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為什麼說明朝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差勁的皇帝?

歷史一書生


筆者個人觀點,中國歷史上最差勁的皇帝並不是出現在明朝,而是出現在東漢王朝。雖然明朝昏君比較多,但是東漢王朝的大部分皇帝連昏君都沒機會做。東漢王朝從第四代皇帝開始,就被宦官和外戚交替控制,偶爾出現一兩個掌權的皇帝,也都年紀輕輕去世了。筆者在看《三國志》之後,曾經仔細研讀了一下東漢的歷史,發現東漢的皇帝不僅黑暗,而且還大多沒有實權。從東漢的歷史來看,諸葛亮說“人心思漢”的時候,恐怕不少人會為他臉紅。東漢的兒皇帝佔了接近半數,還有兩個是嬰兒皇帝,漢殤帝劉隆出生100天繼位,1歲的時候就病死了。

同東漢王朝的皇帝對比,明朝皇帝主要問題是昏庸,不管是三十年沒上朝的萬曆皇帝,還是熱衷於木匠生活的朱由校,明朝的生殺大權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明朝之所以沒有出現控制皇帝的權臣,主要是朱元璋和朱棣制定的加強中央集權措施比較實用,這些措施讓明朝的皇帝可以高枕無憂的同時,也為明朝皇帝的腐朽昏庸創造了條件。

明朝在建國前期,一定沒能安定下來,朱元璋時期內部鬥爭非常嚴峻,前後被殺的功臣名將多達數萬人,朱允炆時期因為削藩引發了朱棣造反,最終朱允炆戰敗被殺。朱棣統治前期,清算了朱允炆的黨羽,到了朱棣統治後期,明朝才開始真正穩定下來。朱棣去世後,明朝出現了仁宣之治的短暫盛世,明仁宗繼位的時間只有一年,明宣宗統治後期明朝的政治環境開始變得黑暗,這次盛世沒能像康乾盛世一樣影響上百年的時間。明宣宗去世後,明朝就開始走下坡路,明英宗御駕親征被瓦刺俘虜,明代宗繼任為皇帝,後來明英宗回國發動政變,明代宗被軟禁致死,明朝的國力進一步衰落。

明英宗去世之後,明朝就開始不斷地出現奇葩皇帝。第一位奇葩皇帝是喜歡大媽的明憲宗,明憲宗在明英宗被俘虜之後遭到了明代宗的虐待,只有宮女萬貞兒一直陪伴他。雖然萬貞兒比明憲宗大17歲,但是明憲宗對她卻非常的痴情。在明憲宗繼位後,將萬貞兒封為貴妃,寵信宦官和姦臣,明朝衰落的更加嚴重。明憲宗去世後,明孝宗繼位,明孝宗是明朝最英明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改變了前幾任皇帝懶惰昏庸的作風,百姓安居樂業,被稱為弘治中興。明孝宗去世後,明武宗繼位,明武宗為人貪圖享樂,建造了豹房自娛自樂,還封了自己大將軍的頭銜,親自去前線作戰。雖然明武宗能力出眾,擅長軍事指揮,但是他統治時期,在經濟和政治上毫無建樹,明孝宗中興的成果都被破壞了。

明武宗去世後,嘉靖皇帝繼位,嘉靖皇帝昏庸無能,長期不管理朝政,明朝開始再次出現衰落,嘉靖皇帝去世後,明穆宗繼位,穆宗一改嘉靖皇帝的弊政,卻無奈年紀輕輕撒手西去,沒能夠大展宏圖。穆宗去世後,萬曆皇帝繼位,萬曆皇帝早期的時候繼承了穆宗的遺志,明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面。然而在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皇帝開始長期不上朝,明朝再一次走了下坡路。萬曆去世後,明光宗繼位,光宗在位僅僅一個月就因為吃丹藥被毒死,木匠皇帝朱由校繼位。朱由校時期後金已經十分強大,全國各地農民起義不斷。朱由校不思治國,只喜歡做一個木匠,在一片造反的浪潮中,朱由校去世。朱由校去世後,崇禎皇帝去世,崇禎皇帝勵精圖治,想要改變明朝的沒落,卻最終無力迴天。

歷史上絕大部分封建王朝,都是出現一兩個昏君就亡國了,明朝皇帝的昏君數量的確比較多,但是改革家的數量也很多。明朝往往是出現一兩個昏君,就會出現一兩個明君,這樣循環到崇禎才滅亡的。比起來西漢和唐朝以及宋朝,明朝的皇帝綜合素質的確不高。但是比起來傀儡和昏君交替上位的東漢王朝,明朝皇帝還真算不上中國歷史上最差勁的皇帝。


史海泛舟擺渡人


易中天之所以這樣說,大概是因為明朝皇帝比較奇葩吧。

正所謂奇葩代代有,明朝特別多。讓我們來看一下,明朝皇帝那些奇葩事吧!

明太祖朱元璋。奇葩之處,幹過和尚和乞丐。歷代皇帝,既做過和尚,又當過乞丐的,怕只有朱元璋一人了!朱元璋小名叫朱重八,重八意思就是兩個八,二八一十六,明朝歷經十六個皇帝就滅亡了,豈不是天意。早知如此,朱元璋應該改名叫“朱無窮”。



明惠帝朱允炆。奇葩之處,莫名失蹤。朱允炆小時候孔孟之道學的太多了,性格變得優柔寡斷,在削藩這個問題上遲疑不決,先機盡失。最後燕王朱棣攻破了南京,朱允炆莫名失蹤。朱棣派出大太監鄭和七下西洋,卻始終未找到朱允炆蹤跡。

明成祖朱棣。奇葩之處,好殺人。朱棣生性多疑,一生殺人較多,而且他還創造性的發明了滅十族。方孝孺反對朱棣繼位,朱棣喝問他,不怕滅九族嗎?方孝孺義正辭嚴的說,滅十族又怎麼樣?於是,朱棣真的滅了他十族,把方孝孺的朋友學生算為一族。



明仁宗朱高熾。奇葩之處,胖子。朱高熾是個仁義君主,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胖了。也不知是激素分泌異常,還是營養太豐富,朱高熾奇胖無比,胖到無法正常行走,走路一瘸一拐的,需要別人攙扶。因為腿腳不好,他這一輩子也沒出宮視察過!

