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書城天一閣,風雨滄桑巋然獨存,承載歷史積澱,留存中華文脈


天一閣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建於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明朝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之作。

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1982年天一閣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範欽最早的藏書樓名為“東明草堂”。辭官歸家之後,隨著藏書的增多,亟需興建新的藏書樓。

範欽所收藏圖書以方誌、政書、科舉錄、詩文集為特色。由於一度位高權重,範欽的一部分藏書為官署的內部資料,這也是普通藏書家難以獲得的。在他解職歸田後,便建造藏書樓來保管這些藏書。

在樓前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環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閣的建築佈局後來為其他藏書樓所效仿。

範欽根據鄭玄所著《易經注》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之語,將新藏書樓命名為“天一閣”,並在建築格局中採納“天一地六”的格局,樓外築水池以防火,“以水制火”。同時,採用各種防蛀、驅蟲措施保護書籍。

天一閣現藏各類古籍近30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卷,尤以明代地方誌和科舉錄最為珍貴。

1773年,乾隆帝詔修《四庫全書》時,範欽八世孫範懋柱進呈天一閣珍本641種,數量上名列全國第二,但質量一流,包含大量珍本、善本。乾隆特頒諭旨,恩賞天一閣《古今圖書集成》一部,以示嘉獎。

鴉片戰爭爆發後,寧波府城陷落。英軍掠奪《大明一統志》等輿地書數十種。至1847年,天一閣中僅存書籍2223部。抗日戰爭爆發後,天一閣經歷了建成370年以來的首次大範圍出閣,運往鄉間暫避。新中國成立,周恩來指示派專人保護天一閣。

天一閣以其悠久精深的藏書文化、宛如天開的園林藝術、古樸典雅的古建風格及便捷優越的地理位置,每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休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