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了元嘉盛世的他,因為三次北伐失敗被世人詬病

劉義隆是劉裕的兒子,有一番作為,對待自己的子民們都很體恤,管教有方對待他們寬容仁慈。但是對待自己的子女卻疏於教育,過度溺愛,對待他們太好了,以至於他們不懂得感恩,過來殺自己的父親。子女不論犯下了什麼錯,就算是違背天理,都不怪罪,這才讓他們釀成大錯。子女對他毫不畏懼,甚至不把他放在眼裡。劉裕當政時,種下了很多豐碩的果實,對於劉義隆日後的管理減輕了不少的負擔。

開創了元嘉盛世的他,因為三次北伐失敗被世人詬病

北伐失敗,他有大過

他先是貫徹落實劉裕留下來的治國方略,然後又減免賦稅,重視知識的傳揚,還注重招攬人才,發展農業。治國倒是井井有條,這些舉措,使得經濟發展更快,國家正有條不紊的向前邁著步伐。他也會打擊那些恃強凌弱的豪強們,保護平民,這些都是身為一個帝王應該擔起的職責。劉裕當年北伐大業未完成,劉義隆就想繼續完成先帝未能完成的,奈何他在軍事上太難有作為了

曾經三度出師北伐,但是都無功而返,讓群臣不得不質疑他的軍事才能。那麼為什麼劉裕北伐就能有效果,他就不能。首先,在戰略上就有問題,打仗之前,都會花大量的時間瞭解敵情,對方國家的財力,軍隊的情況,但是劉義隆徒有北伐的決心,並沒有在這些方面花功夫,都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劉義隆第一點就沒有做到。

開創了元嘉盛世的他,因為三次北伐失敗被世人詬病

他沒有仔細的分析敵軍的弱項強項在哪,只顧猛攻,沒有用到兵家之策,如果能發現突破口,打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據當時的情況,淮河以北地區的邊鎮,這些地方是最重要的應當加強防備,所有的人團結起來,這樣當敵軍侵入的時候就能做到基本的自衛,同時還能反擊。但是劉義隆完全注意不到這一點,這些散開的邊鎮地區沒有歸攏到一起,各自孤立,而且駐紮那裡的軍隊連基本防備能力都沒有。

這樣的軍隊放在那裡根本無用,北魏要來欺負就來欺負,來搶農民辛辛苦苦種好的糧食,然後當地的農民就飢腸轆轆了,又容易生病。劉義隆自己國家的將士吃不飽穿不暖,他完全不知,反而北魏不用自己舍大成本就把軍隊人養的很壯實。我們可以想到,北伐的時候,將士都無精打采,以一種吃不飽的狀態去面對敵人,就算有力氣,作戰能力也大不如前了,怎麼可能會取得勝利,反而自己吃虧。

開創了元嘉盛世的他,因為三次北伐失敗被世人詬病

其次,就是他不會指揮,而且還沉浸在自己的臆想之中。他的指揮方式就像武林傳說中的“隔空點穴”,人不用接近就能讓人不得動彈。打仗的時候,帝王將軍都是要上前線的,看不到真實的戰況,怎麼能做出判斷,制定下一步戰。而他則是和別人躲在房裡,紙上談兵,得出的作戰策略讓人出去告訴將士們,將士們不能根據戰況隨機應變,只能巴巴的等候他差遣。戰場上,風雲莫測,怎麼能如此指揮呢。

再就是,打仗的帶頭人必須是有足夠的能力,有足夠把握可以獲勝,但是劉義隆不但軍事才能微弱,也不會看人他聽信彥之的話,雖然彥之不是奸臣,且此人忠誠,但是能力實在說不出什麼突出的地方,他的建議雖出自真心,但不那麼可靠。 劉義隆就是覺得他忠心,所以就聽他的,卻也不能完全怪他,北伐的時候確實找不出什麼人才。當時有一個沈慶之,他是可塑之才,經常向劉義隆提出北伐的建議。

開創了元嘉盛世的他,因為三次北伐失敗被世人詬病

文韜勝武略,在位時雖對他人殘暴,但治國有方

​但是他不是什麼大官,提出的建議固然可能奏效,也沒有人理睬他,文帝也沒有發現這個人才。他總是聽取其他的人的建議,那些人打仗前說的頭頭是道,真到打仗出了什麼問題,立馬龜縮,慌亂不知怎麼辦。所以北伐不失敗,是不太可能了。他其實,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他的文韜遠遠勝過武略,他是文學強人,確實不適合軍事,他若不是皇帝,

在文學方面的造詣會更深。

他在位時,政治,經濟文化都發展的很好,前景廣闊,出現了著名的“元嘉之治”,有“元嘉之治”,就會有“元嘉文學”。這是中國歷史上文學盛行的時代,湧現出了謝靈運,陶淵明這樣的著名文人。但是據說,這樣一個文人也是一個殘暴之人,他雖然溺愛自己的兒子們,但是對待大臣,兄弟很刻薄,視他們為仇敵。如果犯了錯,一點情面都不講,直接把他們殺了,這樣下去,人心就漸漸飄遠了。

開創了元嘉盛世的他,因為三次北伐失敗被世人詬病

他也是拓跋燾不可戰勝的對手

劉義隆一生最大的無能應當就是北伐,但是他天生不具備這方面的才能,沒辦法,除了這個缺憾,他還是蠻厲害的。拓跋燾 ,是一個挺厲害的皇帝,是個大英雄,但是卻只能與劉義隆打成平手,二人實力難分高下。劉義隆雖然開創了元嘉盛世,但是他的北伐太出糗了,失敗蓋過了他的成功,人們對他的北伐似乎更加記憶猶新。誰又能想到統一了北方的大英雄拓跋燾居然還不是他的對手。

開創了元嘉盛世的他,因為三次北伐失敗被世人詬病

作者寄語:所以,我們不能小看劉義隆,把他與當時的能人相比較,他還是脫穎而出的那一個。歷史人物爭議太多,我們還是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他們。劉義隆的文韜武略形成了這麼鮮明的對比,更能告誡面對未來迷茫不知所措的我們:還是要發揚光大自己的長處,不喜歡不擅長的事情,不但不快樂,也不可能專心致志,最終也不會有什麼成果。只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就算再難,也有信念,動力堅持下去。行行出狀元,不擅長的就不可強出頭,只會被人恥笑,我們要跟隨自己的心走。而且,他警示了廣大父母們,不可以溺愛孩子。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出現侵權請聯繫刪除。古史傳講解皇帝生平,每天為你帶來不同的歷史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