明宣宗朱瞻基。奇葩之處,鬥蛐蛐。朱瞻基是個好皇帝,國家被他治理的不錯。但他有個特殊嗜好,喜歡鬥蛐蛐。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地方官專門成立了蛐蛐別動隊,其他業務不幹,專門負責給皇帝找蛐蛐。



明英宗朱祁鎮。奇葩之處,俘虜皇帝。瓦剌叛亂後,朱祁鎮被一幫大臣忽悠著,御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之戰中成了俘虜,過了不到一年又被放了,可是這時候弟弟朱祁鈺已經幹了皇帝,癮還沒過夠呢!於是朱祁鎮就被軟禁起來了,七年後朱祁鎮親信發動兵變,朱祁鎮第二次做了皇帝。

明代宗朱祁鈺。奇葩之處,替補。朱祁鎮被俘後,朱祁鈺就成了替補皇帝,他重用於謙發動了北京保衛戰,徹底擊潰了瓦剌軍,瓦剌迫於壓力釋放了朱祁鎮。朱祁鈺這時候犯難了,他這個皇帝還沒當過癮了,於是就將朱祁鎮軟禁起來。朱祁鈺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心慈手軟,他應該找機會除掉朱祁鎮,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



明孝宗朱佑樘。奇葩之處,一夫一妻。做皇帝難道不該有後宮佳麗三千嗎?但朱佑樘不然,他對女色絲毫不感興趣,他一生直娶了張皇后一個女人,而且張皇后還比他大幾歲,典型的姐弟戀,可能朱佑樘有戀母情結。

如果說以上皇帝還算正常的話,下面這些就前方高能了!

明武宗朱厚照。奇葩之處,角鬥士。朱厚照統治的年代很太平,沒有戰爭,這讓他很苦惱,因為他非常喜歡打仗。恰好,寧王朱宸濠叛亂,朱厚照興奮不已,準備御駕親征,可是剛到半路,叛亂就被平定了,朱厚照氣憤不已,他將寧王放了,然後又親自把他抓獲,這才算過了一把癮。



明世宗朱厚熜。奇葩之處,煉丹。朱厚熜這個皇帝是撿來的,因為明武宗沒有子嗣,根據血緣關係他最近,於是就這樣白撿個皇帝。朱厚熜不喜朝政,喜歡煉丹,被一群老道忽悠的,天天琢磨著,怎樣得道昇天。果然沒過多久,朱厚熜就昇天了!

明穆宗朱載垕。奇葩之處,性慾機器。朱載垕性慾極強,整天在後宮廝混,被人比作後宮辛勤耕耘的小蜜蜂,而且他還給自己定下小目標,在他有生之年,每個宮女都要雨露均霑。為了這個小目標,朱載垕最後活活累死在崗位上。堪稱最勤勞的皇帝了!



明神宗朱翊鈞。奇葩之處,28年不上朝。28年不上朝,28年不見皇帝的影子。外面盛傳朱翊鈞躲在皇宮中抽鴉片,也有傳言朱翊鈞被別人控制了。其實都不是,朱翊鈞只是將上朝制度改成了小範圍的內閣會議,不上朝的28年,國家照常運轉,而且還幫助朝鮮教訓了一把小日本。

明光宗朱常洛。奇葩之處,懸疑案主角。朱常洛是明朝三大懸疑案的主角,這三起案件都與他有關。他的父皇朱翊鈞壽命很長,在位48年,朱常洛做了39年太子後,才好不容易當上皇帝。然而,剛剛做了29天皇帝,屁股還沒捂熱,就撒手人寰了,而且死的非常蹊蹺!



明熹宗朱由校。奇葩之處,不愛江山愛木匠。如果不做皇帝,朱由校或許會成為一個木製品藝術家,據說他做的木質工藝品,巧奪天工,能工巧匠也自嘆弗如。可惜的是,這位藝術家在一次湖心蕩舟時,意外落水,後服用仙丹而亡。


一半秋色


我也姓易,但是這件事我無法為易中天說話!

易中天《品三國》以什麼最為受歡迎?是其考究歷史的嚴謹性?不是,是其解讀歷史的趣味性!

所以,把易教授的品歷史當作正史去研究和對待是不科學的!

可以說,誰認真誰就輸了!比方說,有些老婆經常對丈夫說:“你是我見過最差勁的男人!”能當真嗎?這個男人是真的最差勁嗎?

哪個朝代不出昏君?哪個朝代不出明君?所以說,哪個朝代的皇帝最差勁?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而客觀來說,明朝是拯救和延續中華(漢族)文明最重要的一個朝代!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也是明朝皇帝提出來的!

“不和親、不割地、不朝貢、不投降”歷史上也只有明朝一家,別無分號!

明朝的經濟、軍事、人口也是世界頂端級別的!

……

可能要黑明朝首先會從明朝那些“奇葩”皇帝和奇葩現象黑起,修道問仙、不問朝政、木匠皇帝、乳母情緣、太監登頂……

但是,哪個朝代不出點怪人怪事?

所以,黑明朝真心沒必要,也沒意義!


老易說事


這黑鍋明朝不背!明朝皇帝不是萬能的,任何朝代都有昏君。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不割地不賠款~這就是大明王朝。。

我沒聽易中天這麼說過,我很少關注他。如果易中天真的有過如此看法,那我只能說這是他的個人看法,不能代表客觀事實。

如果明朝皇帝是歷史上最差勁的,那為何明朝國運存在了將近300年!?請問,一個歷史上皇帝最差的明朝,居然存在了接近300年,這不是天方夜譚嗎,有可能嗎!?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反觀秦朝、西晉、元朝、隋朝都存在了不到一百年。還有南北朝的各個王朝,五代十國等等都存在了幾十年而已。難道這些短命王朝的皇帝個個都超過了明朝皇帝?

那還能說明朝皇帝是歷史上最差勁的嗎!?請問!?答案肯定是否!每個朝代都有英明神武的皇帝,也有遺臭萬年的昏君。並不單單是明朝!縱觀整個中國歷史,國運能超過200年的王朝屈指可數。其他的存在幾十年的,曇花一現的王朝一反而大把。

對待歷史要客觀公正,以實為實,那些整天黑明朝的人還是別研究歷史了,改成體育吧。





我乃竊格瓦拉


記得在《曉說》中高曉松也曾經說明朝是一個三無的朝代,即無明君、無名將、無名士。現在易中天又說明朝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差勁的皇帝,說真的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想的,或許在他們的眼裡清朝無論如何都是要好與明朝的,易中天就曾說過“只要不帶民族偏見,都應該承認他們夠資格當中國的皇帝,至少比明代的皇帝強。”,但實際上真如他們所說,明朝的皇帝都如此之差嗎?



