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l总有叼民想害朕l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论断,来自于两个王朝的覆灭。

1.崖山之悲

为人所熟知的"靖康之耻"中,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俘虏,开封城破,大宋百年基业化为乌有,导致了宋室南迁、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隅。

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在在海丰的五坡岭被俘。元统帅张弘范劝其投降,并要他写信招降崖山的张世杰。文天祥作《过零丁洋》诗以明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并不急着收降,他亲自把文天祥安排在身边,让他亲眼目睹见证他亲爱的父母之邦,如何在严酷打击下,灰飞烟灭。

1279年正月,宋元之间最后一战——崖山海战打响。从正月开始,元兵进攻崖山二十多日。先是火攻,未逞后又以陆军断绝宋军汲水和砍柴的道路。宋军不得不连续十几天吃干粮喝海水,引发将士呕泄,战斗力大减。1279年3月19日,广东崖山,凄风楚雨,蒙古军队把南宋最后一支队伍逼到海边,陆秀夫背负年仅9岁的小皇帝蹈海殉国,顷刻间便被汹涌的波涛吞没。其他船上的宫眷、大臣和将士们听闻噩耗,十万人在一片痛哭声中纷纷投海殉国,全军覆没。

当拂晓前交战结束时,宋军彻底失败的景象密布于海空之中:视野所及,温暖的水面上到处都漂浮着尸体。文天祥(1236—1283)这位特殊的目击者,在元军船上忧心如焚地亲眼目睹了这惨烈的最后一战以令人震惊的语调谈到了这次灾难的程度:

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

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一曲悲歌,最后绝唱,南宋至此灭亡。

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

昨夜两边桴鼓鸣,今朝船船鼾睡声。

……

已经突围出去的张世杰心如死灰,也在暴风雨中堕海。从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至此三百一十九年,宋王朝灭亡。这也是中央之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

立下大功的张弘范命人在崖山岩壁上刻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大字。明代赵瑶在此处凭吊怀古时,写下七绝《登崖山观奇石》:

忍夺中华与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

镌功奇石张弘范,不是胡儿是汉儿。

宋朝的灭亡,是中国第一次亡国。

崖山之后无中国,臻于极致的古典意义上的中国结束,中国皇统断绝,中国文化出现断层。元军对汉人展开民族大屠杀,中国正统文化遭到极大的破坏,因此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这个论断。当然,从现在的多民族融合的角度出发,这是有失偏颇的,但在当时,汉人王朝正室覆灭,华夏文明出现了断层,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明朝覆亡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孔尚任《桃花扇》)历史就像一条河,照例流过了明朝这片土地。

明朝历史由朱元璋开始,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宣布即皇帝位,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在经过了陈友谅,张士诚等诸多对手的角逐后,明王朝终于建立。

276年后。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三月十九日的黎明,崇祯皇帝在司礼监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仓皇来到煤山(即今天的景山)在一棵槐树上自缢而死,清军入主中原,明王朝结束了其276年的历史进程。

"明亡之后无华夏"是说明朝灭亡后本已开始复兴的汉文明尚未恢复元气时又一次惨遭灭亡,以汉人为主体的汉文明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甚至连汉文化的重要载体——衣冠礼仪都彻底沦陷。成为当时处于朝代更迭时期人们的一种说法。

3.岂无中国?华夏安在

时光快速流转,人世迅速变幻,眨眼间,王朝更迭。在当时坚守气节的朝臣和国民毁家纾难,浩气永存,以此表明心智,怀念故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站在历史的乃至人类的最前方回顾这段历史,不忍唏嘘,也倍感欣慰。因为中国还在,华夏不曾陨落。大宋臣子的气节和明王朝的光辉依然延续在中华大地上,崖山之后,有朱元璋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煤山之后,有孙中山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这样说并不是说中华在元清时期被灭亡过。中华文明在蒙元满清时期没有断代,断代的只是中华政权而已。元清时期,华夏也涌现出一大批灿烂的文明成果。虽然华夏在军事上被入侵,但在文化上统治者也一点点地被中华文明所同化。放眼世界,文明被异族侵略征服毁灭,这在世界历史上都很正常。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都,毁于蛮族的入侵。而中华文明则可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中华的文化还在,中华的血脉还在。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的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一往文学


