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离开家工作或者学习,你有想过妈妈而流下思念的泪水吗?有的话,那时侯你在哪里?

千古亭榭


第一次流泪,是因为上初中。那是第一次晚上在外边住。虽然第二天中午就能回家吃饭,下午还能回家吃饭,但是就一个夜晚,让人感觉分外的难熬。

第二次流泪是因为上高中。那个时候,离家远,一个月才能回家一趟。每次回家,妈妈都会在包里塞满各种好吃的。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在外边照顾好自己。

等到大学,依旧保持着一个月回啦一趟,毕竟离家也不是太远,但是遇见不开心的事,还是会打电话回家,只要能听到她的声音,再多的委屈都化为乌有。

后来,结了婚,嫁到了几百里之外。内心有太多的不舍,哭的稀里哗啦。每次回家,离别都要痛哭一场。

越来越大,离别越来越多。我不理解的是,现在的人为什么对母亲总是怒目相视,我也不理解为什么嫌母亲唠叨,更不理解为什么总是与母亲无话可说。我与母亲感情特别的好,有时候像好朋友,有时候像母女。我很庆幸有这样一位通情达理的母亲,也庆幸有一个如此幸福的家庭。


倾若尘


 记得我刚上中学那年的冬夜,天出奇的冷,天空飘着雪花,我突然高烧,班主任给母亲打电话,我走进静寂清冷的冬夜,我猛然发现,路边不远处黑黢黢的雪堆旁站着个人,走近一看,原来那竟是我两鬓霜白的母亲,我心里一颤,禁不住惊叫起来,我知道,她是等在这里准备接我回家。果然,她看见了我,立刻移动显然已经冻僵的双腿步履蹒跚地向我走来。当时正值下弦月,山区里的冬夜漆黑一片,除了天上的星星,四周没有任何光亮,当我走近母亲后才发现,她的双手已经变得冰冷。

  那一刻,有一种令人震惊的东西在胸中撞击、奔涌,我的心底又热又疼,满含在眼眶里的泪水顿时喷涌而出,我立刻跨步上前紧紧捧住妈妈冻僵的双手,只觉得冰透全身又热透心窝!

  那天,雪地很滑,可我的心底却有着暖暖的依靠,觉得人世间的一切都显得很美,很美。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可就在什么都有了之后,却经常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因为,我已经失去了人生最为重要的东西,这就是母亲。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对你,会比对她自己还细心、还重要;此时此刻,我思念母亲的泪水夺眶而出。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漆黑的雪夜,更忘不了母亲那无私的爱。


艺术人生多姿多彩


我是四川人,70后,我是95年与前妻结婚,96年和妻子一同到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打工。这是我第一次长时间离开母亲,每天晚上都特别想念母亲,有时真的会掉眼泪。总担心母亲干农活太劳累,担心母亲为了节约钱,舍不得割肉吃,担心母亲有病舍不得花钱医治。

那时打工工资极低,每天晚上加班二三个小时,工资才四五百元左右。我这人继承了母亲节俭的性格,从不乱花钱,连一二元钱夜宵都舍不得吃。

每当月底一领到工资,扣除买洗衣粉、牙膏牙刷等生活必备品,余下的钱我就及时邮回家以贴补家用。

那时电话费很贵,好像是一块五一分钟,所以我很少打电话,大多数都是写信。

现在母亲已去世十六年了,每每想起往事,想起妈妈,我都会难过。母亲一辈子劳累,一辈子吝啬,没有过一天舒心的日子,为我们几姊妹操碎了心。自己真的真的很不孝,真的很无能!

母亲节快到了,希望在天堂的母亲不再象人世间那样受苦受累。母亲,祝你节日快乐!儿子真的想你了……


一柱擎天165871516


我的母亲

她高中毕业后,到村里小学去代课,从而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在这所小学她一直教到了退休,算起来将近40年。

她教过的学生,算起来应该也就千八百人,与现在城里的一些老师比并不算多,但村里有那么两代人中,几乎一半是她的学生,亲戚中她的小叔子、妹夫、侄女、外甥女……也都当过她的学生,有时念叨起村里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来,就连孩子家长当年的成绩她也是一清二楚。这些学生当中,后来没有出过什么名人、大官,但村里乡里乡亲们,都愿意把孩子往她教的班里送,都知道她管的严、成绩好,那些年一到寒暑假她的家里简直就是免费的作业辅导班。