事實上在中國二千餘年的封建史上比明朝皇帝差的不說也有著多達二位數,甚至是三位數,比如東西兩晉的皇帝、南北朝的皇帝、五代的皇帝等等。而且明朝的皇帝實際上並不差,甚至可以說是遠遠要超過中國歷史上大多數的皇帝。明朝16位皇帝就算以嚴格的明君的定義來劃分也有多達7位,包括洪武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永樂帝朱棣、洪熙帝朱高熾、宣德帝朱瞻基、弘治帝朱佑樘、泰昌帝朱常洛。試問這些皇帝比歷史上的哪些皇帝差呢?



先說朱元璋就單單看他是中國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中唯一的乞丐出身的皇帝,就註定他絕不遜色於任何一個皇帝。如果說就這樣一個能從乞丐坐上開國皇帝的主,他的能力要差的話,那中國歷史上就沒有有能力的皇帝啦。實際上可以說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出色的一位皇帝,他最大的功績就是驅逐胡虜,恢復中原,然後帶領著華夏再次走向了興盛。同時朱元璋也是歷史上對於百姓最好的皇帝,我們什麼都不說,就單單看在洪武朝的百姓是歷史上唯一可以名正言順上訪的,也是唯一可以正大光明的前往官衙捉拿貪官汙吏的,我們就可以知曉朱元璋對百姓的好。



再說朱棣,他的功勞更不用說,五徵蒙古打的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叫苦不迭,數十年不敢再侵中原半步,之後更是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西北設哈密衛,西南設宣慰司,可以說正是因為朱棣在這些設立統治機構,中國的版圖才完整,而後朱棣更是開創“永樂盛世”,為中國十大盛世之一。而之後的朱高熾和朱瞻基,二人是被譽為“功績堪比文景”的明君,他們開創的“仁宣之治”也是被譽為能與唐朝貞觀之治、漢朝的文景之治匹敵的太平盛世。



如果以上的皇帝你們都覺得都或多或少有缺點的話。那我想這位被譽為“一個好皇帝,也是一個好人”的明孝宗朱佑樘,你們還不認為他是明君嗎?他是歷史上少有的能做到從登基到去世都能保持著從諫如流,寬厚待人,不沉迷美色,不貪圖享受的聖君。



可以說我們即使現在其他的明朝皇帝都不說,就看這幾位皇帝的表現,我們也都不會認為明朝的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差勁的皇帝。而實際上也的確是如此,如果我們仔細的去看明朝所有皇帝的記載,我們就會發現其實明朝的十六位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會做皇帝的一批人。



其實明朝的皇帝基本都不是什麼昏君,也不是什麼暴君,他們大多數只是在有些行為上有點不同於其他的皇帝罷了。比如明武宗,這位自封自己為大將軍的奇葩皇帝,他雖然愛玩,但是在大事上卻從未犯過迷糊,這點從他彈指間就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叛,大敗蒙古王子這些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再比如數十年不上朝一心求仙問道的嘉靖皇帝,雖然他幾乎從未上過朝但大明朝卻始終都還是掌控在嘉靖的手中,從未丟掉過,而這就足以看出嘉靖帝是多麼的會做皇帝。



所以上從以上種種我們就可以看出明朝的皇帝並不差,如果說你們還認為明朝的皇帝是最差的,我只能說一句“無可奈何”。其實我們要知道明朝亡不是亡在明朝皇帝的手中,而是亡在了那些明朝藩王和宗室的手中,明朝的皇帝其實相對於其他朝代,他們對百姓並不差,只是由於明朝的皇帝太過於縱容明朝的藩王和宗室對於民間的無限制的掠奪,再加上明末的官員大多熱衷於黨爭,並腐敗不堪,才最終造成了天下民怨四起,並最終毀於農民起義。



而至於易中天為什麼就一定會說明朝的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差勁的呢?這裡我只能說不知道,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看事情的一面,可能易中天看到的都是明朝不好的一面,而我看到的都是明朝好的一面,所以他會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而明朝的皇帝到底表現如何,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澳古說歷史


首先,我不知道易中天老師何時說過這句話,也不知道是有人藉機黑易中天老師,還是借易中天老師之手黑明朝。隨著改革開放後,經濟迅速崛起,國民的民智也逐漸復甦,大部分國民對待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也有更清晰的認識。於是,更多國人開始緬懷明朝,嚮往明朝,國人開始接受明朝的思想,明朝的文化,最明顯的現象就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上街穿漢服,誰知國人的這些舉動深深刺激了一小撮人,這些人打著狹隘民族主義的旗號,用皇漢、明粉的稱謂詆譭這些文化復興的人,其實這一小部分人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

明帝國,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縱觀整個中國歷史,明朝皇帝的素質、執政水平都在中上等水平。咱們就拿離現在最近的清朝作對比吧,拿清朝的皇帝與之相比,就知道孰勝孰劣了。

一、開國之主 明太祖朱元璋VS清太祖努爾哈赤

1、兩人的起點:努爾哈赤出身建州女真貴族,從他的五世祖董山開始,便授明朝冊封,貴為右都督,掌管建州三衛。到努爾哈赤,身為明大將李成梁的家奴,因其祖父、父親被明軍誤殺,明軍為表愧疚給他“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封龍虎將軍,復給都督敕書”,進而起兵,起兵後,頗受李成梁照顧,起點不可謂不高。

而朱元璋出身貧農,在他十七歲時,濠州爆發蝗災,他的父母、大哥相繼餓死,連一塊安葬的土地也沒有,鄰居劉繼祖給了他家一塊墳地才得以下葬,後來劉繼祖被朱元璋追賜為義惠侯,其妻婁氏為侯夫人。由是蔭及子孫,與明朝相始終。於是,追隨郭子興起兵,開始反元大業。

2、兩人的功績:努爾哈赤掃平建州,統一女真,在薩爾滸大敗明軍,消滅明朝的關外主力,對明朝由守轉攻,並修書給朝鮮,朝鮮自此在後金、明朝中間保持中立,向西進攻喀爾喀部,大敗之。1626年1月,進攻寧遠城,被袁崇煥擊敗,同年7月病死。

朱元璋追隨郭子興起兵,憑藉自身機靈才智,被郭子興認為義子。郭子興死後,扛起郭部義軍大旗,先後消滅陳友諒、張士誠,並派徐達、常遇春北伐,收復大都,將北元勢力趕至大漠,成為2000多年來第一個北伐成功的朝代,同時派沐英收復雲貴,自此,中國重歸一統。朱元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從登基到去世,他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在遺詔中他說:“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