崖山战役后,宋朝彻底灭亡,蒙古族建立了元朝;

清军入关后,逐渐灭掉明王朝,满族人建立了清朝。

元朝与清朝,当权者都为异族人,华夏民族的地位空前低下,故有一些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认为“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一说是日本人提出来的)。

01崖山之后无中国

公元1297年,南宋的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崖门镇)进行大规模海战。据说宋、元共投入30万兵力,这也是南宋王朝的背水一战,关系到生死存亡。

结果却大失所望,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没,南宋再没有抵抗之力,赵宋王朝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相传,南宋国灭时,陆秀夫背着年幼的皇帝投海自尽,诸多忠臣以身殉主,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加上蒙古军队对汉人的屠杀,以及战争带来的饥荒、瘟疫等的肆虐,不计其数的汉人命归黄土。

宋朝的灭亡,意味着中国第一次整体亡于游牧民族之手。

汉人元气大伤,失去对国家的主导权,苟且偷生,这与传统意义上的以汉人为主导的中国大相径庭,所以说“崖山之后无中国”。

另一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制工商业的朝代,并主张发展外贸。

当权者重文抑武,注重全面发展,让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领域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

但在宋朝与元朝的战役中,折损了无数宋朝的精英人士。

元朝建立后,执政者大开历史倒车,无视生命价值,抑制商业贸易,导致中国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倾向,中国文明的发展和积累都被破坏殆尽。

所以,从文明与经济发展来说,“崖山之后无中国”。

02明亡之后无华夏

明崇祯皇帝自尽,满族人入主中原,清朝代替了明王朝。八旗子弟高高在上,汉人则是最低等级的奴才。

满清入关初期,多尔衮下令颁发“剃发令”,强令汉族人剃发易服,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有人反抗,得到的便是血的教训。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顺应新的政府。

清朝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从此,华夏民族失去了自己传承了几千年的衣冠。

一个民族的没落,从外在形象开始,到文化丧失,毁灭自我结束。

清王朝为了控制文人的思想,引导舆论,屡兴文字狱。

一个单字或一个句子一旦被认为是诽谤当权者或讽刺政府,那这个人会锒铛入狱,甚至被判死刑。

在这种高压下,志节之人,都被屠戮殆尽。活着的人,提心吊胆,自顾不暇,只好迫使自己迎合清王朝。

久而久之,华夏之人开始丧失血性,沦为满族人的奴隶,且奴性盛行。

从外貌到精神,清朝的汉人都失去了自己几千年的传承,所以有人说“明亡之后无华夏”。

诚然,宋朝与明朝毁在异族人手中,汉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了空前打击,让他们沉沦了很久很久。

但有书君以为,“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论断虽有一定可取之处,但说得太绝对。

毕竟,元朝完成了大一统,清朝的康乾盛世也让中国重拾辉煌,从今天看来,这都是历史的必然。

如今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所以,历史上无论哪个民族统一了中原,最后都是中国。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说法,出自明未清初文学家钱谦益的一首诗《后秋兴之十三》:

海角厓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诞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崖山之后无中国

崖山,也写成“厓山”,在今天的广东省新会城南的一个入海口。东有崖山,西有瓶山,两山之间的入海口,因此又被称为崖门。

崖山之后无中国——即出自钱谦益的这句诗:“海角厓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讲的是公元1279年,蒙古军队和南宋逃亡的军队在这里发生的崖山海战,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宣告了南宋小朝廷的灭亡。

崖山海战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被元朝所灭,标志着自诩为中原正统的华夏民族第一次被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所统治。也就是说,从此之后,再也没有纯正的中华文化和中华历史,中原华夏民族处于元朝蒙古人的统治和践踏之下,中华文化也必然遭受异族文化的入侵和摧残。