她教师生涯的前20多年,一直都是代课,也就是所谓的民办教师,每个月拿二三百块钱工资,勉强够补贴家用,但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份职业。因为生二胎违反计划生育,一段时间乡里把她撵回了家,性格倔强不愿求人的她,一次又一次找人说情,才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她说:幸亏她的坚持,同批好多老师,在被撵回去之后,便永远告别了讲台……。她的坚持,不光改变了自己,还影响了她的女儿。当年女儿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不少,在填报志愿时,硬是被她劝得降格报了省内的师范大学,后来成为了一名高中老师,再后来找了个同样是当老师的女婿。

在农村里教书,既是老师,又是农民,白天上课,晚上还要带孩子、做家务,节假日还要种地、干农活,然而就是在这永远忙不完的家务中,她点灯熬夜坚持学习,后来通过考试转为了国办老师。考试成绩公布之后,局里的转正名额也随之而来,即使不参加考试也一样轮到她转正,但她说她不后悔,机会得靠自己去争取,不能靠坐等。其实,她也不是没有机会提前转正、甚至调出农村,毕竟她还有个当局长的舅舅,但她压根就没考虑过这条道。

临退休那年,教育局组织了一次疗养活动,选了一批优秀教师到青岛、威海、烟台等地旅游,每个乡镇就这么一个名额,其中便有她。前不久,家人要到山东旅游,她说她去过不再去了,她还给大家回忆了一下那次旅游的经历。她说教了一辈子,临退休了赶上了这么件大好事,活动保障的很好,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巴车上放着整件整件的矿泉水,老师们可以免费随便喝……哎,一辈子平平淡淡、清贫如水!

她就是我的妈妈,某种意义上也是我的老师。

祝您节日快乐!


行者悟空001


忆母亲

母亲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但每每谈到母亲的话题,心里对母亲的敬意油然而生。

母亲一生勤劳,和睦邻里,助人为乐。在那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母亲会把各种粗粮做成美食,尽管是粗粮细做,我们吃着也其乐融融。

那时候,红薯是我们大半年的口粮,可以蒸着吃,煮着吃,炒着吃,炸着吃,还可以去皮切块,蒸熟后和面粉混合在一起揉匀。一是切成小剂子,压扁后用油炸,叫油糕。二是切成大剂子,压扁后用平底锅烙成红薯饼子。要是现在和面时加些白糖就会更好吃了,那时白糖稀缺。但是,母亲总是头天晚上做成生坯,醒一晚上,第二天做出来的油糕和饼子,也香甜美味,食后口[留余香。

母亲还会把白萝卜擦成絲,加少许盐和花椒面与面粉混合,蒸成菜团子。蘸料是蒜泥上放上辣椒面和盐用热油一浇,热醋一浇,蒜味.辣子味和醋味马上扑面而来,弥漫在整个厨房,满院飘香。菜团子蘸蒜,吃着特爽.特香.特有味。

有一年的八月十五,姐夫和姐刚走,巷东头的贤贤嫂就来我家,刚一进门就抹眼泪,边哭边说:“娃明天要去丈人家送节(第一次送节),我家有四块月饼(半斤)想借你四块,出门回来人家回礼了再还绘你。”母亲听后立马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盒月饼,边递边说:“娃走新亲是大事,拿上带盒的好看,你的难处我知道,不用还了。”嫂子接过月饼盒,连声说:“这就好,这就好,明天出门有月饼了。”原来,嫂子三十几岁守寡,一个人拉扯着四个孩子,生活的重负和艰辛可想而知。那时,月饼对我们几个孩子来说,是多么诱人的美食啊!但是,了解了嫂子的难处后,我们姐弟三都没有怨言。多么善良的母亲啊!多年来,嫂子都心怀感激。

母亲的言传身教,使我们姐弟都会以助人为荣,帮人为乐,我为有这样的母亲感到自豪和骄傲。


北辛左静


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暑假加入了庞大的暑期工队伍,从陕西西安到江苏启东市,过年的时候由于工厂是一家做太阳能电池板的韩国公司,不关注中国春节,一点点节日的气氛都没有,哪怕一个红灯笼都没有挂,除夕当晚食堂也没有什么活动或者特别的安排。吃着一碗蛋炒饭,吃着吃着就流泪了。慢慢平静下来的时候,才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问候。那一刻好想家呀。


宛秋盼雪


我有。当兵的时候,我三年没回过家,相隔数千公里,我永远无法想象寒冷的冬夜,她一个人怎么在孤冷的家度过的。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晚,大雪,那一晚,断电……


姐有话说


妈妈在里头,我在外头,有时思念留下了泪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