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庆阳:陇东唢呐

唢呐是西北地区的标志性乐器,唯有它能表达出西北人的热烈、激昂、豪迈、悠扬。在这片热土上,唢呐一般是不会响的,只有出现红白喜事以后,才会传来一阵阵唢呐声。陇东人有陇东人的规矩,婚丧嫁娶,庆祝祭祀,都要用唢呐声来表达。

陇东唢呐是以唢呐为主奏的传统吹打乐艺术。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对稳定的文化空间,孕育了独特风格的陇东唢呐艺术。

行走庆阳:陇东唢呐

陇东唢呐早在明代就有流传的痕迹,有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清代时期至民国时期发展到鼎盛时代。建国后又有了新的生机,但是文革时间被扫除,逐渐沉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陇东唢呐有开始有了复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改变了过去口传教授的方法,对唢呐进行了乐器规范,改变了过去一人一把唢呐,自己吹自己的调子的局面。

经过数百年的演变,陇东唢呐成为娶媳嫁女、丧葬祭奠、乡村庙会、节庆典礼、满月祝寿等民间活动的必备用品。比如在红白喜事中“接请客”、“送大客”、“娶新人”、“迎花”、“拜堂”、“请灵”、“家祭”、“跑报”、“请客”等礼仪活动中,唢呐是必须要有的。

陇东唢呐按照分布地域和演奏特点,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派系:一个派系是环县、宁县、合水、正宁等地的木杆、竹杆唢呐,这种唢呐声音洪亮,音色浑厚,连贯流畅,是庆阳地区最常见的唢呐;另一个派系是镇原铜杆唢呐,这种唢呐音色高昂宏亮,演奏方法独特;再一个派系为华池、合水、环县北部的大杆唢呐,这种唢呐杆子比较长,音色粗犷深沉。

行走庆阳:陇东唢呐

行走庆阳:陇东唢呐

陇东唢呐曲牌流传悠久,名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有的幽默诙谐,有的委婉纤弱,有的情悲意哀,有的欢天喜地,人们可根据曲调判断发生了什么事。如遇到喜事时演奏红事曲牌,遇到白事时演奏白事曲牌,娱乐时演奏各种民间小调。

行走庆阳:陇东唢呐

千百年来,黄土地上的人们一边劳作,一边歌唱,歌唱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