元朝建立后,汉人成了劣等民族,士大夫们曾经津津乐道的文化传统,被来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踩在脚下。蒙古人把精力放在强兵和镇压汉人上,造成了中华文明的断裂,许多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明显出现退步。

假如把宋朝时的中国看成是文化灿烂,科技发达的大国,那么崖山之后的元朝,虽然在疆域上也算得上是大国,甚至比宋朝的版图大了很多,但是文明开化的程度却大打折扣。

而钱谦益效忠的南明朝廷的灭亡,也南宋朝廷的灭亡,几乎如出一辙。

明亡之后无华夏

钱谦益,生于1582年,明朝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名列探花,才华横溢,成为后来的东林党领袖之一。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福王朱由崧建立南明小朝廷,在清军的追击下,一路往难逃。钱谦益当时在南明担任礼部尚书。

1645年五月,清军在攻陷扬州,紧接着兵临南京城下,皇帝被俘虏。钱谦益此时已经六十岁,作为东林党的领袖,很多人都觉得他应该殉国而死,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钱谦益晚节不保,投降了清军。

当时他的妻子,也就是著名的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要沉水自尽,被钱谦益拉住了。堂堂文坛领先,一代宗师的钱谦益,忠贞还不如一个女人,后代史学家对此颇有微词。钱谦益投降了清军,不仅担任了礼部侍郎的官职,而且主动剃了头,留起了辫子。

晚节不保的钱谦益对清军的俯首帖耳,被仕林之人视为耻辱,真是极大的讽刺。识时务者为俊杰,或许是他看开了。但是在投降后,钱谦益又暗中组织反清复明,联络自己的学生,在台湾的郑成功反攻中原。

1660年,郑成功在一帮反清复明的志士帮助之下北伐,一开始节节胜利,很快就被清军阻击,北伐失败。钱谦益得知后,就写了这首《后秋兴之十三》的诗。

1661年,吴三桂在昆明追杀了南明永历皇帝和他的太子,南明宣告彻底灭亡。

明亡之后无华夏,即“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从今往后,中原大地再次陷入北方异族的统治。和蒙古人统治中原大同小异,汉人同样被视为劣于满蒙的低等人。不同的是,清朝顺治、康熙等几位前期的皇帝更加提倡中原地区的汉人文化,因此中华文化不至于断裂。

1664年,钱谦益去世,乾隆皇帝将他列入《贰臣传》,就是对他“为臣不忠”的最大嘲讽。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博书


我觉得抗美援朝就是对“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两句话最好的解释。

宋亡,亡的是统治阶级,中华的文化血脉并未断绝,方块字的生命依旧顽强,儒释道依旧在中国发展,虽然战争带来的惨痛,天灾人祸的肆虐,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宋朝时发展起来的商业被破坏殆尽,然而,我觉得这些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一腔血勇,依然存在。



你如果不承认?

请看看朝鲜战场上,鏖战的志愿军战士。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部队,面对美军的坦克、飞机、航空母舰等重型武器,面对国内百废待兴,祖国仍为未统一的现实。

毛主席力排众议,毅然出兵。

毛主席凭什么敢出兵?

凭的就是在中华历史长河里积累的智慧,以一种高瞻远瞩姿态,通透了世事。



而以敢战能战闻名天下的彭德怀元帅,在部队还未集结完毕之时,就已经只身一人,乘着夜色,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脱离部队进入朝鲜,为的就是提前了解朝鲜的情况,自己能迅速做出部署。

这样的统帅,难道比那些西方所谓的名将差吗?

一点都不差。

志愿军的将士们呢?

他们单衣单裤,从南方而来,连过冬的衣服都未分发完毕,就已经在严冬的寒夜里,淌水过了鸭绿江。

黄继光,邱少云,王成,毛岸英!



和他们一起出征的志愿军将士都是中华脊梁,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中华民族不屈的勇气。

这一战,真正的让世界清醒了,他们低下了骄傲的头颅。

那曾经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度,他们依旧如汉唐之时一样骁勇,依旧如宋明那样不会屈服。

大宋的陆秀夫携民跳海,文天祥誓死不降。

大明的太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难道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人不能和他们比肩吗?

