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在學習上應該養成怎樣的習慣?

陳德霖


我們必須要承認一個事實,很多初中學生學業成績不好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很多老師、家長,包括學生自身困惑的一個問題就是,作為一個初中生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該如何養成?

趙老師給各位提一些建議,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1. 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預習的實質是自主超前學習,這是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品質。上新課前,要自覺自主進行課前預習,根據教材提示、課後習題,通過讀書,圈劃重要知識,標註出難點和疑惑點,批註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嘗試做對應的練習題,查閱與本節內容相關的資料,加深對自學內容的理解。做好充分的課前預習,就能做到心中有數,學習目標明確,到正式上課學習時就能更深的理解和內化。

2. 養成良好的課堂深度參與習慣。

課堂深度參與並不僅僅只是認真聽課,而是要根據老師的引導,注重解決自己預習中的疑難問題,積極參與教與學整個過程,在自學、討論、探究、練習、概括、判斷、分析、糾錯、綜合等活動中深度參與。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層次的掌握和內化知識,提升自我能力,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品質。

3. 養成良好的複習鞏固習慣。

僅僅依靠課前預習和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真正的學霸都是有良好的複習習慣。複習是鞏固知識,拓展知識,加深理解,提升能力的重要環節。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自覺自主的做好複習鞏固。複習過程要重在理解鞏固,力爭做到當天的學習任務當天結清,不留欠賬。要重在梳理、歸納和整理,使前後所學的知識能夠形成知識鏈和知識體系,從而不但提升自己分析、蒐集、整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

4. 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作業是鞏固所學知識、檢測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真正的學霸都會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寫作業必須體現三個關鍵詞:“速度、準確、規範”。要常給自己心理暗示,把每一次作業都當成一次考試。作業必須做到快速完成,杜絕拖沓,杜絕推延。要確保所做的每一道題都正確無誤。不僅要保證速度、準確率,還要規範、乾淨、整潔的完成每一次作業。規範、乾淨、整潔能夠體現一個學生的素養,能夠為你的每一次展示,每一次考試增添不少色彩。

5. 養成良好的自我矯正習慣。

要經常性的反思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真正的學霸都有良好的反思矯正習慣。要根據自己平時作業與考試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查漏補缺,加強自己薄弱地方的強化訓練,彌齊自己的短板,總結方法規律,形成經驗和技能。

6. 養成良好的實踐探索習慣。

凡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孩子,大多都有良好的實踐探索習慣。不僅僅要掌握好所學的知識,還要注重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自覺養成實踐探究的習慣,在實踐中鞏固知識,在探究中深化理解,最終形成真正的屬於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


7. 養成良好的自我反思習慣。

學習是一個漫長而持續的事情,除了學生時代的學習以外,學習要伴隨自己的一生。在初中階段,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對自己今後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要在勤學習的基礎上經常反思,要經常回顧和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效果,學習態度,意志品質,要自覺主動的發揚優點,改進不足,成不驕,敗不餒,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朝前走。只有這樣,你才能到達更遠的地方,才能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

不知您是否有收穫?


趙廣宇教育漫談,與您分享不一樣的教育生活!


趙廣宇教育漫談


1 . 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從小學到初中學生的學習任務逐漸增多;學習的科目也隨之增多;並且難度逐漸加大。如果學生沒有主動去預習的習慣,當遇到老師講的快時,就會出現跟不上的現象,如果預習,就會對一些要講的知識作以解,就會在課堂上有效攻克難點。

2.在課堂上有記筆記的習慣,各科要求不同,老師要求也不同,不論哪一課,課堂上學會記精華筆記,特別是很碎的知識點,能夠在課後複習,並且在做題攻固的過程中,將自己對應的知識點畫到筆記上,加強記憶不牢固的知識,而不會出現看著題都會,一寫卻知識點啥也不起。

3.課後作業要獨立完成,而不是錯r邊寫作業邊討論,更不要抄襲作業,既使完不成作業,可以給老師說明情況,也不要去偷工減料的應付,有第一次應付作業,難保沒有第二次,惡性循現就會讓學習大打折扣。

4.課後整理錯題,錯題是檢驗你沒有掌握的知識和學習內容,因此整理錯題也是你提高最快的一種方法成捷徑,可以錯了就整理,也可星期時整理,重溫知識與方法,達到鞏固舊知識有利學習新知識。

這是我的一些觀點,希望對你們有用!






小丸子課堂


進入初中階段,知識面來說比小學更廣,也更深入。那麼在學習中,養成一些好習慣,無疑事半功倍。那麼,為了提高成績和自身的素養,應該養成哪些習慣呢?

