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軍”到“撤退” 信託外資股東這次會回來嗎?

从“进军”到“撤退” 信托外资股东这次会回来吗?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姍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在深入研究評估的基礎上,近期擬推出12條對外開放新措施。其中一條包括“取消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信託公司的1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

看似是一大利好消息,卻並未在信託圈激起任何浪花。經濟觀察網記者在與業內人士交流時發現,外資股東近年來紛紛撤離信託行業,不僅對外資入股國內信託的信心形成了打壓,也揭示了信託行業面臨的壓力和轉型之痛。尤其是在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不斷推進的大環境下,信託行業的窘況或許值得深思。

從“進軍”到“撤退”

據記者梳理,早在2007年銀監會就放開了境外機構持有國內信託公司股權的限制。《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規定,單個境外機構向信託公司投資入股比例不得超過20%,且其本身及關聯方投資入股的信託公司不得超過2家。

事實上,自2007年北京信託通過戰略重組,引進威益投資作為單一外資股東後,國內正式開啟了境外機構參股信託公司的序幕。

此後幾年,陸陸續續有多家境外機構參股到國內信託公司。據瞭解,截至2014年底時,外資參股的信託公司達11家。

但是,自2015年開始,外資從信託機構中撤資或減持的現象頻頻上演。據公開信息,2015年7月,巴克萊銀行在新華信託增資擴股過程中放棄增資,參股比例由19.5%稀釋至5.57%;2015年11月,麥格理資本將其持有的華澳信託19.99%股權悉數轉出;2015年12月,摩根士丹利將所持的杭州工商信託所有股份清空;2016年5月,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將所持興業信託股權中的一半轉讓給福建省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降至8.4167%;2017年2月,蘇格蘭皇家銀行將其所持的蘇州信託19.99%股份全部轉讓給蘇州銀行。

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18年12月,廈門國貿受讓澳大利亞國民銀行持有的興業信託8.4167%股權。至此,中外合資信託公司降至7家。

儘管2015年銀監會發布了《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將境外金融機構持有國內信託公司比例的上限取消,但也未能有效提振外資參股國內信託機構的信心,亦未能扭轉外資機構撤退的局面。

用益信託資深研究員帥國讓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信託公司引入外資股東,其一是希望外資能夠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完善信託公司治理;其二,外資能夠帶來國際市場資源,有利於信託公司開拓海外業務。

對於外資頻頻撤出信託公司,帥國讓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外資股東經營理念跟國內有差異,大多數外資股東扮演的是財務投資者角色,並不具有話語權;另一方面,與外資公司的發展戰略相關,國內外金融環境均在變化,外資投資標的業績表現不如預期,使得外資股東退出國內信託業。

外資積極性有待驗證

資管新規規定的打破剛兌、約束槓桿、禁止資金池、消除嵌套、抑制通道等一系列要求,倒逼信託公司迴歸資產管理、主動管理的主業,業務創新和轉型是信託業發展的趨勢。

2018年資管新規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臺,標誌新的資管體系的形成,這意味著牌照紅利讓位於主動管理能力,不同類型的資管機構被拉到同一個起跑線上,信託行業的牌照優勢已不可同日而語。

在用益信託首席研究員李暘看來,目前我國財富管理行業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國家的政策制度都還在摸索過程當中。資管新規對行業做了一些統一的規範,但還在逐步優化的過程當中,未來的走向不確定性還很大,尤其是信託行業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未來還要看信託行業的轉型情況。

此外,不同於證券、銀行、保險等傳統的金融行業深耕於各自專業的領域,並在經濟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信託業並沒有專屬的業務領域,它與公、私募基金,銀行理財以及一些資管計劃所採用的架構和原理幾乎相同,並不具備鮮明的“個性”。

因此,對於此次擬推出的“取消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信託公司的1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李暘對記者表示,國內信託未來的定位和發展方向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信託行業可以放開,但外資是不是看好,在未來發展前景不確定性很大的情況下,他們的積極性應該不會很高。”李暘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