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八贤王,到底是什么样的,老谋深算?深居简出?

宋朝是中国古代武侠小说最爱写的朝代。文人们为当时塑造了很多的经典形象。黑脸的老包,宽宏的欧阳春,义气的展昭,骄傲的白玉堂。每一个都活灵活现。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会误认为,宋朝的历史就是这样的。而在这些武侠角色之中,总有一个人的名字。赵德芳,小说里的八贤王。这样的八贤王,真的是历史上的真人吗?到底,他和包拯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著名的八贤王,到底是什么样的,老谋深算?深居简出?

赵德芳在兄弟当中排行第四。赵匡胤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算计筹谋,对于儿子,也并没有尽心地去教导。四个儿子死了两个,到他登基的时候,就只剩下了赵德昭和赵德芳了。而更可悲的是,在赵匡胤死后,这两个儿子也是先后离世。小说中的八贤王是最爱偏袒包拯的。不管开封府里惹了什么样的乱子,只要八贤王出马,妥妥摆平。赵德芳绝对是小说里的唯一背锅王。没有第二个人。可是,真正的赵德芳,虽然也是宋仁宗的叔叔辈,却死在了23岁的时候。根本没时间去辅佐这个未来的皇帝。赵德芳死的时候,当时的皇帝还是他的叔叔赵光义。所以,小说只是小说,赵德芳这个八贤王和包大人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著名的八贤王,到底是什么样的,老谋深算?深居简出?

历史学家对于赵德芳赵德昭两兄弟的死,意见很不统一。因为,这两个人死的时间距离只有1年多。前一个还没出了大孝期,后一个就跟着去了。而且,还是先帝仅存的血脉。这难免有叔叔夺位杀侄子的嫌疑了。不过从留下的历史资料来看,这皇位,还真跟他们两兄弟关系不大。是他老子一门心思地要留给他们叔叔的。在赵匡胤活着的时候,就更重视培养赵光义,而不是这两个儿子。大概是怕自己早死,儿子太小的话,再把江山给弄丢了。所以,赵匡胤传位给自己弟弟赵光义,肯定是他自己的意愿了。

著名的八贤王,到底是什么样的,老谋深算?深居简出?

据史料记载,在赵匡胤病逝的前期,当时的皇后,命令宦官将赵德芳叫到宫中来。当时的宦官考虑了一下实际情况,发现赵匡胤其实对赵德芳并没有特别关心。所以,也没有办法确定,皇帝是想传位给谁。平时赵匡胤比较器重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更多的时候是在培养赵光义。而且,当时的赵德芳,只有十几岁的年纪。所以,宦官没有叫赵德芳,而是喊了赵光义。赵光义来后,送皇后觉得大势已去,没有办法变更,于是便请求赵光义。日后要善待她与赵德芳,因为赵德芳是皇后的养子。赵光义的回答是,有富贵大家一起享受。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可以人为操控的。宋太祖一死了之,赵光义先后加封了两个侄子,当时的赵德芳被任命为地方行政长官。结果,有一天,赵德昭先去找叔叔理论,也不知怎么就生了大气,一头撞死了。赵德芳在一年之后,也紧跟哥哥的脚步病逝,去给哥哥作伴了。

著名的八贤王,到底是什么样的,老谋深算?深居简出?

在赵德昭死后,赵光义为了安抚世人的言论,一口气封了八个王爷的头衔给赵德芳,这就是为什么赵德芳明明排行老四,却被称为八王的原因。古文小说里,关于八贤王的描述,大多名字都是赵德芳,其实是误区。结合历史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重新预测一下,龙图公案里的八贤王,应该是赵光义的第八个儿子。

著名的八贤王,到底是什么样的,老谋深算?深居简出?

赵光义在临死的时候,并没有学习哥哥,而是把屁股下的宝座给了自己的儿子。几代更替之后,北宋逐渐开始没落。后来,赵构选择了新的都城,历史上将这个时段叫做南宋。可惜,赵构的身体情况比较差,并没有留下自己的骨肉。无奈,只能从赵德芳赵德昭一脉找寻继承人。轮回更替,江山到底是又回到了赵匡胤的后代手中。不知道英明的太祖到底有没有过后悔,或许只要一念的改变,历史就会是另一番模样了。宋朝的历史,背负着太多的耻辱,也有着很多好的地方,名人辈出的时代,还是值得我们去阅读的。

著名的八贤王,到底是什么样的,老谋深算?深居简出?

赵德芳虽然在年轻的时候便去世了。但是,他的子孙后代,算是为他争了光。不仅南宋有很多个皇帝,都是赵德芳的后人,就连著名的文学家赵孟頫,也是赵德芳的后代。历史的真相,只能让我们通过一点点的资料不断地去推理验证了。但是,对于他的美好印象,仍然是在每个人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