 

1. 記筆記。

不要簡單地認為筆記可有可無,實際上它的重要性不亞於聽課。筆記的本質就是精華。言外之意,我們在記筆記的時候,不要把什麼都抄寫在筆記本上,應該把自己不熟悉的知識、對自己解題有用的技巧、常犯錯誤的知識點,分類整理。

那麼,作為老師,建議學生每個學科準備二個筆記本。

第一個是:錯題本。錯題摘抄,重點不是錯題本身,而是解決錯題的方法和技巧。最好自己用紅色筆做一點兒點評: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麼?錯誤的原因是什麼?這道題的解決方法是什麼?還有沒有其他解決方案?這樣進入深度學習,才能日進一步,形成解題能力。

第二個是:積累本。這個在語文學科上作用非常大。語文學科考查的知識點比較多,而且還比較散,所以不管是老師拓展的知識,還是自己在課外讀物獲取的知識,比如好詞好句,一些不熟悉的文化常識等,都應該記錄下來,並隨時翻看。

畢竟,人云:“好記憶不如爛筆頭。”

2. 認真聽講

 

這個很重要,知識的獲取,一方面來自課本,一方面來自老師的講解和拓展。老師講解的東西抓不住,以後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來學習,這是得不償失的做法。儘管部分老師的講解,課程比較枯燥,那麼作為學生,在你不夠優秀的時候,你只能去適應老師,而不是讓老師去適應你。再說一節課也就40分鐘,堅持一下,就柳暗花明咯。

3.要時常請教。

 

有的學生比較害怕向老師提問,其實這是沒必要的。事實上,絕大部分老師都喜歡學生去向老師提一些問題。幫助學生解答問題,這是不僅僅是老師的責任,也是老師獲取優越感的一個方式。所以,大膽地向老師提問請教吧。同時,三人行,必有我師。能作為你老師的,不只是你的學科老師,還有其他的同學、長輩等,遇到自己不懂得,也應該向他們請教。假以時日,功力必增。

 

4.學會觀察思考。

這個能力很重要,光這一項習慣,你就能打敗90%的同學。很多學生都是被迫學,主動尋求知識的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時常給自己一點兒時間,進行觀察思考總結。在課堂上,在回家的路上,在看書的時候,拿出一點兒時間和精力進行思考。比如,我孩子回家的路上,總喜歡看路兩邊的商店廣告牌:為什麼這樣取名字呢?

 

5.把字寫好。

 

現在很多學生寫字真的不過關。在初中階段,雖然不直接考查,但會間接考查。比如閱讀理解中,作文中,都佔有一定的分值。寫字,不要求把字寫得非常漂亮,而是端正清晰。字如其人,字寫得怎麼樣,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人的態度和習慣。

 

我是沙葉老師,有問題可隨時提問交流!





沙葉講語文


初中相對小學而言,科目增多,在學習上需要花更多的時間精力,這時候很多孩子面對繁重的學業,可能會出現厭學等行為,因此,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變得非常重要。如題,那麼初中生應該養成怎樣的習慣呢?

一.獨立學習

獨立學習包括:課前預習、課上筆記、課後練習。

課前預習的好處就是提前熟悉知識點,發現難點、疑點,找出問題,帶著問題去聽講,這樣才能深入理解知識點。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很多學生在課堂上覺得自己理解了,聽懂了,可是沒過多久就對曾經理解了的知識點含糊不清。若是當時在課堂上最重點知識做了筆記,這個時候翻一下筆記就明白了。其實,在期末複習的時候,筆記顯得尤為重要,可以將書本變薄,大量節省複習時間。

練習是對知識的梳理和鞏固,到底學明白了沒,考試的時候能否做正確,能否學以致用,做練習的時候都可以體現出來,所以這部分一定要像在考場上一樣自己獨立完成,這樣才能準確判斷自己的應試能力。

二.學會質疑

“不懂就要問”,是我們幾千年來的治學基礎理論,很多老師也常常會說:“沒問題才,才是最大的問題”。“問題”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學生的問題不僅僅能強化自身的知識,同時也能為老師打開新的思路,讓教和學發揮最大的作用,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方式。因此,會質疑、敢質疑也是學生需要養成的一種習慣。

學會質疑,是對學習最大興趣的表現,也是鑽研精神的體現,這對學生的學習以及往後的工作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舉一反三

溫故而知新,遺忘曲線告訴我們,只有反覆記憶才能形成長久記憶。因此,分節、分章回顧很重要。

錯題的舉一反三更重要,準備一本錯題本,複習的時候重點複習曾經做錯的題目可以打打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將出錯率可降到最低。

希望能幫到您,謝謝!


