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古代帝王的心理真奇怪,希望自己能得到能力卓絕的臣子,但是在利用完後又因為該臣子名望出眾、能力卓絕而忌憚,歷史上屠戮功臣的情況數不勝數,尤其是開國皇帝,對於手下那更是一個“狠”;所謂功高莫過於鎮主,現在盤點下古代功高震主的九位牛人。

TOP、9 曾國藩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曾國藩是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步入官場後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在滿清官場,曾國藩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堪稱傳奇。

但是曾國藩的真正崛起還是在平定太平天國時期,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但是曾國藩信奉明哲保身,在太平天國平定後就解散了湘軍,這也導致曾國藩後來的話語權不重,遠不及手握淮軍的李鴻章;在“天津教案”的時候“背黑鍋”自引其咎,後又再任兩江總督……

TOP、8 商鞅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商鞅是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商鞅通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

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商鞅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織,軍事上商鞅作為統帥率領秦軍收復了河西。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繼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指為謀反,戰敗死於彤地,其屍身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後示眾。

TOP、7 魏冉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魏冉是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秦昭襄王之舅。從惠王時起,就任職用事。秦武王23歲因舉鼎而死,沒有兒子,各兄弟爭位。魏冉實力較大,擁立了秦昭王,亦幫秦昭王清除了爭位的對手。

之後魏冉憑著他與昭王的特殊關係在秦國獨攬大權,一生四任秦相,黨羽眾多,深受宣太后寵信。曾保舉白起為將,東向攻城略地,擊敗“三晉”和強楚,戰績卓著,威震諸侯,“苞河山,圍大梁,使諸侯斂手而事秦”。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公元前284年,秦、韓、趙、魏、燕五國,合縱破齊,他假秦國的武力專注於攻齊,奪取陶邑,為己加封,擴大自己的勢力。由於他權勢赫赫,導致人心不附,對秦王政權構成了嚴重威脅。後被秦王罷免,遷到關外封邑。

TOP、6 岳飛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1126年岳飛應招在相州參加趙構為大元帥的部隊。金軍南下江南,岳飛獨樹一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

1133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復中原。次年春,岳飛收復襄陽六郡。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趙構、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飛班師。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TOP、5 劉裕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劉裕自幼家貧,初為北府軍將領。自399年後,對內平定孫恩和桓玄,消滅桓楚、西蜀、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對外消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即位後,又派兵南征林邑國,使其全境歸附。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史稱劉宋或南朝宋。他對江南經濟的發展,漢文化的保護與發揚有重大貢獻,並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為“元嘉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被李贄譽為“定亂代興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稱。

TOP、4 曹操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在漢朝的名義下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積極作用。曹操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將看中的潛能分子收於麾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TOP、3 王翦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身為四朝元老,歷任多位相國,無論是范雎、蔡澤,乃至呂不韋,都對他十分尊重。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當他攻下燕都之後,迅即上表告老還鄉,此時統一大業已經完成一半,但重頭戲還在後頭,但他向秦王推薦由其他將領來完成。而當他再度出山滅楚後,無論秦王怎麼勸都要徹底隱退,從而得以善終。同時王翦還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在歷史上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那可是非常厲害的。

TOP、2 郭子儀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郭子儀早年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但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759年,因承擔相州兵敗之責,被解除兵權,處於閒官。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762年,太原、絳州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出鎮絳州平定叛亂,不久又被解除兵權。763年,唐朝廷與唐朝軍將發生矛盾導致長安缺乏防禦,程元振隱瞞軍情不報,吐蕃趁機長安缺乏防禦之時入寇、攻入長安;唐代宗啟用郭子儀,郭子儀調集軍隊。吐蕃佔長安10余天,聽說郭子儀與唐軍靠近,吐蕃立即逃離了長安。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公元765年,唐朝官員僕固懷恩反叛,引吐蕃、回紇入寇,郭子儀在騎說服回紇,唐軍騎兵聯合回紇,大破吐蕃。779年,郭子儀被尊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781年,郭子儀去世,追贈太師,諡號忠武。有野史曾說他的兒媳婦曾去告狀,說郭子儀的兒子說話大逆不道,結果皇帝反而把公主教育了一頓,可見一斑。

TOP、1 韓信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韓信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羽,後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 [2] 未得到重用。蕭何向劉邦保舉韓信,於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對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形勢,舉兵東向,三秦可以奪取。劉邦採納了這一建議,立即作了部署,很快佔取了關中。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於是,劉邦立韓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後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曰:“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

盤點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飛排第六,郭子儀排第二

其實歷史上功高震主的人的確很多,這九個人也只是其中的典型而已;做了權臣,就要有權臣的姿態,如果韓信能像曹操或者劉裕那般擁兵自重,以韓信的能力和威望,劉邦敢動他嗎?顯然難。如果曾國藩像李鴻章那般擁兵自重,慈禧太后等人敢派他去“背黑鍋”嗎?要走也不是沒辦法,走就要走的乾脆徹底,像王翦那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