對比兩位開國皇帝,無疑是朱元璋更勝一籌,出身貧農卻能一統天下,古往今來,莫過於三人爾。朱元璋VS努爾哈赤,朱元璋勝

二、 永樂大帝VS康熙大帝

1、兩人的武功:這個武功不是武術的武,要說武術肯定是朱棣勝過康熙,畢竟是在漠北天天砍人的主兒,絕不是在深宮裡的皇帝能比的。言歸正傳,康熙算得上清朝最有功勳的皇帝之一,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三徵噶爾丹,這些都是我們看電視和小說上經常能看到的,擊敗俄羅斯遠征軍800人,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為祖國領土的完整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朱棣,從大都起兵,發動靖難之役,成功奪得皇位。為了維護國家的穩定,他遷都北京,就是為了讓後世之君,天子守國門。四徵安南(今越南北部),讓安南重回中國的懷抱,五伐北元,極大地打擊了北元的勢力,為明朝保障了一定時期的安穩,並在望海堝大敗倭寇,史稱望海堝大捷。在1421年,朱棣在北京北邊的懷來調集軍隊10萬人,展開大閱兵,邀請27國使者觀看,各國使者頗受震驚,明朝軍威之盛與睦鄰友好的國策,在各國引起巨大反響。同時,派鄭和六下西洋,展示明朝國力之盛。

2、兩人的文治:要說文治,康熙一朝終歸保守,大興文字獄,扼殺新思想,懼怕民間出現反清復明的勢力及思想,誘騙崇禎帝的第五子朱慈煥,因文字獄受牽連的人達數十萬之多,並在統治中後期,驅逐傳教士,抵制新事物,清朝自康熙起,中國從思想到科技便開始大幅度落後於西方。

而朱棣,在文學上,重用明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縉,編纂《永樂大典》。在朝廷內設置內閣,為明朝後世200多年的國家運營,打下堅實的基礎。重置市舶司,並派鄭和六下西洋,到占城(今越南南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及錫蘭等地,經印度西岸折回返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今索馬里),到永樂晚期,嚮明朝朝拜的國家達60多個,永樂大帝的對外開放,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傑出貢獻。

對比兩位傑出皇帝,都曾開疆破土,二人的武功可謂不相上下,但是在文治上,無疑是永樂大帝要比康熙更英明,也更加開放。永樂大帝VS康熙大帝,永樂勝

三、 最勤勞的皇帝 明孝宗朱佑樘VS雍正

1、雍正:我們在各種清宮戲中,如《雍正王朝》《甄嬛傳》中,經常看到雍正勤勞的身影。雍正可以說是清朝最勤勞的皇帝,頒佈火耗歸公、攤丁入畝等政策,大力整頓吏治,一舉改變康熙晚年朝政的弊端,到其末年,國庫有三千多萬兩白銀。在朝廷上,設置了軍機處,加強了集權,並設置秘密立儲的制度,避免了皇子爭奪的慘劇重演,在軍事上,先後派年羹堯、嶽鍾琪在西北對準噶爾用兵,雖然達到沒有消滅的目的,但是也削弱了準噶爾部的勢力。

但是,雍正也沒有改變作為清朝統治者一貫的弊端,就是夷夏之分。由於對自身的不自信對內,繼續實行文字獄政策,受牽連的人達數十萬之多,並編寫《大義覺迷錄》,來對民間進行反駁,將皇家醜事公之於眾。對外,繼續實行海禁政策,故而成為國際潮流中的落伍者。

2、明孝宗: 明孝宗的童年很坎坷,他的母親紀氏原是一位宮女,因被明憲宗寵幸一夜而懷孕,當時的萬貴妃知道後,便派人為紀氏墮胎,紀氏人緣好,宮女回稟是瘤子才讓紀氏躲過一劫。明孝宗在眾人的保護下度過童年,直到七歲才被明憲宗所知,被立為太子,他在周太后的保護下安全長大。

明孝宗繼位後,用自己的勤勞和寬容改變了父親朝政紊亂,國力凋敝的局面,讓明朝得到中興。他不僅每天早朝必到,還開設午朝,讓自己更多的辦公,他又重開了經筵侍講 ,向群臣諮詢治國之道。同時設立文華殿議政,讓大臣們商議政事。到晚上,又恢復晚朝制度,每天閱讀奏章到深夜。

他剷除奸佞,驅趕了妖僧妖道,同時任用賢臣名將,整頓吏治,振興軍備,三次派大軍出擊哈密,擊敗吐魯番軍,多次擊敗蒙古韃靼小王子,維護了祖國的統一。

明孝宗對人寬厚,從未鞭打過大臣,京官夜返家中時,必派鋪軍執燈傳送,體現了他關愛臣子的一面。明孝宗是兩千多年帝制中,唯一的一夫一妻制,連妃子也沒有,人品極佳,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

雍正和明孝宗二人都是勤勉之帝,中興之主,改變了前代皇帝弊端,讓國家重回正軌,在位時間也都不是很長,最後都生了個敗家子兒子,可以說兩位皇帝的軌跡很像。從功績上說,二人不相伯仲,但是雍正思想更為保守,待人更為苛責,心胸狹隘,迫害八王爺胤禩等政敵同時中夷夏之分作祟,迫害了不少無辜人士,他的保守懷疑思想,讓中國進一步落後於世界。而明孝宗對待萬貴妃的弟弟,只是罷官,並沒有大開殺戒,對待政敵尚且如此,對待臣下更是仁厚,遠非雍正可比,因此才有“弘治之興”。

因此,明孝宗略勝一籌。明孝宗VS雍正,明孝宗勝

四、最荒唐的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VS同治

這兩位皇帝最大的特點就是荒唐,但是這兩位皇帝在荒唐的背後又不一樣。

1、明武宗:明武宗朱厚照,可以說是明朝最能折騰的皇帝了,他的父親就是明孝宗朱佑樘,朱佑樘只有張皇后一個女人,張皇后給他生了兩個兒子,次子朱厚煒,因此他格外疼愛朱厚照。他15歲繼位,他寵幸宦官八人,人稱“八虎”,罷免賢臣謝遷、劉健。自此,便無人能約束他了,他沉湎豹房,出入花柳之地,一時間朝政是混亂不堪。但朱厚照雖然荒唐,但在大事上不糊塗,他武宗處事剛毅果斷,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叛,並親征蒙古小王子,在戰鬥中親手斬殺一人,史稱“應州大捷”,且多次賑災免賦,可以說,他在嬉樂的背後,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在1521年,因落水染疾駕崩。

