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水浒传》倒着写,会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历史一书生


北宋徽宗年间,谋臣宋江遭到高俅、蔡京等人排挤被贬为庶民,宋江为表其忠心决定喝毒酒以明志,被好兄弟润州都统制李逵组织。李逵说哥哥咱们表忠的方式有很多种,时下方腊在帮源洞聚义,我们不妨去找他们联合起来一起替天行道扫除佞臣。宋江说此计可行,就决定和高俅一起去找方腊,在行走途中,有不少和宋江关系不错的朝廷官员纷纷弃官与宋江一起走,另外还有一些僧人与民间土豪也纷纷前来响应,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从暹罗远道而来的李俊等人,为了响应宋江的大举,李俊残忍的抛弃了费保四人,和宋江一起出发。

大军行至帮源洞时,由鲁智深找到了方腊,方腊发现柴进的妻子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父女团聚泪两行,方腊说公明哥哥我要报答你,宋江说我人手不够且有许多老弱病残,你阵中有没有医生帮我兄弟治治病吧。于是方腊请出江南神医包道乙帮武松接上了一只胳膊,武松大喜与方腊的兄弟方貌把酒言欢。宋江阵中有个叫阮小七的不知道从哪捡了一身龙袍,方腊说这衣服不错送给我吧,小七说那你拿走吧。

宋江与方腊一同北上,准备去京城伸冤,期间又有不少好汉加入了队伍,行至润州时,宋江已聚集了一百多位头领,这时方腊说我后悔了,我还是老老实实待在江南吧,这风景不错。宋江说那你滚犊子吧,我自己走,于是宋江拉着弟兄们去梁山落草,宫内的一些手艺人诸如萧让、金大坚觉得当强盗更自由,就也去到了梁山泊。等到大神公孙胜成为最后来到山头的人时,梁山108将正式组建完毕。

徽宗听闻宋江还活着,大喜,准备对其进行招安,但又被高俅等人阻止。宋江失望至极,开始游历各地,游说各路豪强纷纷聚义来反攻朝廷,其中王庆本是童贯的女婿,见宋江如此大义便抛弃了童娇秀在淮西造反,猎户田虎在河北称王,辽王耶律辉也卷土重来侵扰大宋边境。徽宗闻必不怒,派高俅和童贯率大军讨伐梁山,皆无功而返。

梁山是名声越来越大,但梁山内部却出现了问题,许多朝廷旧将不满宋江的做法纷纷反戈。比如张清叛逃至东昌府,董平叛逃至东平府,关胜、索超等人都再次被梁中书感召,纷纷回到了大名府各自任职。副头领卢俊义见梁山大势已去,便带着燕青也回到了大名府,期间偶遇一位岗岗丧偶的寡妇贾氏,二人情投意合,在当地做起了神仙眷侣。

宋江见兄弟们走了不少,于是广招各路豪杰,却迟迟无人响应。终于在路过曾头市时,经大侠史文恭引荐,晁盖答应加入梁山,宋江大喜,为表诚意果断让贤,晁盖推辞不过只得接受。众兄弟看宋江在寨主的选取上如此的随意,对其失望至极,于是又有一批人选择了离开,比如呼延灼等人选择了去青州任职,樊瑞等人去了芒砀山落草,鲁智深等人去了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也都有了新的主人。宋江大骂他们无情无义,被柴进听到,于是柴进也回到了沧州。

女将扈三娘在路过祝家庄时偶遇三公子祝彪,便抛弃了王英嫁于祝家庄。李应受祝朝奉游说带着杜兴在独龙岗安家,称为李家庄。祝家庄武师栾廷玉与孙立是同门,劝孙立弃暗投明,于是登州派全体脱离了梁山,而时迁祝家庄内缺少报晓鸡,就把自己从小养的鸡送给了他们,得到了一致的好评,祝家庄人说你别当山贼了不如去盗墓呢,时迁一听有道理就当起了摸金校尉。

宋江觉得梁山已不在是那个梁山,就也选择了脱离组织,决定去江州散散心,穆弘、李俊、李逵等人和宋江关系不错,决定护送他去江州,这不送不要紧,一送他们觉得江州风景不错,便留在江州不走了。宋江在浔阳楼赋诗一首,被黄文炳发现告知了蔡九,蔡九觉得宋江是个人才,就安排去他郓城县任职,至此江湖上及时雨宋公明的大名就久久传播开了,高俅等人见宋江安分下来了,也不迫害他了。

此时晁盖的梁山也没有了多少头领,晁盖也心生去意,正好一个名叫白衣秀士王伦的小伙子也来到了梁山,晁盖就果断让贤,而杜迁、宋万,朱贵不愿意走,就陪王伦留了下来。晁盖等八人下山带了一大堆财宝,刚下山碰到了曾在二龙山落草的杨志,杨志说二龙山也散伙了,鲁智深还俗了,武松也脱下了行者的装扮,他们一个去渭州经略府当了提辖,一个去阳谷县当了都头,日子还不错,据说武松还让他哥休了嫂子潘金莲,安心的卖他的炊饼,张清夫妇去十字坡开酒店去了,施恩回孟州开酒楼,曹正也开了个小餐馆。晁盖感慨世事无常,问杨志你去哪,杨志说当朝太师蔡京过生日,我准备去捧场,晁盖说带带我们吧,我们有十万贯财宝,全当是太师的生日礼物了,于是杨志就带着晁盖等人安全的把财宝送给了蔡京,几人各自在朝中任职,三阮不愿为官,回到石碣村打渔去了,公孙胜选择了去罗真人处修道。

