绞杀永历皇帝形成多么巨大的反差!

如果当时的革命党人,效仿俄国,提出以爱新觉罗家族的“处决”为代价要挟袁世凯,他会怎么做呢?



卓尔艾米


导读:爱新觉罗家族为什么没有遭到大规模屠杀?为什么有人说慈禧,载沣,袁世凯对于爱新觉罗家族有再造之恩?


历史的朝代更替,那一桩哪一件不是伴随着血雨腥风,就算此时我不杀你,日后也此时会寻找个机会对你全族斩草除根!爱新觉罗家族能够于改革烽火染超全国的局面下,于血雨腥风中求的一个安稳脱身!这三位人物可谓是于爱新觉罗家族有再造之恩!


老佛爷高瞻远瞩:选了个好接班人 !

慈禧太后废帝(光绪帝)后,还是无意学习武则天来个改朝换代女子称帝,于是就开始考虑接班人的事情,经过慎重的考虑爱新觉罗.溥仪是他心里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有个好处,第一年幼,慈禧可以继续垂帘听政,第二他有个好爹,爱新觉罗.载沣,此人才是慈禧中意的未来帝国实权的接班人,他忠厚老人思量深远,慈禧的这个决定没有给腐朽的清王朝带来转机,却为爱新觉罗家族留下了一线生机!

忠厚摄政王:当机立断保家族一线生机 !


第二位就是:慈禧太后去世后大清帝国实际的掌权者,摄政王载沣,做了不到三年的摄政王以后,南昌意义一声炮仗革命的烽火然遍全国,摄政王载沣做出了明智的决定,他找到袁世凯向他表明自己想要解散清政府内阁,认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以此交换求留爱新觉罗家族一条生路的想法,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得!


中华民国临时总统袁世凯:他的“仁慈”和“宽容”给了爱新觉罗家族!

袁世凯作为清朝旧臣为了名正言顺的接管清朝势力,加之和摄政王载沣达成了协议要放过爱新觉罗家族,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保护,这也是为什么爱新觉罗家族失去了统治地位后没有遭到大规模屠杀的原因!

爱新觉罗家族失去皇族身份后多改名金姓!以此躲避仇恨和屠杀!

老龙历史剧


清朝其实是一个特别实际的王朝,汉族那套理学的理论对他们绝缘。

刚开始,努尔哈赤在为怎样活命拼死抵抗,征战,抢掠。其实只是求一个生存权而已。就算把明军孽成渣,还是在主动与明朝求和。皇太极可以称作一代战神,但在松山之战前,一直在千方百计的与明朝求和。

后来顺治统一了中国,还在教育子孙,如果汉人容不下我们,就跑,跑到关外老家去。

打太平天国的时候,让曾国藩放手去干,老是打败仗,没事,还放权给你。自己筹募军队,征军饷,与洋人谈判。这要放崇祯手里,十个曾国藩也被刮了。

八国联军打过来了,赶紧跑。活着比装逼要紧,打不过就跑,跑不了就给钱买命。实在不行,就当孙子。骨气多少钱一斤?

后来新军的军权都落在了汉人手里。满族回收军权失败,政权交替已是大势所趋。就没有硬撑,和平交接。使国家免于分裂与战火。说实在的,清朝和平过度,对国家是有功的。





白耀亮


清末民初的优待条件换取满清政府退位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小编提出所谓满清皇室为什么可以全身而退

原因是南方各个政府团体实力不足

首先当时军事实力最高的仍然是北洋军

这里面说下,历史上不存在清政府掉不动北洋军的事情,不是清政府高层掉不动,而是清政府上层没有能力有效的调度北洋军对付革命军,所以请袁世凯出山

袁世凯的野心清政府不知道吗?

知道

实际上清政府选择了袁世凯的同时就已经估算或者做好最坏打算

所以所谓清算满清皇室是不可能的,没那个实力

为什么要优待,简单,不能将满清推到俄国或者日本去

仅仅以日本为例,其提出过满清退回东北,实际上日本就是要你做傀儡,实际上满清政府知道做人傀儡是很难受的,或者说只有有机会做日本或者俄傀儡是最后一步,所以民国政府没必要做绝

实际上满清皇室在北京已经生活了几百年,已经适应不了东北,有袁世凯满清皇室安全和生活安全有保证,简单,袁世凯需要满清政府的名义和政治资源

民国优待条例本身就不是仅仅给满清皇室,而是给西藏蒙古新疆的少民看的,是政治目的

q


风中小草59


中华民国元年(1912)一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同时也宣告了统治中国整整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彻底灭亡。

首先我们要清楚清朝的灭亡于历朝历代的灭亡完全不一样:以往的亡国要么是来源于外患;要么是来源于末代皇帝实行的暴政;要么是因为土地紧张老百姓无田可种……但是清朝是因为它的腐朽无能而亡。众所周知慈禧太后对内独裁对外卖国,从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在咸丰十一年驾崩之后就一直掌权,当了清朝四十八年的“无冕皇帝”。这样一个丧权辱国的王朝灭亡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按说和历朝历代的亡国一样,前朝皇室都应当被杀无赦或者软禁至死的。不过袁世凯在南北和谈的时候为清政府争取了一份《中华民国关于前清皇室的优待条件》,简称《清室优待条件》。

条件规定:

一、清帝退位后,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外国君主之礼待之;

二、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嗣后择机居住颐和园。岁用四百万两白银由中华民国财政部统一拨付;

三、清帝退位后,凡属于清帝及各王公的私产,皆归各人所有;属于公产者,由中华民国收回;

四、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

正是因为条件中的第二条,所以溥仪才能在退位之后仍然居住在紫禁城内。隆裕太后领着他过“关门帝王”的日子。如果没有这么一条,隆裕皇太后及溥仪性命难保


武乡侯谈历史


因为满清灭亡时国际形势已十分严峻,外国列强环伺四周对我国虎视眈眈,一个不慎就有真正的亡国灭种之祸,当时唯有尽可能地团结内部才能一致对外。况且当时也有一部分满人参加了革命,如果继续清算满清爱新觉罗一族的话,必定会使得满族人人自危乃至奋起反抗,十分不利于团结对外的大方向,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爱新觉罗一族才得以偷安苟活,只是没料到后来溥仪等一干满清余孽会在东北勾结小日本公然搞分裂,在建国后实是应该被清算的!!!


洛云子


体现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软弱无能,让这个家族全身而退,对不起剃发易服中冤死的一亿人口!


商君佐之


很简单,清朝灭亡不是一个新的野蛮专制政权取代前一个野蛮专制政权,是一个至少是外在表面上民主文明的政权取代了一个专制政权。如果是太平天国取代了大清,那么别说爱新觉罗氏,就是满族人都将不存在。


fa大雅


大清不是被灭,叫逊位。和少数人喊打喊杀相比,绝大多数人对大清皇室并无仇恨,不少人还想复辟。因而,不会发生屠清室的情况。


安平144796971


人家是退位,不是推翻。孙中山本来是想革命的,但是干不过袁世凯的北洋军,后来做了个交易,让袁世凯当大总统,袁世凯也跟皇上做了个交易,就是优待皇室,当时的中国还是很文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