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中,黄帝曾两次“受辱”,却选择沉默,只因他不敢得罪一个人

《小马侃封神》第二十五期

在封神演义中,有个火云洞,洞中有三人被称为“三皇”,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这三位乃是上古大神,地位极其尊贵,故此被世人称为“三皇”,或者“三圣”。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人皇”轩辕,也就是“黄帝”。黄帝在上古时期,曾征战蚩尤,统一华夏,备受世人尊崇,最后他乘龙上天,肉身成圣,人间只留下了他的“衣冠冢”。

封神中,黄帝曾两次“受辱”,却选择沉默,只因他不敢得罪一个人

在封神中,黄帝的地位,是与元始、老子、女娲等圣人平级的,都是“圣人”之尊。所谓“圣人之下皆蝼蚁”,就是形容圣人的地位之高,是旁人无法企及的,更是招惹不起的。比如纣王就得罪了女娲,结果女娲一怒,纣王连江山都保不住,可见得罪圣人的下场是很严重的。但是世上没有“绝对”,圣人虽然地位很高,但是也有忌惮之人。比如我们今天说的黄帝,就曾遭受两次侮辱,而他却无动于衷,选择了沉默,只因为他不敢得罪一个人。究竟怎么回事呢?听我慢慢道来。

封神中,黄帝曾两次“受辱”,却选择沉默,只因他不敢得罪一个人

话说自从纣王得了美人妲己以后,整天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这下把商朝的大臣们急坏了,这样下去怎么行?但是规劝纣王,他也不听,反而变本加厉。这些大臣在无可奈何之下,纷纷把矛头指向了妲己。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人一旦被关注,那什么隐私也没了。妲己也是,在群臣的“照顾”下,自己的老底被揭穿了。妲己本是狐狸精所化,有句话叫“狐狸尾巴迟早要露出来”就非常适合现在的妲己。

但是群臣都知道,这时候纣王正宠爱妲己,现在说妲己是妖怪,纣王不但不信,自己脑袋可能也保不住。但是眼看着一个狐狸精作威作福,群臣也不甘心啊。于是黄飞虎想出一个计策,虽然搬不倒妲己,但是可以“恶心恶心”她,给她点教训,让她知道群臣不是好惹的,好让她知难而退。而这狐狸精的家庭住址也早已被群臣知晓,她家住“轩辕坟”,也就是黄帝的陵墓,狐狸精在此筑巢千年有余,狐子狐孙一大窝。于是黄飞虎就冲着狐狸精的老家轩辕坟下了手,要给她“一锅端”了。

封神中,黄帝曾两次“受辱”,却选择沉默,只因他不敢得罪一个人

要说这黄飞虎,做事确实精细。他看轩辕坟里黑咕隆咚的也不敢贸然进入。于是一把火把轩辕纹给烧了。这一把大火烧到天亮才熄灭。那一窝狐狸固然不能幸免,但是轩辕纹也被烧的片瓦不存。这恶心没恶心着妲己不知道,反正黄帝不可能开心。自古偷坟掘墓是重罪,属于“十恶不赦”之一,况且这还是轩辕坟,这等于打了脸,侮辱了黄帝,这黄帝能忍?但是人家说了“我能”!反正黄帝没做出什么动作,就这么无动于衷的选择了沉默……

如果说黄帝度量大,能忍这一次,那么第二次的“侮辱”黄帝也没什么反应就显得不正常了。没过几年,姜子牙遇到了袁洪等妖人阻拦西岐大军伐纣。其中有两个妖人叫高明、高觉,这两人把元神托在了黄帝庙中的两个鬼差身上,于是获得了千里眼、顺风耳的神通。姜子牙为了破这两个妖怪的法术,吩咐雷震子砸碎两个鬼差的神像,并且一把火烧了黄帝的庙宇……

封神中,黄帝曾两次“受辱”,却选择沉默,只因他不敢得罪一个人

庙宇是黄帝享用香火的地方,等于是黄帝的家,同时也代表了身份、脸面。姜子牙一把火给人家烧了,等于把人家的家给毁了。哪吒的庙宇被李靖给毁坏之时,他还一怒之下追着他爹满大街的跑,要杀他父亲出这口恶气。更何况是大神的庙宇被毁?这能忍?黄帝又说了“我还能”……对于这次的“侮辱”事件,黄帝的反应还是无动于衷。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他两次受辱,却都无动于衷呢?是黄帝的度量大?其实不是,是他不敢得罪一个人。谁呢?昊天大帝!

封神中,黄帝曾两次“受辱”,却选择沉默,只因他不敢得罪一个人

昊天大帝因为天庭缺乏公务员,让十二仙首称臣。这十二仙首是谁呢?有人认为是阐教的十二金仙。其实不然,这十二金仙怎么能称得上仙首呢?这让他师父元始何去何从?能称的上仙首的必是元始、老子、黄帝、女娲等人。也只有这些圣人,才配得上“仙首”这一称谓。而昊天就是让这些圣人上天称臣,帮他的忙。

这些圣人本来逍遥自在,肯定不愿意去称臣受天庭辖制。于是想了个办法,就是共立封神榜,招人顶自己去。天上不缺人了,昊天也自然不会硬要他们上天称臣。而轩辕两次受辱,也都是封神大计的一部分。第一次如果降罪黄飞虎,等于替妲己出了头,妲己没有怨气,又这么会继续残害商朝的大臣?第二次更是没办法,不破了那两妖怪的法术,封神怎么继续下去?所以黄帝面对两次受辱,也只能认了。没办法,如果封神进行不下去,他就得上天给昊天打工去……

封神中,黄帝曾两次“受辱”,却选择沉默,只因他不敢得罪一个人

不过话说回来,与“自由”相比,两次受辱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黄帝除了自认倒霉,也没别的办法,谁让昊天催得紧呢?谁让他自己在民间留有那么多的“遗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