2、我們再說說同治,同治是咸豐和慈禧的兒子,咸豐帝也是有兩個兒子,長子便是同治,幼子未命名就夭折了,這點跟朱厚照很像。同治六歲登基,幼年便受到父親早逝的打擊,他的兩位母后,便是著名的慈安和慈禧,兩宮皇太后通過和恭親王奕訢合謀發動辛酉政變,廢掉八位顧命大臣,開始兩宮垂簾聽政。當國內的太平天國運動也接近尾聲,同治三年,太平天國被平定,同治六年,東捻軍被平定,同治七年,西捻軍被平定。

年幼的同治享受一段久違的平穩時期,但實話實說,同治的個人素質太差,爛泥扶不上牆,在課堂上,“無精神則倦,有精神則嬉笑”,實在是一個頑皮的學生。同治到十七八歲的時候,“摺奏未能讀”,連“在內背《大學》皆不能熟”。到了該親政的時候,連奏章都讀不懂,可以說文學素質低到不能低的極點。同治沉湎於酒色,經常出入花柳衚衕,並沾染梅毒,根據翁同龢日記,翁同龢日記雲: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醫李竹軒、莊某於內務府坐處,據云:脈息皆弱而無力,腰間腫處,兩孔皆流膿,亦流腥水,而根盤甚大,漸流向背,外潰則口甚大,內潰則不可言,意甚為難。”就是同治沾染梅毒的症狀,具體症狀大家百度梅毒自行對比,同治十三年,駕崩養心殿,年僅19歲。

明武宗和同治雖然都是荒唐皇帝,但是明武宗個人素養較高,無論是文學還是武功,對大事頗有決斷,外交和內政都很有建樹。反觀同治在兩宮太后的垂簾聽政下,不僅沒完成基本的學業,形成一位帝王基本的文學素養要求,還經常出入花柳弄巷,最後染病而亡。

明武宗VS同治,明武宗勝

五、末代皇帝 崇禎VS溥儀

1、崇禎帝:他哥哥天啟皇帝臨終前一句話:“吾弟當為堯舜”,便把外有後金、蒙古虎視眈眈,內有魏忠賢等宦官作亂的爛攤子給了崇禎。崇禎登基之初,可謂是險象環生,在隱忍一段時間後,憑藉自己的果敢,他處死了魏忠賢,清除了閹黨。崇禎在對後金問題上,是強硬派,先派大將袁崇煥禦敵,雙方處於一個僵持的狀態。屋漏偏逢連夜雨,崇禎在跟後金打仗的時候,趕上了一個“小冰川”,國內災害不斷,國庫空虛,民不聊生,農民起義接連爆發,一波接一波,崇禎一邊跟後金作戰,一邊平定農民起義,崇禎本人猜忌心也重,先處死抗清大將袁崇煥,再將逼迫孫傳庭同李自成開戰,導致孫傳庭戰死。崇禎拆東牆補西牆,大廈將傾,獨木難支,非亡國之君,趕上亡國之時。崇禎很有氣節,在農民軍攻破北京時,崇禎在煤山上吊自盡。

2、溥儀:溥儀三歲登基,六歲大清滅亡。溥儀還沒發揮他的執政才能,便退位了。但是溥儀趕上了一個好時候,袁世凱念及舊情,不僅沒有像滿清趕殺明朝皇室後裔那樣去殺死清皇室,反而每年撥款400萬元,依舊讓他住在故宮,可以說溥儀就夠幸運的了。1917年溥儀參與張勳復辟,再度登基,違反了清王室與民國的協定。可惜好景不長,張勳被段祺瑞趕走,溥儀再度退位,溥儀參與復辟讓人頗為詬病,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馮玉祥倒戈,馮的部將鹿鍾麟以此為由,將溥儀等人驅逐出故宮,溥儀前往天津租界居住。

直到1932年,日本人為了使偽滿洲國合法化,想讓溥儀出任皇帝,溥儀受到日本人誘惑,皇帝夢還沒醒,皇帝心還沒死,便投靠日本人,出任偽滿洲國皇帝,這在當時給中國的社會造成極其不好的影響,破壞了我國領土的完整。1945年日本戰敗,溥儀被蘇軍俘虜。1950年,溥儀被移交給新中國,1959年溥儀被特赦,這也就是趕上了我黨的政策好,要不然憑藉他賣國投敵,槍斃也不多。

崇禎與溥儀都是末代皇帝,他們的身份都讓人同情,但是,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氣節,可謂是天壤之別,崇禎是天子死社稷,崇禎是當了賣國賊,投靠了日本人,崇禎的後人大多被清王朝所殺,而溥儀作為清王室一直被優待,可以說,溥儀的命運比崇禎好多了,但是他身在福中不知福,叛國投敵,終歸人民所不齒。

崇禎VS溥儀,崇禎勝

根據這五組明清皇帝的對比,可以清晰的看出,明朝的皇帝比清朝的皇帝素質普遍更高一些,也更加開明,待人也更為寬厚,所以說,明朝的皇帝絕不是中國歷史中最差勁的皇帝。


山人維屏


我覺得易中天老師說的沒啥問題。明朝皇帝確實是中國歷史上最差勁的,一個朝代能出那麼多奇葩的皇帝,也真是獨一份了。

朱元璋朱棣應該是大家公認的明朝皇帝中的明君,但這父子二人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弒殺。朱元璋動輒興起牽連幾萬人的大案,他的兒子朱棣滅"讀書人的種子"方孝孺十族,還凌遲后妃和宮女;嘉靖皇帝用宮女的經水煉丹,動輒打罵凌辱宮女,最後宮女們忍無可忍想和他同歸於盡,他自己差點被宮女們勒死;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很多人說他有腿疾,走路不方便,我想問,皇帝出門上朝不可以做轎子嗎?這根本不是他躲在後宮吃喝玩樂的藉口;泰昌皇帝更是個人才,上任第一件事是寵幸八位美女,不到十天就一病不起,接著又吃婦女經水和乳汁做的紅丸,繼位29天就宣告駕崩;著名的天啟皇帝,整天做木匠活咱們就不說了,人都可以有點愛好,但他和自己的乳母不清不楚是幾個意思?乳母爭風吃醋殺害他的嬪妃他也不管,這是什麼人性?



這就是明朝的皇帝,可能有人說這都是清朝人在抹黑明朝,因為明史是清朝的張廷玉編成的,張廷玉雖然是一代賢相,但難免會受到皇帝的影響,故意往明朝皇帝身上潑髒水。對於持這樣觀點的朋友,我想說,《明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而且是根據明實錄整理而成的,如果您不相信《明史》,可以自己去找明實錄,那是明朝史官自己記錄的,內容基本差不了多少。此外,歷朝歷代都是後世朝代編修前朝史書,這是慣例,這是常識,金朝是蒙古人的死敵,但《金史》是元朝人寫的,所以《金史》一個字不可信?《元史》是明朝人寫的,明朝人對蒙古肯定沒好感,所以《元史》也不可信?難道歷朝歷代史書都不可信?

