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放緩5G 歐洲日本搞“後5G” 5G已經成為星球大戰的翻版

過去,中國運營商對現階段的5G非常不感冒,這種現實直接導致輿論上5G被炒得火熱,但行業對5G非常冷淡。

雖然輿論上華為5G已經封神,在今年2月的世界移動大會(MWC2019)上,華為攜帶其5G方案高調亮相,並在其官網上稱“華為在5G解決方案領域保持絕對領先的優勢”。

華為董事長梁華在媒體溝通會上也表示:華為5G技術成熟度,至少領先行業其它公司12至18個月。

但從實踐上看,中國運營商對現階段5G非常不感冒。

據《金融時報》4月17日報導,華為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4月16日在深圳舉行的年度分析師峰會上表示,這40份5G商業合同,有23份來自歐洲,10份來自中東,6份來自亞洲(其中一份來自香港),還有1份來自非洲,中國大陸的一個都沒有。楊超斌稱,“在大陸,雖然我們做了很多測試,但都不是商用的。”

之後,網絡上甚至還掀起了“三大運營商不愛國”的風潮。

不知是否受到輿論壓力的影響,當然,也可能是湊巧,中移動緊急採購了500個5G基站,並把其中一半左右的訂單給了華為。

昨天的文章《國產5G基站不敵外商 機房供電高達2萬瓦》,鐵流引用相關數據,已經說明了現階段5G技術升級虛假,並帶來功耗、覆蓋等一系列問題,使運營商對現階段5G不感冒。

但硬是又一波網友抨擊鐵流捏造虛假消息,如今,鐵流引用華為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的原話,難不成是楊超斌被愛立信收買了吧。

而且楊超斌的原話是比較酸的,配合之後國內“三大運營商不愛國”輿論,堪稱組合拳。

相對於過去三大運營商對5G的冷淡,最新報道顯示,中國對5G“有點急”,不僅各地政府發紅頭文件要求加快5G推廣,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也在各方壓力下,不得不開始搞NSA。

非常有意思的是,之前搶“5G第一”的美國和韓國卻開始放緩5G推廣,歐洲和日本甚至還聯手搞“後5G”。

美韓放緩5G 歐洲日本搞“後5G” 5G已經成為星球大戰的翻版


中國急於上5G既有政治因素也有產業輸血因素

過去,中國移動把2020年作為5G商用時間節點,一方面是因為現階段5G技術升級虛假,存在覆蓋查、功耗大、成本高三大問題,根本就是坑貨,因而不願意採購。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押寶SA。由於在2018年6月實現凍結的5G標準(R15)不支持mMTC和uRLLC,支持mMTC和uRLLC場景的R16標準按計劃要到2020年3月才能完成。正是因此,三大運營商曾經將5G商用時間表放在2020年。

因此,中國移動希望R16標準凍結之後,再去推廣5G(SA)。

不過,運營商發現,所謂的自動駕駛、萬物互聯、智能工廠、智能醫療等5G應用場景都是偽需求,這個鐵流在《5G:資本逐利因汝之名》裡面寫的很清楚了,因而對SA也就看的淡了。

加上現在5G已經成為政治象徵,特別是在川普宣稱“5G競賽是一場美國必須要贏的比賽”後,政治色彩已經壓倒技術因素。在當下5G已經成為政治符號的大背景下,東西好不好無所謂,反正不能在5G組網速度上輸了,因為這關係“民心士氣”和“大國臉面”,加上“向國慶70週年獻禮”的因素,使國內運營商必須在2019年就開建5G。

給國內企業進行輸血也是“急於建5G”的重要原因。由於5G技術升級虛假,當下5G覆蓋差、組網成本貴、功耗大,運營商對5G都不熱衷,因而國內設備商豪賭5G後,只能慘淡經營,加上川普的抵制政策,使設備商庫存高企。

以國內龍頭設備商為例,某司在2018年實現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下降了22.5%,減少217億人民幣。

因此,急需進行輸血幫助設備商去庫存,熬過難關。由於“太大而不能倒”,政府出於全局考慮,必然會以行政指令的方式要求運營商採購5G設備幫助企業去庫存。

美韓放緩5G 歐洲日本搞“後5G” 5G已經成為星球大戰的翻版


美韓放緩 歐洲日本搞“後5G”

雖然此前美國和韓國為了爭“5G第一”動靜很大,並率先啟動了5G商用。

不過,從商用的情況看,5G被用戶詬病和抱怨,包括網速慢,連接性差、覆蓋差等問題。韓國移動運營商承認他們的服務沒能滿足消費者預期,並承諾改善網絡質量。韓國三家運營商SK Telecom,KT和LG Uplus都公開承認他們的5G網絡在交付方面存在問題,很多用戶抱怨他們的服務並不像宣傳的那樣快速、安全。由於在實踐中碰壁,韓國已然放緩了5G推廣。

之前,有一位網友辯護:

美韓5G反饋差,正是因為沒有用華為的設備。

但只要搜索一下就可以發現,這種辯護是違背客觀事實的。

在一篇“歌功頌德”的文章中:

華為設備在韓國共佈置了近10000臺,僅次於韓國本土巨頭三星電子,成為韓國5G的第二大設備供應商,能和三星對抗......不誇張地說,韓國能夠提前一小時開通5G“擊敗”美國,軍功章有華為一半。

另外,鐵流也建議個別網友在留言前先查一下新聞,不要信口開河。


美國的情況也是類似,運營商被各種吐槽。雖然川普打“嘴炮”,聲稱5G是中美競賽,而且美國一定要贏,但美國批准一個新基站的站址,行政審批流程就要28個月,這種官僚主義下,美國所謂的5G競賽基本就是另一個版本的“星球大戰”。

就美國對5G的態度而言,不要看川普、美國政府和軍方這麼說,而要看AT&T等美國運營商怎麼做,千萬別被川普忽悠了,鬧出現代版的“蔣幹盜書”。

由於5G在試點中問題多多,歐洲和日本對於現階段5G不看好,於是聯手搞“後5G”。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近期日本與歐洲的政企學將聯手,面向下下一代通信標準“後5G”啟動共同研究。這項共同研究項目由日本方面主導,歐洲多家老牌通信研發單位將參與其中,力圖通過日歐聯手,用“後5G”在技術上逆襲“5G”。

回想當年3G,這簡直就是歷史的重演。

就是因為3G在技術上不成功,以及“CDMA大法好(性能提升18倍)”本來就是高通那位是世界級科學家忽悠起來的,所以搞得3G只能覆蓋城市,廣域覆蓋還是要靠2G。

通信行業還是要臉面的,不能自打臉說3G不行,於是搞了個“3G長期演進”的幌子搞新技術,也就是現在的4G(LTE),LTE是Long Term Evolution的縮寫。

美韓放緩5G 歐洲日本搞“後5G” 5G已經成為星球大戰的翻版


如今,歐洲和日本開始聯手搞“後5G”,顯然是已經認識到現階段5G存在大問題。

國內也應該未雨綢繆了。對於現階段5G,幫助國內設備商去庫存,並對設備商輸血之後,沒必要大規模推廣了。要集中精力把資源放在新技術上,實現在基站設備成本、覆蓋範圍和功耗上的重大突破。

至於革新後的技術,到底是叫“後5G”“新5G”,還是叫6G,亦或還是叫5G,這只是名稱上的問題。真正應當關注的是如何解決現階段5G設備貴、覆蓋差、功耗大三大短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