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盡享權勢及榮華富貴,被皇帝尊稱為尚父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準將軍見太平",戰亂時候,國家人民都會處於水深火熱,將軍指揮軍隊,浴血奮戰,保家衛國,這時候不管是皇帝還是老百姓都需要這樣奮不顧身的將軍,但是當天下安定之後,將軍過於傑出的軍事才能和軍事威信則會威脅到皇權的穩定,這時候的將軍大部分很難全身而退,非大智慧者永遠逃不出這個魔咒,擁有大智慧的將軍如果割捨權勢及榮華富貴或許還有一線生的機會,但郭子儀卻是例外,他同樣功高震主,同樣位高權重,但經歷了四朝皇帝依舊屹立不倒。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盡享權勢及榮華富貴,被皇帝尊稱為尚父

郭子儀出生於武則天統治時期,家中也是世代為官,從小文韜武略過人,當時的武則天求賢若渴,通過舉辦武舉考試來選拔全國武藝高超的有志青年,郭子儀從小就有一顆保家衛國的心,所以毅然決然地參加了武舉考試,由於從小的艱苦學習鍛鍊,很快就脫穎而出,成為了武狀元,十里八鄉奔走相告,父母也為有這麼爭氣的兒子感到自豪和驕傲,功名有了但是對一個壯志凌雲的青年來說武舉人只是起點。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盡享權勢及榮華富貴,被皇帝尊稱為尚父

很快,他就參軍去了部隊,在部隊中他表現十分優異,屢立戰功,這樣的好同志肯定是重點培養的對象啊,很快他就升為九原太守了,很多年過去了,小郭同志也成為中年大叔了,但他還是等來了立功的機會,為什麼呢?天下大亂了,安史之亂爆發了,亂世出英雄,郭子儀這時候被朝廷封為單于安北副大都護,靈武郡太守,似乎聽著官職不大,郭子儀也未辜負朝廷的期許,很快他就收復靜邊軍(今山西右玉縣),斬殺叛將周萬頃。又在河曲擊敗叛將高秀巖,於是收復雲中(今山西大同)、馬邑(今山西朔縣),開通東陘關(在今山西代縣東南),因功被肅宗加封御史大夫。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盡享權勢及榮華富貴,被皇帝尊稱為尚父

後來在幾次重大的戰役中主動示弱,利用敵人驕傲自大的心裡打了幾次漂亮的勝仗,又白天帶兵征戰,晚上搗毀敵方堡壘,敵軍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精神頹廢,士氣低落,唐軍則士氣高昂,在嘉山擊破敵軍,斬首四萬級,獲得數萬匹馬。史思明逃往博陵。於是河北各郡縣都斬殺叛軍守將,迎接朝廷軍隊。郭子儀正欲北征范陽,此時哥舒翰在潼關戰敗,天子入蜀,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下詔軍隊班師。於是郭子儀與李光弼率軍隊五萬趕赴朔方行在。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盡享權勢及榮華富貴,被皇帝尊稱為尚父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八月,郭子儀和李光弼二人趕到靈武,唐肅宗任命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仍兼朔方節度使。唐肅宗檢閱大軍,發兵南征,到了彭原。宰相房琯主動請纓討伐叛軍,在陳濤戰敗,唐軍損失大半,唐肅宗只能倚靠朔方軍為根基,叛軍看到唐軍戰敗,又準備乘勝追擊,關鍵時刻郭子儀聯合了回紇首領葛邏支聯兵進擊,俘虜數萬,牛羊不可勝數,終於平定河曲。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盡享權勢及榮華富貴,被皇帝尊稱為尚父

後來安祿山被兒子殺害,郭子儀被封為進封司空,關內河東副元帥,在西安以西與叛將安守忠交戰,由於準備不充分,唐軍失利,部隊潰散,武器丟落一地,郭子儀被迫退守武功,這讓郭子儀內心很愧疚,主動請罪要求皇帝撤職,於是被降為左僕射,仍兼同平章事,其餘職務不變。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盡享權勢及榮華富貴,被皇帝尊稱為尚父

在後來的多次戰役裡,郭子儀指揮得當,唐軍屢戰屢勝,至德二載(757)十二月,河東、河西、河南的失地大部分均已收復,唐軍乘勝追擊,又分別收復兩京(長安與洛陽)郭子儀因功加封司徒、代國公,餘官如故,加食邑一千戶。郭子儀入朝,肅宗命人在灞上迎接,並慰勞他道:"國家再造,是你的功勞。"郭子儀磕頭致謝。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盡享權勢及榮華富貴,被皇帝尊稱為尚父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八月,郭子儀因在黃河邊擊敗叛軍,擒獲叛將安守忠,獻俘至京師,肅宗命百官到長樂驛迎接,並親自在望春樓等待,進封其為中書令。然後,肅宗詔命九位節度使合力討伐安慶緒,因郭子儀、李光弼皆為元勳,難相統屬,只用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卻不設立元帥,魚朝恩本來就是一個很壞的大宦官,一直以來十分嫉妒郭子儀,正好趕上此次戰事不利,於是魚朝恩就把所有戰敗的責任都推到郭子儀身上,郭子儀的兵權被剝奪,但其依然忠心與朝廷,後來經過文武百官的請求郭子儀官復原職。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盡享權勢及榮華富貴,被皇帝尊稱為尚父

但肅宗由於生病很快駕崩,新的皇帝唐代宗在宦官的挑撥下,郭子儀被罷免副元帥之職,而加實戶七百,再失兵權,充任肅宗山陵使,督建皇陵。郭子儀將肅宗所賜的詔書一千餘件全部呈給代宗,以表明自己的忠心。代宗看後,安慰郭子儀道:"使重臣憂慮,我很慚愧,從今後您不要擔心。

後來代宗駕崩,德宗繼位。郭子儀被德宗調回朝廷,進位太尉,仍兼中書令,充任皇陵使,賜號"尚父",並加食邑至兩千戶,所領其他使職、副元帥等職務都被罷免。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盡享權勢及榮華富貴,被皇帝尊稱為尚父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夏,郭子儀病重。唐德宗命舒王李誼前往探病,郭子儀不能行叩拜禮,只能作揖禮。六月十四日,郭子儀去世,享年八十五歲,朝廷追贈他為太師,賜諡號忠武,配饗代宗廟廷,陪葬建陵。德宗廢朝五日,命群臣弔唁,又親臨安福門送葬,並專門超越禮制,下詔將他的墳墓增高一丈。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盡享權勢及榮華富貴,被皇帝尊稱為尚父

很多民間典故里記載了他的許多故事,例如誠感魚朝恩,單騎退回紇,他的兒子郭曖娶了唐代宗的寶貝女兒昇平公主,他的其他兒子也在朝廷做了大官,可以說他的一生是真正的戎馬天下,保家衛國的一生,史書稱他"再造王室,勳高一代",郭子儀不但對大唐有功勳顯著,甚至可以說對大唐有再造之恩,不僅軍事才能出眾,而且政治水平高超,忠智俱備,文武兼備,故能在當時複雜的戰場上立不世之功,在經歷四朝皇帝仍然在險惡的官場上得以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