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期】翁同龢舍命保护下来的一卷明代诰敕

【第318期】翁同龢舍命保护下来的一卷明代诰敕

1985年4月,江苏省常熟市在开展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件珍贵文物——“明代诰敕”。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其上有翁同龢的亲笔题跋。这幅距今已有480年的诰敕,全长250厘米,宽30厘米。翁同龢的题跋长180厘米,宽30厘米,共有小楷25行,计328字,字字工整凝重,遒劲有力,距今也有八九十年了。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有人想夺去它毁匿了,以达到更罪恶的目的,幸亏古稀老人翁同龢抑暴安良,几经周折终于使之保存下来。

【第318期】翁同龢舍命保护下来的一卷明代诰敕

江苏省档案馆馆藏明代诰命


横祸临门

清光绪二十四年七月(1898年9月),江苏常熟县虞山脚下的守墓农户周三大,被几个人拽上车,朝县城方向奔去。

周三大是明代常熟籍名臣周木、周炯的后裔。周炯在明正德年间任工部主事时,政绩卓著,正德皇帝特诰命敕其告老还家的父亲、原浙江布政司右参政周木为中大夫,其母为淑人(原为宜人),并钦定虞山西麓为周氏所有。此后经过周氏几代人的苦心经营,虞山西麓的山林墓地已成为花木葱茏、瓜果飘香的聚宝盆,令人羡慕。

到周三大这一辈,周家别无收入,生活全指望着这些山林了。这一年,常熟、昭文两县遇上百年奇旱,土地龟裂,庄稼枯死,周三大的果林却没受多大影响,青果挂满枝头,丰收在望。但是有一个恶棍却一直在打这块良田宝地的主意。

提起这个恶棍周三大就打哆嗦。恶棍也姓周,名奎香,是常熟人人皆知的一霸。他靠收租放债,大斗进小斗出、贱买贵卖成为暴发户,又豢养一批鹰犬爪牙,上攀朝廷达官,下结地方权贵,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他欺周三大无权无势,老实本分,先后多次圈占周三大祖上的山林。到光绪三十四年,周三大祖上传下的树木茂盛的山林基地,已被周奎香强占去十之七八。周三大敢怒不敢言。有天早上,周奎香派人来叫他,称有要事相商。周三大一路上都是提心吊胆的。

果然,周奎香假惺惺地请周三大吃酒。周三大哆哆嗦嗦不敢喝,周奎香一瞪眼: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周三大只有“敬”一盅喝一盅了。酒过三巡,周奎香提出以一石米换他家祖传的明代诰敕,明日亲自派人去取。

周三大不知怎么回到家的。他不知该怎样保住这卷祖传诰敕,因为诰敕在,他一家老小就可以靠山林糊口;要是诰敕没有了,周奎香就可能毫不客气地将山林全部侵吞。他一筹莫展地来到山林旁,呆呆望着出神。

恰好翁同龢到虞山西麓白鸽峰(一作鹁鸽峰)下祭祖归来,见到周三大呆呆发愣,眼里还噙着泪水,便上前询问。周三大知道翁同龢的威望,便把事情给他讲了。

翁同龢与周三大一起回家。周三大从箱底拿出诰敕,展开让翁同龢观看。翁同龢阅读后,不禁为周三大的处境愤愤不平:周三大祖上权势赫赫,可周三大现在连做个安守本分的农民都不行!诰敕上盖有正德皇帝的棕红色篆体“皇帝之宝”,由于年代久远,诰敕的辟火古锦已经破裂。翁同龢说诰敕先由他带着,等他到城里让人修补好了再还与周三大保存。

翁同龢让书僮带着祭器祭品先回住处,他手捋长髯冷笑道:“我倒要看看周奎香是如何不讲道理抢劫的。”

【第318期】翁同龢舍命保护下来的一卷明代诰敕

翁同龢题跋


古稀之怒

第二日,周奎香果然耀武扬威地来到虞山取诰敕,遭到翁同龢一顿狠狠的训斥。在德高望重、曾是皇帝近臣的翁同龢面前,周奎香只得忍气吞声,悻悻返回。

说起来,周奎香与周三大是同宗,周奎香的先祖周光宙是周木的侄子。他见周三大祖上留下来的山林树茂果香,仗着自己的霸名,已经圈占大半。只是周三大祖上还传下一卷诰敕,证明山林为周炯后人所有,使周奎香有所顾忌,不敢放胆去抢,因此他打算先骗出诰敕毁匿,那时他就成为周氏山林墓地的“合法”主人了。

周奎香得知翁同龢要派人送诰敕到城里修补的消息,决定在中途抢劫。周奎香派了4个爪牙打扮成农民模样,在虞山通往常熟城的必由之路——拱水岩埋伏下来。半晌时分,大路上匆忙走来一个面色肃然的书僮,肩上斜挎一个包袱,往县城方向急行。4个爪牙一哄而上,推倒书僮,扯下包袱就窜。

周奎香在府上正等得不耐烦的时候,4个爪牙媚笑着把包袱交给周奎香。打开一看,都傻了眼:包袱里面放的根本不是皇帝诰敕,只是几块破布而已。

原来,翁同龢为防止去城里途中遭劫,临时改变了主意。他让书僮从旱路装模作样往城里赶,暗中派人乘船到常熟城里请来一个裱画师傅,接到虞山周三大的家里。

翁同龢唯恐诰敕再被人骗去,专门写了一个题跋:

右:明浙江右参政周公诰敕一卷。

正德元年,因其子炯任工部主事,推恩而及者也。公讳木字近行号勉思,潜心理学,表彰宋儒,敷崇孝友,蔚然名臣也……参政葬西山白鸽峰下。其右偏数十步有冢隆然,俗呼为解元坟者,乃公从子光宙,非光宇也。余家先茔在参政墓后。道光季年,其地购自周氏,券署周奎香名。其嫡系守墓者农夫不识字。一日告余曰:家世有辟火古锦已割裂矣。城中周奎香屡欲以白米一石易去,吾弗顺也。索观之,始知农夫实参政苗裔。而奎香者,桀黠无赖,欺农户茫昧,尽攘其西北山诸墓地次第割售,并觊得此赖而灭弃之,噫!可伤已!今年夏,余归自京师,命工装活匣而刻之,付农夫周三大,令世世勿失。

光绪二十四年岁次戊戌七月九日

翁同龢谨记

翁同龢在题跋中详细记载了诰敕的来龙去脉,对恶棍周奎香桀黠无赖的行径进行了揭露,从而为一个无辜的农民伸张了正义。为免遗失,他让裱画工把它裱在诰敕的后面,又定做了一个木匣用以贮存。

完工之日,翁同龢与周三大话别,返回城中塔前街的住处。临行时,翁同龢再三叮嘱周三大,假使那恶棍再来滋事,可到县衙去告。当时常熟、昭文两县县令都是翁氏门生,对翁同龢事以门生之礼,逢年过节都前来拜谒。

不料,正在背时的翁同簖的厄运跟着就来临了。

【第318期】翁同龢舍命保护下来的一卷明代诰敕

鹤发银髯、神态祥和的翁同龢之像。正是这位德高望重的光绪帝师,于古稀之年清鲠仗义,抑暴安良,使距今已有近5个世纪的明代诰敕珍品保存下来


罗织罪名

周奎香横行霸道惯了,从没有受过这样的窝囊气,要是不出这口气,不但会失面子,威风扫地,还会把他憋出病来。这一年十月(1898年11月),周奎香携重金晋见顽固派守旧大臣刚毅。

刚毅(1837-1900年),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历任山西、江苏、旷东巡抚。1894年任军机大臣。刚毅愚昧顽固,猖狂反对新政。他反对用西法练兵时说:有藤盾地壕,怕什么洋枪洋炮;若论空手搏击,洋鬼的腿直且硬,伸曲不灵,必然不是我们的对手。西太后赞扬刚毅的言论为“独痛切”。他仇视保荐康、梁的翁同龢,此时正处心集虑地想法要除掉他。他看得出西太后是绝对不反对铲除翁氏的。

周奎香呈上礼物,诬说翁同龢不守本分。没等周奎香说完,刚毅就兴奋地打断他的话,罗列出他就早想好的罪名,问周奎香是不是有,周奎香没有不点头的。打发了周奎香,刚毅跑到西太后那里诽谤翁同龢。1898年12月(农历十月三十)西太后谕旨,称翁“授读以来,辅导无方,往往巧藉事端,刺探圣意。至甲午中东一役,信口侈陈,任意怂恿;办理诸务,种种乖谬,以致不可收拾。今春力陈变法,滥保非人,已属罪无可逭;其余陈奏重大事件,恫吓要挟,无所不至。事后追维,深堪痛恨,前令其开缺旧籍,实不足以蔽辜。翁同龢著即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不准滋生事端,以为大臣居心险恶者戒。”

周奎香回城里后,感到仍不解气,又贿赂翁同龢的房主张氏,从中使坏。奸巧势利的张氏于是无故增收费用,头一年腊月就逼翁同龢交足次年的房租。最后,翁同龢决定在他曾经去过的白鸽峰下筑茅舍居住,远离尘嚣。1899年1月14日(光绪二十四年十三月初三),翁同龢移居虞山白鸽峰的新茅堂——“瓶庐“。从此,翁同龢自称松禅老人,又号瓶庐居士,取守口如瓶之意。

【第318期】翁同龢舍命保护下来的一卷明代诰敕

翁同龢去世15年之后,他的侄孙翁斌孙为这轴诰命题写了另一段跋文


近世沧桑

令翁同龢老人付出重大代价才得以保存的明代诰敕,一直受到周氏后人的珍视。辛亥革命期间,诰敕被埋于土中数十月。当战乱稍息,从地下取出时,霉损脱落,受很大损害,匣盖也霉毁。

1918年,翁同龢的侄孙翁斌孙省祖墓来到白鸽峰下,周三大的儿子周根根拿出诰敕给他看,并表达了对先辈的感激之情。翁斌孙像他伯祖翁同龢一样关心诰敕,叮嘱他不可轻易示人。周根根的儿子周关全主持家业时,周根根郑重地将诰敕传给周关全,并让他妥善保管。解放前,细心的周关全将诰敕暗暗藏在后屋檐的瓦楞内。解放之后,这个秘密只有周关全一个人知道。正因为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严守秘密,这卷弥足珍贵的明代诰敕在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中才得以幸免。

直到近年,周关全才将心中多年埋藏的秘密告诉家人,让他们知道诰敕不寻常的经历。(原载于《尘埃历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