我想应该是可以的!

他们流着华夏一样的血液,具有一样的气质。



最为特殊的是明亡。

因为明亡之后,清朝入主中原,虽然经过了血腥杀伐,剃发易服。

但是中华的灵魂只是改了一副皮囊,根骨还在。

清朝承袭的是明朝的体制,学的是源远流长华夏文化。

改变了什么?

汉人满人?满人汉人?

满人四书五经,汉人读四书五经,满人拜孔子,汉人也拜孔子。

满汉都合流了,谁还分得清汉人满人。

除了统治阶级的变化,其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自古民族之间的融合,在地球的任何地方,从来就没有断绝过。

柔然去了哪里?鲜卑在何处?契丹呢?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句话出自日本。

相对于国外的某些言论,我们应该保持清醒,而不是人云亦云。


旧史风


首先提出这句话的不是日本人,也不是韩国人、更不是某国人,而是中外史学界的一个普遍认知。所以,我们要理性客观的看待这一事实,更要理解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不可否认,一直以来日本人自认为继承了中华文化的正溯,因为有神风相助日本幸免灭国。但这句话并不能代表日本人的别有用心,如果单凭一句话就能灭一个国家,也太危言耸听了。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指的是中华民族被两次异族入侵而产生的文化断层,也就是古典文化的浩劫与覆灭,尤其是南宋的灭亡影响更为深远。许多人对这两句话并不认同,而且异常的排斥,归根结底是触动了部分人好面子的那根敏感神经。

我们周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一个中国男人娶了外国女人,那么这个男人像是上了战场,打了胜仗一样光荣,众人的赞美之情无以言表。如果一个中国女人嫁了外国人,无论过的幸福与否,都会遭来骂声一片,过的好,说她崇洋媚外、爱慕虚荣,过的不好,落井下石、尖酸挖苦。总之,中国女人必须“安分守己”,因为她们要负起中国男人打光棍的责任。


1279年,元军大将张弘范与宋将张士杰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海战,最终蒙古军以少胜多,南宋10万军民葬身大海,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殉国,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惨烈的海战称为“崖山海战”,地点就在今天的广东省新会区,而经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当年波澜壮阔的入海口早已不复存在。

元朝

外族的野蛮人侵,中华民族的脊梁被打断,中华精神已经灭绝,汉人惨遭屠杀、奴役与压榨,古典文化意义上的中国消失。蛮人建立的元朝再也没有了汉之强悍,唐之开放、自信和包容,宋之富庶与博大。相反从奴隶社会转变过来的统治阶保守而落后,把汉人视为三等异类,不准集会、不能养马、不准习武,地位低下没有尊言,毫无自由,半夜不准处出,几户人家伙用一把菜刀,生活还受他们监视。

明朝

明朝虽然是汉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但是受前朝蛮族的影响颇深,所以并没有修复古典意义上的中华文明。而是无视生命价值,大开历史倒车,抑制工商贸易。活人殉葬的残暴陋习死灭复燃,当权者嗜杀成性,封海禁运,闭门造车。致使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差距不断的拉大。

清朝

明朝灭亡后,华夏民族再次被骑马民族征服、奴役,有骨气、有胆量、有血性的人被大面积的消灭。中华民族做为一个文化主体再次灭亡,汉人在满人的残暴统治下艰难过活,此后的数百年,面对外侮麻木而苟且。

总结:宋朝、明朝的灭亡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华文化的浩劫,华夏文明的陨落。这就是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中国真正含义。所以,时至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依然是一种偏颇的说法。

持此说法的人理由如下 :

一、崖山海战,元军以少胜多,大败宋军。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自尽,忠臣志士们纷纷效仿陆秀夫,跳海殉国。此战之后,蒙古人统一了中国。这是中国第一次被游牧民族统治,标志着我们华夏文明的衰败,“蛮夷”占据了中原。由于蒙古人大肆推广蒙元文化,大肆屠杀宋人,使得剩余为数不多的宋朝精英阶层在崖山海战后再遭打击。据说,宋朝户籍上大部分的汉人都被屠杀了。像陆秀夫、文天祥这样有气节的文人也大都英勇就义,这使得华夏文化在宋元之际出现了一个断层,因为人也是文化的载体。而且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科技等都遭到中断。所以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



