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手握大權,功高震主,最後含冤屈死的8位忠義名將

我國曆史上,人才輩出,不少的人傑志士為了維護家園的安定統一不惜肝腦塗地!可惜可憐這些大仁大義的將軍們或因功高震主而死,或因小人構陷而死。那麼,歷史上,被冤死的名將都有哪些呢?

第八名:韓信

歷史上手握大權,功高震主,最後含冤屈死的8位忠義名將

淮陰候,整個漢家江山九成是他一人打下來的,問題也隨之出現,當君主對這樣的將領已無封賞可賜的時候,一般都會取了他們的腦袋,很不幸,他成了本文的第一位主角。

死法:被劉邦之妻害死

罪名:謀反

  第七名:高穎

歷史上手握大權,功高震主,最後含冤屈死的8位忠義名將

大隋開國四名將之首,為人仁義溫良,素得軍將之心,且又素掌政事,一國上下,無不敬之。問題出在獨孤皇后及楊素,楊廣身上。因其掌管著全國的主要軍事力量,又同情楊勇,楊廣欲上臺必要先除之。又因為高穎曾為宮女之事在楊堅面前說過獨孤皇后的不是,三家同心,再加上隋文帝有懼內的傳統,高穎之死不可避免,,文帝時被罷免,煬帝時被殺。

死法:賜死

罪名:誹謗朝政

第六名:蒙恬

歷史上手握大權,功高震主,最後含冤屈死的8位忠義名將

秦朝名將,參與滅楚之戰,北驅匈奴,修建長城,提數十萬重兵駐屯邊疆。其實他對始皇帝忠心耿耿,就算有人告他謀反始皇帝也不會信,問題是始皇帝並不是真正的“萬歲”。而他作為力挺太子扶蘇的重要人物,不死倒是真有些不合情理了。於是,弟弟蒙毅的事被趙高充分發揮後,蒙恬背了個大大的黑鍋,死了。

死法:自盡

罪名:連坐

第五名:周亞夫

歷史上手握大權,功高震主,最後含冤屈死的8位忠義名將

亞子在世,孫吳重生。單從這句話便可得出他在後世兵家心中的地位。戰績主要有平定七國之叛,官職太尉,也就是全國兵馬大元帥。據說景帝本想樹他為託孤重臣,可這人死心眼,對漢武帝不感冒,景帝言道:此非太子師也。衝這話,決定了周亞夫的命運。

罪名:陰反,什麼意思呢?據說是他為自已準備的死後葬器中犯了皇室的禁,不合臣下的禮數。

武安君,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趙後期抗秦戰爭主將,曾兩敗秦師,秦軍聞之色變,就連老兵油子王翦也是無從下手,只好使離間計挑唆郭開使趙王下令除之,據說死時曾因新換將領不足以成事,李牧以大局為重攜大將印潛逃,被追兵追殺於親友家中,窩囊得很。

死法:斬首

罪名:通敵

第四名:高仙芝

歷史上手握大權,功高震主,最後含冤屈死的8位忠義名將

大唐四鎮之一安西鎮主帥,其用兵之果敢,行軍之詭異,作戰之兇狠,非一般將領可比。潼關之戰,因監軍邊令誠之前向他索賄未果,懷恨在心,在殺了另一安西名將封常清之後矯詔殺之,直到死前高仙芝仍不相信他忠心效忠的大唐會向他下此毒手,天真地以為這只是一個玩笑。

死法:斬首

罪名:畏敵不前

第三名:檀道濟

歷史上手握大權,功高震主,最後含冤屈死的8位忠義名將

檀道濟,南宋名將,隨劉裕征戰沙場多年,又為宋文帝開疆拓土,威名赫赫,宋廷疑懼。宋文帝嘗與人言“安知道濟不為司馬仲達者乎”?於是下詔殺之,並滅其族。北魏得知,皆彈冠相慶,從此南朝走入危勢,次年胡馬長驅直入抵金陵城下,飲馬長江,宋文帝悔言“若使吾有道濟在,安使胡馬濟此哉”?

與韓信並列為漢初三大名將,位在英布之上,曾率偏師在楚漢相爭於滎陽之時抄敵糧道,迫使楚兵主力回師,覆敗復起,拖住楚軍主力,使得漢軍主力及淮陰候部能夠併力前行,終於將楚軍壓至彭城一帶,方有以後垓下事,功勞甚著,封趙王。後劉邦疑懼之,發配往蜀地,路中碰到呂后,以為碰到知音,向呂后訴苦,呂后仍帶他到劉邦處,勸劉邦殺之,以絕後患。

死法:剁成肉泥

罪名:謀反

第二名:岳飛

歷史上手握大權,功高震主,最後含冤屈死的8位忠義名將

  不必多說。

死法:勒死,一代名將得如此下場,令人恨不能生啖秦檜肉,活剝趙構皮以洩恨。

罪名:莫須有

第一名:袁崇煥

歷史上手握大權,功高震主,最後含冤屈死的8位忠義名將

定遠城守將,大明遼東道督師,寧遠之戰擊斃女真胡酋努爾哈赤,坐鎮遼東十數年,可以說是處於危勢的明王朝延喘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可恨崇禎不明,誤信皇太極離間之計殺之,從此,大明朝之亡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