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丈夫打你,离开不就好了吗?”家暴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男友丈夫打你,离开不就好了吗?”家暴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家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矛盾期。

这个期间,施暴者会不断地找借口,寻找矛盾,制造恐慌,让受害人沉浸在一个暴力威胁的气氛中。

第二个时期:施暴期。

在这个期间,施暴者会用暴力,让受害人屈服,不只是打到哭,要打到受害人笑着接受这种暴力,施暴者才会心满意足。

第三个时期:同情期。

在这个期间,施暴者会用道歉,下跪,发毒誓等等方式,让受害人原谅。

每次在网上看到家暴,点开评论,总是会看到有人说:“不分等着过年吗?”

这样的言论,在一定角度上,是在谴责被害人太傻,而不是谴责施暴者太罪恶。

不止如此,其实这些人看问题都太表面,逃离要是那么简单,那就没有家暴了。

“男友丈夫打你,离开不就好了吗?”家暴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01、受害人为什么不逃离?

离婚、分手,好像很简单,可事实上,这里面有很多人性的问题。

我们分析家暴,就能理解为何为何受害人不逃离。

施暴者,通常会通过雷霆手段,让受害人屈服,在绝对的暴力面前,只有抱头等着挨打的份。

一般来说,他们会让受害人感受到,你别反抗,反抗只会更惨。

要是逃,一定会被抓住,抓住,就只有更惨的解决。

这就叫,“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人,就像深陷泥潭,你给他一根救命稻草,他连抓住的勇气都没有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受害人就是自己讨打,逃都不逃的原因。

现在,你知道受害人经历过什么了吗?

“男友丈夫打你,离开不就好了吗?”家暴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02、

除了无处不在,无法逃脱,无法反抗的暴力,受害人往往都还要面临各种精神压力。

威胁:“你敢离开我,我就杀了你全家。”

洗脑:“离开我,谁要你这种又傻又蠢的女人?”

孤立:“不许你和其他人说话,待在家里!”

经济制裁:控制受害人的经济,如果逃跑,就会饿死在街头。

面对施暴人的绝对暴力和精神压力,受害人只能乖乖地承受。

暴力和威胁比起来,其实真正的作用力是威胁和洗脑带来的,而暴力,只是施暴人展示自己强大的做法。

施暴人在家暴的过程中,已经把自己的强大灌输到受害人的脑子里,让受害人相信,对方绝对有能力做到,面对反抗的严重后果,臣服反而比较能够接受。

这是心理学,不是一句离开就好,就能拯救的。

“男友丈夫打你,离开不就好了吗?”家暴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03、摆脱家暴,更多的是要从社会援助入手。

看完上面的内容,大家对受害人的处境,应该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事实上,很多受害人是没有勇气报警的,所以,真正想要求帮助被家暴的人,就要外界施力。

在2016年,我们国家发布了首部反家暴法,规定了施暴者,必须追责,不能再以家务事为由免责。

其次,当相关部门发现家暴,必须举报,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出台这样的规定,其实就是因为受害人的这种心理,一旦这个心理形成,要他们自己报警,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不要再说“分手就好啊”这类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了。

“男友丈夫打你,离开不就好了吗?”家暴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