二、1644年清军之入关,取代明朝,统一了中国。这是又一次的“蛮夷”统治中国,汉人对此颇有抵触。认为满族文化异于中华正统文化, 对清朝制度也颇为不满, 感叹“中国没落,夷族乱华”。这是“明亡之后无华夏”的说法。

但这两种说法较为偏颇。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宋元之际和明清换代都是民族融合的一种的形式。无论是元朝,还是清朝,都没有完全排除华夏文化,反而被中原文化所同化,元朝残暴不堪故短期而亡, 虽然对中原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出现了新的文化形式,为中国疆域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且最重要的是: 华夏文明还是延续了下来,宋朝的开明专制制度没有被遗弃,儒家文化也没有中断。只能说崖山海战后中国文化遭受了一定的打击,但最后又恢复了回来。所以第一句“崖山之后无中国”不对。

清朝皇帝推崇儒学,是主动被儒家文化同化的,而且相比较而言清朝君王总体上优于明朝君王,荒唐的君王并不多,所以“明亡之后无华夏”更不对了。

最要注意的是,“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说法是日本人提出来的,日本人意在讲日本才是华夏文明的真正继承者,打击我们华夏儿女的自信心,我们千万不能相信这种谣言。


欲将书剑学从军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是被演化的极端说法,实则是“崖山海战后不是中原人天下,明亡后华夏古典传统被革新”;实质上中华文明从未中断,而是愈发焕发魅力。

崖山之后,指的是崖山海战,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十六年),南宋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发生大规模海战,最终元军以少胜多;陆秀夫背着南宗小皇帝跳海,十万南宋军民随即投海。此次,元朝彻底主宰中原。

崖山之后无中国

此话出自大明遗民之口,而非日本,有诗句为证;

《后秋兴之十三八首·其二》 钱谦益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俺银轮哭桂花。

从诗歌中可看出“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在古代就有之,而非现代日本学者提出。

说说钱谦益这位诗人为何有如此感叹?

钱谦益(1582--1664)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今属江苏)人。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崇祯初官至礼部侍郎,弘光时为礼部尚书。

清兵南下,钱谦益率先迫降,被清廷授意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后即辞官南归故里,潜心著述,暗地支持抗清斗争。他是明末清初的诗坛领袖。

钱谦益是明末遗民,虽在清朝被授意官职,但心系大明,毕竟大明对他不薄,且为汉人;清朝初期文字狱较为严重,当时文人墨客无人敢随便提起清和明字,一旦被发现,轻则受罚,重则家破人亡;作为明末遗民,一心思念大明,却又无法表明心事的诗人,是多么的憋屈?

钱谦益隐晦曲折的用“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来阐明

明亡之后是清朝,不是我华夏的天下;借此缅怀自己的大明王朝!

中华文明从未中断,而是愈发焕发魅力。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经多次磨难;

中华文明最危机时不是历经元和清,而是五胡乱华;

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自公元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期间历时一百多年,据复旦历史学者葛剑雄认为,由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人口损失较大,谷底时期大约仅剩下三成多的人口;五胡乱华可以是说是汉人历史上最黑暗时刻,中华文明的延续受到极大威胁。

学家 阮炜曾提出过《文明的毒瘤》论,一个文明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毒瘤,毒瘤只会越来越大,若外来主体及时干预,则文明主体会健康的发展壮大,任其发展下去,则不可救药。

在五胡乱华后,胡人给汉人注入新鲜血夜,随即出现隋唐盛世,中华文明耀眼世界!

