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棒”,随口的赞美,是给中国孩子最毒的成长毒药

之前在某个网站里看见一个国外教育工作者说到这样一件事。

“我发现中国父母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喜欢吹捧孩子。前天我去商场,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自己吃了一小碗饭,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简直像看到地球之光一样,围着说‘你真棒’。这么大的孩子自己吃饭,难道不是他的本分?”

当时这个现象这个问题说到小编的心坎里了。

小编当然特别理解父母的心情。作为在打击、贬低教育环境里成长的一代,我们太明白肯定教育的重要,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勇敢,不要受跟我们一样的苦。

但正如那个教育工作者所说,随随便便赞美一个孩子,并不能让他们树立自信,相反使孩子失去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敏感、脆弱、自恋,只能听好话,不能挨批评。


“你真棒”,随口的赞美,是给中国孩子最毒的成长毒药

一个家长跟小编抱怨她女儿。女儿从小在赞美教育中成长,不仅在家人人夸,幼儿园还有专门的活动,让小朋友互相点赞。哪个孩子上课回答问题,或者帮老师做值日,其他小朋友一起鼓掌,说“嘿嘿你真棒”。

她慢慢发现不对劲,孩子做任何事情似乎都是为了得到赞美。读小学以后,情况变得更糟,因为不能经常听到“你真棒”,她变得不喜欢老师,有极强的挫败感和逆反心理。

这个孩子的问题,几乎是信奉“表扬出贵子”家庭或早或晚都会遇到的问题。

  • 首先,过于泛滥的表扬让孩子失去规则意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本分和职责,容易因为获得赞美太容易,而丧失进步的动力。


如果把孩子比作海豚,海豚游泳,不会获得奖励,它顶球、套圈,才有小鱼干;但我们太多父母,过早献出了自己的赞美,让小海豚们觉得只要会游泳,就是世上最厉害的小孩,懒得再花时间和精力,学习顶球和套圈。

“你真棒”,随口的赞美,是给中国孩子最毒的成长毒药

其次,过于草率的表扬,让父母与孩子都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小编见过一边刷手机,一边对孩子说你真棒的家长。我忍不住问他,你觉得孩子棒在哪里,他抬头茫然地看了我一眼,说他自己看书,没来烦我,就很棒啊。而他的孩子,正在书店的童书角一页页撕书,玩得兴起,没空去烦爸爸。

  • 第三,没有区别和分析的赞美,容易造成孩子的讨好型人格。


如果赞美是一种教育,它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内观,拥有挑战未来的巨大能量和优良品格;而那些随随便便,无时无刻不在赞美孩子的家长,只是为了暂时安抚孩子,让他们安静、听话、懂事。

孩子人小鬼大,很快就明白了做什么、怎样做,会让爸爸妈妈高兴。为了收获更多的赞美,他们可能失去对自身喜好的判断,变成心机小孩,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脸上笑嘻嘻,心里mmp。

随口的赞美,是孩子成长的毒药,甜而无用。为人父母,要用心感受孩子成长路上的困境与挣扎,不是你好的时候,我肯定你表扬你,而是无论你怎么样,我都接纳你帮助你,这才是最好的赞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