明朝皇帝的質量之所以總體質量這麼差,我覺得這與老朱家的家教不嚴有關,朱元璋草根出身,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在培養子孫的問題上也沒能建立起一套嚴格的教育制度,皇子們過於嬌生慣養,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除了朱元璋朱棣朱佑樘和崇禎,勤政的皇帝真的很少。相比之下,清朝皇子的刻苦想必大家都是聽說過的,天不亮就起床讀書,風雨無阻,老師都是賢德之士,有權利處罰不聽話的皇子,所以清朝的皇帝基本沒有亂來的。


用戶3278175866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易中天對明朝的認識比越多象牙塔裡的學者客觀,更符合實際。他說明朝是中國最黑暗的時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明朝皇帝並非最差勁。我們都知道,相比人,制度更重要,明朝的皇權是絕對自私的,在明朝以前,皇權會受到外戚,宗室,皇后等勢力的影響,換句話說也會受到這些勢力的保護。如果皇帝年幼,會有太后或皇叔等保護皇帝,保護皇權。

這一點,清朝表現的最明顯,比如順治皇帝6歲登基,後來由母后和叔叔恭親王輔政,以免皇帝年幼被大臣忽悠。其實明朝皇帝的個人素質都不錯,比清朝皇帝近親結婚好多了,就是皇權制度太先進太自私,皇室,外戚,皇后太后等全部不能干預皇帝,把皇帝孤立起來,皇帝一個人要和2萬多文官鬥爭,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其他後世之君再厲害也應付不過來。明朝皇帝的個人素質不差,差在制度過於自私。我們來看看: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 叫花子當上皇帝后,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守好這份大家業,子子孫孫傳下去,永享榮華富貴?如此必須要解決幾個問題:

一是要把家裡的問題解決好。他制定《皇明祖訓》,規定了子孫後代的行為規範,後世子孫一個字都不能改。皇位採取嫡長子繼承製度,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無子立弟;其他皇子封為親王,親王世襲,親王的其他兒子降一等為郡王,以此類推,共有八等。最高的親王一年俸祿萬石大米,最低的一等200石。女兒也有相應的俸祿保障。宗室內部和睦相處,都不要搶皇位。

二是強化北方邊防。有鑑於唐末五代和兩宋以來的教訓,朱元璋十分注重對北方的邊防,他安排9個兒子為北方塞王,計劃全部領兵駐紮在從東北的遼寧到西北甘肅的張掖一代,對遊牧民族形成戰略威懾。朱元璋覺得軍權還是掌握在自家人的手裡比較合適。此外,在河南開封、洛陽、湖北武漢、荊州等戰略要地也安排兒子鎮守。

三是加強皇權建設。在做以上安排的同時,朱元璋大力加強綱紀建設,對違法亂紀的開國功勳大開殺戒,朱元璋30皇帝生涯殺了15萬官員及其家屬,開國功臣沒有幾個得以保全。1380年,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度,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認為天下大事由皇帝總之,所以穩當,但是皇帝的工作任務嚴重加大了。此外朱元璋禁止太監和外戚干政。 太子朱標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去世,按照嫡長子繼承的制度,朱元璋沒有選擇其他兒子為太子,而是將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以便將來繼承皇位。朱元璋自以為一切安排妥當後,於1398年住進了南京明孝陵。



建文帝朱允炆(1398-1402年在位) 年輕的建文帝登基後,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手握重兵的叔叔們,為此上臺後即開始整肅那些不法的叔王,一年之內廢除了5位(周、齊、湘、代、岷),準備對燕王朱棣動手的時候,朱棣也做好了造反的準備。經過3年的廝殺,朱棣成功殺進了南京,建文帝朱允炆舉火自焚,朱棣當上了皇帝。建文帝在位期間年號建文。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 依然面對父皇朱元璋當年面對的問題。朱棣對朱元璋的制度進行了修改:

一是廢除了藩王領兵制度。朱棣當上皇帝后,覺得軍隊還是不能掌握在宗室藩王手裡,太危險了,為此他不再讓各地的親王掌握軍權,並將封在遼東到宣府一線的遼王、寧王、谷王、沈王全部安置到內地,削除代王的護衛,親王從此不得帶兵作戰。

二是遷都北京。既然北方邊防不能交給藩王守衛,朱棣決定遷都到自己原先的封地北平,形成天子守國門的戰略態勢。同時由朝廷安排勳貴大臣和猛將接手長城沿線其他地方的防務,由此成為新的慣例。

三是設立內閣制度。朱棣認識到沒有宰相的缺點,為此挑選比較有才幹的大臣給自己當秘書,負責文件的抄抄寫寫,接受皇帝的諮詢,明朝內閣制度由此發端。 此外,朱棣六次率軍征討漠北,數次下西洋,並收復越南,將越南變為明朝的交趾布政司。 明朝的治理體系由此基本奠定框架。朱棣在位期間年號永樂。

明仁宗朱高熾(1424-1425年在位) 在位僅僅11個月就去世了,來不及建功立業。在位期間年號洪熙。



明宣宗朱瞻基(1425-1435年在位) 朱瞻基登基後,深深感受到國家財力不支,人民生活艱難,為此採取了佔領收縮態勢。

一是堅持以防衛為主的國防戰略。不再對北方主動開戰,在長城沿線以防衛為主;主動從越南撤軍,越南重新脫離明朝,從此不再是明朝的一個省,成為藩屬國。

二是完善內閣制度。內閣大臣負責對政務提出意見,不再是簡單的諮詢和抄抄寫寫,可以提出處理意見了;在皇宮大內設立司禮監,由太監負責司禮監日常工作,負責對文件進行批紅(批示)。這樣以來,皇帝幹什麼?皇帝可以歇一歇,只要把握大體方向就好了。



三是限制宗室活動。朱瞻基對各地藩王採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藩王及其子弟未經請假,一律不能出封地的城門,也不允許和其他藩王交往,一律不批准來京;並且頻繁調動藩王的護衛,藩王的勢力和影響力大大削減。 朱瞻基當了10年皇帝,和父親朱高熾一起被稱為“仁宣之治”。朱瞻基英年早逝,37歲就去世了。 明朝的國家治理體系在朱瞻基手上完成定型,所以,明朝的治理體系可以簡稱為:洪武-永樂-宣德體系。