不论后来的崖山海战,还是清军南下,现在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还是站在世界文明之巅,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


丹心汉青


崖山在广东江门,那里现在遗留着崖门海战遗址。南宋末年,南宋逃亡政府一众文武百官,王公贵戚带着小皇帝到了此地便逃无可逃。于是,率众和蒙古人进行了最后的大决战。这场决战十分惨烈,从士兵到将军,从文官到大臣,从秀女到皇后没有一个怕死的,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和蒙古撕杀到底。

战斗失利,丞相陆秀夫最后背着小皇帝沉海自尽,宁死不屈。崖门海战之后,南宋灭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让外族人全面统治。南宋的灭亡不仅是政权的灭亡,蒙古人的疯狂屠杀使得中华文明也遭爱到严重的破坏,跟随皇帝逃亡的这十余万人也包括文化精英,各种高端人才。

但是,说崖山之后无中国,这是日本人一厢情愿的说法,他们倒是希望中华文会传承中断。可惜的是中华文华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最有韧性的文化。

珠江出海口伶仃洋上,右丞相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前往崖门劝降,满腔正义的文天祥在此留下了著名诗章《过伶仃洋》,他发出怒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不仅是一个大臣的声音,也代表了中国文人的家国思想,正是中华文华有这种基因的存在,他便永远不会消亡。


附一首古诗:

《崖门海战怀古》

崖门海浪藏金戈,镇北炮台闻胡茄。

民弱豺狼争相食,国衰虎豹尽磨牙。

忠躯十万填苍海,血浪连天照晚霞。

历史岂能转头空,休教猢狲犯中华。


清溪诗词


首先我先说明这是无稽之谈,纯粹扯淡。信这句话的国人应该醒醒了,为什么?首先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讲究的都是“文化认同”,从来不是血统国界之类肤浅的东西。

华夏中国怎么来的?得从远古说起,中国,一开始是指中原河洛地区(黄河,路洛水),因其在四方之中,为了区别其他四方而称为中国。古代中国和中原是同义的。后来随着历史演变融合了周围民族才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中国。中国自古就不是单一民族国家。自炎黄起就是多民族国家(黄帝的妻子都是来自其他部族的)整天抓住民族血统勾心斗角的都是耍流氓,按照这理论,李白都可以开除国籍了,因为人家出生在中亚。而唐朝也不正统了,因为皇帝有胡人血统。所以纠结这个的不是别有用心就是知识水平太低。

(中原地区)

而身为最大争议的元清,到底算不算中国的皇朝?

蒙古在建立元朝的时候取的就是“大哉乾元”,第一时间效仿前朝为宋修史。无论官方文字还是官位设置或者礼节礼制都遵照中国传统。虽然汉人受压迫,但是不能否认这确实是中国的皇朝。而其他的汉国则不属于。今天,蒙古黄金家族还在内蒙古繁衍,你们天天拿这个说事,就不怕伤了同胞的心??争这个有什么意义??为了延续仇恨还是一时口嗨??

再说说清,清跟元一样,也是遵循汉制。承认中国身份,到了后期基本都汉化了,乾隆的生母就是汉族人。而且跟元不同的是,女真人在明朝的时候就是受官方统治管辖有户口的少数民族,实际上清灭明更多算内乱。天天吵嚷这些的皇汉和复清的应该就一巴掌糊墙上好好反省。

(乾隆生母)

最后说说这句话的来源,这句话是日本人说的,叫内藤湖南。而且是在抗日时期说的,这个人也不是啥善哉,他称呼中国为支那,认为中国是蚯蚓,日本将会取代中国实现文化复兴。他的种种言论说句不好听的,跟那些当年吵嚷着大东亚共荣的汉奸记者一样。一个敌人说的诋毁之言,却给部分人奉为真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天天把这句话挂嘴边的人,不是心坏就是脑壳坏了。

(内藤湖南)