教育這件大事


初中生,處於義務教育的最後一個階段,是同學們接受完小學的啟蒙教育,而面臨的知識積累階段。初中生面臨著中考,也是孩子們在學業中接受的第一次重大考試和難關,對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父母,應該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是早睡早起,養成固定的作息時間。有些孩子喜歡熬夜學習,實際上並無益處:熬夜表面上看是多學了幾個小時,但是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精力總是有限的,晚上熬夜的結果就是第二天整天都昏昏欲睡、萎靡不振,效率極低,嚴重影響到白天的學習效果和課程進度,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學習,要尊重人的生理規律。自古以來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初中生想要取得好的學習成績,那麼養成良好、固定的作息時間就是很有必要的前提。

2、各學科要均衡發展,不能偏科。現在中考的考試不分文理科,每一刻的成績都非常重要。每一科都佔有重要的地位。作為父母一定要關注初中生每一刻的學習狀況和學習成績,所以要關注孩子每一科的學習狀況和學習成績,讓孩子在每一門課的學習中都爆出旺盛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不要偏科。讓孩子對每一門科目都保證充足的動力,掌握正確的方法,不要偏科。

3、寵辱不驚,保持良好心態。初中生的心智還未發育成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就容易挫折和失落,而學習進展順利時又容易驕傲和浮躁。初中生們有時候認為自己已經學好了,不用費太多精力去鞏固知識;有時候則是某一科考試成績不理想或是大起大落,就產生厭學的情緒。父母要幫助孩子穩定情緒,培養他們謙虛、踏實和上進的學習作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育思享


作為一名初中生,正走在義務教育的最後一個階段,面臨著中考,學業是十分重要的也比較繁重的。那麼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下面我就簡單的方面做些建議:


<strong>


1、要按時作息,早睡早起的習慣,這個習慣是我們精神層面上來說是最重要的!


現在的孩子有些跟大人一樣,喜歡熬夜看書,熬夜玩,白天沒有精神,晚上特別有精神,這點上一定要改,熬夜表面上看是多學了一會兒,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造成的後果就是白天精神萎靡,效率低下,到晚上又因一事無成的愧疚感而想要進行彌補,從而導致惡性循環,你要知道,從古到今,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這是個古人智慧總結的規律,我們應該去遵守!

2、養成專心聽課的習慣


有些學生上課喜歡想著其他好玩的事情,不專心聽課,這肯定是不行的,腦子在聰明,知識都是需要慢慢灌輸積累的,在你感覺缺少1~2節課沒有關係的思想指引下,你會變成明日復明日,我身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了!

3、要有勤問勤思考的習慣


遇到任何不懂的問題要勤於去提問,而不是不懂裝懂,或者馬馬虎虎就這麼過了!並且對於知識,要溫故而知新,不斷反覆記憶,你會收穫很大的效果的!

4、要有勤做筆記、日記的習慣


上課內容要勤於做筆記,對於一些感覺容易忘記或者錯的一定要好好標記出來,然後對於一些感悟可以適當做些日記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5、學習活動勞逸結合的習慣


適當參加些體育活動,如打打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對於學習上進步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另外,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己可以,然後沿著這條自信道路堅持不懈走下去,你一定能成功的!


家庭早知道



初中階段是重要的知識鞏固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同學們要努力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好的

學習習慣需要長期的堅持,但是養成之後一定是收益良多,不僅能提高學習的興趣,降低學習的難度,提高學習的效率,能更好的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個人認為初中階段的學習應重點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學有餘力,可以再拓展下課外知識。

課本知識的學習,應該堅持養成課前認真預習,課上認真聽講,仔細記筆記,課後多多練習複習,鞏固所學知識的好習慣,這樣才能保證所學知識可以完全消化掌握。


最後祝大家都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風吹麥浪0921


初中生應該養成的學習習慣:

1.預習複習的習慣

2.課堂認真聽講,高效筆記

3.總結學習經驗,提高學習效率,找到自己適合的學習方法

4.增加閱讀量,多看課外書

5.看看新聞,瞭解全世界正在發生什麼!


媽咪樂享邦


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有針對性地記筆記,課後總結歸納,多與同學講解交流,解題書寫工整格式規範


夕林天音


1.課前預習,並標出自己不明白或是覺得模稜兩可的地方。

2.課堂認真聽講,抓重點,有針對性地記筆記。

3.課後總結歸納,二次找難點或是沒有吃透的地方,找老師講解。

4.多與任課教師交流,會得到很多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