明英宗朱祁鎮(1435-1449年,1457-1464年在位) 朱祁鎮9歲繼位,是明朝第一位幼年天子。朱元璋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去世37年後,大明朝的皇位既然會交到一個9歲的孩子手裡,這要是讓一生多疑的朱元璋知道,躺在明孝陵怎麼也睡不著。 北京就在敵人的門口,天子年幼,怎麼辦?好在朱瞻基去世的時候有交代,大事要向自己的母親張太后和自己的孫皇后報告,才能施行。看來,關鍵時刻還要靠女人。 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坐鎮,有“三楊”輔政,沒有太多的改革和折騰,這一時期明朝總體算是保持了穩定。

但是,天子年幼,潛在的問題和矛盾不少。 明英宗朱祁鎮 平靜了20多年邊境開始不平靜了,兵強馬壯的蒙古人開始不斷侵略明朝北方邊境。明英宗朱祁鎮22歲那年,蒙古瓦剌部大肆寇邊,年輕氣盛的朱祁鎮看決定御駕親征來犯之敵,只可惜後來兵敗被俘,明朝20萬大軍被蒙古人圍殲。 危難之時,朱祁鎮的異母弟朱祁鈺在大臣于謙等人的擁戴下,當上了皇帝,統籌負責收拾危局。朱祁鎮有3個兒子在北京,都在2歲之內,太小。而弟弟朱祁鈺已經21歲了,適合應對危機。朱祁鈺當皇帝,朱祁鎮的長子當太子,就這麼辦了。



明代宗朱祁鈺(1449-1457年在位) 朱祁鈺倒是很乾練,他在兵部尚書于謙等人輔助下,成功地處置了危機,將哥哥朱祁鎮接回來並軟禁,後來成功地廢除了侄子朱見深的太子位,讓自己唯一的兒子朱見濟當上了太子。但是,朱祁鈺福報比較淺,兒子朱見濟不久就死了,再也沒有兒子。數年後,一些大臣發動“奪門之變”,將太上皇朱祁鎮解救出來重新當上皇帝,朱祁鈺被廢。朱祁鈺是明朝第一個沒有行過萬里路、出過遠門的皇帝,最遠的地方就是到過昌平祭祖。

朱祁鎮再次當上皇帝后,殺了兵部尚書于謙等大臣。復辟後的朱祁鎮倒是很想有一番作為,但很無奈,智力有限,按部就班,沒有什麼作為,國家沒有治理好。朱祁鎮被俘的經歷給自己無盡的恥辱,也給明朝後世皇帝帶來災難,從此明朝皇帝很難走出京城的大門,因為文官有理由推定,皇帝出門不安全,還是呆在深宮大內安全穩妥。重新當上皇帝的朱祁鎮在7年後去世,兒子朱見深繼位當皇帝。朱祁鎮即位之初釋放了建文帝的後人,死前廢除了殉葬制度。

明憲宗朱見深(1464-1487年在位) 朱見深有口吃,因為“土木堡之變”父親朱祁鎮遭遇變故,朱見深的童年過的有點膽戰心驚,為此從小愛上了比自己大17歲的宮女萬貞兒。朱見深登基後將萬貞兒封為皇貴妃,原本想封為皇后,但是母親不答應。他不太愛見大臣,後期也很少上朝“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就發生在成化年間,明朝的綱紀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走下坡路的。朱見深繼位初期各地流民起義風起雲湧,好在當時國家實力尚在,包括“荊襄百萬流民起義”這樣大規模的起義都被平定了;北方的少數民族也被教訓了一番,“成化犁庭”就發生在這個時期。由於父親朱祁鎮被俘的影響,朱見深也沒有出過遠門,一輩子最遠的地方只去過昌平祭祖。 明憲宗朱見深 當了23年皇帝后,朱見深去世,享年40歲。好在有個好兒子,就是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1487-1505年在位) 朱祐樘的最大特點就是比較聽大臣的話,對國家大事非常用心,經常是反覆研究,多方聽取意見。對大臣很好,18年皇帝生涯沒有廷杖過一個大臣。那些年北方邊防穩固,朝廷大規模修建長城,國內安定穩定;風調雨順,朝廷大規模興修水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所以這一時期明朝中期最美好的時期。但是這是明朝已經立國130餘年,宗室膨脹的很厲害,擠佔了國家開支。為此,朱佑樘主動帶頭只娶了一個老婆,並限制宗室男子娶老婆的數量,以緩解宗室膨脹的速度。朱祐樘脾氣太好了,把文官的胃口也培養起來了,明朝皇帝從朱祐樘開始,受到了文官的全面約束。 明孝宗朱祐樘 這一時期被稱為“弘治中興”。朱祐樘勞累過度,享年35歲。

明武宗朱厚照(1505-1521年) 朱厚照是個典型的浪蕩公子哥,一生貪玩好色。朱厚照在位時期,北方邊防壓力逐步加大,由於朱厚照玩心太重,耽誤了不少正事,後期搞得國內民不聊生。從正德十二年(1517年)開始,朱厚照在北京城待不住了,畢竟從“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到現在已經68年了,明朝皇帝68年都沒有離開過北京、沒有出過遠門,真是憋死了。世界那麼大,為什麼我不能去看看? 朱厚照為了擺脫大臣的監視和勸說,他用盡了各種自我救濟原則,不惜降低身份,封自己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鎮國公、太師,一路巡遊到河北、山西等地,並在太原過年,出門一年半後才回到北京。

回到北京馬上要下江南,為此打死勸諫的14位大臣才作罷,不久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朱厚照以御駕親征的名義得以下江南,這一出門直到去世前3個月才回到北京,又是一年半。 明武宗朱厚照 安化王朱寘鐇和寧王朱宸濠叛亂都發生在朱厚照在位時期,幸好這兩位造反的王爺實力不強,很快被平定。這也說明朱厚照的確耽誤了不少正事,沒把工作做好。朱厚照玩過了頭,沒有兒子,30歲就去世了,由堂弟朱厚熜繼位。



明世宗朱厚熜(1521-1566年在位) 朱厚熜是個有小聰明沒有大胸懷的人,一生都在和大臣們鬥智鬥勇,對人刻薄寡恩。在任期間”南倭北虜”一直困擾明朝,北方的蒙古人曾經殺到了北京城外,這是明朝建立後,遊牧民族第二次殺到北京城外,第一次就是明英宗朱祁鎮時期的“土木堡之變”後。朱厚熜當皇帝的中後期都不上朝,長期沉湎於道教,追求長生不老。晚年制定《宗藩條例》,意在進一步限制宗室人口膨脹,但是治標不治本。朱厚熜在位45年,皇位交給了生前唯一的兒子朱載垕。