鸣鹿鹿爱吃炸鸡腿


日本人有这么个歪理: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日本人认为,自从元朝军队在广东崖山消灭最后一支南宋的军事力量,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跳崖后,中华文明在中国就灭绝了。后来满清入关,更是将华夏文明摧毁殆尽了。在南宋和明朝末年的时候,有不少汉人跑到了日本,带去了先进的文明与文化,加上日本在当时对中华文明和文化崇拜得五体投地,在唐宋的时候向中国派了不少人来中国学习,连大唐的都城长安都被他们“微缩”后搬回日本当时的首都奈良去。所以呢,在满清入关后,日本就认为自己是中华文明和文化的继承者。日本鬼子一心想吞并中国的理由,其中一条就是“既然蛮夷的满清能入主中原当正主,那作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的继承者,日本更有资格和理由入主中原当正主了。”为了给自己入侵中国找理由,也为了获得中国人的支持,更为了在精神上和文化上彻底摧毁中国人的自信心,让中国人永永远远做日本“大东亚共荣圈”下的顺民,所以日本就处心积虑的编造了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歪理。一方面是为了麻痹中国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我麻痹,好让自己的侵略战争戴上一顶“尊华攘夷”的光环。

其实日本人的歪理是很扯蛋的。南宋亡于元,明朝亡于清,只不过是朝代更迭。虽然建立元朝和清朝的都是少数民族,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文化并没有被改变,而是传承和发展了下来。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既是一部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各民族虽然有过战争,但也有交往与融合。正是这种交往与融合,创造出了绚烂的中华文明之花。而日本却认为外来人员和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政权不能代表华夏文明,把朝代更迭硬说成是文明和文化上的灭绝,你说可笑不可笑?假如按照日本人这混账逻辑,那么: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出生在肯尼亚,少年时期在印尼长大,读高中时才到美国,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美国公民。2008年接替小布什成为美国总统。如果按照日本人的歪理,岂不是“奥巴马之后无美国”了?

法国历史上有名的拿破仑,他也不是正宗的法国人。他是科西嘉人,是个铁杆的“科独”。如今意大利和法国都宣称对科西嘉拥有主权,而科西嘉也有一股势力要求独立。如果按照日本人的歪理,岂不是“拿破仑之后无法国”了?

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叶卡捷琳娜女皇原来是拜占庭的公主,并不是正宗的俄罗斯人。如果照日本人的歪理,岂不是“叶卡捷琳娜之后无俄罗斯”了?

苏联的第二个领导人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第三个领导人赫鲁晓夫是乌克兰人,如果照日本人的歪理,岂不是“斯大林之后无苏联”了?

希特勒是奥地利人,但他却当上了德国的元首。如果照日本人的歪理,岂不是“希特勒之后无德国”了?

至于日本本身嘛,据考证,神武天皇就是中国人徐福,就是那个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下东海帮秦始皇找长生不老药的徐福。照日本人的逻辑,岂不是“徐福之后无日本”了?而到了二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麦克阿瑟成为日本的太上皇。他彻底的改造了日本,将日本从一个军国主义国家改造成了一个有日本特色的美式民主国家,连宪法都是美国人给起草的。照日本人的逻辑,说“二战之后无日本”不算过份吧?

相同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证明,日本炮制的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是彻头彻尾的歪理邪说。

可这样的歪理邪说居然还有不少中国人深信不疑。如今网上有不少人就宣称,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就得到日本去,那里的中国文化才正宗。现在国内的中国文化都是泊来品,都是经过统治者阉割改造的。可见日本人炮制的文化炮弹是多么的厉害,多么的“润物细无声”啊!不知不觉就占领了许多中国人的心。

可能是日本人觉得这太好玩了,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近期又炮制了一个“秦始皇之后无中国”的谬论。在这谬论中,日本人将秦地与中原分开,认为秦人并非汉人,而是西戎人,属于“蛮夷”。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已经将中华文化灭绝了。这回日本人玩得实在太过火了!周秦同源啊!秦是周天子正儿八经封的,有中央的红头文件,你怎么说他不是华夏一员?秦国的强大军队就是在灭西戎的战争中打造出来的,日本人却回过头来说秦国就是西戎,秦人就是西戎“蛮夷”。这什么鬼逻辑啊?是你懂我们的历史还是咱们中国人懂我们自己的历史?我估计要是没有人反驳他这种谬论,以后指不定他还会编出“商朝之后无中国”、“夏朝之后无中国”、“黄帝之后无中国”甚至“元谋人之后无中国”、“盘古之后无中国”等谬论出来。不信,大家就等着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