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胎壓和低胎壓哪個危害更大?開車必須知道的事

我們一般都會認為,輪胎氣壓高的時候爆胎的幾率比較大,但實際上,胎壓低的時候更容易爆胎,因為當胎壓過低時,胎面和地面的受力面積增大,滾動阻力增加,容易造成胎體溫度急劇升高,胎面橡膠受熱更容易老化和脫層,從而大大增加爆胎風險。

高胎壓和低胎壓哪個危害更大?開車必須知道的事

當然,輪胎充氣太足時,也會造成輪胎過度變形凸起,胎面和地面的受力面積變小,抓地力也會變小,容易出現打滑或失控的情況。當行駛路面上有尖銳物品時,被刺穿爆胎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低胎壓和高胎壓,哪個危害更大?

實際上,輪胎更耐高壓,我們汽車上一般建議胎壓在2.2-2.5之間,但一般輪胎能承受的最大胎壓在3.5-4.2bar之間。

高胎壓和低胎壓哪個危害更大?開車必須知道的事

其次,胎壓低更容易被忽視。對於不帶胎壓監測的車型來說,什麼時候打氣很多時候僅憑經驗,這樣更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長時間低胎壓行駛,相關統計數據均顯示,因胎壓過低導致的爆胎事件,要比胎壓過高引起的爆胎事件高一倍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