明穆宗朱載垕(1566-1572年在位) 朱載垕的最大興趣就是遊山玩水、美女美酒,此君對政務實在沒有什麼興趣,這與他的父親朱厚熜相比,真是大相徑庭。在位期間,朱家宗室人口已達到28000多人,明朝總共才5000多萬人,這些人的工資都很高,朝廷已經嚴重拖欠軍費了,甚至拖欠邊防軍的工資。有大臣上書必須解決宗室開支過大問題,並給出了方案。但是,朱載垕沒有聽從,繼續吃喝玩樂。朱載垕在位僅僅6年,就將皇位交給了9歲的兒子朱翊鈞。



明神宗朱翊鈞(1572-1620年) 朱翊鈞小時候是個比較聰明的孩子,登基後由內閣首輔張居正輔助,時間長達10年。這10年,明朝是不錯的,但是並沒有解決宗室問題。張居正去世後,朱翊鈞親政,打倒了張居正並抄了他的家。朱翊鈞辛苦了4年後,就不再出門了,玩不過哪些道貌岸然的文官。他不願意見官員,覺得太煩了,他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想廢長立幼,大臣不答應;朱翊鈞也沒有在宗室問題上做什麼大改革,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宗室人口已達15.7萬人。早在1587年的時候,萬曆皇帝就曾經拿出私房錢賑濟山西、河南、山東等地的遠支宗室。

萬曆皇帝並不知道這樣下去總要崩盤的,他只知道一味地向民間徵收礦稅,搞得民怨沸騰。君臣關係越來越疏遠,北方的邊防越來越吃緊,宗室人口越來越多。朱元璋當年關心的三件大事在萬曆中後期全部爆發出來:君臣暌隔、邊防不穩、宗室劇增。面對這三大難題,朱翊鈞幾乎沒有做出任何積極成績,沒有宰相調和,君臣關係始終無法理順,相互不信任;薩爾滸之戰,明朝兵敗如山倒,遼東形勢危如累卵;宗室政策沒有大的改革,吃垮了財政。當了48年皇帝后,朱翊鈞徹底撒手不管了,去了昌平的定陵和祖宗團聚,把爛攤子留給了兒子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1620年八月-九月,在位一個月) 朱常洛來不及梳理頭緒就去世了。在位時間太短,朝廷以1620年八月到十二月為朱常洛的年號,即泰昌元年。



明熹宗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 朱由校15歲繼位,一上臺就被東林黨泡製的“三大疑案”(挺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糾纏,15歲的孩子懵懵懂懂,一開始真不太懂這裡的道道,只好依了東林黨。隨著年齡的增長,朱由校發現的問題的本質,於是決定好好地幹一番。為此太採取了一些了措施:

一是整頓朝綱。將東林黨的人能趕走的趕走,能處死的處死,全面重構政治生態,樹立皇帝的權威,建立全員服從皇帝的政治體系,不允許再嘰嘰歪歪,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這麼難的事情,少年天子一個人怎麼做得到?他知道自己不行,就通過太監魏忠賢來實施,塑造魏忠賢的權威,用魏忠賢來排除異己,打壓不聽話的官員。事實證明,朱由校做到了。

二是穩住邊防。在遼東不再採取戰略進攻態勢,收縮防線,以山海關-寧遠-錦州為屏障,先穩住陣腳,以圖將來。這個舉措在當時是比較穩妥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被牢牢牽制住。

三是限制宗室。頒佈《宗室限祿法》,對宗室採取限薪制度,並且法制化,這種制度是一種低薪包乾制,將朝廷的負擔和宗室的關係一刀切,今後朝廷不會再增加藩王家的經費,不管生了多少孩子。如果這個制度在嘉靖年間(1522-1566年)就實行的話,明朝至少還可以續命上百年。 天不假年,朱由校22歲就因病去世了,也算天妒英才。朱由校的弟弟信王朱由檢繼位。



明思宗朱由檢(1627-1644年在位) 朱由檢就是著名的明朝末代皇帝,年號崇禎,他繼位的時候已經16歲,他是讀教科書長大的,基本不懂野路子,對人心險惡、人情真偽都不太熟悉,也沒出過門。他繼位後完全推翻了哥哥朱由校的做法,打倒了魏忠賢集團,將東林黨全部恢復名譽,活著的請回朝廷,死了的給予優撫。朱由檢的治國思路其實就是按照祖宗的辦法來,一切恢復到萬曆年間的做法,官員推薦、賞罰制度、宗室制度等,都改回來,一切按照原來的規定辦,不管時局發生了多大變化,將大明朝這輛巨輪又開回到原來的死路上。 朱由檢在親親之義(宗室)上耗光了錢糧,在黨爭當中殺光了能臣名將,在兩線作戰下消耗了最後一支勁旅(孫傳庭)。16年後,李自成打進北京,朱由檢在煤山上吊身亡,為276年的明朝劃上了句號。


坐看東南了


我覺得可能朱家祖傳某種精神疾病,容易癲狂暴躁。

朱重八這個乞丐皇帝幾大案殺了十幾萬人不提,動輒就給人扒皮等等。

老四朱棣凌遲幾百宮女,一己之私靖難生靈塗炭。

土木堡全軍覆沒自己被抓的朱祁鎮被蒙古人抓去日屁股。

豹房的正德。

嘉靖其實不僅煉丹,還酒色財氣,迫害未成年宮女修道,被人家組團差點絞殺。

隆慶玩女人精盡人亡。

萬曆更是個不上朝的死胖子,只知道酒色財氣,自己兒子都成了文盲。

後面的不是玩女人掛了,就是木匠,尤其是崇禎只有小聰明,卻繼承了祖宗所有的缺點,包括癲狂症


橙爸講歷史


大明的皇帝,個頂個的都是個性皇帝。。。

朱元璋,既不偉大,也不英明,更不神武,他就是一個陰狠歹毒,反覆無常,有著嚴重被害妄想的暴君,秦皇漢武隋煬雖然都是行的暴政,但都沒暴過老朱,一次胡惟庸案殺的人都夠那三位加起來的了,更不用說其他大肆誅殺功臣的事情了。

朱棣,更不用說了,搶自己侄子的帝位,殺人也跟吃飯喝水一樣。

後面的皇帝,越來越縮,甚至縮進了深宮幾十年不朝。

這其中雖然不能說一定是皇帝的錯,但是現實就是明朝皇帝沒有什麼正常的皇帝樣,後面的大清更是做出了一個表率,中國曆朝歷代最勤奮最有權力的皇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