林冲下山后在沧州寻了份草料场看守的工作,一日不幸醉酒失火烧了草料场,幸得好友陆谦相助,替他打点上下去了京城。林冲在京城娶妻生子,凭借自身武艺当上了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鲁智深在谓州为官后改名鲁达,一日走在街上发现老实本分的屠户郑屠被金氏父女所讹,鲁达狠狠的教训了金氏妇女为郑屠伸张了正义。武松在公差期间路过景阳冈发现了一只病虎,便大显身手用十八碗酒将其救活,人送外号“救虎英雄”。

史进与朱武等人在少华山落草,一日偶遇教头王进一番切磋后大伤自尊,发誓不再练武,只搞一些花拳绣腿,而王进则成为了禁军教头,颇受高俅器重。

几年后,徽宗病逝,哲宗即位,一上位他就肃清朝中风气,器重高俅被贬为庶人,只得在民间卖艺为生,由于高俅球技了得,在民间组织了一场盛大的蹴鞠比赛,丰富了民间人的生活,人们纷纷称高俅为球王,而没人会记得水泊梁山上的英雄们了。


细节太多无法一一写全,搏君一乐~


逻辑文史游


编个小故事:

一、从前,有个皇帝派了一个叫宋江的大将军出去征讨外国人,还有国内作乱的土匪。

二、宋江带着部队出去后,看中了一个叫梁山泊的地方,于是在这里占山为王,过起土匪生活。

三、皇帝很生气,派了高俅和童贯过去打宋江,结果都被宋江打败了。

四、日子久了很无聊,宋江的部下里,关胜、董平、索超、张清等几个悄悄跑回了朝廷,过上以前的日子。

五、由于宋江不会做人,得罪了一些部下,于是鲁智深、武松和杨志几个跑去二龙山去另立山头,还有几个分别去了桃花山和少华山,也 当了土匪。还有一个武力很强的卢俊义带着燕青几人去了北京。

六、后来,一个叫晁盖的人上山投靠,但这个晁盖也是有野心,一上来就拉拢了林冲、公孙胜等人,经常看到他们几人在一起。

七、走的人越来越多,有几个是去霸占了一个叫揭阳镇的地方。还有闹离婚的,比如扈三娘嫌弃老公王英太丑,自己出逃了。

八、晁盖的势力越来越大,宋江被逼带着戴宗和李逵几个下山谋生。结果戴宗和李逵半路甩开宋江跑了,宋江成了孤家寡人。

九、梁山的人越来越少,最后晁盖也干脆下山,最后梁山由一个叫王伦的人继续主管。

在国家政策的感召下,大部分的人最后都成了良民,比如宋江在一个县城里当差,吴用安心教书;武松和史进回了老家;鲁智深、朱仝、雷横等人成了县城小军官。不过也有一些还是继续当土匪或者强盗,比如王英、周通这类。还有一些开黑店坑人的,比如孙二娘这种货色。





戴草帽的小老鼠


看了题主发来的问题,有一种莫名的出离和神驰,这可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是不明白题主何以想出如此奇谲吊诡的问题。

《水浒传》,倒过来就是《传浒水》呗,是这个意思吗?

我猜题主不会如此简单狼颃,应该是在文本层面上的反正吧。

那就推荐你看看另一部所谓的《水浒传》,就是清人俞万春所著的《荡寇志》。这部书该是你想要的内容吧?

我们一般人是最先接触到的《水浒传》,然后就被其中的英雄豪杰吸引,转而崇拜的。假如题主另有所爱,偏偏愿意看到水泊梁山被人剿灭屠戮,那你就看《荡寇志》吧。

或者我这里按照你的要求,直接给阁下来个书面翻译:

宋江→江宋,晁盖→盖晁,林冲→冲林,吴用→用吴,呼延灼→灼延呼,太慰高俅→俅高慰太,那还不如叫三九胃泰了😏😝



极品龙颜


其实类似问题以前网上曾经流传过,不过问的是《西游记》。《水浒》和其他三大名著都有不同,《三国演义》三分归一统,《西游记》一路取经功德圆满,《红楼梦》由盛而衰,故事走向都是单向性的,《水浒》却是由分而合,最后又由合而分,所以反过来不太好写,岛主试着从宋江的角度反说《水浒》,对错与否请君斧正。

宋江,敕封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督总管,因官场暗斗为高俅、蔡京所害,将饮毒酒之际因战事吃紧得保性命,召集旧部戴罪立功。

平方腊,讨王庆,灭田虎,远征大辽,宋江军声势日壮然为蔡京、高俅、童贯之流所妒,封赏渐少兵士锐减,宋江一怒之下揭竿而起,带旗下官军出走梁山泊,占山为王。



由官变贼,呼延灼、秦明等将无法接受离开宋江,甚至反助朝廷前来征讨但纷纷失败。高俅、童贯亦带兵征讨,梁山大败之。

虽胜官军,但梁山元气大伤,所属地盘祝家庄、曾头市等纷纷被他人所占,官军亦收复青州、江州、东平府等地,梁山孤立无援,人心渐散,众将官纷纷化整为零乔装下山,四散而去,有的成了土匪,有的成了渔夫,有的重投官军得了一官半职却不得重用大受排挤。

最后宋江心灰意冷投降官军,皇上念其旧日功劳免其死罪,回老家郓城做一刀笔小吏,虽无大富大贵,但每日呼朋唤友、饮酒作乐倒也自在悠闲。

高俅因嫉贤妒能加上征讨梁山失败被贬官为民,只得以蹴鞠为乐;白衣秀士王伦慕名游览梁山,感念宋江之事便在此定居,做了梁山之主。

这就是我认为的倒写《水浒》,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饕餮岛主


倒着写?《传浒水》?松武?江宋?冲林?用吳星多智?荣花广小李?日本人吧?奇葩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