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田園和詩歌的名義再聚無為,唱響鄉村振興之歌

隨著鄉村振興成為國家戰略,田園綜合體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後時期投資興業的新風向,是推進農民變富、農村變美、農業變強的重要舉措之一。5月8日,無為縣鄉村振興產業項目暨田園綜合體主題招商推介會順利召開。未來,無為縣將以“農業+文旅+社區”的田園綜合體模式,以產品和運營為驅動,以文旅產業為核心,帶動農業和社區實現鄉村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头条 | 以田园和诗歌的名义再聚无为,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據介紹,泥汊鎮位於無為縣東南、東臨長江,將重點打造老街紅色文旅和農旅文化產業園兩個項目。其中,老街紅色文旅項目總投資超8000萬元,將建設一座渡江英雄紀念館和江邊景觀棧道一條,並修繕和恢復老街建築風貌,重修渡江第一船始發地遺址。紅廟鎮將圍繞生態休閒農業,在紅色山水澗旅遊區建設佔地600畝、藍莓生態觀光、休閒採摘項目。鶴毛鎮將在萬年臺景區內建設水上娛樂、生態旅遊、方嶺民俗聚集區、房車露營地和花海觀光等田園綜合體項目。

头条 | 以田园和诗歌的名义再聚无为,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头条 | 以田园和诗歌的名义再聚无为,唱响乡村振兴之歌头条 | 以田园和诗歌的名义再聚无为,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縣委副書記匡健表示,無為區位優越,文化豐富,商圈富集,市場活躍,經濟繁榮,是宜農宜商的好地方。無為縣將重點打造4個試點特色鄉鎮,使之成為無為鄉村振興的新地標、政策支持的新高地、無為發展的新綠點。並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全力以赴做好服務工作,加強項目謀劃,統籌調度各類資源,為實現鄉村的發展夢、企業的財富夢、百姓的幸福夢共同努力。無為縣地處皖中,臨江濱湖,承東啟西,現轄20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全縣總面積2022平方公里,總人口121.4萬。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長江軸”之上、“蕪湖核”之內,處在南京都市圈、合肥經濟圈、馬蕪銅經濟圈的交匯區之中。目前,無為縣“一環四射”大交通格局業已形成,全面進入“高鐵高速快通道時代”,京福高鐵穿境而過,同時連接了蕪銅高速、北沿江高速、蕪湖長江二橋和滁黃高速。

头条 | 以田园和诗歌的名义再聚无为,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头条 | 以田园和诗歌的名义再聚无为,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無為資源豐富,生態良好,是傳統的“魚米之鄉”。石油、天然氣等儲量豐富,米公祠、泊山洞、黃金塔、新四軍七師師部舊址等自然人文景觀聞名遐邇。無為山環西北、水聚東南,山清水秀、環境怡人,高溝鎮、姚溝鎮、鶴毛鎮分別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和“國家級生態鄉鎮”,無城連續四屆蟬聯“安徽省文明縣城”。

头条 | 以田园和诗歌的名义再聚无为,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头条 | 以田园和诗歌的名义再聚无为,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投稿平臺:“智慧無為”手機臺/ "無為發佈"“無為廣電”微信公眾號/“無為週刊”(0553-2538071)

© 無為廣電融媒體中心

有溫度 有態度 有深度

头条 | 以田园和诗歌的名义再聚无为,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圖 文 | 潘浩

編 輯 | 潘浩

審 核 | 王榮

監 制 | 陶玉雲 孫立文

头条 | 以田园和诗歌的名义再聚无为,唱响乡村振兴之歌头条 | 以田园和诗歌的名义再聚无为,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